登陆注册
2504200000016

第16章

基于贺拉斯的古典主义,朗加弩斯界定与阐述了“崇高”这一重要的审美范畴。他认为,崇高风格是由五种因素造成的,即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藻饰的技法、高雅的措词和堂皇卓越的结构。在上帝成为艺术与美的规定的同时,实践理性成为了中世纪思想的规定。但上帝对真理的显现是启示性的,它不同于一般的理性。

上帝借着圣灵向人们说话,其中的特殊启示就是《圣经》。“然而,圣灵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感觉,我们或许最好称之为超自然的美感。”([瑞士]巴尔塔萨:《神学美学导论》,三联书店,2002,第25页。)启示位于自我认识的辩证法之内,是它的术语之一,就像那些以柏拉图学说为基础的各种形式的宗教哲学占优势时的情况一样。

基于基督教神学的立场,奥古斯丁认为美的根源在于上帝,上帝是至美,是美本身。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的美不是感性世界所呈现的那种色彩、旋律、芳香和迷人的形象等,它超越人的感官和任何具体的形象。对于这种神性的美,不是以感觉,而是以心灵来观照的。这种神性的美是永恒的、绝对的。

不同于柏拉图把理念理解为自在之物的本质,奥古斯丁认为理念存在于神的心中。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上帝是最高的美,一切感性事物的美都根源于上帝的美。但丁也同样认为,上帝是美的本体,万物之美来源于上帝之美。但中世纪的上帝,已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的神。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实在,所以绝对是善,上帝是至善的。而只有上帝是全智、全能与全善的,也是至美的。但是,奥康的威廉却反对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在他看来,对被造物的思考并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进而认为上帝的存在是自明的。他主张一切知识以事实为标准,宗教信仰的内容不可能成为理性探究的对象。

人死后升天,天国不同于现世。灵魂越是离开尘世的羁绊,便越能进入那个神圣的、不朽的与智慧的世界,获得自由与净化,所以灵魂在肉体死后是不朽的。上帝成为了美的规定,上帝是真善美的统一。当然,上帝所规定的美,也不同于自然的美,其美感也不是自然性的。这些观点都是在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形成的。

对中世纪的艺术也有不少的批评,“对热爱古代文化的拉斐尔的同时代人和古典时代的人来说,中世纪艺术只不过是一种倒退,一种无理性的探索。”([法]雅尼克·杜朗:《中世纪艺术》,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第6页。)当然,这里还涉及到理性及其存在的样式问题。司各特认为,神的意志绝对自由,人的有限理性不可能理解神。面对理性主义对基督教信仰的冲击,基督教神学家谋求将宗教信仰与理性进一步的分离。

5.美的分享与艺术的象征

在这里,“世界的美是理念美的一个意象与映像的理论来源于柏拉图主义。”(Umberto Eco,Art and Beauty in the Middle Ages,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17.)如果说古希腊的理性是理论理性,近代的理性是诗意(创造)理性的话,那么中世纪的理性则是实践理性。当然,不同的理性对艺术理论与美学有着不同的影响,也应给予不同的评价。

普洛丁认为,太一是至美的、完满的,从它流溢出理性,从理性流溢出灵魂,再从灵魂流溢出物质。物质是最低级的,因而是罪恶之源。人应当摆脱物质的束缚,通过直觉,最后与太一或神契合为一。从这种神秘的“流溢说”出发,普洛丁认为美不是来源于物质世界,而是来源于理念,即混乱的事物由于分享到从太一流溢出的理念而取得了整一的形式,于是就产生了美。

在崇高的问题上,朗加弩斯认为艺术家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使作品具有崇高风格的前提条件。他还论述了风格和人格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指出只有具有崇高人格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具有崇高风格的作品,崇高的作品乃是崇高心灵的回声。在他看来,崇高就是伟大和不凡,可以产生提高情绪和自尊感的审美效果。

