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9000000002

第2章 顽劣少年(1)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蒙哥马利却顽劣成性,成绩很差,母亲的棍棒伴随他成长,但怎么也不能使他屈服……在圣保罗学校,天生具有运动天赋的蒙哥马利成了橄榄球场上的明星,得了个“猴子”的绰号……

1887年11月17日,在伦敦圣马克教区一幢毫不起眼的牧师寓所里,传来一声清脆响亮的啼哭,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举行完洗礼之后,这个新生儿被取名为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在蒙哥马利之前,他的父母已经有了三个孩子。

圣马克教区属伦敦南部城郊的肯宁顿区,这里有个板球场,同圣马克教堂和牧师寓所紧挨着。初冬的伦敦并不太冷,但已经开始进入雾季。每天清晨,煤气灯的黯淡光线尚未完全消失,或浓或淡的雾气已经悄悄爬上教堂的端顶,从那儿蔓延开去,笼罩四周物景。隔着雾望去,一切隐约其中,教堂的灰色屋墙也变得影影绰绰。如果白天天气晴朗,站到教堂的钟楼上,可以俯瞰整个板球场,还能欣赏伦敦南郊的田园风光。

蒙哥马利的父亲亨利·蒙哥马利是这个教区的牧师,也是一个十分虔诚的基督徒。他对宗教的热忱和迷恋,超过世上所有的事物,简直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蒙哥马利家族有着当牧师的传统。不过这种传统得以延续的时间并不很长,也只是100年左右的事情。

蒙哥马利的祖先是跟随威廉一世征服不列颠群岛的诺曼人。最早的先祖可以追溯到11世纪时的罗杰·蒙哥马利,他是当时法国诺曼底公国的伯爵。同大多数诺曼贵族一样,罗杰野心十足,贪婪成性,狡诈、残忍和好战。1066年9月,当诺曼底公爵威廉率领舰队,从海上浩浩荡荡杀奔英伦时,罗杰是其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侵略军从伯文西登陆,长驱直人,同英王哈罗德的军队在哈斯丁斯展开决战,击溃了英军。最终,威廉凭借武力夺取英国王位。罗杰由于追随有功,被委任为威尔士地区的行政长官,执掌生杀大权,备受宠信,权势显赫。他的妻子叫梅布尔,是臭名昭著的威廉·泰维士主教之女。这对夫妻可谓绝配:一样的贪得无厌、一样的心狠手辣。他们采用各种卑劣手段,巧取豪夺,疯狂地积聚财产。并且用花言巧语,离间威廉一世和其他大臣之间的关系,以期独揽宠信于一身。对那些已经失宠、并遭受放逐的贵族,也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一次,梅布尔摆下“鸿门宴”,想毒死阿诺德爵士,不料,却误杀了罗杰唯一幸存的弟弟吉斯利贝特。梅布尔岂肯罢休,不惜重金,又收买阿诺德的侍从下手,终于如愿以偿。但这对夫妻的最终结局却大相迥异:梅布尔因结仇太多,一次熟睡中被人斩杀在床上,横遭报应;罗杰后来续娶,晚年向善,捐赠了大量金钱给修道院和教堂,还变成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1094年,罗杰在一所修道院里静静地升入天堂。他努力赎救前半生罪孽的悔过行为,并没有为后世子孙换来好运,蒙哥马利家族曾经拥有的盛世岁月,在他死后,随着时光推移,还是一去不复回了。

因为坐吃山空,放肆挥霍,罗杰的子孙们使蒙哥马利家族逐渐走向没落。后来又由于得罪了国王亨利二世,在英伦呆不下去,被迫迁至苏格兰落脚。随后,又迁到爱尔兰的基勒堤,另觅天地。定居爱尔兰之后,蒙氏家族不得不丢弃贵族尊严,同当地人通婚,因此,蒙哥马利身上具有爱尔兰的血统。又过了100多年,大约18世纪末期,家族中一个名叫塞缪尔·蒙哥马利的人,经商赚了大钱,在福伊尔潟湖畔买田置地,建造了庄园,起名叫“新公园”。这座庄园占地1000英亩,土壤肥沃,且临山靠水,风景优美,前面不远就是波涛翻滚、一望无际的大海。

