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700000044

第44章 干校转学记(1)

【朱传荣】

朱传荣,女,1957年生,现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任紫禁城出版社编辑。

在路上

1969年的冬天,我十二岁,上小学五年级。那时候,北京的大街小巷都在挖防空壕,珍宝岛事件就发生在那一年。我家附近的小学生都到安定门去搬城砖和黄土,背到学校砌防空壕。

学校里由革委会主任告诉大家一些与战争有关的知识,炸弹来了该怎么做,碰到苏联(在当时是当作敌对国来对待的)人提问怎么回答。学校里常常组织军训,老是要求穿一身军装在操场上走或者是跑,然后突然喊“卧倒”,即使脚下有泥水也要毫不犹豫地扑下去,才算有敌情观念。

班上陆续有同学离开了,到“五七”干校去。后来故宫也派人到我家来动员去“五七”干校,具体怎么说的不知道,好像也和战备有点关系,反正是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不过,在那个生活贫乏的时候,有点变化总是让人高兴的,尤其是孩子,记得跟老师说转学的时候,仿佛是到什么大家想去而去不成的地方,还有点小小的优越。

走以前,跟着母亲对家中大小事情作了一番规划,譬如,窗帘挂在两根很长的铜杆上,现在已经用铺板把窗户全部钉死,窗帘用不着,窗帘杆也用不着了。卖到废品收购站,得了几块钱,吃了一次带鱼,冻的,鱼身上隐隐有极浅的1957的字样。母亲对我笑说,看看,跟你一般大。我自己还模仿着大孩子的样,和好朋友到照相馆照了分别的合影,约好一到就写信什么的。

这是第一次坐火车,一起走的人很多,有专门的人管。车票行李票都由这些人拿着。一路上嘱咐:咸宁是个小站,就停两分钟,要抓紧时间下车。

火车上的饭菜盛在饭盒里,不热,也不凉,四毛钱一份,有大片的猪肉和黑绿色的油菜。觉得不想吃。可是餐车上的汤好喝极了,一大碗,两毛钱。有好多鸡蛋、黄花、木耳,还有一种不认得,细细的,分杈,咬着是脆的,问了母亲才知道是鹿角菜。餐车上又亮又暖和,做汤的小伙子说话和气,打鸡蛋的样子很帅。

在火车上睡觉挺好玩,先把棉猴挂在衣帽钩上,再把头钻进去就行。第二天很早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叫我,说看着,过黄河了。先是一片黑暗,后来勉强可以在黑暗中分辨出桥栏杆和栏杆后面的天空,然后,就看见了,和从小看见的太阳全不像,那么大,那么红,还那么安静,一点也不耀眼,就在很近的地方,好像桥的方向稍微再偏过去一点,就可以伸手摸着了。

河岸是黑的,而河水上已经映出黎明的颜色。

忽然,河面上的天空碎了,动了,仔细看,是一头牛在河边喝水。

很久以后,听到《黄河大合唱》中“黄水奔流向东方”的时候,心里升起的就是这个早晨,庄严,温和,久经沧桑。

到站了。是个真正的小站,只停两分钟。父亲来了,别人家的父亲或者母亲也来了,大都穿着棉猴,蓝布晒得发白。我对父亲挺认生,不太和他说话。

就这样住下来了

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虽然看上去不太像。风很大,很冷,到处是高声说话和拥挤的人。又接着坐卡车,在非常颠簸的路上走很久,直到天黑。在黑暗中跟着什么人去一处黑洞洞的食堂里端来已经凉了的饭菜,没有见过这样藕荷色的菜,吃在嘴里滑溜溜的,是芋头,在铁锅里煮的,母亲告诉我。又去什么地方抱了很多稻草来铺在地上。打开行李睡觉,在湖北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大人说,这个地方是湖北省农科所的一个分所,我们是借住,干校正在给我们盖房子,等房子盖好,就搬走。睡了几天地铺,家具来了,父亲也回干校去了,别人家也都是这样,只剩下些老老小小的人,统一的名字是——“家属”。管家属有一个专门的人,是从干校调过来的。先后管过家属的有小魏,王子和,两个老刘。小魏叫魏文藻,后来曾经做过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其余三个人都是文博所的。家属每天要聚在一起念报纸,报纸念没了,大家就聊天。有时候晚上有人唱评戏,其中有个董大妈,嗓音嘹亮中又略带一点沙,一句“杨香草(儿)守孤灯”至今仍然记得。那一种独到的鼻音,不知道杨香草的故事,但听来一定是个愁苦无依的女子吧,回想起当时的家属,夫妻难得聚首,人地生疏,空房独守,前途未知,才能唱出这一盏孤灯摇曳的感觉。

