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不过四字,却蕴含着无穷的道理。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心有忧虑,能放且放,过分执迷,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名利如浮云,不必太较真,放下心中的嗔念,才能自在平和地生活。
1难得糊涂
——凡事不要太较真
做人,不必太较真。不要老钻在人堆中话长短、在角落里生闷气。多听少说,揣着明白装糊涂,人也舒坦,心也自在。
人这一辈子,一帆风顺也好,起起落落也罢,很多事过去了,就不必再提。过多的抱怨和纠结,只会让心更累;过多的较真和不满,只会使自己更难过。给自己的心中留下一片空地,去容纳世间一切不平事,岂不更好?
现实是冰冷的,不可能事事所愿。你会发觉,很多人不过是你生命中的过客,很多事一旦经历了再也不会发生。面对无奈的抉择,将心思转移到舒心的事情上,情况或许更好一些。
功名利禄,和人的生命相比,九牛一毛而已。很多东西,因为太在乎,所以才会害怕失去。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已经很复杂了,何必还要横生枝节呢?过分在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只会让自己痛苦不已,根本称不上聪明之举。
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有些人上当受骗,蒙在鼓里,却仍不死心。一门心思扑在名利上,完全忽略了身边亲友的感受,这才酿成了树倒猢狲散的悲剧。
唐朝初期,有一位能臣,名唤刘文静。早在唐王李世民起兵反隋时,他就跟随左右,在后来的数次战役中也屡立大功。而与刘文静相比,大臣裴寂的资历则要浅一些。裴寂是在刘文静的介绍下才加入反隋大军的,但他与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关系更好。两个人经常称兄道弟,无话不谈。李渊称帝后,自然不会忘了裴寂,授予他右丞相的职务。朝堂之上,对裴寂言听计从,良田美玉更是赏赐无数。而原本功勋卓著的刘文静,却得不到李渊的信任,只封了个尚书的官职。刘文静心中不平,每次上朝都故意与裴寂唱反调,逐渐发展成了死对头。元宵佳节,屋外张灯结彩,刘文静却一个人坐在庭院里喝闷酒,口中还念念有词:“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灭了裴寂!”怎料,这些话被他失宠的小妾听到了,还报告给了朝廷。
李渊下令捉拿刘文静归案,一番审问之后,刘文静心中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了:“当初起兵时,我的地位在裴寂之上,如今这后生被授了高官,而我还是个小小的尚书。我心中的痛苦无人能懂,酒醉之后说些过头的话,难道也有错?”李渊听到了这番话,认为他有谋反之心,决定将他处死。朝中多数大臣都为刘文静说好话,请求李渊从轻处治。正在李渊犹豫的时候,裴寂站了出来,火上浇油地说道:“刘尚书的确立过大功,无奈而今已有了反心,留着又有什么用呢?”李渊一听,立即下令,将刘文静处死。临死前,刘文静仰天长叹:“飞鸟尽,良弓藏。我一生清白,末了却糊涂了,自作孽啊!”
自古为官,要诀有三:功劳,才干,背景。若是明白这一点,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场。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刘文静的靠山是李世民,他应该着眼于未来,而不是当下。不正确地看待自己,又不善于观察周边环境的变化,所以才会掉入失意的泥淖中。很多时候,佯装糊涂,躲得过一时,就可能换来一世风光。
人不能太聪明,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把全天人都当做傻子的人,才是最大的傻子。回头想想:名和利算得了什么?当你事业受挫、人生遭遇低谷,身边却无人陪伴、无人安慰时,你脑海中还会渴望黄金和财富吗?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心有忧虑,能放且放,过分执迷,终究不是什么好事。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物质带给人的痛苦远远大于精神。与其做一个麻木的清醒者,不如做一个糊涂的明白人。
有一年,郑板桥乘舟南下,到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上,借宿在山下的一位老汉家中。郑板桥问:“老人家怎么称呼?”老汉答道:“糊涂老人是也。”郑板桥见他谈吐高雅,气宇不凡,就与他畅谈起来。院子里有一块官帽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看上去绝非俗物。老人说:“请郑先生留下墨宝,我好请人刻在砚台的背面。”
郑板桥饮了杯茶,心中思量了一番,提笔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字,还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可是,砚台太大,还有大面积的留白,郑板桥想了想,便谦卑地说:“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吧!”老人也没有推辞,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郑板桥看了,惊为天人,顿感自身的浅薄,敬仰之心也油然而生,只好提笔补写了两句:“聪明难,糊涂尤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人生难得糊涂,有时糊涂有时醒,才会活得轻松自在。与其苦苦纠缠,还不如就此放下,自在地追寻新的人生,要相信:幸福会到来,痛苦也会离去。
