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700000038

第38章 在丹江口的日子(1)

【尤国宏】

1969年我13岁,那年12月25日我和妹妹随母亲、祖母、外婆以及许多陌生的人乘坐火车离开北京,被“战备疏散”到湖北西北部一个叫丹江的地方,那里是文化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的丹江分校。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特别兴奋,在车厢里跑来跑去,这里瞧瞧那里看看,坐下来时就瞪大眼睛看着窗外闪过的景物。26日到达武昌,记得那天是毛主席的生日,我们还吃了武昌鱼。晚上9点许离开武昌前往目的地丹江。在武昌站由于我对什么都很好奇,在和大家排队进站后便停下来看旁边的景物,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大包小包的东西阻挡了我,没想到竟和队伍走散了,当时我也不知道着急,心想反正丢不了,即使走错了列车员也会把我送回来的,在没人管没人问的情况下,我误打误撞地上了一列火车。就在我漫无目的地在车厢里找家里人时,遇到了我们此行的带队黎舟叔叔,他一把抓住我,说“你跑到哪儿去了,你妈妈都要急死了”,随后把我带到了我母亲所在的车厢。黎舟叔叔和母亲把我狠狠地批了一顿,我自知理亏,一句话也没敢多说,加上之前也没好好睡觉,就趴在小桌子上睡着了。第三天下午到达丹江火车站,下车时才发现连站台都没有,人们直接站在路基上,一幅荒凉的景象。文化部丹江办事处用汽车分批把我们拉到了一座山脚下。

我们的住地有五六排红砖盖成的房子,每排有六套,是三个对门儿开的单元。从外面看还挺好,可里面很简陋,地是泥土地,虽说不太平整,但夯的还算结实,抬头望是一根根木条上铺着油毡的房顶。遇到下雨的天气,屋内总有几处会漏雨,好在漏点都不在床铺的上方,用脸盆能接不少水呢。

我家被分配住在山脚下靠山一排最东面的一套二十平米大小的房子里,房间一大一小,还有一个小储物间。由于我们的行李大部分是托运的,在刚到丹江的那些天里我们没有褥子,只能在木板床上铺个稻草垫子,上面罩着一张床单凑合着睡觉。我在门外廊檐下的墙角处用捡来的碎砖石块和房后挖来的泥土砌了个灶台用于烧热水。来丹江前,经常和小朋友在楼下用泥土堆炮楼砌碉堡打仗,没想到这手艺还能用在砌灶台上,砌得还像模像样的,也挺好用。记得柴禾是当地老乡挑来卖的,有时不够了我也和小妹跑到山上去折树枝来烧,但新折回来的树枝水分很多不易点燃,烟熏得眼泪直流。用水还是很方便,自来水龙头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走几步就到了,公用水池上有五六个水龙头,可供多人同时使用。

随后逐步认识了我们这个大集体的成员:紧挨我家的是文化部电影局著名导演袁牧之一家五口,他爱人朱心(昆曲演员)、女儿袁牧女、袁小牧和6岁的儿子袁牧男。中部住着的是故宫博物院修理名表的高级技师徐芳州老两口和北京图书馆善本室的陈恩惠叔嫂两家,再往西就是文化部艺术局的万苇舟万叔叔和万小元家。

我们前排住的有中央戏剧学院的熊炎阿姨和红红家、张杏云阿姨和刘露叔叔家,张阿姨家有个老保姆夏奶奶,他们对她特别好,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还有电影学院导演徐谷明和儿子徐五年家,著名京剧鼓师白登云和儿子白刚家,著名油画家许幸之和许和平家,著名雕塑家滑田友家,著名国画家李可染家等等,有些已经记不清了,比如张玉华家,李惠元家,春京家,卢小弟家和小不点陈建益家。

