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200000023

第23章 黑夜里的灯

文/李秀红

一个人行走在黑夜里,最渴望的是什么?我想,莫过于是灯光了。

那时我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地方求学,每周只能回家一趟。运气好可以搭车回家,运气不好的话只好走路了。

那个星期五的下午,学校要开会。等到会开完了,都快五点钟了。这时已经没有公共汽车了。步行回家是唯一的选择,而且要快点走,否则回到家都不知道是几点钟了。

我和同学一商量,决定抄近路赶快回家。

当穿过一片松林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们的决定是错误。冬天的下午五点,暮色已经开始降临了。这松林里有好多的坟头,有点像乱葬岗。这时恰有风吹过,松涛卷起,发出一阵可怕的呜呜声。我们哇的一声大叫起来,飞也似的逃出了那片林子。

出了林子,听见了狗叫,我们呼呼乱跳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我们又开始说笑,因为我们又看到了人。

天色愈来愈浓。等到了五福的时候,我的那个同学要和我分手了,因为他的家已经到了。剩下的路,将由我一个人在这漫漫的黑夜中独行。心中不禁有一种巨大的恐惧。

到了五福场,看到场上人家的灯火,我竟有些迈不开脚步。我多么希望我的家就在这场上。可是,我不得不赶路,我不得不再走上二十里路回到我的家。

从五福场上出来,我走在白花花的公路上,心情也慢慢明快起来。因为来往的汽车的灯光给我壮了胆。我在路边向汽车招手,希望他们能停下来载我一程。可是他们理都不理就开走了。我就不停地唱着,一步一步地朝家里赶。

到贾嗣镇已经快七点了。我想到我大伯家借宿一晚,可是我太想家了,又怕给大伯家添麻烦。我还是决定回家。当贾嗣的灯火离我越来越远的时候,我心里后悔得要死。没办法,赶路吧。这也正好练练我的胆量。我这样想着,心里也轻快起来。

他们都说芭茅坟这地方很邪。可我一点都不觉得。灯光就在不远处,这有什么好怕的。

到了五根树,离我家就很近了。我家到贾嗣,五根树就是中点。看着从人家门缝里露出的灯光,我好羡慕,我甚至闻到了饭菜的香气。肚子也不争气地咕咕叫了。

五根树边上有一片青木冈(木和冈连在一起是一个字,读”冈“音)林。盛传这里很邪,经常有鬼出现。但这是我的必经之路。我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汗毛也倒竖起来。但我还是得从这里走过去,因为我不会飞翔。

从五根树到胡家店子,好长一段路都没有人家,又是连绵的林子,真是让人发怵。有夜行的动物突然嗖的一下从面前跑过,又不断有夜鸟发出森森的怪叫。这一段路,真是让我吓得不轻,冷汗都把内衣给打湿了。幸好没有遇到鬼。

到了胡家店子,有些干活晚归的人给我打招呼。因为已经到了我们大队的地界了。我心里也更加轻松了,暗笑刚才是自己吓自己——这年月哪里有鬼呢过了胡家店子,我发现前面有两个人。我快步赶上去,心想能和他们同路也好。但他们却拐到另一条路上去了,原来我们并不同路。

前面有什么在飘?我停下来观察,是花圈,是新花圈!那里还有一座新的坟茔。我的妈呀!怎么办呢?要知道我心里最怕的就是哪里埋了死人。走回头路回贾嗣去我大伯家?那也太远了。跟那两个人一同赶路到我姨妈家?谁知他们走到哪里又有同路了呢?我脚下的路有好多条,可我都不敢走,因为黑暗无处不在。

我就伫立当场,冷汗不停地流。我感觉我快支持不住了。我看见了那坟头上有一点红色在一闪一闪,是给死人点的蜡烛吧。我想逃,但两条腿也没有了一点力气。只有任那点红离我越来越近。

我想叫,但我感到有谁在攫住我的脖子,力量越来越大。我快窒息了。

红点越来越近。我一下子晕了过去。

我听见谁在叫我。我睁眼一看,看见了灯火。是母亲!刚才我看见的红点就是母亲手里的灯火。难怪那红点会越来越近。

母亲说,平时每周五下午五六点钟我都会回到家里。但不知今天怎么了,都已经快九点了还没有回来。她知道我怕新坟,不放心就来接我。临时又找不到手电筒,所以就拿了盏油灯来了。没想到把我吓成这样。

当我和母亲从那座新坟前走过的时候,我的心里很平静,没有一丝害怕。都因母亲在我身旁。

从那以后,我走夜路时再也不怕。因为我不相信这世界有鬼,更因为,我心里一直都有一盏母亲为我点燃的灯。

同类推荐
  • 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

    在牛津的日子:访学见闻与研究感悟

    本书以日志的形式展现了一位访问学者在牛津大学访学时对牛津学术精神的感悟、对异文化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在异国的见闻与生活趣事、遭遇的文化冲突与碰撞、只身他国的沉思,以及那一抹浓浓的乡愁。
  • 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

    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之一种。本文集收入的绝大部分论文写于2004年至2010年之间,大体分为两辑,第一辑论文主要针对新世纪文学理论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与争论,浮躁与颠覆,作出应有的回应;有鉴于当今人文科学中实用工具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横行,就人文科学方法论问题、人文科学性质的核心问题行了初步探索与阐述。第二辑论文主要侧重于反思,过去六十年间,文学理论经历了曲折而巨大的变化,在复苏与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绩而有所创新,但在反思与评价方面则歧见纷呈。本辑论文本着历史主义的原则,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追寻各个时期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清理与阐述,给以大体合理的定位与总结,以利文学理论的继往开来、创新与发展。
  • 我的理想国

