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800000019

第19章 延边

文/向启军

去延边,火车咣啷咣啷的一直走了很久很久。先从湘西出去,山便渐渐小了,随后走过洞庭湖平原,华北平原,走过长江和黄河,到了北京,又折回天津,复沿东北方向过秦皇岛,出山海关,顺着东北平原的边上走,八月的天气是一点一点凉爽起来了。旅途的最后一天,晴,早晨太阳从火车头那边升起来,傍晚从火车尾那边落下去。太阳在几乎整整一个白天里画出了一个很灿烂的弧来,完成了一个很美丽的过程。太阳快落的时候,很圆很红,显得有些沉重,可还是跟着火车往前走,但后来就从远处低矮平缓的山岗上落了下去,不见了。山岗上有一些隐隐约约的树,山岗下是辽阔的草地。草地里无风,有看上去蘑菇一样大小的白色房子。细瘦的炊烟正从房顶上冒出来,直直地升上了天空。远处不见人影,近处有三三两两低头吃草的马。火车从寂静的草地里穿过去,天色渐渐昏暗,夜幕云朵般一块块从天上掉下来。天黑了,窗外的景致皆隐藏到夜色中去,满耳尽是滚动的火车轮子的震响,同扑打窗口的风声。后来,极远的前方就出现了一片耀眼的亮光,像星星,但不是星星,是一片灯光,而且越来越亮。车内的人们骚动起来,说,延吉市到了。

延吉是延边的首府。不大。布尔哈通河和烟集河流进市里,又在市内交汇,然后出城往北流去了。市里的街道不宽,但极平整干净,洒水车呜呜的开过去,一条街道便都湿漉漉的,亮闪闪的。街两边多树,樟树,楝树,杨树,梧桐树,时值夏天,枝繁叶茂,一片绿云遮盖了过去。树下就有着不少很整洁很小的牛肉串摊子和冷面馆子。牛肉串摊子上,生牛肉用铁丝一串串排放在木架子或铁架子上,要吃了,临时拿到烧得正旺的炉子上烘烤,一阵嗥嗥炸响,牛油乱滴在通红的火球上,冒出缕缕青烟。炙烤的牛肉已变成焦黄,肉香就飘出来,再撒上胡椒粉辣椒粉,吃时让人咋舌不止。而用荞麦粉面粉淀粉掺和轧制的冷面,细细地在碗里堆成一窝丝,又佐以牛肉丁鸡蛋丝苹果片香油等各种调料,吃在嘴里香喷喷的,咽进肚里则凉飕飕的。吃完了,主人过来相送,满脸笑容,边说下回再来一类客气话,边就用手特意指指挂在门口的招牌。看那招牌时,却有两块,一块写着汉字,一块写着朝鲜文。又沿街走去,原来所有的单位机关都是一样两块牌子在门口挂着。对着细读那朝鲜文字,却半天找不出结构规律,只看出字的笔画并不特别多,但字中的圆圈却不少。

延边是生长金达莱的地方,是阿妈妮的故乡。初次走在延吉的街头,果然就看到了许多个阿妈妮。天气正热,阿妈妮们多穿白色的上衣,也多穿长裙子,衣服和裙子用带子打结。裙子的颜色较多,白蓝紫黄绿,也有带各种花饰的。更有大红的长裙子,像一团火了,穿在五六十岁的阿妈妮身上,也随处可见。我心想延边的阿妈妮们真年轻,爱打扮,再看她们的脸时,竟又是抹了粉的。粉是白粉,在脸上匀匀地抹上一层,嘴唇上还涂了一点口红。又各处去看,才发现街上凡是女子,几乎都着淡妆呢。尤其那些个朝鲜族妹子,高挑,丰满,鹅蛋圆的脸,削削的肩,本来俊俏温柔是出了名的,再穿了带子乱舞的衣裙,再施了白粉点了口红画上长入鬓角的弯弯眉毛,袅袅婷婷走过来,真如仙女下凡了。

其实,这样的情形在延边是最为常见的。比如,延边的图们市即是如此。与延吉稍稍不同的地方,图们是一座小小的边境口岸城市。口岸处,国旗飘扬,一座友谊大桥架出去,架到朝鲜去了。以桥中间为国界,两边的桥身颜色各不相同。桥下面,是荡荡东流略显浑黄的图们江。图们江不宽,在中国口岸倚栏望去,对岸朝鲜的南阳小镇及小镇背后的青山清晰可辨。我去的那日,是八月十五,天气也很好,太阳高高地悬在天上,把江水照得一片发亮。那日是朝鲜族的老人节,图们江边人山人海,无数的老头子阿妈妮们聚在一起,吃桔梗菜和明太鱼,喝酒,又敲击长鼓,载歌载舞。我坐在江边,看旅游艇在江中往来游弋,看很多人穿着游泳衣扑通扑通跳下江中洗澡,看对岸朝鲜的山峦朝鲜的树木,看了很久很久。我想,到冬天,落下大雪,图们江上结起厚厚的冰来,眼前的一切该是同现在迥然相异的另一种美丽样子了。

