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400000016

第16章 改革试验田(2)

首先,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是打造“自由贸易升级版”的必然选择。现有的《保税区外汇管理办法》和各保税区自定的规则中对进口付汇的规定较为严格,以企业实到资本为标准限制企业购汇支付额度,外汇支付手续要求严格。其主要出发点为防范偷逃汇,但实际效果是影响了区内企业经营的便利性,货在“关外”,钱在“关内”,金融制度和贸易政策脱节,使得金融服务成为自由贸易的软肋。因此,将区内金融业务按照离岸金融规则进行管理,并打通区内、区外的资金流动渠道,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提高自贸区对各类企业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也是贸易自由化的新动力。

其次,金融自由化是上海自贸区成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制度前提。从现有的政策倾向来看,上海自贸区将率先试点人民币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开放。2013年8月28日,内地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允许具有资格的香港金融机构按照内地的有关规定,在内地批准的“金融改革先行先试”若干改革试验区内新设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且内地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上海自贸区作为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区域,开始向外(合)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业务。要形成离岸金融中心,放开外国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限制,吸引足够的“离岸机构”入驻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离岸业务经营的政策环境。因此,放宽直至取消自贸区和境外资本的自由往来,使之成为境内居民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窗口,同时也成为境外居民投资人民币证券的有效通道。

再次,金融自由化是控制资本项目开放风险的必出之牌。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仍然实行汇率和利率管制的国家,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将导致国际市场的资金出于逐利的目的大量进出,如何调节资本流动的方向及其规模,汇率和利率是非常重要的风险阀门。因此,和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相配套的应该还有人民币汇率的进一步弹性化和更加彻底的利率市场化。

经济腹地是离岸金融中心成长的重要土壤

“自贸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这块试验田会是一株永远长不大的盆景,还是在不久的将来能蔓延成金融自由市场的森林,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之间的互动机制,即“二线”到“一线”的金融防线怎么管。

离岸金融中心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以伦敦和我国香港为典型的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中心,以纽约、东京和1998年之前的新加坡为典型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以及以巴哈马、开曼群岛为典型的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从经济体制、市场结构等各种特点来看,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能够采用的只能是内外分离型,类似于东京和新加坡。

以新加坡和日本离岸金融市场的崛起为例。新加坡的离岸金融中心从1968年开始起步,发展至1998年,外汇业务营业额才达1390亿新元。经过30年的时间,新加坡才发展成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的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而日本东京的离岸金融市场,1986年12月1日才正式开业,两年后,1988年年底,东京离岸金融中心的资产余额已达4142亿美元,规模已超过中国香港、新加坡、纽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离岸市场。同样是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同样在亚洲,为什么两者的发展速度相差这么大?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经济实力强大,银行资金充裕。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在国际贸易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年贸易盈余使其金融实力雄厚,当时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大银行中,有五家是日本的集团企业。深厚的经济腹地和金融腹地是离岸金融中心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而上海自贸区将以什么速度成长,取决于它是种在盆里还是种在地里。如果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仅仅限于28平方公里内部的企业、居民和资金,那么它就是种在盆里的苗,长得再好也不过是一株盆景;反过来,如果自贸区的离岸金融是背靠长三角的经济腹地和陆家嘴的在岸金融中心,“一线”和“二线”之间有着非常灵活、有机的互动,那么这棵苗就是种在地里,种在长三角的经济腹地和上海陆家嘴的金融腹地上,长成参天大树在所必然。

换句话说,深厚的“二线”经济腹地和金融腹地是哺育“一线”市场繁荣的基础。

随便举个例子,上海企业2012年企业债发行量达到23.32万亿元人民币,远高于香港2012年企业债发行量4.6万亿港币。如果它们中有一定比例可以在自贸区获得融资,考虑到境内外利率的差别,不仅境内企业的融资成本可以大大提高,自贸区债券市场的发债规模自然也有了保障。香港离岸金融业务从2004年开放,做了八年,也就区区7000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就是回流渠道不畅,离岸人民币缺乏足够的投资渠道,离岸资金和在岸的金融市场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机制。上海会变成东京还是第二个香港(甚至还不如香港),关键在于离岸人民币和在岸金融市场之间的互动机制。

