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6500000008

第8章 公事公办:别让制度成花瓶(3)

不要让制度隔靴掻痒

公司出现某些问题,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便解决问题。可是,有些管理者制定的制度针对性不强,或制度规定不恰当,无法到位地解决问题,这是很多企业管理的现状。下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案例:

某公司发现公司员工创新意识不够,认为这是他们不思进取、平时不学习导致的,于是硬性规定员工每天上班第一件事:看书看报。时间段为9:00—9:30,如果谁在该时段内不阅读,就会被处以50元的罚款。

看什么样的书,看什么类型的报纸呢?对此公司并没有规定,公司领导只表示,不看娱乐、体育类的图书和报纸都行。公司为什么这么规定呢?因为这是一家图书出版公司,领导者认为员工通过看书看报可以增加知识,了解社会动态、关注民生民情,有助于从中发现策划灵感。

制度虽然执行了,但是却没见到什么效果,反而大家每天都要耽误30分钟的工作时间,这让很多工作积极的员工很不满。他们认为,这项制度无法解决大家没有创新意识这个问题,因为了解社会动态的方式太多太多,在如今这个网络社会,网上新闻多如牛毛,上网看新闻比从图书和报纸上看新闻能了解更多的信息,为什么一定要求看书看报呢?

看了这案例,很容易让人想到“隔靴搔痒”成语,脚痒了,却隔着靴子去挠,能缓解痒的感觉吗?又容易让人想到“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口渴了,看一眼杨梅,就能解渴吗?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不过是在敷衍自己。

以上面的案例来说,员工缺乏创新意识,这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单单将其原因归结为知识水平不够、了解社会信息较少,恐怕有失偏颇吧!这与隔靴搔痒有何区别呢?事实上,员工创新意识不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根本没有创新意识,或者不知道从什么方面来创新,对员工进行这两项进行培训,才是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上面的案例提醒我们,针对实际问题制定制度时,千万不要隔靴搔痒。否则,制度制定了,不能解决具体问题,还会让员工感觉别扭,甚至是不满。正确的走法是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对于细枝末节,还是少一些规定好。否则,既不便于员工记忆制度规定,也不便于执行。员工可能稀里糊涂,不知公司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执行起来也容易走样。

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歪风

常听人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不管你怎么做,别人都有办法应对。把这两句话放在公司管理上来,管理者一定会深感无奈,因为很多企业里都盛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歪风。

某公司为了保证员工的工作时间,严肃工作纪律,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公司规定,员工上下班都必须打卡,如果有人迟到或早退,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而处罚的方式往往以罚款为主。

制度推出之后,人力资源主管就发现员工之间存在相互代为打卡的现象,因为他发现有的员工明明上班时间过了之后才来到公司,可是考勤上明明记录该员工已经打过卡。苦于没有证据抓住员工代为打卡,人力资源主管也很无奈。当他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上级时,上级领导让他每天来早一点,站在旁边监督员工打卡。

不久之后,人力资源主管又发现了问题,每次他站在打卡机旁边监督时,总有员工主动和他搭讪,甚至有人故意叫他帮忙,把他的注意力引开。顾于同事间的情面,他也不好意思拆穿。后来,公司安装了一部指纹打卡机,希望从源头上刹住代为打卡的歪风。

可是问题又来了,自从推行指纹打卡的方式记考勤,员工迟到的现象并未减少。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员工往往因为迟到一两分钟,就被记录迟到,这让他们很沮丧。有时候他们因为迟到这件小事,可能影响一整天的工作情绪。有些员工还会因迟到被罚款而抱怨,认为公司的制度缺乏人性化。

为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呢?这一方面说明员工聪明,另一方面往往说明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和漏洞。当然,关键还是制度本身有问题。假如制度没问题,员工再聪明也找不到空子钻。以上面的案例为例,公司的考勤制度确实少了点人情味。

首先,制度规定,但凡迟到就要罚款,这太过严格。在迟到早退方面,公司没有给员工任何宽容,假设允许员工迟到三次,超出三次,再处以罚款,也许会更得人心。其次,制度规定迟到了罚款,但是如果员工每个月都全勤,有没有奖励呢?案例中没有提到,“只罚不奖”有失公平,员工自然会有不满。

