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1000000004

第4章 颜回井高新记

文/吴继路

原先只知道曲阜有孔庙,不知道还有颜庙;知道孔子被尊为圣人,不晓得还有“复圣”。第一次瞻拜孔庙、孔府以后,从那里向北走不远,就到了一处规模不算小的庙宇。进了牌坊正门,见院里竖了一块大石碑,上书“陋巷故址”;而复圣殿里塑的庙主颜回像,竟也那么冕琉执圭,俨然帝王气派。这形象跟人们心目中穷读书人颜回面貌,实在相距太远了。

让人真正能追思描摹一下颜回的,应推庙里的一眼井,称“陋巷井”。石砌的圆井口,望下去幽幽绰绰的有黯黯水影。望着井水,心里不由响起那句千载盘旋的苍老的喟叹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夫子当年的赞叹应该说很由衷的。一生从教的夫子,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贤人中首屈一指的,便是颜回。但他“不幸短命死矣”,这事情弄得夫子伤痛不已,大哭大叫:“天丧予,天丧予!”他多么惋惜失去这位同乡的高足弟子啊。

那么,颜回“一瓢饮”,饮的便该是这井里的水了。井因人而著名而成为圣物;为了卫护圣物,明代嘉靖年间建起一座亭子。平地垒起的石基,六根木柱撑起一个形制朴素的六角檐顶。亭中井旁立一石碑,正面书“陋巷井”三个字,背面镌着有关建亭的文字。

我在亭里默坐许久,觉得它很有些蒽味。

想起孩子时候,听爷爷讲过孔夫子和他弟子的故事。童真无邪,当时最感兴趣的是公冶长,传说他能听懂鸟儿说话;而最动心同情的算闵子骞,他体贴孝敬父母,那个“鞭打芦花”故事,可以叫孩子含泪的。对颜回呢,只知道他家里穷,却好学不倦,此外并没有留下多深的印象。后来,书读得多了些,知道孔子最器重的弟子是颜回,在《论语》里提到他的次数最多。颜回总有一种什么东西,长久起一种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恐怕不单单由于他家贫仍然不倦追求学问。

后来看到台湾柏杨先生的畅销书《丑陋的中国人》,作者在批评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弊病,即“不思改造社会,轻视竞争”,提倡“安贫乐道”时,讥弹说:“只把穷得叮叮当当的颜回先生,当成活宝,努力赞扬他的安贫气质”。柏杨似乎也把颜回的作为当作中国人的“丑陋”之一例加以指责,我看了不大舒服。平心而论,这种指责怕有失公允。

其实孔子从来没有一味地劝人安贫,号召大家一齐去过苦日子。孔子很欣赏的另一大弟子端木赐,就下海经商,成了春秋时期很有名的大款。孔子和他的不少弟子器重颜回,主要因为他特异的意志和操守。为了钻研治国安邦的学问,或者可说潜心于学术吧,颜回虚怀若谷,全力投入,坚韧不拔,毫不被富贵权位享受等所诱惑,这是多么值得赞佩的精神境界!历史上以如此专攻不旁骛的心态钻研科学、技术的人被认作精英,以同样心态钻研人文学问,为“天下归仁”的理想而献身,不同样应当被视为人类的民族的精英吗?纵观二十世纪讲痛揭中国人的丑陋,即国民劣根性,有谁可同鲁迅先生相比拼?而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德人”,历史掩不住他们的光耀,先生盛誉他们堪称“中国的脊梁”。颜回不正属于这一“脊梁”的行列吗?他是美好的中国人。

陋巷,陋巷井,陋巷井亭,这里标识的“陋”,只在于指不尽如人意的物质条件。不厌其陋,不惧其陋,而为了改变这陋,以坚忍精神去进取的人,永远有资格成为人群的楷模。

后来,我又有机会拜谒颜庙,特意为井亭拍了照片。很出乎意料,这一次我知道一件事。

近些年来,“寻根”在大陆以及海外华人里很热了一阵子。一位热衷“寻根”的姓颜的先生,原籍广东梅县,此次不远万里到曲阜的陋巷来,专程为了“认祖”。在颜庙西街,他拜望了一位老者,老者自称是颜回第七十五代孙,在该市的“颜氏联谊会”担任着职务。

他自豪地说,他们颜姓要高于孔姓五百多年。孔子的母亲名叫颜征在,那么细论起来,孔圣人还是颜家的外甥哩。他还矜夸:颜姓人自六十一代开始经皇上诏准,行辈排名依次用三十个字,轮转直到如今。这位老者又说,颜回帮助过孔子治《春秋》,编《周易》,连儒学界的人也承认颜回学问高过孔子。