政策竞争力决定离岸金融中心的成长速度

目前全球离岸金融中心有60多个,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政策优势来吸引跨国金融机构入驻,并将业务转移到本地,其中包括利率、税收、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等各种政策优惠措施。

以日本东京为例。为了增加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的吸引力,日本政府允许东京离岸市场的存款利率不受日本央行的管制,充分自由浮动;与此同时,在存款准备金方面,豁免各离岸账户向日本央行缴纳准备金的要求,只有从离岸账户向在岸账户转账时,才需要按照转账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准备金。此外,日本国内规定商业银行存款要参加保险,但离岸账户的存款不必参加保险。

最重要的是,东京离岸市场免去了存款利息税,并减免离岸银行的法人税。免征利息税提高了投资收益率,使得各国政府的外汇储备、银行和企业的闲置资金都被吸引到该市场。1987年,国际清算银行成员所做的银行间业务有2/3在日本进行,国际清算银行成员在东京离岸市场的国际资产占其国际资产总额的5%,仅次于纽约国际银行设施,这就是税收优惠的魅力。而减免离岸银行的法人税使离岸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下降,跨国银行因此将更多的资金交易放在东京进行。税收优惠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跨国金融机构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所以,决定上海自贸区是盆景还是森林的另一个因素是,上海将会用什么样的政策优势来吸引金融机构进入。

在不同的离岸金融中心之间,跨境资金和业务向哪个方向流动,税收和政策优惠是指挥棒。因此,既然决定开放,上海自贸区面临的第一个竞争便是和其他自贸区及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制度竞争,我们的制度环境、税费政策有什么样的竞争力,决定了上海自贸区对机构和资金的吸引力,也决定了上海自贸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以及它在金融开放进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详解自贸区人民币可兑换安排

曹远征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很多人说让我谈谈上海自贸区。为什么设立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在做什么?未来怎样发展?其实,这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安排高度相关,上海自贸区是中国金融开放的试验田。

来看看人民币的发展现状。大家知道,我们是从2009年7月2日开始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从那时候开始,人民币有了快速的发展。我们看到,跨境人民币结算,无论是增长率还是总额,增长都非常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已经占到了对华贸易的18%,2013年的增长速度是57%。目前跨境贸易不仅仅是用于货物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现在也鼓励使用人民币对外投资,这是大家看到的态势。

但我们更想强调的是,跨境人民币国际支付区域的市场份额,表明人民币在2013年已经变成了全球第七大交易货币,在国际上使用非常之频繁。但是有一个问题,人民币是中国的本币,反而在内地用得非常少,主要是在香港使用。与此同时,其他地区正在扩张,现在伦敦有离岸市场,新加坡有离岸市场,中国台湾有离岸市场,韩国也有了离岸市场,习主席正在签署人民币结算中心的协议。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人民币是中国的本币,为什么这个本币的国际化、本币市场的国际交易量如此之小?我们知道,在当年推进的时候,两种清算方式是在五年前的7月2日同时开始的,我们称之为港澳清算方式和上海代理行方式,而且第一笔交易是上海做成的。但是,五年以后,香港做成的交易大概占整个跨境贸易结算的80%,上海却不足20%。

我们知道,上海是人民币的本币中心,如果一种货币在国际化中的本币市场不能发展,那么这种货币的国际化是走不远的,这就有了能不能加速上海本币市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问题。按照规划,2020年上海应建成与人民币地位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从现在算起还有五年多的时间,到底能不能完成呢?上海自贸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第二个问题,上海自贸区能做什么?怎么做?这跟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特殊路径相关。什么特殊路径呢?人民币是中国的本币,人民币国际化是本币的国际化。从全球来看,一种本币要国际化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这种货币是可兑换的,目前人民币是不可兑换的,至少在资本项下是不可兑换的,不存在这个前提条件。

第二,如果一种货币想被国际使用,那么这个国家的对外国际收支就要有逆差,而且要能保持稳定的逆差,否则它在国际上就没有流动性,这叫作流动性义务问题。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对外国际收支,无论是资本项下还是经常项下都是顺差,双顺差。