塞缪尔·蒙哥马利的儿子塞缪尔·卢·蒙哥马利,就是蒙哥马利的曾祖父,他是一名牧师。塞缪尔·卢·蒙哥马利的长子,也做了牧师,一辈子潜心于宗教事业,被家人亲切称为“蒙哥马利大叔”。塞缪尔·卢·蒙哥马利的次子,即蒙哥马利的祖父罗伯特·蒙哥马利,却对当牧师毫无兴趣。他自幼尚武,最喜欢骑马和打猎。而且马骑得飞快,并喜欢绕着“新公园”催马疾驰。常挎一把大口径的短枪,四处游荡,别人见了,都畏惧他三分。罗伯特14岁时,进入英国阿蒂斯康军校接受训练,成绩非常优异。五年之后,他兜里揣着三百英镑,还有父亲勉励他上进的一封信,只身漂洋过海,来到印度发展。罗伯特聪明能干,对工作兢兢业业,又能吃苦,深受上司赏识。他自低级行政官员开始干起,一直做到拉合尔都督、旁遮普省副省长,并荣封爵士头衔。罗伯特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但早年家庭生活却很不幸。他24岁时,娶了东印度公司总督阿扎穆加18岁的妹妹弗朗西丝·托马森做妻子。弗朗西丝不喜交际,整日闭门不出,恹恹寡欢,又体弱多病,活了32岁就丢下三个孩子,撒手人寰。弗朗西丝·托马森死后,罗伯特又娶了端庄秀丽的爱伦·兰伯特。第二任妻子为他生下了四个儿子,长子阿瑟只活了20岁就死掉了。次子亨利,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二战名帅蒙哥马利的父亲。罗伯特于1865年回国,住进爱尔兰祖上遗留的故居。1887年12月,在蒙哥马利出生后的第二个月,罗伯特爵士溘然长逝。

亨利·蒙哥马利长到8岁时,父亲罗伯特把他从印度送回英国,进入伦敦一所神学院读书,大概是想让他将来重操家族旧业。不久,又转入哈罗公学就读。哈罗公学的校址选在一座山上,山间林木葱翠,空气清新,学校环境舒适优雅。在当时的英国,哈罗公学是一所非常有名的中学,但却比不上伊顿公学,该校被公认为全英最好的中学。当亨利·蒙哥马利迈步走进哈罗公学校园的时候,他恐怕永远想不到,这座校园30年后迎来一个“最不守纪律”的学生,哈罗公学就因为这位校友,后来响冠英伦。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温斯顿·丘吉尔。

亨利·蒙哥马利进入哈罗公学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书,他被描绘成一个“穿着翻领上衣,文静而羞涩的孩子”。在这里,他遇到了约翰·史密斯牧师。这位最后发狂住进疯人院的导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亨利日后毕生笃信宗教,不能说与此人无关。约翰·史密斯满头银发,身体修长,略微有点驼背。每逢新生进校,史密斯牧师便将他们全体召来,用无比慈爱的语调,教诲他们永远不要做坏事。亨利后来满含深情地回忆说:“当他在礼坛上,以上帝的名义,对我们提出期求时,我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声调。在哈罗的日子中,我无时无刻不感受他这种奇异和深切的影响”。

19岁那年,亨利考入剑桥大学。他天分不高,可勤奋好学,在校期间成绩不错,获过伦理学二等奖。他对宗教的信仰更加坚定,下定决心为主耶稣而献身。1869年,亨利从剑桥大学毕业,果然选择了牧师职业。先后到萨塞克斯霍斯特皮尔角和伦敦黑僧路教堂,担任副牧师。这时,亨利的父亲罗伯特·蒙哥马利爵士已经从印度回国,为了让他见识世面,经受历练,给了他150英镑去周游世界。亨利怀揣这笔钱,从西欧一路旅行到地中海和中东,饱览了沿途各地旖旎的风光,同时也瞻仰了几处宗教圣地,思想受到不少启发。返回国内后,他根据旅行见闻,撰写了一本叫《东方四月游》的游记,一经出版,立时引起了轰动。1876年,亨利·蒙哥马利经人推荐,来到威斯敏斯特圣玛格丽特修道院,担任新任院长弗雷德里克·法勒的副牧师。

