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8500000005

第5章 胜利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在作同步自转,所以过去人们对月球背面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相传1822年,84岁的威廉·赫歇耳弥留之际,他向神甫表示,如能见到月球的背面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可惜当时谁也没法满足他的要求。为了揭开这个千古之谜,前苏联在“月球2号”准确击中月球、实现硬着陆之后,于1959年10月4日发射了“月球3号”自动行星际站。它长13米,直径096米,重约279千克。10月6日,它开始进入绕月球的轨道飞行,最后则变为“人造小行星”。7日上午6时半左右,它顺利绕到了月球背面大约7000千米的高空处。在月球背面上空飞行的40分钟时间内,它用不同的比例拍摄了许多照片,并立即进行自动处理(包括改正由于透视作用引起的失真现象)然后把资料发回地球,从而使人类第一次见到了月球背面的真实状况。尽管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些照片的清晰度还不太理想,但无疑这是一批极其珍贵的照片。之后,“月球3号”飞离月球,成为一颗人造小行星。

“月球3号”的成功赢得了全世界一片赞扬。然而人类并不满足,他们继续努力着。因为要实现人类登月,硬着陆或是擦边而过都是不行的。必须像飞机那样在月面上徐徐下降才行。这需要在降落前开启制动火箭,向前方喷气,使速度逐渐减小,实行“软着陆”。显然,软着陆要比硬着陆难得多。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月面上能否支持探测器呢?过去有人曾认为,由于几十亿年来陨星不断轰击,使月球表面上形成了一层很深的细尘似的流沙,飞船降下后就会像当年红军长征时过草地那样,陷入“沙潭”,使下降物遭到没顶之灾。所以,软着陆可以探明月面的实际情况,是人类登月前不可缺少的一步。

最早在月面上软着陆的仍然是前苏联的探测器——“月球9号”,这也是人类第一个“自动站”。它于1966年1月31日发射,起飞时的重量为1583千克。2月3日,它到达月球上空75千米处的地方,然后一个大约重100千克的“登月舱”与火箭自动脱开,慢慢向风暴洋的西部降下。这个登月舱安全着陆后(它在月面上的重量只有16千克左右),便自动打开了防护罩,摄影机也开始工作起来。它在月面上工作了75个小时,使人类得到了第一批从月球上拍得的天空及其表面的照片,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月面上那种苍凉而奇特的景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个月后,美国的“勘测者1号”也安稳地降落在风暴洋内,它位于前苏联“月球9号”东南方的不远处。

美国的“勘测者”探测器起飞时的重量在1~15吨之间,登月舱约重280千克,装的仪器很多。例如“勘测者3号”除电视摄像机外,还带着一台月面取样用的特殊小挖土机。它1967年4月19日登上月面后,根据地面指挥部的命令,在“识海”内挖出了第一道人工沟渠,它深20厘米。挖出的月壤被送进登月舱进行化验和分析。“勘测者6号”在降落月面一星期后,在地面指挥下又重新从月面升起了4米高,移动了25米,8秒钟后再次降于月面。“勘测者7号”则通过激光测出了误差仅±15厘米的月地距离,精确度达到了一百亿分之四!若用它测量南京到北京的距离,误差在一根头发丝以内。

同类推荐
  •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生命与医学

    生命与医学

    《生命与医学》介绍了生命的一些特征和医学的一些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有生命有什么基本特征、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什么是基因、基因工程是怎么开始的、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你了解细胞吗等。
  •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触摸生命的神奇:人体奥秘

    触摸生命的神奇:人体奥秘

    生命对于人类而言,不是简单的生存过程,而是创造和发展的过程。人类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群体,他们的出现,使整个地球改变了面貌。人类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人体本身的形态结构、机能与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健康、疾病、信息的感知与处理等,对人们而言都充满着趣味性和神秘感。人们对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青少年,富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知识感兴趣,愿意学习,而且对许多人体本身的奥秘更加关注,更感兴趣。
  • 古堡:千年古堡的重现

    古堡:千年古堡的重现

    在意大利南部海滨城市波佐利,考古学家从地下挖掘出了罗马时期的古城——有“小罗马”之称的普特奥利,其考古价值可与庞贝古城相媲美。经过考古学家10多年的连续挖掘,普特奥利古城终于重见天日。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四通八达的古道,鳞次栉比的小客栈、餐馆、私人祭坛、面粉作坊、拱形的仓库,还有石头做的装饰品和精美雕塑,无不见证着古城当年的繁华与喧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极品修仙

    重生之极品修仙

    巅峰仙尊林凡在神劫中损落,重回少年时代,王者归来,他将弥补上一世所有遗憾,更要超越上世巅峰,踏入俯瞰万界的神人之境。
  • Who Killed Palomino Molero?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一部最辉煌的名著,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它被译介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它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被一代代读者承传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3)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 三国故事

    三国故事

    林汉达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字家。他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经典,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林汉达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连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还有那带“北京味”的语言,讲起来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便是这套书的必然结果。
  • 狐家上仙请留步

    狐家上仙请留步

    我是一只天真无邪的狐,一场陷阱,坠入到了上仙的怀抱,确认过眼神,他居然是要杀我的人,仙妖不可恋的时代,安心的追随,也成为了一种奢望,上天不容,我即领妖伐天。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颠覆原始

    颠覆原始

    一场流星雨,巫小豆穿越到原始社会,机缘巧合成为巫,一条裤衩的他,内心慌的一匹,“我想回家……”种田加热血,懵懂少年,从一场逃亡开始,颠覆了原始、改变了蛮荒……主角只是个孩子,原始人也不是木偶,情节不会太夸张,笔力有限实在对不起,还请大家多多担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创新的开拓

    创新的开拓

    找一位恩师指点迷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别人能行,我也行,对自己说"OK",学会为自己鼓掌。
  • 材料纵横

    材料纵横

    尹志刚编著的《材料纵横/科普通鉴》是一本介绍现代新材料最新发展成果、发展趋势的科普读物。 全书共分为九个专题,分别讲述了各类材料的特殊性质、特殊功能、特殊应用以及对现代工业、农业、国防、日常生活的影响。各专题精心选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结构与应用图片,由浅入深地引导广大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迅速了解现代材料的主要类型、特殊功能及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加深对“材料技术水平决定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理解,提高他们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