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9400000050

第50章

宣康帝细细看了一眼,皇后挑了三四家的千金,年纪都在十三岁到十六岁之间,家世都列在其上,他略一沉吟,问道:“贵妃,你看呢?”

贵妃即九皇子的生母,她诚惶诚恐地道:“嫔妾一切都听皇上和皇后娘娘的。”

贵妃本性安分老实,并不得宣康帝宠爱,虽然出身不如惠妃淑妃等,还没生下如今的一子一女时,便得封贵妃。皇后是个精明人,与其让出身高贵的嫔妃位列贵、淑、德、贤四妃,莫若让娘家没有权势的贵妃晋封,因此贵妃得此封号乃是她生平未料之喜。不过在她生下一双儿女后,却晓得皇后心里定然后悔莫及。

听了贵妃的话,皇后眼里流露出一丝满意之色,温言道:“这是给你挑儿媳妇,皇上既然问你,你实话说便是,瞧着哪家的小姐好。”

贵妃忐忑不安地看了一眼悠然而进的儿子,低声道:“嫔妾瞧着个个都好。”

九皇子听到这里,便知是为自己择妻,忙上前打断,恭谨问好。

宣康帝本来正在沉思,看到九皇子过来,忽而一笑,道:“老九来了,倒好,你瞧哪家好?”说着,命人将名单递给九皇子。

接过名单递给九皇子的乃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官,修眉樱唇,容姿艳丽,虽然不施脂粉,却天然一段韵致,妩媚非常。她目不斜视,捧着名单递到九皇子跟前。

九皇子并不在意,接过看了半日,留心到上面列了四家,有家世显赫的,也有权势滔天的,当然也有家世不显的,只不过这几家的小姐他都听过,除了家世不显的赵小姐外,其他几个性子都有不足之处,他略一沉吟,便猜到了皇后的心思,想必看到这样的名单,宣康帝亦十分愿意,如今询问自己,无非是看自己的心思如何,毕竟自己今年也有十四岁了。

九皇子想着赵安的家世,其父已考中了进士,做了芝麻绿豆官,其祖父却做过左都御史,可惜年前便已经去世了,名单上写到赵安时,乃是左都御史之嫡长孙女,不同于其他小姐皆是其父的职衔,可见赵家也只赵御史的职位上得了台面。

与其选家世显赫的,不如选个知书达理的,他可不想自己的后院一片乌烟瘴气,九皇子念及于此,便指着赵安道:“父皇和母后看赵家小姐如何?”

听了他的话,宣康帝和皇后脸上都露出一丝笑容,宣康帝看重太子,自然不愿意九皇子选择妻族权势滔天的,正欲言语,却听皇后笑道:“赵小姐知书达理,倒是极好的。她出身虽不如其他人,奈何却深得北静王妃的青睐,又是盐课御史林如海的义女。”

宣康帝目光一闪,讶然道:“赵小姐是林如海的义女?”

作为皇帝,宣康帝知晓的不止朝堂之事,许多重臣和谁家联姻,又有什么亲戚,他心里都清楚,不过,他也只知道林如海家里的事情,倒不知道赵安竟是林如海的义女。

九皇子道:“赵小姐是林大人的义女?母后不提,我倒忘记了。”

他说的乃是实话,即便赵安没有北静王妃照顾,也不是林如海的义女,在这些小姐中,他依旧选择赵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他不希望自己忙碌朝堂的事情,后院里自己的妻子却给自己扯后腿。如今听闻皇后此语,他倒是有些意外。

听了九皇子这句话,又见他神色并非作伪,宣康帝神情和蔼可亲,笑道:“你是皇家的公子,哪能处处打听这些琐事?我看赵小姐极好,就选她罢。”

宣康帝话里透着对九皇子的满意,皇后缓缓一笑,心里却十分懊恼,她只顾着看出身,忘记了赵安还有北静王府和林家照顾着。北静王府倒罢了,并无实权,然而林如海却是宣康帝的心腹,只是林如海夫妇离开京城近十年,她竟忘记了当初贾敏认赵安为义女的事,直到九皇子选中她,她脑中方灵光一闪,想到了往事。

见宣康帝已定下赵安,皇后笑道:“皇上说得是。”近来自己儿子常得训斥,皇后也有些心灰意冷了,正准备让儿子退步抽身,万万不能学四皇子的做派,非要争个头破血流。

皇后已有了主意,倘若自己儿子果然没有称王称帝的命,竟是早些拉拢太子殿下才好,迟了倒不好。也不知道因为谁,太子殿下竟一改从前的脾性,这些年,越发稳重不说,行事亦极得宣康帝之意,自己不得不想后路。

