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2600000013

第13章 蛙声赋

文/熊述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

我的童年,是在城市里度过的,对于蛙,可说陌生得很。然而有一年夏天,邻居家忽然来了个叫阿鑫的乡间孩子,他不但能分辨蛙的雄雌、历数蛙的种类,而且居然是个“照蛙”的好手!他告诉我,黑的是“石鸡”,青黄相间是“花鸡”,还有一种通体青碧、只有拇指般大的,则是十分罕见的“绿玉”了。他又说,照蛙,只需背一个竹篓,举一支竹篾火把就行。——火把一晃,蛙便花了眼,然后轻臂一闪,便可捉进篓里。……啊,夜色朦胧,蛙声一片,在其间举一支竹篾火把,该是一个何等奇妙的世界呀……终于,在一个沁凉如水的夏夜,有两支闪烁的竹篾火把,在皎月明星之下游动起来。——这便是我和阿鑫瞒了大人,径自摸到郊外的田野里去“照蛙”了。我记得,那闪烁的星星、晶莹的露珠,那摇曳的火把、荡漾的蛙声,是怎样使我俩微醉似的堕入了梦般的境界。自然,“醉翁之意不在酒”,纯洁的童心,本意也不在捉蛙,所以我也还记得:归途中,我们如何双双打开竹篓,又怎样快活地看着蛙们从篓里蹦出,跳进碧水里,溅起一朵朵水银般的月色,然后在蛙声里融化、消失……不久,阿鑫便回乡间去了。此后人事迁变不迭,岁月飘去又来,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唯有这童年里的一幕,却总是无法磨灭,历久长新。

记得有一次,我在书店里偶然看见一幅齐白石的国画,题曰《十里蛙声出山泉》。通篇除一条溪水中的十数只蝌蚪外,并不见一蛙。然而我毕竟被画师独特的匠心所折服了——我仿佛看见,在那画外不知名的地方,确有一个蛙的世界。在那里,泉水叮咚、蛙鸣如鼓,还有繁星,和那摇曳的火把……于是联翩的浮想,竟使我痴立于画前,久久挪不开脚步。这时我也才知道,那动人心弦的蛙声,原来早已化作一串美妙的音符,深深谱进了我童年的乐章。