生活中,很多人的心思,最算你挖空脑筋,也捉摸不透。吃了亏,不必去计较,更不必去埋怨。人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能得到,留一点遗憾,存一些念想,反倒有趣。
名利如浮云,不必太较真,放下心中的贪念,才能自在平和地生活。一个人如果对外物太过执迷,内心必然安静不下来,情绪也会渐渐失去控制,变得惶恐不安。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首先要正视自己,正视生活,放下烦恼,胸怀大爱。唯有这样,才能看到人性最美的一面。
2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
——做人不能太绝
生活中,有些人做人绝,做事更绝。为了谋求利益,孤注一掷,到头来撞得鼻青脸肿,才幡然悔悟。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播撒下宽容的种子,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满脑子的抱负。长了几岁,开始有意识地交朋友、拉关系,为自己的理想铺路。可是,不惑之年,回过头来,才发现:在人生这条路上,自己始终是寂寞的。始于足下,一步一花,却走得格外辛苦。
有些人为了名利,不惜违背信誉,伤害朋友的感情。可是,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比常人做得更多,走得更远,心存感恩,不图回报,最终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更赢得了亲人和朋友的信赖。
在当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机会很多,交往密切了,朋友圈子也就广了。如果话说得太狠、事做得太绝,无异于自断脉络,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苏轼年少成名,任杭州太守时,很多人都已经闻听了他的大名,纷纷前来拜会。有一次,一个叫吴味道的书生,想运送一批货物到京城贩卖,一路上关卡众多,为了节省时间,无奈之下,愚笨的书生就冒用了苏轼的大名。
经过杭州时,守城的士兵觉得有些蹊跷,便将吴味道连同他的货物一起,押送到了苏轼那里,任他处理。苏轼一听这事,十分惊讶,想探个究竟。
次日,苏轼端坐堂上,吴味道也被押了上来。苏轼仔细打量了一番眼前的这个书生:眉清目秀,面容冷峻,颜色淡定,倒不像什么大奸大恶之人。他身上还背了一个大包袱,包袱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苏轼送京师苏侍郎宅”,这苏侍郎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纸上只有一句话,却没有具体的地址,守城的士兵就此判断,他一定是冒名而来的“假太守”。
苏轼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冒用我的名号运货?这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吗?”吴味道卸下身上的包袱,诚惶诚恐地说道:“我家境贫寒,十年寒窗苦读,此次上京赶考,没有路费,只好带一些家乡的建阳纱,到京城里变卖,顺便赚些盘缠来用。借您的名,只想省点通关的税钱,还可节省些时间。现在事已至此,愿听大人惩罚。”
苏轼听完之后,不光没有处罚他,还宽大为怀,赐了他上京的银两。如此一来,吴味道便一路顺畅地到达了京城。
常言道:上善若水,做人一定不能太绝。别人有难,千万不能落井下石,穷追猛打,而要施以仁慈之心,帮他一把。人生本不易,给别人留了余地,也就等于给自己留了退路。
很多年前,一位教授经过沙漠,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在茫茫沙漠的两边,有两个村庄。多年以来,很多人绕过沙漠走,马不停蹄赶到对面的村子,也需要十多天。可如果横穿沙漠,却只需要三天。但这样做,太过危险,许多人试图横穿,却白白送了性命。
教授想了一个办法,临走时,他告诉村里的人:“买一些胡杨树苗,每半里栽一棵,从这个村庄一直栽到沙漠那端的村庄。”村民们好奇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啊?”教授笑着说:“如果这些胡杨树有幸成活了,孩子们可以放心地上学,你们可以放心地赶集,再不用担心迷路了。如果没有成活,你们经过的时候,就索性将枯了的树苗往出拔一拔,以免被流沙淹没了。”
村民们觉得有理,就按教授说的做了。很快,那些胡杨树苗几乎都被烈日烤死了,可是,露出地面的半截树苗,成了通往两个村庄的路标。两村人沿着这些路标,一直平平安安地走了数十年。
这年夏天,一位西北来的旅客路过此处,想到对面的村庄化些斋饭。路上一位村民告诉他:“经过沙漠时,遇到要倒的胡杨一定要向下再插深些;遇到即将被淹没的胡杨,一定要将他向上拔一拔。”旅客勉强答应了,可是遇到就要被沙土淹没的胡杨时,他根本没理,只顾继续往前走。就在他走到沙漠深处时,突然一阵飞沙走石,许多胡杨都被淹在了厚厚的流沙里,还有一些胡杨被风暴卷走了。旅客十分懊悔:如果按照大家嘱咐的去做,给自己留条后路,就不至于迷路了!