旁人不知皇后的心思,贵妃听了,更没有说话的余地,唯有遵从。

从皇后宫中出来,贵妃扶着儿子的手回到自己的寝宫,打发下宫女后,方问道:“你怎么就选了赵家小姐?那几家小姐中,就数赵家小姐出身最低,帮衬不得你。”

九皇子安慰道:“儿子倒觉赵家小姐极好,儿子心里有数。”

贵妃叹了一口气,道:“也是我无能,连累了你,不大得圣人的意。你舅舅又没有什么本事,帮不得你,我原想着皇后娘娘仁善,给你挑一门显赫的亲事,你将来在朝堂上也立得稳些,哪里料到你却选了赵家小姐。”

赵安的出身固然比贵妃自己高得多,然而贵妃在宫里每年见到朝堂诸诰命时,亦曾听过一些闲言碎语,她父亲官阶不高,继母又是偏疼自己儿女的,若不是指给皇子,恐怕嫁妆都未必上得了台面,贵妃不禁暗暗为儿子忧心不已。

九皇子却是莞尔一笑,道:“儿子要那么显赫的妻族做什么?现今太子殿下深得父皇宠爱,别人都没有上去的道理,儿子只需尽忠职守,明儿辅佐太子殿下,这样也能让太子殿下对儿子放心,没见父皇反倒十分满意么?再说了,儿子听说太子殿下极看重两淮盐运使林大人,赵小姐是林大人的义女,娶她未必不是助力。另外那名单上的几位小姐,性子多少都有些不足之处,赵小姐品格性情乃是最好的,亦是儿子最看重的。”

贵妃听到此处,想了想,忍不住赞同道:“到底是我儿,倒比我看得透彻些。想来皇后娘娘一时没记起赵小姐还有一门子干亲,不然,名单上未必有赵小姐。”

贵妃性子沉默,但并不蠢笨,她能在宫里平安生下九皇子,还有一位年仅八岁的小公主,心机自然有,只是手段欠缺,又不得宣康帝的宠爱,她便息了争宠的心思,一心一意抚养一双儿女。不过,即使她深居简出,仍旧抵挡不住别人对一双儿女的算计,幸亏九皇子天生精明,手段反倒比她这个做母亲的更厉害,方安安稳稳地熬了下来。

九皇子微微冷笑,旋即道:“这倒是儿子的福分了。”

贵妃一声叹息,并无言语。

过了几日,宣康帝同太子说明,令礼部奉旨赐婚。不说赵旭接到旨意后何等的欣喜若狂,也不说赵夫人又是何等懊恼,且说郭拂仙得知消息后,想到林如海是赵安的义父,在给林如海的信中,便也提到了此事,正在林如海现今接到的书信中。

此事早在林如海预料之中,看罢书信,便说给贾敏知道。

贾敏闻言,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赵安有一门显赫亲事,想来她父母不敢再怠慢她了,皇子大婚,准备婚礼也得一二年的工夫,宫里还得派宫女嬷嬷过去服侍,并教其宫中礼仪,赵安出阁前的日子必然极好。忧的是嫁给皇子,又哪里能得清静。

林如海劝道:“我看九皇子倒好,安安稳稳地做一贤王,安丫头的日子未必不清静,瞧太子妃,那才是有的操心呢。”太子妃只有等到太子平安登基自己被封为皇后才能放心,但是自己又有儿女,太子也有其他庶子,少不得又要面对一场腥风血雨,反倒是做王妃更清静些,只要老实本分,太子便不会对他们如何。

相比上辈子,赵安虽没有了皇后之尊,但不必面对自己儿子再有夺嫡之争,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何况,面对三宫六院争奇斗艳,哪里比得在王府中的清静。也只有后宫不在意嫔妃数目,寻常王府之家的姬妾却是有数目的,在王府中,能有名分的仅两个到四个,还是在王爷未有子的情况下,多了便是逾制,必得弹劾,而宫里最不在意这些规矩,后宫当有四妃,但是宣康帝后宫封妃的却不止贵淑德贤四个,没有名分的宫人就更多了。

贾敏叹道:“但愿如此了。”

随即又问道:“应天府那边可查到了什么眉目没有?”

