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9700000004

第4章 造纸术——书写载体的伟大变革(2)

纸的发明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蔡伦则是这一发明的总结和推广人,他的功绩在造纸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受到了后人的尊敬和怀念。

(四)纸的发展

蔡伦献纸之后,汉和帝下令在全国推广,纸成为了竹简、木牍、绢帛的有力竞争者,逐渐成为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到东汉末年,东莱有个叫左伯的人对以往的造纸方法作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纸张质量。他造的纸张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纸质很好,世称“左伯纸”,其中尤其以五色花笺纸、高级书信纸为上。东晋末年(404年),朝廷下令以纸代简,简牍文书从此基本绝迹,纸则得到广泛的发展流行,成为官方文书的载体。3-4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纸的品种、产量、质量都有增加和提高。造纸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扬及皖、赣等地。

造纸的原料来源更加多样化。史书上曾论及到这时期的一些纸种,如抄写经书用的白麻纸和黄麻纸,枸皮做的皮纸,藤类纤维做的剡藤纸,桑皮做的桑根纸,稻草做的草纸等。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麻、枸皮、桑皮、藤纤维、稻草等已普遍用作造纸原料。

在造纸的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复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为了延长纸的寿命,晋时已发明了染纸新技术。染纸时,从黄蘖中熬取汁液,浸染纸张。浸染的纸叫染潢纸,呈天然黄色,所以又叫黄麻纸。黄麻纸有灭虫防蛀的功能。6世纪的《齐民要术》中,贾思勰还专门记载了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潢纸的技术。

2. 隋唐时期

到了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空前繁荣,造纸业也进入了一个昌盛时期,纸的品种不断增加,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这一时期生产出许多名纸及大量的艺术珍品。

造纸原料方面则以树皮使用最为广泛。主要是楮皮和桑皮,也有用沉香皮及栈香树皮的记载。藤纤维造纸也广为使用,但到了晚唐时期,由于野藤大量被砍伐,又无人管理栽培,致使原料供不应求,藤纸逐渐消失。而在我国南方一些产竹地区,竹材资源丰富,竹纸得到了迅速发展。

隋唐时期还出现了著名的宣纸。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并不产纸,而是其周围各地产纸,都以宣城作为集散地,所以称宣纸。关于宣纸的诞生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缅怀之情,但经过多次试验都未能成功。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他得到启示,取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了成功。

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澄心堂纸”,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用宣纸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到明清以后,中国书画几乎全部使用宣纸。

隋唐时期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印刷业渐渐兴起,印刷了大量的书籍,这就更加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纸的产量、质量都有所提高,价格也不断下降,各种纸制品层出不穷,开始普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名贵的纸中有唐代的“硬黄”、五代的 “澄心堂纸”等,还有水纹纸和各种艺术加工纸,反映出造纸技术的提高。

3. 宋元明清时期

在宋元和明清时期,楮纸、桑皮纸等皮纸和竹纸非常盛行,消耗量很大。宋代后期的市场上大部分都是竹纸,需求之大可见一斑。就纸的产区而言,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地为主要产区,最繁盛的地方首推浙江和四川两地。宋代竹纸在工艺上大多无漂白工序,纸为原料本色,除色黄之外,竹纸也有性脆的缺点。

元明时期竹纸兴盛,尤以福建发展最为突出,使用了“熟料”生产及天然漂白,使竹纸产量大有改进。

这一时期造纸用的竹帘多用细密竹条,造出的纸也必然细密匀称,这就对纸的打浆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先前唐代用的施胶剂多为淀粉糊剂,兼有填料和降低纤维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后则多用植物黏液做“纸药”,使纸浆均匀,常用的“纸药”是杨桃藤、黄蜀葵等的浸出液。这种技术虽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采用,但在宋代以后才盛行起来,以致后来不再采用淀粉糊剂了。

清代由于造纸业的大发展,麻及树皮等传统造纸原料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在清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竹纸,其他草浆也有发展。在清末有些居民采用当地的野生草类植物来制造粗草纸。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有人用麦草、蒲草;陕西、甘肃、宁夏有人用马莲草;西北用芨芨草;东北用乌拉草等,种类繁多。而我国用蔗渣造纸则始于清末,《清朝续文献通考》中,就有关于张东铭在徐家坡设一造纸厂以蔗渣为原料的记载。清代的草浆生产技术有了较大进步,用仿竹浆、皮浆的精制方法制取漂白草浆。著名的泾县宣纸就是用一定配比的精制稻草浆和檀皮浆抄制而成,其生产工序一直延续至今。

各地的造纸大都就地取材,使用各种原料,制造的纸张名目繁多。在纸的加工技术方面,如施胶、加矾、染色、涂蜡、砑光、洒金、印花等工艺,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各种笺纸也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比较推崇白质地和淡雅色质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清代的笺纸制作已经达到了精美绝伦的程度,如描金银图案的粉蜡笺、五彩描绘的砑光蜡笺、印花图绘染色花笺等等。

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纸的用途也在逐步扩大,除了书画、印刷和日用外,我国还最早在世界上发行了纸币。这种纸币在宋代被称为“交子”,元明后继续发行,后来世界各国也相继发行了纸币。明清时期用于室内装饰用的壁纸、纸花、剪纸等,都各具特色,非常美观,并且行销于海内外。

经过宋元和明清时期数百年的发展,到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生产的纸张质量上乘,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古代科技发明的重要成果,为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造纸术的传播

纸在我国诞生和大量生产后,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书写材料大变革。随着中外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的交流,我国的造纸术开始向外传播。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原料纸浆主要从大麻、藤条、竹子、麦秆中的纤维提取。