弗雷德里克·法勒,可以称得上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个天才。他出身印度孟买的一个教会家庭,父亲是个副牧师。他思维敏捷,才华横溢,学问广博,头上几乎贴满了教育家、哲学家、宗教作家、诗人等各式各样的标签,据说还有同性恋的嫌疑。法勒早年受弥尔顿的影响,从小就能大段背诵这位诗人的作品《失乐园》,后来也写宗教气息浓厚的诗歌,在剑桥大学时即享有“学生中的弥尔顿”的盛誉。他在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求学期间,获得的奖项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法勒一生发表的论著,有70余种之多,其中《埃里克》和《耶稣传》两书出版后,一度风靡英伦,使他声名大噪。作为一个在最传统的维多利亚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牧师之子,法勒却对“正统”神学和古典主义教育制度深恶痛绝,公开著书予以猛烈抨击。法勒还反对公立学校的竞技之风,认为那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一次他看见一个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打板球,忍不住就问那个学生:

“拿三根小棍子去滚动一块皮革,有什么好玩的?”

在他看来,学校不使学生安坐于教室,却鼓动他们去操场之上奔逐撕扭,简直是误人子弟。他还大力主张摈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法,在学校课程中添设自然科学。不过在当时的英国,对于这位十足的理想主义者的呼吁,并没多少人理会。

弗雷德里克·法勒任职威斯敏斯特圣玛格丽特修道院院长后没几天,他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身材颀长、头发卷曲的年轻人,一双蓝色的眼睛充满真挚与自信。年轻人开口自我介绍说:“我叫亨利·蒙哥马利,是沃恩博士介绍来的。我来这儿当您的副牧师。”

“噢,是伦敦法学院的院长沃恩博士?”

“是的,法勒先生。”亨利说话时,弯腰欠了一下身子。

初次见面,法勒对这个谦恭的年轻人不禁心生好感。后来他逐渐发现,亨利·蒙哥马利正直诚实,对待繁琐的教务工作的态度也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弗雷德里克·法勒虽满腹珠玑,才学过人,但处理教区那些大大小小、各种细微具体的教务工作,显然不是其所长。何况,这个教区鱼龙混杂,全伦敦的三教九流之徒,小偷、娼妓、醉汉和罪犯,甚至结核病等疾病,充斥其间。但有了亨利·蒙哥马利这样尽心尽职的助手,一切自然不在话下了。

弗雷德里克·法勒为人好客,交游极广,家中经常汇聚各种社会名流,包括大名鼎鼎的丁尼生、勃朗宁、汤姆·休斯、路易斯·卡罗尔等人。亨利·蒙哥马利以忠厚善良的为人和勤勉踏实的作风,博得了法勒院长的赏识,但他一次也没有享受到被延请访问院长寓所的荣耀,更不用提去认识那些自己仰慕已久的人物了。而这是他多么渴望的事情!想想那些人物的名字,亨利的心都沸腾起来。

英国为蒙哥马利举行的隆重葬礼。

1878年春天,一个阴雨连绵的傍晚,细密的雨丝漫天飞舞,在空中交织成一道薄薄的雨幕,远远看去,上面腾起一片白茫茫的水雾。亨利已经在办公室紧张忙碌了一天,他帮法勒院长把那本混乱不堪的教区账目终于整理完毕。为了表示感谢,法勒邀请他去自己家里共进晚餐,亨利喜出望外地答应了。

两个人打着伞,一前一后,冒雨来到弗雷德里克·法勒的寓所。甫进家门,一个长相俏丽的小姑娘蹦蹦跳跳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爸爸,瞧,外面的雨下得真大!您淋着了吗?”她用娇嫩稚气的嗓音问道。

“噢,莫德,乖女儿……没事的,我有伞。”

“爸爸,他是谁?”

“请允许我自我介绍,我叫亨利,亨利·蒙哥马利。”亨利彬彬有礼地说。

小姑娘歪着头,定睛望着他,眼神中掠过一丝羞涩,她的脸慢慢红了起来,一扭头转身跑开了。席间,亨利得知这个叫莫德的小姑娘是法勒的第三个女儿,芳龄13岁。而法勒院长还有4个女儿,加上5个儿子,一共有10个孩子。

亨利从此便经常受邀,到法勒院长的家中或谈工作,或叙家常,偶尔也壮起胆子参加沙龙聚会,聆听名流们高谈阔论,各抒己见,但他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上面了。不知从何时起,他爱上了法勒院长的千金莫德。莫德乌黑浓密的秀发、娉婷婀娜的身姿、高挺的额头……一切都是那么令他怦然心动。尤其那双顾盼生辉的秋波,仿佛一坛清冽的甘醇,一回想起来就让这位31岁的副牧师如痴如醉,失魂丢魄。他想:我这是怎么了?难道我坠人情网了?一个13岁的小姑娘为何有如此魔力?唉!那小可人儿,她也会中意我么?亨利副牧师就这样胡乱想着,度过了无数相思的不眠之夜。