林如海摇头道:“咱们派人去时已经晚了,哪里那么容易查?若是容易查得出来,也就不会处处谨慎,处处防范了。再说,心里有数即可。不管是否有人从中挑唆,总而言之,没人教薛蟠对着咱们孩子说那样的话。”

贾敏道:“还是仔细查清楚的好,有这样一个人鬼鬼祟祟,窥视着咱们,到底不自在。”

林如海点点头,笑道:“放心罢,那么多人去查,总能查到一丝蛛丝马迹。该让睿儿历练历练了,单是读书可不成。将来出仕,面对的可不止这么一点子小事,比这更难听的话好多着呢。他俩倒是不肯吃亏,揍了薛蟠一顿。”

贾敏道:“打得好!若是我在,叫人撕了薛蟠那张脏嘴才是。”

林如海顿时失笑,林睿和俞恒此举他亦甚是满意,虽说是薛蟠之过,但只整治薛蟠足矣,出了气,揭开不提,并不会殃及无辜,若是旁人经历此事,说不定连薛家都得遭殃了。人生在世,自当杀伐决断,但却不能戾气太重,免得有伤天和。

林如海笑道:“你若如此,说不得反倒让人记恨了。”

贾敏登时想起王夫人,皱眉道:“真真是一脉相承,到底是姐妹不成?王子腾行事那般无理,听说王仁也是个这样的性子,不知道他们家是如何教养的。”

林如海正色道:“莫看王家,便是其他人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富不过三代亦非虚话。所谓科举,也不过是寒门子弟的登天之梯晋身之道,十个里你能找出两个世家子弟便已是极好了。因此,咱们须得好生教养子孙,万万不能败坏了祖宗的基业。”

贾敏好笑道:“老爷不说,我也知道,何尝溺爱过睿儿了?智儿如今年小,又弱,我才多疼些,等他长大启蒙了,自有老爷教养。”

说完,朝正在描红的黛玉招了招手,道:“玉儿,快过来,叫你父亲教你读书,你好好跟你父亲学,咱们家便是个女公子,也得比别人家的爷们强些才好。”

黛玉早就不想练字了,笑嘻嘻地握着毛笔跑过来,脚下一个踉跄,不小心往前一扑,趴倒在地,林如海抢救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毛笔瞬间脱手,落在自己的袍子上,划出一道墨痕。幸而地面上都铺着厚厚的锦毯,黛玉倒也不觉得疼,不必别人扶就爬起来了,待她看到林如海的袍子脏了,顿时纠起眉头,道:“爹爹,等我长大了,给你做新衣服穿。”

林如海笑道:“那为父可就等着玉儿做的新衣裳了。”

他不觉想起女儿的一手好针线,何等精巧,颇有苏绣之韵,奈何自己在她六七岁时送她进京,再见又是自己将死之时,竟未曾穿上女儿做的衣裳鞋袜,反倒是贾宝玉得了好些黛玉做的针线,荷包、香囊、玉上的穗子等等,便是薛姨妈过生日,黛玉也送了两色针线,又会裁剪,哪里想到在别人嘴里,黛玉却是横针不动竖针不拈的。

林如海愈加心疼女儿在荣国府里受到的委屈,抱着黛玉坐在腿上,道:“不过玉儿是大家小姐,可不能太过劳累,咱们家又不缺针线上的人。”

黛玉瞥了瞥林如海才换下来的袍子,点头答应不提。

贾敏见他们父女才说了几句话就挪到窗下读书认字去,不由得一笑,想到黛玉如此娇养,不觉想起自己虽收了赵安做义女,偏生早早远离京城,竟未回去过,不曾照应半分,不由得有些愧疚,忙忙地打点东西,都是自己梯己中的珍稀之物,给赵安做嫁妆。

堪堪料理妥当,已进六月了,金陵传来消息说,薛蟠前去醉仙楼乃是巧合,并未人为。

林如海不禁哑然失笑,历经世故,反倒把事情想得太繁杂了些。人活一世,往往因为种种事情失去本心,不曾想,自己竟然也因此想多了。

贾敏却道:“我却不信,不是说有人挑唆了薛蟠去醉仙楼么?”薛老爷在知道有人挑唆薛蟠后,立时便告诉程胜了,意图减轻薛蟠之过,程胜自然不会瞒着林如海夫妇,而且薛家送礼时,亦曾对此详细说明。

林如海道:“薛蟠是个没主见的,有人提议他去醉仙楼,并非罕事。既然程知府和何大人打探的结果都一样,又有俞家哥儿的人亦是,想来错不了。”

贾敏怔了怔,道:“这么说来,竟是咱们想多了?白白浪费许多工夫?”