第三,?一种货币被国际使用,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央行就是国际的央行,它不仅要对本国经济负责,更要对全球宏观经济负责。大家批评美国的QE政策,就是这个理由。即使人民币国际化了,中国央行愿意为全球负责,我们也会发现缺少工具,中国缺少深厚的金融市场,央行的货币政策没有操作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怎样起步?怎样让人民币满足国际需要?我们知道,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们发现亚洲地区存在所谓的货币原罪,有三个错配。第一,货币错配。亚洲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规模非常大,现在相关贸易占50%以上,但是相关贸易结算货币,区外货币是美元。美元一旦有问题,亚洲国家的贸易就会受影响,2009年的金融危机就会重演。第二,亚洲国家期限错配。这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地区,需要长期资本,但是流入的是短期资本,一旦短期资本有风吹草动,流出流入就有很大的影响。第三,结构错配。亚洲地区是储蓄率很高的地区,但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很多资金都储蓄到海外,然后由国外、欧美投到这儿来。亚洲外汇储备大部分投在美国市场,存在结构错配的问题。

要解决这三个错配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本币化。2009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本币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知道,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贸易全球第一,而中国经济又在稳定发展中,人民币有升值倾向,这就构成了人民币的国际市场。这预示着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还没有形成时,人民币会率先在国外使用。

反过来,这三个问题对中国提出了挑战,要求中国有稳定的逆差机制,有一个庞大的金融市场,而且货币政策可以熟练地进行操作。

上海自贸区的安排就是针对这些挑战做出的。首先就是人民币可兑换,上海自贸区的人民币可兑换条件正在产生。我特别注意到罗康瑞先生讲的香港经验,但香港的全部经验在于资本项下开放。我们注意到,人民币在贸易项下是全部可兑换的,但在资本项下是有管制的。香港当年在采用人民币以后,突然发现如果人民币没有回流机制,就不能回到内地,那就没有什么用处,于是开始安排回流机制,就是在资本项下开放。十年前中国银行开始安排,跟人民银行的清算安排,随后包括各种香港点心债的发行等。

回流机制实际上是在资本项下开放。香港离岸市场的发展,贡献了新鲜经验,就是香港模式。而上海模式,在资本项下是完全管制的。上海和香港的区别无外乎两点:第一,由于资本项目的管制,上海贸易不能实现资本项目的回流,上海模式的贸易结算小于香港模式;第二,尽管上海是人民币本币中心,但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这一点特别明显地反映在固定收益市场上,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上海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蓄积能力比较弱。其实,自贸区的建设就是针对这两点的,由香港提供了这个经验。

按照香港的安排,我们突然发现,尽管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和外币不可兑换,但资本项目下人民币是可以流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资本项目总共有43个科目,中国对大概80%的科目是开放的,只有3个科目是管制的。第一个科目,外商投资需要审批,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需要批准;第二个科目,中国居民不得对外负债,对外负债需要进入外债规模管理;第三个科目,中国资本市场不对外资开放,尤其是二级市场交易不对外资开放。如果外资要进入这个市场,需要特殊管道安排,就是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但是,由于人民币的使用,我们又突然发现这三个科目是由人民币进行的。

第一,到目前为止,外商以人民币对华投资是受到特别鼓励的,中国内地企业对海外投资也可以用人民币进行,不需要进行外汇额度管理。

第二,中国居民目前尽管不可对外负债,但可以以人民币负债,这包括上海的点心债市场、伦敦的点心债市场和中国台湾的宝岛债市场;也包括现在的跨境人民币贷款,深圳的前海、上海的自贸区以及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和天津的上海城,在境外可以用人民币来贷款。

第三,中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还不对外币开放,但是对人民币开放,这就是沪港直通,沪港两地可以用人民币互相买卖对方的股票。

有了香港这样一个试验,我们突然发现,在上海自贸区可以有抓手、有附着点,就是资本项下可兑换的安排,先流动,再兑换,其实就是这三个科目兑换进程的安排。

同类推荐
  •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本书系高校经济学教材。本书首先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分七章从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微观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