时间过得很快,1970年春节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办事处在大礼堂举办了联欢会,大家在一起聚餐,饭后又放映了从北京带来的新电影。我是第一次和那么多人一起欢度春节,特别快乐,春节过后冬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春天来了。屋后的北山坡上一片绿色,生机盎然。那时东面和南面光秃秃的山上经常放炮炸石头,为了安全,放炮前总要通知我们走出屋子到空旷的地带,听着轰隆轰隆的炸药爆响,随着烟尘的腾起,看到不远处山上被炸碎的大大小小石块滚落到山下,觉得是那么好玩。

我们住地的东侧是个军营,还驻扎着一部分解放军,一到丹江我就和他们交了朋友,把从北京带来的毛主席纪念章送给他们,他们非常喜欢,所以对我也格外好,特许我走进他们的宿舍,摸他们的手枪和步枪,他们坐在床上擦枪时也允许我帮忙拆卸,后来我竟可以很快把拆了的枪组装起来,他们站岗时我也可以站在旁边,他们打靶时,还曾让我打过两枪,我第一次尝到后坐力的厉害……他们还把过了保质期的军用电池送给我玩,那都是没有开过封的新电池,电力强劲,我记得后来用这些电池装了晶体管收音机,能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还用它在我家鸡窝里拉上电线接上小灯泡照明,据说这样母鸡下蛋就多。

军营里养着两条军犬,一条是黑色的公狗,我们叫它大黑儿,另一条是黄色的母狗,我们叫它大黄儿,大黑儿要比大黄儿高大威武许多,也机灵很多。那个年代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没见过狗,不象现在到处都能看到宠物狗,对狗的了解仅仅来自儿童文学中讲述的故事里,所以一见到大黑儿,就特别喜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多数时间都是和它在一起玩,经常带着它在军营里跑来跑去。

元元是我到丹江后的第一个小伙伴,不仅因为他爸爸也是文化部的,而且我们住在一排离得最近。记得每天疯玩之后,万叔叔都要元元练小提琴,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尽管他不很情愿,但他是个听话的孩子,还是会按万叔叔的要求去做。我和元元经常跑到北面的山上,那里种着大片的桃树,开着粉红色的桃花,真是漂亮。当桃花萎谢结了果实后,我时常和元元趁晚上跑到山上摘桃,有一次被老乡逮着了,知道我们是从北京来的,所以也没难为我们,只是告诫以后不可以再来。

在我们住的房子里,可以看到体态硕大的老鼠,它们经常在众目睽睽下沿着墙壁爬到房梁上去,吱吱的叫,当地的猫看到了都不理不睬,因为老鼠的个头实在是大,和猫相比差不了多少,倒是大狗经常扑咬老鼠,真是应了那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俗语。老鼠恣意在房里跑来跑去,我们无奈买了鼠笼来捕鼠,鼠笼有四十公分长,几乎每天都能捕到一只三十公分左右的大老鼠,被关在笼里的老鼠劲头很大,它在笼里挣扎,能把鼠笼移动好远,我和元元常提着晃动的鼠笼到水池里放水把鼠笼淹没,不想老鼠也不是那么容易淹死的,它能挣扎很长时间呢,有时我们也把鼠笼提到解放军那儿,看他们用高压电电死老鼠。记得曾在我家的五斗柜最下层的抽屉中发现了一窝五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老鼠,我和元元还有小不点把它们抓出来,用绳子把它们五只的尾巴捆在一起,让它们在院子里拉一辆装有小石头的小车,那小鼠很厉害,抓它们时还咬了我的手指呢。

后来丹江又迎来了第二批和第三批人员,我家也经历了两次搬迁,居住条件也比先前好了许多,室内是水泥地面,房间也大了,也有了烧煤的炉子,虽然煤质不太好,但可以自己生火烧水做饭了。

同类推荐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列宁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列宁