林如海笑道:“谨慎为上。睿儿从中知道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许多事不能光靠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何先生借此名过去又能帮衬程知府,倒也算不上浪费工夫。再说了,这也给咱们一个教训,往往是极简单极寻常的一件事,是咱们想得太多了。”

其他人还罢了,唯独薛老爷叫苦不迭。若是有人挑唆,倒是能推到那人头上去,如今却不是,岂不是自己儿子之过?薛老爷病了这么些日子,一面因生意上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一面即使时隔多日,依旧要去赔礼,一时竟没有精神去扬州做香粉生意了。

贾敏知道后,倒是清静。

转眼间进了九月,贾敏给赵安预备的东西送到了京城,九皇子和赵安的亲事已由钦天监定了明年腊月初六的日子,九皇子的命格宜腊月,因此还有一年多的工夫。

贾家得到消息后,立时记起赵安乃是贾敏的义女来。

虽说贾敏认了赵安,每年都有书信礼物来往,但是贾家素来和赵家没什么瓜葛,他们自视甚高,哪里将赵旭这样的芝麻绿豆官放在眼里,因此这么多年来,竟不曾照料过赵安一星半点,如今听说她成了皇子妃,不由得跌足长叹,后悔不及。

贾母忙命人从梯己中拿出两套头面并几件古玩来,道:“毕竟是敏儿的义女,出阁前添妆时,这些给她罢,也算是尽了我一点子心意。”

那两套头面一套是点翠嵌宝石的,一套是赤金累丝攒珠的,比宫中之物不差丝毫,几件古玩亦是罕见,王夫人暗道贾母大方,却也知道九皇子妃身份尊贵,非他们家所及,略交好些,总比疏远了强得多。

王夫人不禁叹了一口气,不曾想,贾敏竟有这样的运气,认了个做皇子妃的干女儿,真真是体面非常,自己的元春出身品貌性情才华哪一样不比赵安强?偏生就没有入选,只能在皇后跟前端茶倒水。想到这里,王夫人忍不住道:“元春进宫半年多了,在皇后娘娘跟前服侍着,老太太瞧着要不要送些银子给她作打点之用?”

其实元春在宫里并非如王夫人所言,做端茶递水之职,而是读书通文明理,是执掌宫廷礼仪的女官,都是从宫女中选上来,先为女秀才,而后递升女史。

贾母道:“支一千两银子托人送进去给元丫头。若是元丫头略迟一年进宫,依照她比赵小姐还强的出身,说不得竟能雀屏中选也未可知,偏生她已进了宫,便先有了名分,哪里能再入选?再说,九皇子年少,又没有娘家妻族相助,你竟是不必太过惋惜了。”

王夫人对此感到惋惜,贾母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九皇子妃却又不是最尊贵的,因此贾母一想到这里,便放开了心,只一心为元春筹谋。

宫中严禁私相传递,然而贾家从来不在意这些,他们在宫里有不少人,再花些打点的银子,轻而易举便把一千两银子折成金锞子金镏子等送到了元春手里。元春手里有钱,打点也就阔气好些,本来又是聪颖女子,很快便得到了皇后十分看重。

闻得元春在宫里如斯,贾母暂且放下心来。

没过几日,贾母思念起贾敏来,道:“一别将近十年,若是敏儿回京省亲该当多好。”

王夫人心中一动,乃笑道:“老太太若是想念姑太太,常和姑太太通信便是,千里迢迢的,姑太太随着姑老爷在任上,哪有回来的道理?”

贾母叹道:“我何尝不知?只是我这么大的年纪了,不知道能有几年活头,敏儿三个孩子,我竟有两个未见过,心里想得很。若是姑老爷允许敏儿回京省亲,见到我那三个外孙外孙女,不知道得多欢喜。”

王夫人笑道:“明年琏儿成亲,赵姑娘定的也是明年,姑太太回京也使得。老太太不如写信给姑太太罢,说不定得了老太太的书信,姑太太起心回京也未可知。”

贾母听了,眼前顿时一亮,忙命人写信给贾敏,好打发人送去。

这时,忽然有人来通报说李纨发动了。

贾母和王夫人哪里还顾得上贾敏回京不回京,忙带人去了贾珠所居的大跨院里。

贾珠正急得团团转,旁边几个衣饰华丽之姬妾通房见了,心里不免浸了些醋意,随即又欢喜起来,主母若是生了儿子,她们也能怀胎了,若生下一男半女,还怕在荣国府里没有地位?将来也有依靠了,遂暗暗打算趁着李纨坐月子时好生服侍贾珠。

李纨哪里知道自己尚在生产,房里人已经不老实了。她自小遵守三从四德,进门后便有两个过了明路的房里人,心里何尝不酸,细想所走动的大家,多是没有,便是有,也多在成亲前打发出去,她原本也道成亲时必然将其打发出去的,谁承想在荣国府竟是规矩,又听说是贾政王夫人所赐,也只能认了,不仅不能打发出去,还得笑颜以对,好生相待。

好容易熬到晚上,贾母等人分外焦急,若不是听稳婆说顺得很,只怕早就打发人去请更好的稳婆,并找大夫来在外头坐镇了。

王夫人好容易盼到长孙出生,暗暗得意,这可是贾母头一个重孙子,因此劝道:“天晚了,珠儿媳妇还有得熬,想当初我生珠儿时,熬了一天呢。老太太请先去歇息,待珠儿媳妇平安生子,我再去给老太太报喜。”

贾母到底上了年纪,闻言,顿觉疲惫,点头道:“你在这里看着,有了好消息就告诉我。”

王夫人连忙满口答应。

贾母扶着已晋为二等丫头的鸳鸯,正欲坐着竹轿回去,眼光忽而一掠,皱眉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没见大太太?”