    《Copy Right!》为你展现专利法案的另外一面,不同于我们对版权与专利的传统理解,这些版权意识薄弱的领域——字体、美食、橄榄球、数据库、单口相声……为什么没有被盗版侵蚀地日渐消逝,而是更加的繁荣。《Copy Right!》作者卡尔·劳斯迪亚与克里斯托夫·斯布里格曼将为你一一解开生活中的仿制经济学谜团。
  • 中国经济大讲堂1

    中国经济大讲堂1

    《中国经济大讲堂》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我国高端人士,以通俗、生动的演讲形式,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紧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纵论中国经济方略,向广大读者传递丰富的经济知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的权威之作。对书对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深刻、有针对性的诠释,使各领域、各阶层人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清晰、系统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精确地把握中国经济脉搏。
  • 城镇化转型

    城镇化转型

    在推进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行投融资创新与改革,既能有效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差异,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与挑战出发,对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并详解了这一框架所需要的财税、土地和金融改革。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可说是少数的“世界著作”之一,这本书不是为一国而作,而是为全世界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作,而是为一切时代。在这本书里,极高的智力与多样的兴趣和同情心自然而然地结合为一体,所以世人之中,不管什么样的类型或脾气,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一点与自己有联系的东西。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培根随笔》能同时让你产生读史书、读诗集、读教科书的感觉。培根的话语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还能使人们顿悟。
  • 掩埋在故纸堆的声音

    掩埋在故纸堆的声音

    甲午初冬的一天,我去了一趟金泉北边的木塔。木塔是银杏坪区政府的所在地,我去那里是为了打听两个已故人的踪迹。其实,我跟这两个人都不认识,之所以要打听他们,还得从几年前我买的几份资料说起。退休之后,逢双休日,断不了去金泉东庙那里的旧货市场转转。去那里不是买古玩,咱对那玩意儿不懂,也没有那份闲钱。我去那里只是在旧书摊上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遇上了花个十块二十块买上几本。2009年夏一个礼拜天的上午,又去了那里。来来回回转悠了几圈,没有一点收获。正准备打道回府,听有人喊“卖玉茭来”。这一声让我停下了脚步。不是觉得肚里饿了,而是那熟悉的乡音。
  • 等集众德三昧经

    等集众德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娶个老婆回家供着

    娶个老婆回家供着

    【女主痞气邪魅双人格,男主霸气神秘双身份】厉少说,“我老婆温柔贤惠,是名媛淑女,平常不拍戏的时候,就爱在家弹琴下棋画国画。”众人默,所以,那个一夜挑了京城十三少的机车女王,是谁家媳妇?厉少还说,“我老婆单纯善良,还富有爱心,平常连一只蚂蚁都不忍踩死。”众人再默,所以,那个在片场徒手灭了一窝毒蛇的女侠,又是谁家媳妇?月黑风高夜,厉少抱着枕头走进卧室,望向正在认真看剧本的某影后,“老婆,今晚求宠爱!”这时,被窝里钻出一只软萌的小奶包,“不行不行!今晚妈咪是本宝宝的!”
  • 魔针

    魔针

    上海滩石屏开诊所开泰栈蒙格尔寻衅话说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洋人在华夏古国横行霸道,胡作非为,自不必说。更有一伙披着宗教,科学家外衣的洋痞子,口里急着“和平、博爱”的“圣经”,暗地里却干着男盗女娼,抢掠民脂民膏的勾当。于是,便引出了许许多多炎黄子孙,血性男儿,巾帼奇才,谱写了一篇篇威武雄壮,可歌可垃的史诗。在下今日不说那飞檐走壁的江湖侠客,也不表那花前月下的才子佳人。
  • 即休契了禅师拾遗集

    即休契了禅师拾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NTRODUCTION to

    INTRODUCTION t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海蒂

    海蒂

    《海蒂》作者瑞士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施皮里,自她的长篇小说《海蒂》问世以来,纯真、质朴、无邪的海蒂就激励着世界上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成长,成为孩子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动力。一百多年来,这部小说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每一种语言,发行量不计其数。如今,海蒂已经成为一个永久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