与贺拉斯不同的是,朗加弩斯更加强调艺术家的天才、激情和想象等因素的作用,第一次明确论及了艺术的感人效果问题,他说天才的本质在于具有超人的因素、精神的伟大和思想的崇高。在奥古斯丁看来,物质也是上帝的创造物,物质美是精神美的映像。

一切自然的美的事物,都是在颂扬上帝的神性和信仰的奇迹。这样,可感美就有了一种宗教的神学的价值。对太阳的欣赏,与其说是它的灿烂照耀,不如说是它象征着上帝的光辉。

奥古斯丁认为,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美也是来自于上帝的启迪。艺术家得心应手制成的尤物,无非来自那个超越我们灵魂,为我们的灵魂日夜盼望的至美。艺术摹仿不是摹仿事物的所有方面,而是发现和深化来自上帝的那些美的痕迹。所以,没有虚构,便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然而,尽管画家努力使其所画之人具有人的形貌,但它仍然是不真实的。或许,这也是艺术真实不同于现实真实的地方。

作为基督教的奥妙,道成肉身是上帝赐给人类最高的启示。在世界尚未造出前,圣子便与上帝圣父同在,即上帝的“道”亦即逻各斯。因世人犯罪无法自救,上帝乃差遣他来到世间,通过童贞女马利亚而取肉身成人。神是灵,是无形无像的,人不能看见神的荣耀和本体,耶稣基督就成了神的荣耀所发的光辉和神的本体的真像。

在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身上,所彰显的是无形的道与具体肉身的合一。在中世纪的人们看来,神与人是对立的:神是永恒的,人是暂时的;神是全能的,人是软弱的;神是智慧的,人是愚蠢的;神是至善的,人是有罪的。

所以,艺术应当表现与歌颂神,上帝成为了中世纪艺术的根本主题。在中世纪,艺术的象征具有了神圣的意味。圣像画中的形象被最大程度地抽去了感性美的特征,成为神圣、崇高与敬畏的一种象征符码。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高的尖顶直指蓝天与苍穹,那上面则是神居住的地方。

教堂那金碧辉煌的圣殿,仿佛让人步入了神圣的天堂。世间万物之所以美,在于它们分享了神的理念美、上帝美,而艺术正是这一分享的表达,以及对上帝的神圣美的象征。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则力图以人性来克服中世纪美学中的上帝。在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与法国的理性主义美学,则把理性作为反对中世纪神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理念的重要意义在于,“然而,当谈到美的展现后面的理念时,我们就处于幸福的领域,正如我们从对美德的考虑转到基于美德的道德力量那样。”(Paul Elmer More,Platonism,Greenwood Press,1969,181—182.)作为对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问题的克服的一种努力,德国古典美学达到了近代美学的顶峰,从此上帝与神性不再是艺术与美的规定。

到了现代美学时期,在对上帝的批判与解构中,存在成为了艺术与美的规定。总之,柏拉图开启了西方形而上学的道路,“相反地,如果我们把形而上学的本质看作一个超感性世界与一个感性世界之间的分离,并且把超感性世界看作真实存在者,而把感性世界视为仅仅是假象的存在者,那么,形而上学就是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发端的。”([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189页。)也正是由此,形而上学及其各种样式规定了西方的美学与哲学。

三、论近代美学与哲学的关系

近代美学是在古希腊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是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在近代,鲍姆嘉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在已有的哲学学科中,与认知相对应的是逻辑学,与意志相对应的是伦理学,而没有一个学科与情感相对应,于是他创立了美学。后来的康德则对知情意及其相应的学科,进行了更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从此,美学成为了哲学的一部分,哲学家们从不同的本体论立场来研究与发展美学。近代哲学和思想在本性上是理性的,近代美学也不能置身于理性的规定之外。在近代,美学与哲学的复杂关联,发生在众多的维度与层面上。

1.理性时代与哲学的语境

就西方思想而言,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规定性,每个时代的思想及其规定影响了所在时代的美学与哲学思想的特质的形成与思想的展开。如果说,在古希腊,对思想和哲学起规定作用的是诸神。在中世纪,作为一元神的上帝规定了思想和哲学。那么,在近代到来的却是一个理性的时代。