就这样住下来了。房子是新房,在一个和缓的小山坡上,造好了还没有住过人,有两间一套和一间一套之分。我家两口人是一间,后窗面山,推窗就有习习风来。走道是公用的,水房也是公用的,只是水管还没有通,用水到下面六七十米远的老楼房前去提。水房成了堆房,尽是一些不打开的家具,缠着满满的草绳。后来分了一点煤,又垒出了一家一户的煤池子。一日三餐吃食堂,另外供应两次开水,一次热水,也在食堂。住新房,吃食堂,不上学,我们的日子大致如此。

这个地方叫做金水闸,是长江的一个小汊,码头上有船通到武汉或是更远的地方去,本地人叫“闸上”。“闸上”有一家理发店,一家饭店,卖些炸油条、炸糍粑,不知道还卖什么。闸上隔几天就有“集”,好多人在道路两旁卖东西,鱼最多。也最便宜,各种各样的鱼。上“集”的日子,天还全黑着,大道上就三三两两的都是人了。走得很快,彼此招呼的声音,把潮冷的夜色冲淡了一点。到了闸上,还只是勉强可以看见人的光景,买的卖的,砍价的看秤的,自有一种紧张热烈的气氛。

天一大亮,“集”就散了,大道重新变得空阔起来。码头上显出忙来,人人一脸心事,行色匆匆,渐渐坐满了船。有人提了竹篮和开水壶,穿行在乘客之间,大声吆喝“冲藕粉儿”。汽笛响,船离岸,只留下码头上散落的烟头、甘蔗皮,还有江上未散的薄雾。叫人看了有点发慌,好像是想家的意思。

最近的镇叫做金口,有十里地,从大堤上走要走一个钟头,在那儿可以看见的长江,就是极宽的一片水。

长江以南是没有取暖的,家属们在此地又没有户口,弄不到煤,就不能开伙。白天还算好过,可以晒太阳,晚上就没办法了,热水是食堂里的蒸锅水,卖完饭之后,水已经不烫,也没有很多,完全不够让人暖过来,洗澡就更不可能。不过,人在没有条件干净的时候,并不觉得难受。后来知道拣煤,拾柴,可以生炉子,就方便多了。茅草根最容易烧,做引火柴。耐火的是隔年的桃核,铺在炉箅子上,最后变成一个个透明的红炭。好烧当然还是在大伙房后面炉灰里捡出来的煤核,里面还是很好的硬煤,做饭炖肉都没问题。

在不知不觉中,嘴里在说着连阴雨的讨厌,眼睛里却觉得骤然一亮,农科所里果树奇多,花开的盛况非平常人难以想像。江南毕竟是江南,蓬勃的生机是北方见所未见的。

春天来了,整天疯玩的日子也结束了。在职工子弟小学借读的事都联系好了,这里甚至有中学班,从此以后,只能半天疯玩了。

农科所子弟小学

我在干校的经历,就是转学的经历。搬过三次家,换了四个学校。四个学校学过的课程,先是语文、算术,后来有了数学,有了英语,还有农业基础知识、工业基础知识两门,就是原先和后来一直叫生物、物理的课。语文课学了京剧《海港》和《红灯记》的选场,印象中没有教过作文,事实上,教也没有地方用。至于批判的文章和讴歌的文章就连大人们也是抄来抄去,孩子还能有别样的选择吗?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代表本班到全校大会发言,发言稿是班主任特意嘱咐我姐姐给写的,本来我只要念熟就行,不用管别的。但我还是提出想加“某某,竖起你的狗耳朵听着”一句,这是“文化大革命”前期最流行的话,出现的频率决不亚于今天的“工程”、“上网”等等词汇。其他像“够了够了,谁谁的狼子野心不是昭然若揭了吗”,实在没话可说的时候还可以振臂高呼口号,“谁谁不交代死路一条”、“谁谁不交代就叫他灭亡”什么的。