    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列宁出身于俄国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站在穷苦劳动人民一边,投身于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并成为苏维埃国家、苏联共产党、苏联军队的缔造者和伟大领袖。他曾数次坐牢、流放和流亡国外,多次遭敌人暗杀,历尽艰险,他领导发动了俄国十月革命,终于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
  •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是一本值得广大读者阅读的优秀传记作品。传主叫常书鸿,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开创者,享誉世界的敦煌学家。长期主持敦煌研究院,也是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是常书鸿的自述史,回忆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记叙了他苦学绘画、留学法国、守护敦煌的诸多经历。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本书介绍了开国皇帝秦始皇的生平,内容包括:不韦相扶赵政立嗣、铲除成峤平定吕嫪、纳谏求贤恩威并施、重贿郭开反问李牧、燕丹报秦荆轲赴义、出奇制胜吞灭魏楚等。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热门推荐
  • 浮华灼

    浮华灼

    上古年间,浮世大陆被一分为二,导致上浮屿和下世屿两相间隔,无数修士被迫分离。万年过去,幼儿无父的莫浮华在母亲被擒,祖父被困的情况下绝处逢生,好运获得上古大能传承。 再醒来,她身陷异地,不过她依旧修好她的炼,励志要报回当初的仇! 不过,却在报仇的途中发现了更大的秘密……
  • 学园都市的宝具使

    学园都市的宝具使

    带着fgo众英灵的宝具来到学园都市和史提尔怼卢恩,无名三段突怼神裂。拿着破尽万法之符和当麻对抗神之右席。(估计只会写旧约内容)欢迎加入学园都市的宝具使书友群,群聊号码:610991387
  • 厉太太,二胎了解一下!

    厉太太,二胎了解一下!

    一夜之间,宋晚棠突然多了个便宜儿子!“报告妈咪,我是你的宝宝!”小正太从天而降,疯狂撒娇求抱抱。喜当妈是什么感受?她选择当场死亡!“宋小姐,敢做要敢当。”孩子他爸找上门,看着眼前俊美禁欲的大boss,宋晚棠只觉得受到了惊吓!OMG,传闻中的神秘大佬,居然求着要她负责?惹不起惹不起。于是,从这天起,宋晚棠宠儿子养老公,打脸啪啪啪,恋爱美如画,一路虐渣,人生开挂。全国上下都知道,厉靳尧疼老婆疼出天际,谁要敢欺负他媳妇,那就是不要命了!小包子霸气宣告:“我爸比,超爱我妈咪的,谁都不准跟他抢!”
  • 我从开局就无敌

    我从开局就无敌

    PS:《我有系统能成神》,这才是本书书名本体,非开局满级,非一击男开局。粉丝一号ヾ(●??`●)?哇~:柒神,你为什么这么帅?木柒:你可以说我帅,但我一直都认为自己的长相平平无奇。粉丝二号(⊙o⊙):柒神,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木柒:我的强大取决于我的对手,基本四六开,他四(死)我六(留)。粉丝三号??*(???╰?╯????)??:柒哥哥,可不可以用你那磁性低沉,又荷尔蒙气息爆棚的性感嗓音,给伦家唱首歌听一下下。木柒: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 凡俗江湖

    凡俗江湖

    江湖,虽离庙堂遥远,却也联系天下。凡夫,虽处人间之底,却也心系江湖。人间四苦,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短短十二字,道尽江湖路远。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娱乐从向往开始

    娱乐从向往开始

    十年龙套,穿越平行世界,成了一个过气小鲜肉。安平:“颜值高确实很开心,但我不要当小鲜肉哇!”精彩的人生,从《向往的生活》起航!
  • 诸天救世之主

    诸天救世之主

    穿越诸天,拯救万界。在部落时代对抗远古恶龙。在中世纪扼杀丧尸瘟疫。在魔法世界迎击天外来客。……这是罗帆带着系统提供的物资在末世中救亡图存,拯救诸界的故事!
  • 无法预计

    无法预计

    案中有案,丝丝相扣,伸张正义,去除罪恶。
  • The Message

    The Mess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