王夫人这方发现,李纨发动至今,竟未见到窦夫人。

贾珠因贾琏之故,素敬窦夫人,今年贾琏春闱落榜,兄弟二人有些同病相怜,不过自己面对的却是父母大失所望,而贾琏则得到窦夫人十分安慰,说他年纪尚轻,比不得那些考中进士的并不是他没有才华云云,他不禁暗暗羡慕贾琏,因此听了贾母这话,忙走过来陪笑道:“孙儿媳妇生子,又是在孙儿的院子里,哪有大伯母跑到侄儿房里的道理?”

贾母也笑了,道:“极是,极是,我竟忘了。”

东院窦夫人听说此事,倒不曾如何,贾赦却气了个倒仰,向窦夫人抱怨道:“哪有大伯母去侄儿房里的?便是有,珠儿媳妇临盆和咱们有什么相干?将来琏儿媳妇生子,才该你守在门口。老太太这话,太也诛心。”

窦夫人不以为意,道:“老太太偏心不是一两日的事情,老爷何必总是挂怀?”说到底,贾赦到底还对贾母心存期待,窦夫人亦不好多说。

贾赦沉默半晌,轻声道:“我只不服,若是琏儿去年成亲,说不定老太太头一个重孙便是咱们的孙子了。琏儿今年十八岁,明年成亲便是十九,十七岁成亲,并不算早,十五六岁成亲的好多着呢,偏说去年今年没有好日子,非得择了明年,竟比珠儿晚两年。我就知道,他们二房不安好心,住在荣禧堂,当真就以为荣国府是他们的,将来他们孙子有一份么?”

窦夫人安慰道:“老爷别多想了,咱们认真料理琏儿的亲事才是正经。”

贾赦脸上登时露出笑容,随即又皱眉,道:“琏儿明年便成亲了,可这新房在哪里?咱们不操心,府里竟没一个人过问,真真让人心寒。咱们东院小小的,就这么一个院子,前头过了书房就是马棚,哪里是新媳妇能住的?”

提起忧心之事,窦夫人叹道:“你道我没跟老太太提?昨儿就提了,老爷可知道他们打算让琏儿和琏儿媳妇住在何处?说起来,真真让我不平。”

贾赦听了,忙问在何处。

窦夫人说道:“就是荣禧堂后房走后廊往西,出了角门后,不是有一条南北宽夹道?夹道南边是倒坐的三间小小抱厦厅,北边儿立着影壁,他们说的便是影壁后面的那座小院,小小的,比老爷的书房还小呢!”

贾赦眼内几乎喷出火来,道:“这不是荣禧堂和老太太后院相连的地方?我未成亲前便住在此处,穿过东西穿堂,便是老太太的后院了。当年父母住在荣禧堂,祖母便住在老太太现今住的院落里,后来我成亲时,方搬到了现今的东院。那里如何住人呢?怕连琏儿媳妇的嫁妆都装不下罢?又打的什么主意,让琏儿和琏儿媳妇同咱们分居两地。”

窦夫人道:“老太太却说这院落在荣国府正中间呢,在荣禧堂后面,往前是荣禧堂,再往前,过甬道,便直接大门。”

贾赦一怔,确实如此。

窦夫人却道:“不过琏儿和我说过,我已经推了。”

贾赦道:“即使推了,出这主意的便不是好人。怎么不说把荣禧堂让给琏儿住呢?那小院儿琏儿未成亲前住还罢了,成亲后哪里住得?珠儿尚且有一所大跨院,虽是正房三间,连着耳房厢房,耐不住地方阔朗,统共十来间,正院里又不是没有跨院了,竟也不提。”

窦夫人道:“老爷竟是别恼了,我同琏儿商议一回,咱们住的东院腾挪不开,亦不好将老爷的书房修成新房,因此我们母子都看中了东北角上的梨香院,老爷看如何?”