总之,不用讲理,还能显得格外有理,而且行之有效,屡试不爽,放之四海皆准,这是孩子也能感觉到的。

同类推荐
  •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胡乔木自1941年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到1981年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做出对毛泽东历史功过的评价,与毛泽东直接渊源有40年。他最初是毛泽东的学徒,后成为其得力助手,并且是可以诗词唱和的文友。胡乔木也是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得力助手。在1975—1982年这个历史转折年代,胡乔木大力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工作。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本书分为荀攸、吕蒙、诸葛亮等部分。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记录的是毛泽东在1936年至1946年之间的外交活动。严格地讲,毛泽东在此期间的外交活动只能算是一种“民间外交”。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赠刘景擢第

    赠刘景擢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铜阙

    青铜阙

    绣花鞋和里面的小脚一度成为晋虚城一个时代女人们的标志。巫奈的奶奶便是这种标志的最后代表。在尾随来此地修行峨眉老道习武的日子里,在通往武义闸的乡村公路上,作为弟子,我和巫奈每早天不亮就跑去,在一棵高大的洋草果树下费力地抬起石狮子的沉重。黑暗中,一根钢管穿过石狮上身空洞处。我们一人蹲在一头,半弯着腰,“呼哧呼哧”,有节奏地用力左右甩动。就像巫奈的奶奶每天必用的灰黑色长布,在黑暗中一点一点、一卷一卷,被小脚收拢、裹紧,再慢慢穿进有着尖尖上翘鞋头的绣花鞋。
  • 农家医女:田园美食香

    农家医女:田园美食香

    从大户小姐变村妞。就算身份曝光,也依旧是亲人不亲,生母嫌弃,姐妹冷漠,养母狠毒,最终受尽苦难而亡。重生在七岁,前生性格沉默孤僻,人人都不喜欢她,这一世她要报仇,也要代替女配做人前人人都喜欢的小仙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儿疟门

    小儿疟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木棉恋:佳妻强势抢夫

    木棉恋:佳妻强势抢夫

    那年,徐沐谦和霍莞伊邂逅于樱花烂漫的季节,故事从此开始……原本以为只是一份平淡而简单的爱情,谁知竟波折了整整十年。十年,足以让霍莞伊成长,只是,这代价太大!抱着冰冷的霍恩彥,霍莞伊才发现:怀里的这个男人爱的是那么浓烈、那么倔强、那么悲壮!蓦然回首,那个一直守护她成长的男人依旧如初。或许,这就是爱吧!十年后,霍莞伊将一朵木棉花轻轻放进徐沐谦的手心里:徐先生,好久不见!此时,她不再是十年前那个稚嫩的女孩,她终于可以将这份残缺的爱补完整。爱,不是单方面的付出,相互守护的爱,才是真爱!
  • 新纪元武者

    新纪元武者

    始于地球终于地球,无尽位面融合。发现宇宙是一个骗局一个平凡的武者,一个拥有大气运的人。将在这个世界如何生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让我教你谈恋爱

    让我教你谈恋爱

    我偶尔会想起,那个夜晚印在我额头湿湿的吻是否浸润着一丝欢喜呢?我曾经喜欢过一个人,但喜欢这种事情太过缥缈,就像他喜欢我一样,套用一句“名人名言”:都不用风吹,自己就散了。席花花与林清森的爱情物语席花花追求期间:“林清森,你要多吃点韭菜,年轻人要节制啊!”看着林清森的黑眼圈,席花花语重心长“……“林清森,林清森拜拜了。林清森不动声色示好期间:“这是我给自己带的,你先披上吧。”林清森递衣服。席花花闻了闻:“你柔顺剂好像放太多了……““……”林清森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