直觉告诉亨利副牧师,那位小美人好像也在留心他。每次在她家中停留,他用渴望的眼神搜寻着什么,而背后,似乎也有一双同样的眼神,犹如火苗闪烁跳动,灼烧他的后背,使他坐立不宁。而当他装做不经意,转身试图去捕捉,那双目光却又如一只受惊的小鹿,慌不择路地逃离。不止一次,他悲哀而又甜蜜地想:看来我是不可救药地爱上她了,爱情从天而降,叫我如何是好?他向上帝祈问:伟大神明的主,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对于情窦初开的莫德来说,尚不完全知晓爱情为何物,但她懵懂感觉,自己对那位高大风趣的副牧师颇具好感,并渐渐喜欢上了他。亨利·蒙哥马利和莫德·法勒虽说不上一见钟情,但彼此有意,一来二去终于擦出爱情的火花。

威斯敏斯特圣玛格丽特修道院的院长弗雷德里克·法勒,这位著述等身的天才,一如既往地忙于布道和清谈,对助手与自己女儿的心事一无所知。法勒的夫人,一位温婉的大家闺秀,却从女儿的举止中看出了不寻常。她把信息传递给了丈夫,法勒院长并没表示不快,相反,他竟有点高兴。一方是自己活泼漂亮的女儿,另一方是自己青睐的得力助手,两情相悦,他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呢?只是,鉴于女儿年纪还小,他向亨利提出了两项条件,就是只能暂时订婚,不佩带订婚戒指,并且不许声张。另外,必须等到莫德满16岁时方可结婚。亨利自然一一应允。

1881年7月28日,威斯敏斯特亨利第七教堂钟声徜徉,人流涌动,气氛非同寻常,喜悦之中透着庄重肃穆,亨利·蒙哥马利和莫德·法勒的婚礼在这里举行。德高望重的泰德大主教主持这对新人的婚仪,整个婚礼进行期间,他深沉浑厚、抑扬顿挫的声调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人们。当参加婚礼的双方家长和各方来宾,齐声跟随泰德大主教唱诵圣经祝福诗时,人群里有人情不自禁淌下激动的泪花。

这年,莫德正好满16岁,亨利·蒙哥马利却已经34岁。两年前,就在亨利和莫德订婚的当年,他刚担任伦敦圣马克教区的牧师。亨利在这个职位上充分显露了自己的才华,他采用划分教区、分工负责的制度,将伦敦南部这个最重要的教区管理得井井有条,他辛勤不懈的传教努力也换来了回报,圣马克教区的会员人数逐年不断增加,很快拥有了1000多人。

同类推荐
  • 最后的武士黑泽明

    最后的武士黑泽明

    黑泽明(1910—1998)百年诞辰纪念世界巡礼展览,第一站是中国香港,展览位于太古坊的Artistries,于2009年底开幕。黑泽明的长子黑泽久雄专程为香港展会揭幕,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说:“日本有许多出色的导演,但也不能跟黑泽明相提并论。因为黑泽明的电影时代正值战争之后,他仿佛在黑暗世界为人们带来美好讯息和希望,意义尤深,值得人们深思。”
  • 名人传记丛书:罗素

    名人传记丛书:罗素

    名人传记丛书——罗素——他缔造了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建堰治水造福万代的李冰父子

    建堰治水造福万代的李冰父子

    本书介绍了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父子的生平,内容包括:两千年前的岷江、李冰是哪里人、李冰父子治水、李冰父子斗江神、李冰成仙的传说、李冰与宗教文化等。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一位晚清在华外交官笔下的帝国“裱糊匠”》出版于李鸿章去世六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
热门推荐
  • 是谁动摇了我们的婚姻

    是谁动摇了我们的婚姻

    携手前行,是走向婚姻殿堂里的我们最初的选择。相爱着的两个人,怀攥着共同的梦想,相依相伴地一路追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相连着的两颗心开始产生了隔膜,紧握在一起的手在不知不觉中也已经松开了,生活的目标也不再一致。在物欲、情欲和权欲的引诱下,我们淡忘了心中最初的选择和对彼此的承诺,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我们决定放弃最初和追寻未来时,我们都认为我们做出的决定是最正确的。当我们被自己的追寻折腾得疲惫不堪再回首的时候,才发现,我们一路追寻的,其实就是我们一路在放弃的。
  • 寒门修武记