作为原则的能力,理性只关涉自身。在近代这个理性的时代,理性在根本意义上是诗意(创造)的理性,也正是近代理性成为了近代认识论的根本基础。因此,近代思想的主题关联于理性的问题,理性在根本上规定了近代思想。

近代理性的规定作用之所以得以确定,一方面,是出于对中世纪神学思想的反动;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为人类知识奠定了一个确实的基础。为近代理性时代的到来,起着重要作用的人首推笛卡尔,他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其哲学的第一原理。

在笛卡尔看来,理性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判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良知良能。为人类知识奠基,是理性时代到来的巨大动力。对此,“虽然笛卡尔是从解决数学的或形而下的若干具体问题入手的,但他早期的一些考虑已经显示他竭力求得知识的统一。”([法]罗狄—刘易斯:《笛卡尔和理性主义》,商务印书馆,1997,第13页。)这种努力最终在理性中,为知识和思想找到了自身的基础。

从此,人类一切知识和思想都在理性的基础上,经过怀疑、批判而得以重建。笛卡尔提出了“天赋观念”说,把几何学的推理方法或演绎法应用到哲学上,认为只有清晰明白的观念才是真的。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理性是知识的源泉。而且,理性认识并不依赖于感觉经验。

在唯理论看来,只有符合理性的知识才是真理,而真理必然是明晰的、清楚明白的。哲学思想是一个时代思想的核心和根本之所在,在近代也同样如此。笛卡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他的努力,“……不仅会动摇他的一切信仰,而且势必会连同信仰一起,瓦解他对世界、对理性的自发信念。”([法]罗狄—刘易斯:《笛卡尔和理性主义》,商务印书馆,1997,第21页。)一切常识、经验和信条,都必须接受理性的审判。普遍怀疑成为笛卡尔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前提与原则。对一切可怀疑的东西都应彻底地加以怀疑,而以清晰明白作为真理的标准。而只有经受住理性的怀疑和责难的东西,才是确实可靠的。

在近代,对人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以及克服二者的困境的努力,如康德为此作出的某种结合。与强调信仰、情感、意欲等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不同,理性主义把理性看成是认识与思想的根本规定,在理性主义看来,理性自身是自明的。

而在经验主义看来,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而且经验是认识的重要标准与思想的规定。这两种学说都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认识困境,需要有效地加以克服。康德对二者的困境的克服,也并不彻底。

更为重要的是,经验主义并未改变近代思想的理性规定。理性主义肯定了知识的标准是理性而不是启示或权威,“从这个意义来看,一切近代哲学体系都是唯理主义的;……”([美]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第283页。)总之,“理性成了科学和哲学中的权威。”([美]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第281页。)当然,这是不同于以前权威的新权威。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康德哲学,都是相关于理性的哲学。

2.近代美学问题及其哲学背景

作为感性学,美学在近代获得了自身的规定,成为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它仍与理性哲学联系密切。近代美学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流派繁多,而且见解纷呈。各种不同形式的近代美学,基于不同的理论维度与学术视野,都有其不同的学术观点。这些观点既与近代思想的理性规定相关,而且又有自身思想的特点,以及其切入问题的独特视角。

近代美学流派及其思想,都从其自身的维度和层面,探讨了艺术与美的根本问题,以及它们与理性的特定关联。而且,近代美学的基本问题的形成和探讨,都离不开近代哲学的根本背景。其实,近代美学的基本问题都是或相关于哲学问题。

就美学思想一般的分期而言,文艺复兴时期是近代美学的准备阶段。对神学的反动,成为文艺复兴人性思想得到张扬的前提。同时,文艺复兴极力主张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完成了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其实,早在古希腊,普罗泰戈拉就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美学,都非常关注尘世生活,崇尚自然美和人的美。人文主义者普遍认为,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找出最美的线、形和比例,把它们定为公式供艺术家运用。达·芬奇认为,比例是事物中最美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比例、对称、和谐与整一的强调表明,艺术与美学在本性上,仍然受制于理性的规定。