与延边的城市比较,延边的乡村异常沉静。北方少河,但延边的河流很多,坐着汽车走过去,时不时的就有一条小河从远处流过来。小河流过来了,河边长满了各种翠绿的树木。树木多矮小,成为灌木丛,树叶也多小片,枝干却多坚硬如铁,想来是东北气候的缘故。河水极为清澈,河水在夏天也冰凉,掬一捧喝了,有如南方的山泉。河的两旁,就是大片的田野或草地或苹果园了,绿油油的,看上去极宽阔,也极舒服。一位云南的景颇族朋友说,眼前的景致让他想起云南的坝子。当然山是有的,因为很大,局部反而显得平缓了,于是在山与盆地的交接处,在河畔,在树林边,便有着一个个的村落,一个个延边的自然屯。屯里多泥屋,皆低矮,但泥墙糊得厚重,显得呆笨结实。门窗放得窄小,屋顶盖的麦秸或茅草,都用密密麻麻的网绳罩住,据说冬天风大,为的是抗风。而且每一栋泥屋的墙壁都是双层夹墙,屋下又掘有地洞,称为地炕。天冷时在地炕烧起火来,热气在夹墙内来回流窜,屋里温度升高了,便于人们御寒。

泥屋与泥屋之间,泥屋前后,栽有许多果树。梨,海棠,最多的是苹果。屯边有大块的稻田,参园和西红柿地。西红柿正是成热的时节,一垄一垄的地里,拳头大的西红柿红红绿绿,结果极多,成堆成串了,压弯了西红柿树,就用许多竹棍支撑着。彼时正有人群在地里,全是清一色的朝鲜族妇女,她们蹲着站着,拎着小筐,忙忙碌碌摘西红柿。满了,便将小筐顶在头上,一手扶着,从地里走出去,把西红柿倒进地边的数个大竹筐里,再走回来。因为都穿裙子,又都年轻,大伙儿在地里来来往往说说笑笑,说话声笑声都很响。我望着那场面,想到了朝鲜族的歌舞。这时有一中年妇女头顶一个黑色大瓦罐走进地里来,一手抓住瓦罐口,一手拿着两个白缸子,白色的裙子在风里飘得很厉害。瓦罐里装的或许是从河边汲来的泉水,或许是用泉水熬制出来的绿豆汤姜汤,远远的看不清楚,只是见她举起手中的白缸子,喊了几句什么话,地里的人便都嬉笑着围了过去。她们的头上,八月的太阳很炽热。

长白山是延边的骄傲和象征。远远望去一片银白。朝鲜族女子着结带长裙,飘飘欲飞,长白山中则长满枝叶若裙的白桦树岳桦树。白桦树一片一片长在山下河边上山坡上,银白光滑的枝干,如钱的叶,密密麻麻自成树林。置身其中,实实在在有恍惚若梦的感觉。在路上时,天热,汽车顺着公路往白桦树林里钻进去,再钻进去,树林越来越密,头上的太阳便越去越远了。有飘带一样的风从白桦树的枝叶间吹出,吹进车窗里来了。岳桦树则长在近两千米高的山腰上,环绕高山自成一条纯净林带,几无其他杂树。岳桦树干倒是矮小弯曲,林型却奇特诱人,尤其迎风处,风吹雪压,林子成片地向背风侧倾斜,几乎匍匐在地,简直是最迷人的树的群舞。出了岳桦林,上面再没有高大的树木,也就不再有成片的森林。只可惜错过了时节,金达莱已经开放过了。再上去,接近山顶,便可一睹长白山上最惹人注目的天池。

在天池岸边的沙滩上,我听到了一支名为“多拉吉”的朝鲜族民歌。先是一个朝鲜族妹子在那里边唱边舞,接着一群朝鲜族男女站起来也边唱边舞,又接着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朋友都跟着唱起来舞起来了。多拉吉多拉吉哟多拉吉多拉吉,多拉吉多拉吉哟多拉吉多拉吉。身旁的一位壮族大姐告诉我,多拉吉即桔梗菜。“多拉吉”这支歌的大致意思是:桔梗菜,桔梗菜,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到处都生长着桔梗菜。朝鲜话我不懂,但那歌的旋律那舞姿我懂,我相信我懂。本来我是正喝着一杯酒的,结果我将那支“多拉吉”也喝了下去。多好的桔梗菜啊我突然发觉我同延边这方山水已有了某种沟通与默契,我在天池边沉默着待了许久。天很阔大很高远,天上有云和鸟在飞移。这时我想起了家乡湘西和湘西的武陵山。南方北方,武陵山长白山,原来那么远又那么近呢。