    寒门修武记

    一次星际探索旅行,一个刚年满二十岁的青年,为了拯救整艘飞船,被宇宙风暴摧毁了身体,只留下了孤单的魂魄,暗魔能量与他签下契约,逃往元泱宇宙,投胎成方舟东陆南瀛国的小公主。在一次向妖魔谷的海祭中,暗魔能量释放了小公主的前世记忆,面对天印大帝国的欺凌,面对落荒的百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公主,不得不扛起整个国家的命运,被迫走上了修武之路。凤凰附体等一系列神遇加持在她的身上,却只会面临被榨干的风险,这位美丽又弱小的公主,到底会有怎样的结局呢?企鹅群号:560,683,345。
  • 美满一生

    美满一生

    最近看了许多网络重生小说,看着里面的男女主角通过重生各种金手指成就非凡的一生,楚瑶有时候也会想想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自己要怎么做了,像他们一样成为学霸?进军娱乐圈?创业?然后成就自己的霸业;不楚瑶不觉得自己是这块料,也不想这么辛苦,她觉得世界是公平的你在这个地方得到什么必会在别的地方失去什么,如果有重来的机会楚瑶不求站到巅峰,只求能给自己一个美满的一生。
  • 为魔仙世界献上忍术

    为魔仙世界献上忍术

    没想到在我这样的月更,扑街文也被封了十几章,可我都不知道哪里有问题啊。只能从头改了,反正也没人看,就当自娱自乐好了。意外成为小正太的资深使徒杨广,面对危机四伏的魔法世界。只能干起老本行,穿越一个个动漫和电影世界。在不断获取力量的同时,也开启了异界征服之旅。
  • 写给远方的那个你

    写给远方的那个你

    这只是几封简单的信,是写给远方的那个他,只是,它们都不会被邮寄。
  • 别样末日:反派重生

    别样末日:反派重生

    一个人的运气,真的可以这么好吗?这个疑问,从生到死,一直盘桓在宁宸的脑海中。她的死对头蒋雯诺,好像走在路上都能捡到各种天上掉的馅饼,十几年来奇遇不断,实力飞速提升,在乱世中建立了最为强大的华东基地。主人格那个蠢货斗不过蒋雯诺还情有可原,但明明她快要将蒋雯诺置于死地时,总有各种各样的男人窜出来救援,甚至连她自己的部下都可以为了所谓的爱背叛她!但在开启一场诡异的游戏后,她终于赢得重生机会,得以窥探位面最深处的秘密……得神眷者,必失弑神之勇气。【本书女主宁宸,女扮男装,反派BOSS人设,真·心狠手辣,真·不择手段,不喜者慎入!!慎入!!】
  • 人生弦外有余音

    人生弦外有余音

    《人生弦外有余音》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国文的精选散文集,分别以“文人风流”“艺苑杂谈”为主题,收录了李国文谈文人系列25篇文章,如《孔夫子陈州绝粮》《屈原之死》《东坡原是西湖长》《名士张岱》等。作者将笔触深入那些著名文人的内心深处,关注他们的命运,深刻剖析文人与权力、与时代的关系,从中找到中国文人的独特生存智慧。
  • 电影世界的旅者

    电影世界的旅者

    当电影成为现实,旅途拉开序幕。他是《白夜行》中光影交错间的羁路行者,是《教父》中优雅孤独的权力大枭,是《笑傲》中执着前行的武林强者,是《漫威》宇宙中伟大商业帝国的缔造者,是《哈利波特》中神秘莫测的远东巫师,是《一拳超人》中唯一能够击败光头琦玉的对手,在《聊斋》,在《诛仙》,在《雪中》,在《西游》,他化自在,万千相生,一步一步,打破空间的封锁,掌握命运的时轮,成神的旅途充满精彩。
  • 都市诡案物语

    都市诡案物语

    半夜渴酲的苏清,接到一条瘆人的微信:你老公要杀死你!苏清回头,看着睡在身边的男人,惊魂不定…………这是一个差点被渣男贱女害死,却又绝处逢生的故事!
  •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