近代美学的主要形态是法国的理性主义美学和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以及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启蒙运动的美学,还包括俄国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性主义美学强调理性之于美学的重要性。如布瓦洛认为,文艺的美只能源于理性。

经验主义美学强调经验之于美学的重要性,把美学由玄学思辨转向了经验领域。如荷加斯认为,灵活生动的蛇形线才是最美的线条。柏克把美看成是单凭感官去接受的事物本身的性质。启蒙运动的实质就是,让理性之光照亮人性。卢梭认为,真正的美是永恒的,它源于上帝,本于自然,且符合人性。然而,近代美学的高潮却是德国古典美学。

十七世纪形而上理性主义,“坚信理性的秩序就是自然的秩序,一切事物从原则上说都是可以认知的……”([法]罗狄—刘易斯:《笛卡尔和理性主义》,商务印书馆,1997,第4页。)就这种理性规定而言,艺术和美学也不能逃离其外。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它相关于自由艺术、低级认识的科学、美的思考的意识,以及类推思想的艺术。近代美学在与认识论、伦理学的区分中,确立起自身的地位与学科性质。

但理性主义美学仍然是与认识论相关的,在他们看来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美是感性的,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第54页。)在费希特看来,审美与实践和认识无关,审美是对客体的宁静而无利害关系的直观。在近代美学中,这种看法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类推荐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微博论语

    微博论语

    本书精选了钱教授几年来微博中的精华,以微博语录的形式,将其原生态语言归纳在领导策略、市场竞争、科技制造、产品质量、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若干个大主题之下,将其多年来积聚的睿智思维和思想火花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为经济运行的智慧总结、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汇总。
  • 中信国学大典·周易

    中信国学大典·周易

    《中信国学大典》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周易》是一本以百科全书为“体”,而以占筮为“用”的性质奇特的典籍。它蕴含渊懿微妙的哲思,表达敬德、重民的治国理念,保留了好些商、周的史实,盛载大量的上古文化遗存。
  • 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面对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生活,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也越发孤独。其实幸福只是一个过程,但很多人却把幸福当成了结果。人一旦把幸福当成结果,就如唐僧取经一样,内心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得到幸福真经。所以,要获得幸福,需从修心开始,王阳明的心学便是教我们如何修炼内心的,我们也可以把王阳明的心学看作是一堂恢复我们丧失已久的良知的修行课。他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
  • 唯止一心

    唯止一心

    本书打通心理学、哲学和人生观的边界,与佛法融合,剖析了从“有”到“无”再到“真空生妙有”的佛学发展概况,并解读了三部真常系经典《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两部禅宗经典《金刚经》《坛经》,以及具体修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热门推荐
  •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一本书读通文学典故

    华夏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本书旨在普及国民的文学常识,尤其是培养青少年的文学素养、增加国学知识,系统地汇编了课本内外的文学常识,从上古时代的神话到先秦诸子散文,从两汉辞赋到魏晋风骨,从大唐盛世到元代戏曲、杂剧和明清小说,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在扩展阅读的同时,又可作为辅助国学学习。
  • 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同名电视剧安徽卫视热播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出现了无线电台,一时间,上海居民耳目一新,一些私人电台蜂拥而起,不仅播放文娱节目,还负责传递商业业务。阮清恬在学校里学过无线电知识,她因为帮助任浩铭建立电台,从而和任浩铭相识了。任浩铭由于一个误会,迁怒于阮清恬,他将阮清恬最重要的传家宝流苏耳环拿走了。阮清恬必须要拿回耳环……
  • 男神哪里跑