同类推荐
  • 天那边有颗明亮的星

    天那边有颗明亮的星

    本文用温婉的笔锋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生活意境,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满满的温情与感动。
  • 宁静的激情

    宁静的激情

    狄金森是美国三大文豪之一。她远离尘世的喧嚣,只为心中的宁静;自我的沉醉,才有了激情的诗歌,不常出门却能感官整个世界。无论是诗歌的抒情,还是与朋友间的书信往来,无一不充满韵味,有感伤也有激情。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2014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4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本书由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著名作家王必胜选编,精选本年度思想随笔精品力作30余篇,包括王蒙,韩少功,梁晓声,李国文,梁衡等名家新作,思想新锐,文笔精练。编选依据艺术性、思想性、专业性的评选原则,经过编者的反复斟酌,将那些独具思想性的原创之作荟萃于一册,使之成为中国年度思想随笔的精华之作。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8年1月上)

    故事会(2018年1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爱你情深入骨

    爱你情深入骨

    三年前,苏甜义无反顾的嫁给了陆诀,成了陆太太。本以为回报她的是幸福的婚后生活,却没想到,换来的只是一次次的欺辱。同父异母的妹妹设计陷害她,枕边的男人厌弃她。可真的等到她奄奄一息,快要死掉时,他才知道,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场误会。他愿意用一生,去弥补自己犯下的错,可她早已经在一次次的伤害中,失去了爱的能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四平调

    四平调

    这是一本由五个中篇小说组成的文集。其中《四平调》叙述了自六十年代起,因海峡的分隔而离散亲人的一群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在精神上遭受的痛苦的创伤。本文集的后几篇,作者以自己的生活资源为素材,大量描述了插队到农村的北京知青与农民为伍后,他们的生活经历与精神感悟。使读者深切了解插队知青这一历史的特殊群体,从青少年到成人,因为插队生涯,因为了解了农民与苦难,他们经受了怎样的磨砺,成为前无先例后无来者的特殊群体。而这个群体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 凌剑于天

    凌剑于天

    啊,还没想好介绍,先写几章看看情况吧……
  • 相公有毒:农女喜种田

    相公有毒:农女喜种田

    稀里糊涂的穿越,林晓晓收获了一大家子极品,原主被虐死,她可不是软包子,奇葩亲戚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
  • 赵小刀下山

    赵小刀下山

    嗯,实际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 莲花玉

    莲花玉

    大明朝熹宗皇帝天启五年,在安徽省凤阳县附近,一座荒草萋萋的古刹内,正盘膝端坐着一个人。这人一身紫衫,头上戴着顶铜黄色斗笠,一块黑纱贴着笠沿垂下,使人看不清此人的长相和年纪。但是从纱布下隐隐露出的小巧下颔和娇小的身段,仍然可以猜出这是一名年轻女子。这女子端坐在古刹的供桌之上,一柄长剑横在她的膝头。她一手握定剑身,另一只手插在腰间的绣花镖囊内,冷冰冰地说道:“整天鬼鬼祟祟的跟着姑奶奶,不嫌累么?今日不妨一并现身出来,让姑奶奶瞧瞧你们生得什么德性?”
  • 灵谷传说

    灵谷传说

    几个大学生,在一次旅游探险中,不小心步入灵谷深处,醒来后,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变身为皇家的王子、公主,并为了帝国的巨变,开始了保卫战斗,并从中收获了来之不易的友情、爱情、亲情,可谁知这背后又隐藏着如此大的一个阴谋,悄无声息地展开,殊死搏斗中,他们最终又得到了什么,灵谷传说,一场空前的浩劫拉开了序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八零管家媳

    重生八零管家媳

    新书《九零福妻好难追》已上传,望大家支持!------------------------------------------------------蓁蓁穿越重生到华夏,父母双亡,还要接收一个拖油瓶弟弟加两个邻家小毛头。唉,这男人怎么回事儿,我管你弟弟妹妹,可没说管你呀,你快走开秦磊:“两个小的你管的很好,以后我你也归你管”蓁蓁“what?”秦磊“做生意,挣了钱都归你管。”多年后,首富秦总裁在媒体上一脸幸福的说:“我是最穷的人,我家房子车子票子,都归我太太管,当然我也归我太太管”书群号:41788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