    我的理想国

    本书是青年学者耿达的个人自选集。书中抒写了作者近些年来对于家乡亲人的思念牵挂、对世态人情的体察认识、对情思哲理的感悟明了,对历史风物的兴寄慨叹等,全书主要以散文和诗歌等组成,全面反映了一个青年学者在面对外部的人生世相和内部的思考探索时的本真体认。
  • 破狱

    破狱

    1936年,日本青森刑务所,单人牢房,昼夜严密监视——成功越狱。因抢劫致死罪被判无期徒刑的佐久间清太郎(原型为日本“越狱王”白鸟由荣),因不满监狱的非人待遇,凭借自己天才的头脑、周密的计划、无畏的行动力、超常的体力,以及掌控人心的能力,先后四次成功越狱,创下日本犯罪史上前所未有的记录,被日本媒体称作“昭和越狱王”,还被日本人民看作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英雄”。但是,佐久间却先后两次在越狱后选择了自首。佐久间究竟是如何越狱的,又为何选择在成功越狱后放弃已经到手的“自由”?
  •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诗选

    印度近代著名作家、诗人、哲学家——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少年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涉足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且均获得杰出成就。其中,能体现他的风格特征的,是他的诗。在印度,在世界许多国家,泰戈尔都被尊为“诗圣”。
热门推荐
  • 离骨伤

    离骨伤

    悲离殁,离骨伤。忧伤何为离别唱。你太遥远,是我一生追不到的梦幻。不正经版简介:正道之人都把我当妹妹养,可惜我不是他们那样的正道之人
  • 五行神坛

    五行神坛

    天下有五神坛,金、木、水、火、土,其中四坛联手灭了土神坛之后,天下就只有四个神坛的领域,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土神坛沉入大地,所处的天下中心变成了一片广袤的森林,人们称为遗迹森林。而万峰就是降临在这片森林边境的小镇。他三岁就失去父母,他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一边认识各种志同道友,一路不断强大自己,一边强大到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别人……
  • 醉响听你唱

    醉响听你唱

    电台音乐互动节目——醉响听你唱“全球的华人麦友们,大家早上中午晚上好,欢迎大家准时收听醉响听你唱,我是麦霸盟大当家李响......”(这是一个立志要把电台节目做大到全世界的电台主持人的故事。)
  • 我们是嫡亲姊妹

    我们是嫡亲姊妹

    “我”一出生便因“多余”被长姐嫌厌。随着年龄增长,又因父母偏爱更受长姐嫉恨。后来,“我”通过读书考上大学入城。而未入校门的长姐只能呆在贫困落后的乡下。地位和处境天差地别,我们还能化解多年的积怨成为至亲好姐妹吗?
  • 天启之门

    天启之门

    【NPC反击玩家!吊打穿越者!】我的世界我做主!哪里轮到你们这些魂淡来作威作福?!走上【史上最强救世主】的道路,注定充满了刺激!……陈小练:从今天开始,一个宗旨为抵抗那些魂淡的抵抗组织成立了!我们的团队名就叫……逗逼联盟!队员:队长,这名字,我怕说出去会被人打啊…………
  • 王小波全集(第二卷)

    王小波全集(第二卷)

    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在王小波去世后的这些年,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为了纪念这位不朽作家离世十周年,首次编辑出版了《王小波全集》十卷本,该套书收录了王小波生前的重要著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整理出来的思想火花。全套书分为杂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书信集及未竟稿,约200万字。每部均配有王小波亲笔签名的精美藏书票。
  • 古玩城69号

    古玩城69号

    一双阴阳眼看遍世间万物灵,既是平凡也是不凡。
  • 鬼神秦始皇

    鬼神秦始皇

    千古一帝被最亲近之人暗算,怨气冲天,巧遇七星连珠,带着记忆重生到另外一个平行宇宙,展开他的统一之路。
  • 大漠女王

    大漠女王

    伟大的太阳之神庇佑这个国家,美丽的班尼达马河养育她的子女。一位来自异国,如同太阳神之女存在一般的少女闯入了这个金色的国度,她不是神明也不是公主,她的愿望就是能够活着,而面对这个冷血的男人,让这个愿望显得奢侈。想知道一个内敛乖觉的少女如何在那个霸道而残暴的主人手下存活,摇身变成女王。她,即将揭开,一段异域国度的故事。
  • 金粉世家(全集)

    金粉世家(全集)

    这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这是一部伤心的悲剧史诗。故事出自“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先生之手——全书以国务总理小儿子金燕西与平民女子清秋从自由恋爱、结婚到离弃的悲剧为主线,极写豪门盛衰和世态人情,堪称经典之作,至今读来仍有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本书被誉为20世纪的《红楼梦》。感动无数人的爱情史诗,全面展现二十世纪上半叶交织在门第、权力与金钱中的中国社会。作品以北洋内阁总理之子金燕西与小家碧玉冷清秋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大家庭妻妾倾轧;子女放荡的腐朽没落生活,揭示了在复杂环境中人性的幽暗与蜕变,宛如一部豪门贵族动荡岁月的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