比如,有个公司规定,出纳人员、业务员如果因工作需要而迟到,可以不计迟到。如,出纳要去银行取钱、存钱,业务员要见客户。有一次,出纳给人事部管理考勤的主管打电话,说:“我今天上午要去银行,会晚些到公司,不要给我记迟到哦。”可让人不解的是,出纳员居然准时来到了公司,人事主管问他怎么没去银行,他却说:“去银行早去晚去都可以,不着急。”

这个案例和上面的案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制度有漏洞,员工就会很自然地钻空子逃避制度的处罚。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虽然大多数员工是敬业的,愿意遵守制度,会认真对待工作的。但人性是有弱点的,是有劣性的。要想防备人性的劣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保证制度本身没有问题,没有漏洞,让制度深得人心,这样员工就不会再去钻制度的空子了。

制度面前,谁都没有特权

在某大型国有企业生产车间门口,门卫提醒前来参观的人员戴好安全帽,但是却被一人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对方气冲冲地说:“懂不懂规矩,没看到领导来视察吗?”门卫赶紧低头认错,赔着笑脸说:“对不起,对不起。”

现实中,这种现象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它折射出一种特权思想,那就是领导者和普通员工享受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公司的制度是为员工制定的,员工必须遵守,领导者可以超脱于制度之外,可以“为所欲为”。这种风气的可怕之处在于,让员工感受不到平等,感受不到企业的尊重,也感受不到制度的威严。员工遵守制度,那不过是处于“寄人篱下,不得不为”的无奈之举。

而真正英明的领导者,肯定不会让自己超脱于制度之外,相反,他们往往还会主动做表率去遵守制度。如果有人对他说:“你是领导,这个制度不适用于你。”他们会很生气地责怪别人,比如,在杜邦公司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有一次,杜邦公司的主管Frank先生陪同一名外企的安全员来公司生产现场参观。走到总装车间门前,尽管陪同人员热情邀请,但Frank先生还是停下了脚步,他主动问工作人员:“我们没有戴安全帽和护目镜能进去吗?”

得到的回答是“可以”,Frank先生问:“可是门上清楚地标着‘进入者必须戴安全帽和护目镜’,这怎么解释呢?”工作人员说:“那是针对操作员工的。”正当大家准备进入时,有人一经发现Frank先生已经戴好了安全帽和护目镜。

“那是针对操作员工的。”这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但是Frank先生没有因为自己是领导者就“破例”,他戴好了安全帽呵护目镜,做了公司制度规定的事情。Frank先生的做法告诉我们,制度面前,人人都是员工,没有等级之分。他的做法也告诉我们,管理者要强化自主管理的意识,要先管好自己,才可能管好员工。

美国著名的IBM公司也十分注重这一点,公司创始人老汤姆·沃森认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往往会犯一种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对自己和对员工采取双重标准。当自己或其他管理人员违反了公司制度时,他们在处理的时候往往比较宽容,而对员工所犯的错误则严厉处理。这种做法会造成很坏的影响,你应该毫不留情地把这类管理人员开除。

老沃森的观点强调了制度面前没有特权,也不能有特权。的确如此,在公司里,条令条令,条条是令。领导者只有放下架子,少一些特权思想,少一些“自我”,才能用一颗平常心,从内心深处去认真地对待制度,这样才能体现出制度的平等性、公平性和严肃性。

同类推荐
  • 胜局:点击中国14大成功企业(修订版)

    胜局:点击中国14大成功企业(修订版)

    本书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汇集了近二十年全国企业管理的成功模式与经验,提供了一系列管理创新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模式,深刻、精辟地归纳剖析了全国成功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自身的改革、完善和变化,以及由此得出的有关营销和管理的诸多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
  • 带一本书管公司

    带一本书管公司

    如何让你的公司独领风骚,占据行业制高点,管理是成败的关键。《带一本书管公司》由夏在伦编著,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管理公司的原则和方法,力求全面、通俗地解决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务求管人管事管到位。《带一本书管公司》囊括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经营、财务、激励方式、绩效等方面,综合阐述了作为一个管理者怎样使自己从优秀变得卓越,如何调整心态、储备能量和人才,优化经营策略,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走在市场的前端。
  • 玩转公众号

    玩转公众号

    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互联网转移到了手机端,人们从PC上解放出来,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互联网做生意,这就是微信带来的商业革命。微信时代,你的客户都在你的手机当中,带上你的手机就可以做生意。《玩转公众号》适合希望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的个人或企业阅读,对于准备转型到微信公众平台发的程序员也有启发作用。希望《玩转公众号》能够帮助大家搭好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经营好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
  • 传帮带:复制最优秀的员工