梨香院乃是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来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最难得的是西南有角门,通着夹道,夹道东面则是和宁国府相邻的小巷,亦有门出入,虽说出了夹道往西便是王夫人正房东院的后门,但是从夹道往南直走,却亦通着贾赦所居住之旧园,梨香院亦和荣国府花园相邻,远比贾母和王夫人等人说的夹道影壁后房舍合适。

贾赦想了想,道:“也好,梨香院离咱们倒近,行动也便宜。”

贾母觉得不妥,莫若住在荣禧堂后面离自己近,但见窦夫人说贾赦并贾琏都瞧中了梨香院,又听外面通报说李纨平安生下一子,便对此不在意了。

贾琏听说新房定在梨香院,忙忙地亲自带人打扫修缮,里外一新,只等着明年成亲。

贾母才添了重孙,欢喜莫名,因给贾敏的书信尚未送去,忙又拆了书信,添了一笔,方命人快马加鞭地送至扬州。

不说荣国府又是何等的热闹非凡,贾敏年下接到书信后,却是烦闷不已。

若是旁人,来往京城也不过两个多月,然而贾家的下人素来恣意妄为,受不得苦,送一封信,竟足足走了近两个月才到扬州,送到贾敏手里时,已经进十一月了。

贾敏向林如海道:“我何尝不思念母亲?只是老爷在这里,玉儿智儿年纪又小,我哪里舍得千里奔波进京?一来一去两个多月,在京城若等到安儿成亲,便得停留一年。他们二人身娇体弱,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苦楚?我看,就回信说不去了,只命人备礼送去。”

给赵安做嫁妆的东西早已送去,到赵安成亲时只需再给她添妆,贾琏虽是亲侄儿,但贾珠成亲自己亦未过去,也只是送礼罢了。

林如海哄着黛玉吃了一块枣泥馅的山药糕,并未抬头,道:“这些事,你做主便是。”

因才进十一月,林家给各处的年礼尚未送出,贾敏便打算和书信一起送去,料想贾母不致愤怒,忽然心中一动,犹豫了片刻,道:“这么些年母亲都没提过让我回京的事儿,今日忽提此事,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若是我不去,不知会传出什么话来。”

不料林睿近来归家,听说此事后,难免动了疑心,道:“十年没见外祖母提起此事,怎么忽然巴巴儿地想让母亲进京?为的是什么?难道是咱们家有利可图?”

贾敏道:“谁知道呢?我竟也不明白。”

林如海正看着林智向黛玉伸手要点心,彼时姐弟两个挤在一张圈椅上,林智仰脸伸手,意欲用手指去挖黛玉嘴里含着的山药糕,唬得黛玉连忙闭嘴,指着丫鬟示意她递一块点心给林智,那丫鬟便拣软和易克化得动的拿了一块给林智。

听了贾敏的话,林如海道:“细想京中诸事,便能猜测出几分了。”

贾敏一脸疑惑,道:“有什么事?若说有大事和咱们相干的,也只九皇子和安儿大婚这一件事。是了,是了,我怎么忘记了,元丫头可在宫里呢,她出身比安儿强,偏生在宫里蹉跎年华,莫不是想让我做什么?”

林如海笑道:“不止一次让你替元春打点前程了罢?”

贾敏皱眉,道:“虽说每次母亲来信总不忘说起此事,但是咱们都是外人,哪里能搀和东宫事?没的让太子妃恶心!我早已婉拒多次了,难道时隔多日,母亲竟然还不肯罢休?”作为原配正室,又和林如海夫妻情深,贾敏怎会向太子妃求情,让元春进东宫去。再说了,她们这些原配夫人在一处时,最厌的便是给别人家送姬妾丫头,若真做了这样的事情,其他人必然不会再和自己亲近,生怕自己也给他们家送去。

林如海道:“不到乌江心不死,听说,元春在宫里颇有贤名。”

贾敏冷笑一声,道:“一个做宫女丫头的要贤名做什么?竟用来衬得旁人不贤不成?老老实实当差,熬个十几年出了宫,或者让我求求情早些放出来择个人家,那方是正配,比什么都强,我也不会推辞,若是想着那些不得的东西,我绝不插手。”

林如海笑道:“若是没有那些想头,也不会特特送元春进宫去了。”

贾敏听了,半日不曾言语。

林睿道:“母亲别恼,横竖母亲不进京便是。”

贾敏叹道:“你有所不知,母亲还罢了,再如何也不会说我的不是,只是旁人我却不放心,言三语四,或者说我不遵母命云云,又说我有了夫家忘了娘家老母亲,竟连老母亲一点子心愿都不顾,那就不好了,反倒连累你们几个孩子。”

林如海蓦地想起黛玉在荣国府饱受谗言之苦,不禁看了贾敏一眼,但是他仍不愿贾敏就此进京,道:“这也容易,你只说身上不好,无法成行。”

贾敏抚掌称好,她这么大的年纪了,又有儿有女,便是称说身体不好也无碍。

林睿却道:“不如让儿子代母亲进京,瞧瞧热闹去。”

贾敏一听,立时反对道:“你还得读书呢,去京城做什么?千里迢迢的,谁放心你一个孩子家进京?再说了,你竟要为进京耽误功课不成?”