我不禁想,“不幸短命死矣”的颜回,果若有灵,听到二十世纪他的第七十五代孙有人在孔圣诞生地大发如此高论,他会怎样呢?恐怕可能跑到陋巷井跳下去,再死一回。

我照了几帧颜回井亭照片,我愿铭记这座简朴的亭,只是为了牢牢铭记住一句话:巷陋,井陋,亭陋,全都没有关系,不需在乎;只是心灵——人的灵魂,决然地不能安于其陋。

同类推荐
  • 不屈的红高粱

    不屈的红高粱

    文中既有对现实问题的尖锐评论,也有对过去时光的深情回忆,有作者行走四海的切身感受,还有对人类情感世界的认真领悟,亦有工作中的经验收获。《故乡的路》描述了一个小村近百年来的历史风雨,折射出了时代的缩影,人性的追求;《法庭往事》则用写实的手法呈现出了农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案件;《故乡的莫言,莫言的故乡》则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文化的熟悉和热爱。评论高屋建瓴,叙述客观细微,游记景中含情,情中寓景,展示了作者娴熟的驾驭技巧和用心为文的创作理念。
  •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更要提倡听真话》、《重举轻落官员笔》、《善事也要讲“成本”》、《活出味儿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血海国魂(上)

    血海国魂(上)

    在国家和民族的灾难面前,作家不能闭上双眼。报告文学向来以富于担当精神著称,在国家有难、民族有忧时,报告文学作家总是挺身而出,甘冒危险,现场采访,迅捷反映。98抗洪,03非典,08汶川地震,10玉树地震,报告文学作家总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采写下了一批感人至深的作品。作为一种以真实性见长的文体,报告文学还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备忘及提醒功能。在历史渐行渐远时,报告文学作家亟需发一声猛喝,警醒沉湎在繁杂世务中的人们,千万不能忘了国殇国耻,不能忘了历史的悲剧和民族曾经蒙受的巨难;更不能忘了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战英雄。
  • 一八六七年日记

    一八六七年日记

    这是第一次用俄语出版保存下来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日记的全文:第一本和第三本日记是U.M.波舍曼斯卡娅翻译的,她准确再现了速记原稿的内容。第二本采用的是保存于俄罗斯国立文学艺术档案馆里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以下简称安.格.陀)本人的翻译稿。
  • 嘉尔曼

    嘉尔曼

    嘉尔曼(CARMEN,又译作《卡门》),创作于1845年,是梅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很多戏剧作品由此改编,包括比才著名的歌剧《卡门》。嘉尔曼讲述的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吉普赛女郎——嘉尔曼,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她引诱士兵,让其陷入情网、舍弃情人,最终被军队开除加入走私行列。之后,嘉尔曼又爱上了一个斗牛士,与士兵的矛盾日益激烈,最终死在士兵剑下的悲剧故事。“嘉尔曼”这一形象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
热门推荐
  • 折花染凤

    折花染凤

    谁说天帝一定得是龙?今儿就有一只凤凰霸长空!谁说错过便永恒?错、错、错。错过,只为遇见更好的你!记得前世却忘了今生,记得今生却丢了前世,一个小心试探,一个不敢纠缠,血雨腥风,她香消玉殒,他以自身骨血助她重生,她却要与他大哥成亲……只要遇见对的人,不管如何错过,坚持初心,终有传奇!
  • 春雨

    春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世江湖之战甲

    创世江湖之战甲

    出生便奇丑无比,先失母后失父,丑小子上官飞雪命运多艰辛。只因半卷剑谱,丑小子卷入江湖纷争。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磨难,上官飞雪终于蜕变,成就一代传奇!看,创世江湖之战甲.....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战族传说系列(二)

    战族传说系列(二)

    岳晃的脸色变得煞白如纸,但他仍坚持住了,以略颤的声音道:“我岳某已……残,不……不配再……再做刑……刑堂堂主,请……楼…楼主另……另谋高……高人吧……
  • 九麋灵感

    九麋灵感

    平时写话题书评的灵感,九麋的小灵感放这啦!
  • 我不当土匪

    我不当土匪

    重生成土匪头子的儿子,子承父业继续当土匪?李懿文:都穿越了还当土匪,不行,绝对不行,这样会被其他穿越者耻笑!我要当大官!
  • Caretaker

    Caretaker

    It was with this play that Harold Pinter had his first major success, and its production history since it was first performed in 1960 has established the work as a landmark in twentieth-century drama. The obsessive caretaker, Davies, whose papers are in Sidcup, is a classic comic creation, and his uneasy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igmatic Aston and Mick established the author's individuality with an international audience.
  •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三年磨一剑,一经推出便迅速蔓延,引发巨大反响,也创造了诸多记录。同名图书《互联网时代》不仅收录纪录片精彩解说词,更拓展容量篇幅,详细讲述每一部分背后的背景知识、相关内容等,比纪录片容量更大。填补空白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亲历者,全球至今都没有全面展现这一历史变革的纪录片出现,《互联网时代》填补了这一空白。6位“互联网之父”首次聚首阿帕网项目前负责人拉里罗伯茨,万维网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TCP/IP协议联合发明人温顿瑟夫等首次聚首,共话互联网。
  • 这个师尊不靠谱

    这个师尊不靠谱

    受屈惨死重生,一番挣扎打滚,终于靠着修仙挽救自己尴尬的命运!多年之后,已为半个仙身的女子看着自己多年前捡上山的小乞丐,皱着眉头叨咕:“我怎么捡了这么个麻烦!”“师尊可是嫌弃弟子?”“没有没有~怎么会啦~师尊是爱你的~真的!”麻烦是麻烦,但自己找的徒弟还是要宠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