生活就是这样,给别人留路,其实就是给自己留路。人生是不可预测的,前途更是未卜。一个忧患意识较强的人,总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危险的来临。唯有那些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人,才会辜负别人对他的嘱咐,一意孤行,一错再错。
人不光要有信念、有欲求,更要通情理、讲道义。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后的路上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
不要因为一点钱财和利益,就与朋友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人与人之间,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益关系,或永远将利益摆在第一位,生活必然如一沟死水,看不到什么生机。
未来,无论有多大胜算,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常言道“兔子急了也咬人”,生于忧患,才能避免大的不幸发生。在最危难、最绝望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倾情援手,那才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3冤家宜解不宜结
——淡看恩怨情仇
当下的社会,人心浮躁,名利心重了,恩怨情仇也就少不了。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淡看荣辱得失,淡看恩怨情仇,人生,才会安乐幸福。
人生,本是简单的。就算有什么恩怨,也不需要一辈子埋在心底。人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释放了压力和忧愁,心情自然会舒畅许多。
不幸,有时是上天给人类的一种考验。只有扫除彼此心间的阴霾,才能化解不满和仇怨。矛盾,可以调和,也可以消除,但需要时间。凡事向好的一面看,不要揪住对方的错误不放,对自己有信心,更要对对方有信心。
人生的恩怨,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正因为它不单一,所以更需要慢慢去消化。很多时候,彼此的仇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只是我们主观上不肯原谅对方,反而导致事件不断向坏的一面转化。遇到难题,一定不要给自己以消极的暗示,状况太复杂,一时理不顺,不如暂时搁下,待精神放松下来再去考虑,就可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人生在世,不要想着去改变这个世界,这些问题,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且把自己当成一颗沙、一粒尘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活得从容一些,恩怨情仇自然也就淡去了。
生活中,许多事情还是看淡些好,人生不过是快乐与痛苦的重叠,快乐不会永恒,痛苦也会过去。与其苦苦纠结,还不如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态度,把不高兴的、痛苦的思绪统统抛开。看淡曾经的伤痛与现实的烦恼,才能避免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
赢得起也输得起的人,才能取得自我真正的价值。人生当中,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根本不需要解答。什么事都要向前看,把不高兴的、痛苦的思绪统统抛开,才能尽情地拥抱生活,好好地珍惜现在。
人之所以会陷入无休止的烦怨,就在于欲念太多、太盛。只有看淡利欲,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不为恩怨情仇所累。人生不平事,不过过眼烟云,喜怒哀乐,也往往熔于一炉。许多人为了名利,费尽心机,百般折腾,到头来一无所获,反而留下了不少遗憾。很多事物强求不得,偶尔往好的方面想想,心里反而会舒服很多。好也罢,坏也罢,终将成为过去,大可不必在意。
有个生活十分潦倒的销售员,名叫小卫。大学毕业之后,没找到什么好工作,无奈之下进了一家销售公司,一干就是四五年,每天都埋怨自己“怀才不遇”,认为是命运在故意捉弄他,长此以往,工作效率差,存款也没攒下多少。元旦前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小卫坐在公园里的一张椅子上,开始回顾往事。六年前的今天,他也是孤单一人,以醉酒的方式度过了新年,没有新衣,也没有新鞋子,更甭谈新车子、新房子了。
“唉!今年我又要穿着这双旧鞋度过苦闷的元旦了!为什么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公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上天要如此惩罚我,让我在最好的年纪,遭遇最残酷的现实?”说着,他准备扔掉那双遭人厌恶的旧鞋子。这时,一个白须的老人滑着轮椅从他身旁经过,微笑着说:“年轻人,看淡一些吧!你至少还有一双鞋,一双可以行遍世界的脚。”看到这一幕,小卫低下头,沉思了片刻,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明白了许多:“我有鞋子穿,可以堂堂正正地走路,可以用双脚去一步一步踩出属于我的人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我应该坦然地面对现实,乐观地继续我的人生。”那天过后,小卫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短短三年的时光,已成为这家销售公司的经理。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与不公平。一些人大半辈子过去了,却生活得并不快乐,因为太在乎物质,心中的苦闷和不平往往越积越深。因为愤恨难以消除,所以步步都走得揪心,走得沉重。
人生苦短,看轻荣辱得失,才能活得自在。很多人只要一想到余下的日子希望渺茫,就哀叹生活的不如意。如果吝于付出,就不可能得到回报。眼中只想着俗世的恩恩怨怨,内心一辈子都不会得到解脱。
在社会的大圈子里,人不该计较太多,淡看恩怨情仇,才能时刻保持乐观。冤家宜解不宜结,姑且将委屈与惆怅,都看做是宿命的安排吧,这样,人生反而少了份遗憾,多了份坦然。
4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宽厚待人才能受人尊重
人生短短几十年,心中的烦怨太多,到头来只能是苦了自己。佛家说:“吃亏是福。”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宽厚待人,才能受人尊重。
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是一种极端狭隘的价值观,其实人活着,说白了,就一个标准:天公地道,正直做人。只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宽厚待人,就必然不会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做人,不要为了不辜负某人,去做一些违心的事;也不为了报复某人,去做一些违心的事。这就是良心。情愿别人对不起自己,自己绝不能无道德地伤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