林睿嘻嘻一笑,道:“先生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儿子将满十二,过年十三,再过一二年,该考秀才去了。这功课上先生说好,只是这见识上却浅薄了些,因此先生这回交代了,叫我不必急着回去上课,而是常往各处走动走动,见识些风土人情才好。”

林如海道:“叫他去罢,我在他这么大年纪时,也已经去各处了。”

贾敏道:“老爷说过,老爷出去的时候还有先生带着呢,便是没有,往各处求学,也有人照料,如今睿儿独自上京,我如何放心?”

林睿早有预备,忙道:“并不独我一人,还有俞兄弟。听说太子妃又有了喜,老夫人不放心,亦打算近日进京一趟,俞兄弟不放心,打算陪着老夫人进京,已向先生请了假。”他也是听说了这件事,才央求先生提早让他行万里路。

贾敏又见林如海点头,心想自己儿子的确不能坐井观天,也该见识见识京城的风气,只得道:“既如此,我这就给你打点行囊,问明俞老夫人,你们一起上路,我才好放心。”

俞老夫人既要回京,少不得从扬州启程,因此已带着轻便行李先回扬州老宅了。贾敏本道老夫人是难忘祖宅,故回来过年,旧年老夫人也是带着俞恒回扬州过年的,不曾想,竟不是为了过年,而是为了进京。

林睿喜不自胜,早跨马去跟俞恒说明了。

两家忙碌了三五日,方将诸般事务打点得宜,择了吉日,林睿同俞家祖孙一同乘船离岸。贾敏既要送各处年礼,少不得都交给林睿亲自送去,也好拜见各处,因此同行的还有贾家送信等人,千里迢迢的,同船而行亦是常事,俞老太太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同类推荐
  • 穿越:古代的花魁日子

    穿越:古代的花魁日子

    她意外的穿越,还做了妓院的花魁。领着一票美女,转型上演舞台剧,青楼变剧场,美女成姐妹。当她遇上帅气的王上、丑丑的黑衣人、弱不禁风的四王爷,该如何选择?还是谁也不选,还是照单全收,或者,追求那向往已久的自由?周旋在三个美男间,她该何去何从……
  • 妃常作恶:毒妃不受宠

    妃常作恶:毒妃不受宠

    她,为爱所惑,层层挣扎中,竟将孪生姐妹推下万丈深渊,终于如愿成为她钟爱之人的王妃;她,为爱所伤,浮光幻影中,被钟爱之人在新婚之夜抛弃,终于深陷迷离之境;她,由爱生恨,勾心斗角中,她一步步陷入为她而准备的精心迷局,步步紧逼,步步成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后宫娇宠:相国大人,要爬窗

    后宫娇宠:相国大人,要爬窗

    “怎么?我就是天不怕地不怕,阎王老子来了都给我跪下!”符夏穿越前是个吃喝玩赌小纨绔,穿越后,更是嚣张跋扈爱闯祸!前脚怡红院着火她火上浇油,后脚游园掉坑里也能遇到一堆白骨陷入命案,真是前有财狼后有虎豹,风流倜傥又傲娇的相国大人姿态悠哉:“逃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来我的怀抱!”符夏挑挑眉:“那我去找三度先生!”
  • 爆宠萌后:腹黑邪帝别乱来

    爆宠萌后:腹黑邪帝别乱来

    一朝穿越为尚书嫡女,岂料前身是个众人不喜万人不爱的女子,最后还被二房的妹妹下药谋害进了青楼。幸亏老天爷待她不薄,让她碰到了个皇上抱大腿。莫说这小小的二房妹妹,就是天王老子来,她顾盼兮也照样当面能把天捅破了!从此,她仗着妖孽男人斗恶人赚大钱无所不能!可是,妖孽男人救了她之后,为什么却粘着她不放了?!于是,她不断退后,却被步步紧逼,“你一表人才英俊潇洒,我人丑无脑,实在不适合!”男人视而不见,轻笑出声,“朕自然知道,那夜救你的时候,朕就知道了。”“可是我并没有什么靠山,你娶我无益!”男子眸光一动,笑意晦暗不明:“无碍,你会是我朝国独一无二的皇后...”【1V1】
  • 冷王盛宠:娇妃别离开

    冷王盛宠:娇妃别离开

    发新书啦《四爷别撩:这个妖精爱打架》!求收藏,求评分啦!苏惜本来要投奔史上最著名四爷,谁知穿到了史上非著名四爷府里。这个穿越太扎心,提前投放三百年。卧槽,谁负责的出来咱们谈谈心!一次普通的拜见,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热闹的集市上,他不由分说抱起她,又跳又飞……月黑风高的客栈时,大半夜的又要抱……对不起,她也不客气,直接给了一闷棍!他虽气若游丝,还是由衷地说:“姑娘……干得漂亮!”他,威严冷峻强势的帝王,以为一切皆在掌握;她,貌美多才温婉的郡主,以为此生命运已经注定。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做一个了不起的小干部