大约4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向中国出口。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全国推广,后来日本人称他为“纸神”。造纸术除了向东传播外,还向南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并通过贸易传播到了印度。

8世纪中叶,造纸术经中亚传到了阿拉伯。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爆发战争,阿拉伯人俘获几个中国的造纸工匠。没过多久,造纸业便在撒马尔罕和巴格达兴起,造纸技术也逐渐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

造纸术最早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首先接触纸和造纸术的是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厂。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厂在蒙地法罗建成,开始生产麻纸。1348年,法国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厂。德国是14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厂。造纸技术传入英国比较晚,到了15世纪英国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到了17世纪,欧洲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1575年。美国在独立之前,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

美国出版的《纸——进步的带头人》一书中写道:“从公元二世纪初中国发明造纸后,这秘密保守了很长时间,然后像蜗牛似的,缓慢地向世界传播。从亚洲(东部) 到巴格达、开罗、摩洛哥,已经历1000年,再经过400年才传遍欧洲,又过200年才到美国。”

到了16世纪,纸张在欧洲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并最终取代了传统的羊皮和埃及的莎草纸等。此后,纸便逐步在全世界流传开来。

(六)纸的价值

自从纸张出现以后,就成为人类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有效工具,从此,人们便可以简单便捷地书写文字、表达思想;可以使知识在平民百姓中得到普及和传递;可以让文学和艺术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兴旺。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为人类大量文化成果的传承提供了条件,使书籍、文献资料的数量剧增,为我国的另一项重大发明——印刷术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纸对全人类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文化思想与学术技艺的传播交流,都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纸的诞生,是人类书写载体的伟大变革,是人类文字的理想家园,从此,所有的科学和文化都有了进步的基石,所有的知识都有了传承的条件。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台州有意思

    台州有意思

    台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小地域都拥有不一样的城市表情,彼此之间略微差异的水土养出了个性十分不同的台州人。台州人的N种生活表情都那么有意思!不信?来翻翻这本书,保准能让你乐个开怀,还能让你更了解台州,这个南国大地上与众不同的城市。
  •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这是一本以少数民族故事为主的书籍,作者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家乡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汇聚成书,在保持原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基础上加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之更为生动有趣,也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理解,希望通过这本书将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菊与刀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女性学者。她受恩师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提出了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每种文化都如人类个体一样,有其个性与特征。她的代表作品有《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与《菊与刀》(The Chrysan the mum and the Sword),其中后者因成功运用“文化模型”理论来诠释日本文化而影响深远。
  •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这里,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这里,更是自古中原进入西城的门户……
热门推荐
  • 放置挂机修行录

    放置挂机修行录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危机四伏,弱肉强食的江湖里,强者遍地走,世家多如狗,此情此景,江遗决定——先挂机打打牌。
  • 墨少请留步

    墨少请留步

    三世轮回,只为遇到你。乖,然然。不怕,我在。墨渊然:“我喜欢你”封君:“……”小傻瓜,我爱你封君一直是撩天撩地、无法无天的小霸王,直到遇见了他墨渊然一直是冷静自持、正气凛然的墨家二少,直到遇见了“他”
  • 我带着科技穿回去了

    我带着科技穿回去了

    科技控梵小凡一朝身穿,身为一个黑户寸步难移,饿肚子是基本操作…幸好意外激发她研制的随身淘宝系统…开局啥没有,装备全靠我动手。重生姐姐:来呀,争宠啊,抢男人呀,逆转人生~这才是正确套路。梵小凡:我的心里只有科研。养只团子插腰凶巴巴:小叔叔,仙女姐姐以后是要嫁给我当媳妇的!小叔叔:可我比你还宠她呀?梵小凡(退出群聊):我的心里只有科研。科技兴国,一步一步走出新时代。
  • 金鳞

    金鳞

    特种兵魂穿异界,开启一段非同寻常的仙路旅程,手榴弹、机关枪、战斗机与仙术的对撞,家族崛起与个人前途的碰撞,火花……期待着你来参与!土疙瘩继《真武荡魔传》、《擎天一棍》后的第三部书,谢谢阅读!
  • 地心游记

    地心游记

    《地心游记》发表于1864年,是凡尔纳早期著名的科幻小说之一。小说讲述的是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教授前人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偕同侄子阿克塞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在地心经历三个月的艰辛跋涉,一路克服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险阻,最后从西西里岛的火山口返回地面。在小说中,凡尔纳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巧妙地穿插在小说的情节及对人物的刻画上,在向读者描述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展示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情节同时,又让读者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给你一个小幸运

    给你一个小幸运

    杨浩然竟然让她陪他的女朋友去试婚纱?!这是要告诉她尘埃即将落定,还是另一个对她的试探?从同学到朋友,从友谊到爱情。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一直逃避着对彼此的感情。最终,他们能走到一起吗?
  • 从今天开始做神灵

    从今天开始做神灵

    一觉醒来,陆鸣发现自己莫名穿越到了一个神邸世界,并成为了一群兔子的神灵。为了能够活下去,陆鸣只能被迫带领着一群兔子,走上了变强的道路!书友群:20646594
  • 温哥华枫叶情缘

    温哥华枫叶情缘

    看女主人公如何从一名穷留学生打工端盘子,到开公司创业逆袭,和男主人公如何从甜蜜相爱到遭遇感情危机......其中所发生的各种曲折浪漫故事,是一部爱情宝典,创业秘笈。希望大家喜欢。
  • 人情义

    人情义

    没有穿越,没有系统,没有女主角,而且都是精神层面,只有经历过才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