不过,我对蛙声的特殊感情,也还别有缘由。

由于工作关系,我常有机会到乡下去,知道农民极其爱蛙,亲昵地称之为“护谷虫”;又听老年人说,农村早年间曾有“立夏听蛙,以补丰歉”的习俗。这是很有道理的。——据有关资料统计,仅一只蛙平均一年捕食害虫就可达一万五千只,而且从蝌蚪开始,便大量吞食孑孓,堪称害虫的“终身天敌”!因此,我常十分欣赏宋人词篇里的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论意境之美,是不消说的了,单是选取“丰年听蛙”的角度,就实在耐人寻味不已去年夏天,我在一个山乡的生产大队生活了一段时间。大队主任,是个三十开外的壮实汉子,为人热情而爽朗,人们只是亲切地叫他“阿庚”。阿庚告诉我,这个大队原先是十年九不收的“望天沟”。后来,由于开挖了号称“九曲十八拐”的盘山渠道,连通全县主渠,终于引来了几十里外的泖河水,这个穷山沟才算直腰挺胸、扬眉吐气了。阿庚说,现在全大队清渠纵横,圹坝棋布,已有五百多亩田地实现了旱涝保丰收。而且建立了小型电站,拥有十几部动力机……阿庚的话不假。入夜,你站在山沟里看吧,电门一响,千百盏明灯就像夜明珠撤满山川,与繁星辉映,教你分不清哪是天上,哪是人间。更奇妙的是,蛙声盘渠而上,鼓鸣于明灯与繁星之间,真令人恍有“满天蛙声”之感。据社员们说,以前这里是“饿死老鼠,干死蛤蟆”的地方,根本无蛙,是由于开挖了盘山渠,年茂粮丰,才随水引来了外乡的蛙,于是代代繁衍,竟成了蛙的世界了。不过,风趣的阿庚却另有说法。他说蛙是自天外而来,因为盘山渠接通了天上的银河……大队的今昔,阿庚的话,像一根奇妙的手指,拨动了我的心弦,溅起满心窝的遐思。我不禁想起《旧唐书五行志》里说:“古者以蛤为天使也,报福庆之事。”又记起《天中记》里有“蛙能食山精”的记载。——哦,从前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常寄情于天地间的一事一物,于是将蛙也神化了。然而有趣的是,如今却成了诗般的现实。我把这些想法告诉阿庚,他哈哈大笑起来:“应该说,是我们铺下了金子路,接来了这丰收的使者啰!”又说,自然界的“山精”——虫害之类,现在是不在话下了,倒是社会上的一种“鬼魅”更为可恶。那几年“四害”横行时,刮起了一股所谓批“唯生产力论”的妖风,不但搞乱了人们的思想,蛙也遭了殃。由于粮食的歉收,人们不得不各自寻一些法子以弥补不足,其中照蛙捕蛙,然后或食或卖,便是一种。有些老年人,就常常为此含着泪大声地呵斥那些憨厚的汉子和不懂事的伢子们。然而,作田人捕蛙、杀蛙,谁个不揪心?没法子啊!那时节,粮食产量下降,入夜蛙声寥落,情景是很令人痛心的……“不过,”阿庚总结似的说道,“只要水不枯,石不烂,蛙总绝不了嘛。再说,地生五谷,又岂是几只黑爪子捂得住的?!”他的话是如此朴实无华,却又警策动人。啊,是的,那猖獗一时的“虫豸们”,现在已到了它们该去的去处,而夏夜繁星之下,依然是令人心动的蛙声一片!啊,是的,“青山不老,碧水长流”,蛙,将以害虫不可战胜的天敌,永存世界;蛙,也将以欢乐的“丰收使者”,长驻人间此后,我也常常会由蛙声想到阿庚,又由阿庚而忆及儿时的朋友——阿鑫。心想,当年举竹篾火把的少年,如今也该是三十开外的壮实汉子了吧?他们那里,可也是稻香四溢、蛙鸣如鼓么?关于蛙,他许是会与阿庚同样的见解吧?哦,这是不消说的!金风送爽,稻香为之飘舞;天下大治,人心所向。除了“虫豸们”之外,有谁个会不爱蛙呢于是,窗外的蛙声与我心头的音符,仿佛在奏着一支交响曲。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摁亮台灯,写下了以上的文字——在沁凉如水的夏夜里,在令人神怡的一片蛙声中……

同类推荐
  • 自我演戏以来

    自我演戏以来

    《自我演戏以来》系我国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先生前半生的记录,讲述了他儿时、少时、留学、归国、创艺、敌后宣传抗日的经历。欧阳予倩先生用写自传来消除心理上的罪恶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法国大思想家卢梭所写的《忏悔录》了。在中国过去也有类似的作品,通常称为“自讼”“自责”“自诅”等。在他所写的《自我演戏以来》一书里,开宗明义就说:“这篇文字是我前半生的自传,也就是我的忏悔。空在戏剧界混了许多年,毫无贡献,只剩下些断纨零绮的记忆,何等惭愧!追思既往,悲从中来,极目修途,心热如火!今后的记录当不至这样空虚罢!”
  • 灵魂的居所

    灵魂的居所

    作者以学者的博识与智慧兼诗人的敏感与才情,发掘古村丰富的历史、人文蕴含,体味一石一木中寄寓的思想、情感,并由此而洞悉一个地域甚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心灵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吴头楚尾和北人南迁的历史情境、明清以后随工商兴起带来的富足生活,造就了体现出多元文化特质的丰富多彩的江西古村建筑艺术。《灵魂的居所》力图以散文的形式,引领读者去品味建筑、想象历史,启发读者欣赏古村建筑的审美主动性。
  • 美国手记

    美国手记

    《美国手记》是一本富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游记。从1842年1月初到6月底,狄更斯携夫人及朋友在美国进行了一次为期半年的访问,足迹所经之处既有华盛顿、纽约、费城、波士顿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有辛辛那提、哈特福德、伍斯特、西点等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一些小城镇。他将当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进这本游记中,这本游记是考察19世纪美国社会风土人情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 神州轶闻录系列民俗话旧

    神州轶闻录系列民俗话旧

    本套书的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民俗话旧》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作者饶有风趣讲述了旧时不少鲜为人知的民俗民风。
热门推荐
  • 一条土狗打通关