    做一个了不起的小干部

    少先队小干部是少先队大、中、小队各级组织的核心与骨干,是辅导员和少先队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少先队活动中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小干部们要带领队员做少先队的主人,就像排头领飞的大雁那样,要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少先队员们争取当干部不是为了“当官”,也不是为了显示对大家“指手划脚”的威风,而是要为同学们服务,同时锻炼自己,只有树立这样的信念,才有可能得到大家的拥护,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小干部。
  •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并由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 南巷栀子开半夏

    南巷栀子开半夏

    她,叫南安之,《南山南》的南,安之若素的安之。她特别喜欢栀子花开的香味,也喜欢听《栀子花开》。2014年的夏天,对安之来说也是注定。南安之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南安之和张赫爽的故事会如何续写呢?南安之的夏天会完整吗?
  • 未知大陆一三族

    未知大陆一三族

    一个未知大陆,多个未知种族,一场大战,背后原来是一个阴谋。
  • 灵唤苍穹

    灵唤苍穹

    命运,以玩笑置我;世人,以冷眼视我;上天,却以沧桑赐我;我自何为?甘忍现状?或是,举手成刃,斗苍穹,武乾坤,吞星空,唤沧桑?
  • 来生的焦虑与忧伤

    来生的焦虑与忧伤

    来生发现玲儿出状况的那一天,太阳尤其好,夜里下了一场雨,春天的雨小小的、细细的,飘飘洒洒、润物无声,雪一样洁白的槐花啊,一树一树,一嘟噜一嘟噜,让嫩嫩的太阳光一照,释放出郁郁的醉人的芬芳,将世上所有的事物催发出骚动不安的蓬勃春情。来生在这样的季节里,也有些春情荡漾,他将脑袋伸向水龙头,用凉水把脑袋冲淋了半天,才将脸上的水珠儿擦干,长出了一口气,走到兔舍,将两只雄性的西德长毛兔分别捉入两个布满洞眼的铁笼子里,然后在手里提溜着就朝院外走。他要去兰嫂家,给兰嫂家的雌兔配种儿。
  • 最后一个破坏神

    最后一个破坏神

    【龙珠同人】怎么说,时间线错了?贝吉塔,弗利萨,人造人,西鲁,布欧一个个全都蹦了出来,可主角面临的问题是悟空还小,z战士全是酱油,短笛还是个蛋……妈呀,杀了我吧!——————ps;不一样的流水文,轻松不烧脑。作者属性;稳定形,爆发性,词典里无断更。(无毒,放心收藏。)
  • 英雄联盟战棋

    英雄联盟战棋

    2019年9月,拳头公司终于上线了全球玩家期盼已久的专属棋类游戏——英雄联盟战棋,一时间全球lol玩家尽数投入到棋宗的海洋之中。2019年12月,经过近半年的公测,英雄联盟战棋将正式进入到全球各大拳头官方赛区的比赛之中,成为第二个拳头官方联赛的职业比赛项目。2020年10月,s10全球总决赛正式拉开帷幕,今年除了往年的lol比赛之外,还将进行第一次英雄联盟战棋全球总决赛。来自全球13个赛区的24位选手将为了对总冠军王座发起冲击,最终谁会战到最后,捧得冠军奖杯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龙与少女的契约

    龙与少女的契约

    夏晓桑是一个总是站在黑暗角落里的丑小鸭女孩,她没有朋友,经常被人欺负,被人嘲笑,被人忽视,被人遗忘。为了引起大家注意,她经常迟到,不交作业。有一天,她无意中闯入了隐形古堡,与正义伯爵签定契约,收养了超级爱卖萌的龙族少年风和,承诺做一个永远不会放弃他的主人。同时,还认识了米洛学院才华横溢的风云人物白少爷。她在白少爷与风和的帮助下,平息了各种风波,渐渐地变得勇敢和自信了。夏晓桑向白少爷告白成功后,沉浸在爱情中的她渐渐忽略了身边的风和。一次误会事件后,夏晓桑一气之下想要解除契约放弃风和。风和伤心地离开了,此时的他因为停留人间太久却始终未能找到神秘魔法而魔法大降,只能化作一只黑猫到处流浪。当夏晓桑得知风和对自己的感情后,终放弃了解除契约。她开始努力寻找风和,她要帮助风和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神秘魔法回到幻兽界,不然风和将化成一颗露水永远消失。爱让人们幸福,也让人们愿意付出——那就是关于爱的回报,也是爱的魔法的终极诠释。但夏晓桑与风和会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