    传帮带:复制最优秀的员工

    这是一本现代企业培养优秀员工的指导手册。在本书中,作者对传统的“传帮带”进行了更新,如怎样培养亦师亦友的关系、怎样结成战略同盟。本书还特别讲解了师傅如何利用新科技、新形式、新方法将工作流程、方法和经验传授给新员工。企业需要优秀的员工,相信本书可以帮助企业大量复制优秀员工的需求,使企业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焕发新鲜活力。
  •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任正非的华为管理之道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任正非的华为管理之道

    本书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经商智慧,让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华为从2.4万元起家,如何发展到2013年净利润达210亿元,从产品营销到技术营销再到文化营销,华为做得有条不紊。全书以任正非的视角来精彩解读,囊括了华为的成功法则,将任正非的管理精髓逐一解析,毫不保留的剖析任正非的华为管理管理之道。
热门推荐
  • 倚天屠龙记(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 雨航杂录

    雨航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城雪

    倾城雪

    不过临时上台演奏一曲,却奇异地引来天降异象,她被认定为——雪姬!雪国灭,凤凰亡,涅槃重生……得雪姬者,可得天下。从此以后,虚空之境,烽烟四起。谁可得雪姬,谁可得天下,谁是谁的命中注定,谁又是谁无法逃离的缘?梦中的你眉目依旧,衣上沾着雪花,你我却以不复旧时,那便覆了这天下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

    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

    《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对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焦点问题,如体育思想、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
  • 原来还是初一

    原来还是初一

    高中——想抛弃优秀人设的她,一度沉沦。想努力考上大学的他,越战越勇。两个极端却彼此吸引。大学——她:“你走吧!我不要你了!”他低着头沉默。最终两人越走越远。最后的最后——两个身影依偎在一起,定格成永远。青春,痛并快乐着,爱情,依然可期待。
  • 光昭日月十二枪

    光昭日月十二枪

    古道人烟稀。官道口,茶亭外,一名儒雅的刀客正向卖茶老人问路:“老人家,往鸡鸣驿去,可是走这条道?”说着,指了指左边的一条宽阔道路。卖茶老人看了对方一眼,点了点头。未等儒雅刀客踏上鸡鸣驿古道,一匹白色骏马急驰上前,挡住去路,一人喝道:“且慢!”儒雅刀客微微一惊,抬眼打量对方。马上端坐着一条大汉,红脸膛,扫帚眉,神情威猛。儒雅刀客冷冷问道:“阁下有何贵干?”红脸大汉道:“你可是要去鸡鸣驿?”儒雅刀客道:“为何要告诉你?”红脸大汉冷笑一声,霸气十足地说:“非说不可。”
  • 难以释怀的思念

    难以释怀的思念

    生命需要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求索。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那是人生的历练。只有在人生的弯路上,我们才有机会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生命的奇异和自然的瑰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总是要碰到人生中必须懂得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心灵的构筑就得一个点滴、一个细节地用心打造,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领悟。本书中的心灵感悟,正是青少年迫切需要解读的。
  • 终于找到你我的MrRight

    终于找到你我的MrRight

    青春里,甜着、虐着、国内、国外有后悔、有不甘、有妥协、有坚持……感谢那场阴差阳错,只要结局是甜的,过程再苦,最后的最后都会笑着讲出来。心中有梦想就要为之去奋斗。拼搏吧美好的人生!
  • 农业经济法学

    农业经济法学

    本书主要内容和结构是:全书垠据当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去律体系和内容编排,主要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民事关系(或称农业和农村民事经济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行政关系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关系。全书共十章,各章分别是:第一章,农业经济法概述;第二章,农业基本法研究;第三章,农业科技、教育与农业技术推广法研究;第四章,土地管理法研究;第五章,农村土地承包法研究;第六章,农村企业法研究;第七章,农村税收以及农民负担问题法律研究;第八章,农业产业法律研究;第九章,农业环境资源法研究;第十章,食品卫生和农业生产安全的法律研究。此外,另设,“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为附录。
  • 我的属性设置器

    我的属性设置器

    倘若你一觉醒来,发现可以设置自己的各项属性,你会怎么做?变成肌肉猛男?成为高智商天才?不不不,哪有那么简单,见过开了挂还得自己重新刷级的吗?这就是李有财的个人属性设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