    男神哪里跑

    顾念新晋小编剧一枚,还没在圈里混熟,就成了被告!她想到让自己的学长裴尔然做辩护律师,惨遭拒绝之后,开始跟裴尔然杠上了……裴尔然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被一个小女孩堵得无路可逃,很久之后,裴尔然才明白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狠下心来:爱情,原来从相遇开始就已经无处可逃……
  • 柯哀之朝暮成雪

    柯哀之朝暮成雪

    讲述柯哀的故事,小小的心理成长。一点点哲理
  • 干了这杯小幸运

    干了这杯小幸运

    她是酒吧老板,她是非专业酿酒师,她是长他五岁的小姐姐,偶尔浓妆艳抹故作老成,却揣着一颗敏感的少女心;他是叛逆小青年,他是未出道歌手,他是小她五岁的年下男,日常傻笑卖萌不谙世事,实则早将人生看得透彻,要我所要追我所想。她琢磨着,他和她的暧昧只是一时兴起逢场作戏,而他心里,这一场恋爱的博弈从一开始就是步步为营,抱了、亲了、睡了,都要负责才行!华丽的乐章响起,请来一杯啤酒,让酒精温柔你的心!
  • 汉口老通城曾家(第一部):创业

    汉口老通城曾家(第一部):创业

    “老通城”创办于1931年,以经营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汉口老通城曾家》三部曲第1部创业,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曾家在汉口做餐饮小吃店的经历,曾家从一个来自汉阳乡下的农民到慢慢成为一个闻名全国的“豆皮大王”,小说一方面展现了那个时代汉口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景象。
  • 空间之田园记事

    空间之田园记事

    现代娇娇女田恬穿越了,她在这交通靠腿,通讯靠吼的年代,靠着空间种田,种粮、种树、种花……,种出一片好人生。她有宠她如命的爷爷,聪明懂事的弟弟,关心她的长辈,交好的朋友……。她的人生就缺一个优秀的男人,可男人在她的认知里可有可无。看看能不能有人打动她的芳心。
  • 至尊唤灵师:鬼帝的驭灵宠妃

    至尊唤灵师:鬼帝的驭灵宠妃

    陆宛宛穿越异界,成为了一名至尊唤灵师。她不仅可以超度徘徊在人世间的亡灵,亦可铲除作恶人间的魔灵。她掌握神秘的驭灵之术,轻松主宰一国战局!度亡灵,伐魔灵,爱憎分明,有仇必报,杀伐果断!本文1对1,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跳坑。……“天地灵力,由我号令!已逝去的徘徊亡灵啊,说出你的愿望吧!”“掌控自由与生长的自然之灵啊,魔灵,除!”“吾名陆宛宛,至尊唤灵师是也!国之重器,由汝所持!今后,你便是一国之主!”
  • 网王之公主殿下驾到

    网王之公主殿下驾到

    几年以后,公主殿下带着贝丝出现在网王的世界里,她和几位王子的故事也即将上演……当再一次遇到那些“人”的时候,她又该怎样面对呢?当被卷入权利和欲望的斗争中的时候,她还能说出“只要不触及本殿下的底线,你们的任何事情都与本殿下我无关!”的话、全身而退吗?
  • 鲜妻有喜:暴君蛇王,撩上瘾

    鲜妻有喜:暴君蛇王,撩上瘾

    隐世家族姚氏嫡三房这一脉千年来必须以身饲蛇族的秘辛,姚贝儿却是在被送入秘洞空间之时才得以知晓。然,他们不该欺骗她。秘洞空间,一人一蛇三天三夜完成了纠缠。姚贝儿本以为自己死了,没想到,她竟然神秘的被送出秘洞空间,三天怀孕,七天生蛇宝宝。蛇宝宝三天会坐,七天会爬,十天会走,十三天会说话。“本宝宝是你的种?”蛇宝宝一小脸的狐疑。“本王是蛇,你也是蛇,不是本王的种是谁的种?”某蛇王被质疑脸黑黑。“切,你才半神,本宝宝也是本神,你也太差了,你怎么好意思和宝宝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蛇宝宝不屑极了,一脸的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