    一条土狗打通关

    本作又名《最强汪星人》,讲的是一条已经无敌的狗狗的故事,已知宇宙内无敌。这个状况,除了作者与读者之外,没人知道。所以,故事中的主角们,奋发努力,与各类危难和敌人,斗智斗勇。他们永远不了解:派狗出阵,即可。主角团:魔法武术双修的绝美平胸少女、勇武侠义的中二剑客少年,以及自居主角,战力强悍,狂拽酷炫能炸天的公牛一头。凭他们的冒险经历和搞笑故事为蓝图,辅之……总纲:以少男少女们,轻松欢乐的青春物语,引出波澜壮阔的浮世画卷。各方势力和无数大能,粉墨登场,宛若众星璀璨,彰显盛世繁华(说好的正能量)。
  • 次元创灭传

    次元创灭传

    第一次次元之战后,六大次元元气大伤,在几亿年的恢复后,又有新星诞生,究竟是祸是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奥洛尔年代记之日轮低语

    奥洛尔年代记之日轮低语

    古代的神明,终将苏醒。随着天火燃尽了每一座城市,巨石摧毁了每一座堡垒。距离那个更为古老的文明的陨落,已经过去了几千年,而在文明陨落同时跌入迷惘与混沌的深渊的古代神,此刻也向这个新生的稚嫩的文明睁开了眼,伸出了手,意图将至高神拖下他的神座,让他们的意志行在这世界上的每个角落。而他,被古代神复苏的意志,召唤到了这个世界。就像投进湖泊中的一颗石子,掀起的是巨浪还是波纹?没人知道。我们知道的是,这世界中地上一切的国与他们的君主,将迎来拍打他们千年大厦的波涛。崩塌、毁灭、重建、改变,这世界,又会怎样?
  • 女法医手记之证词

    女法医手记之证词

    一名女游客半夜死于度假区农家院,凶案现场发现一排奇特的血脚印。经过大量的调查取证,终于锁定嫌疑人,眼见案情即将尘埃落定,却又被推翻……所谓的异睡症杀人,到底是真是假?匿名电话分别打到刑警队和刑侦局,举报已被派出所认定为心脏病发作致死的案件为他杀。经过对现场的仔细勘查,每一个证据都显示死者为非正常死亡。案情扑朔迷离,凶手藏身何处?三个地点接连出现三具尸体,死状、死因全部相同,凶案情节与一部探案小说高度吻合。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在模仿作案?
  • 科索沃问题

    科索沃问题

    这是一部研究科索活问题的专题论文,书中以大量事实为论据,全面反映了自联合国干预以来重建工作的成绩与不足,是国内能够见到的同类书中最好的一部。
  • 无之守护

    无之守护

    46亿年前,盘古创世,创世之战开幕,血圣炎煞带领远古八圣与未知的敌人开战;五千年前,轩辕姬傲与神农炎烈带领华夏一族前往世俗界,抵御蚩尤,现在……
  • 至尊医女:军医王妃不好惹

    至尊医女:军医王妃不好惹

    张楚晨觉得人生很悲剧,明明是来找男朋友的,从穿梭机里面掉下来就得面对一波又一波的不要命追杀,她觉得自己快死了,有个黑衣人从天而降。男子表示救你可以,必须要替他杀个人。张楚晨扶额,怎么又是杀人,狗腿的点点头,还是保命要紧,反正自己老本行就是特工,杀就杀吧,杀不杀得死那就是另一回事。可是对方好像比她还悲剧~似乎不用她出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财迷黑科技系统

    财迷黑科技系统

    新书《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其实在这个世界。科技真的可以给你一切!当然了世界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什么都要拿钱来换!搞搞黑科技,研发新技术,占领全球市场,然后猛地赚钱,最后拿钱再去兑换科技,简直就是良性循环嘛。对了,听说发达国家那边物价低收入高,你说这怎么能配得上人家发达国家的身份呢,人家不在乎这点小钱,所以...........就让我来帮你们提升一下物价好了。
  • 我的城,他的夏

    我的城,他的夏

    夏安一直以为,自己的名字会与王城这两个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那一座温暖的城市,有着温暖的阳光,有着清爽的夏天,两个人举案齐眉,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共同谱写一个美丽得像童话故事一样的传说。然而,现实中的他们却是另外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