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400000025

第25章 企业应对(2)

其实,美国和欧洲都是以人为本,只不过是以不同的人群为本。不清理坏债,就要把银行拖垮,银行的股东、出资人就要遭受损失。所以,美国以股东为本,以资金的提供者为本;欧洲则以资金的使用者为本,以债务人为本。

这两个大经济体主要的区别在于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按市场规律办,看上去冷酷无情,但结构调整迅速,美国经济率先恢复。欧洲各国落在后面,仍在债务的泥潭中挣扎。几个摆脱了债务重压的国家,比如爱尔兰、希腊,它们的办法其实还是卖资产,没有别的办法。政府出售国有资产,居民还不起债的,对不起,你的资产最后还是要让银行拿走,拖是拖不过去的。西班牙开始也扛着、拖着,实在扛不住了,资本市场上有压力,欧盟也给它压力,必须清理银行坏账,西班牙同样是减少政府开支,出售国有资产,偿还或核销债务。现在比较麻烦的是法国和意大利,还在那儿拖着,拖的结果是经济没有办法恢复。所以,对欧洲而言,我认为最坏的时刻还没有到来,去杠杆化还没有完成。

中国经济的高杠杆问题现在刚刚显露出来。经济的短期增长明显放缓,放缓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也是高度负债。政府和企业大量借债,搞投资拉动,投资的结果是产能的增加超过消费能力,造成各行各业的大量过剩产能。在过剩产能的压力下,企业现在不敢投资了,特别是制造业不敢投,最近房地产业也不敢投了,投资增速下降,经济增长就跟着往下掉。

投资不行了,消费是不是希望所在?很遗憾,消费不是想刺激就能刺激起来的,消费要有收入作为支撑。过去十几年里,中国居民的相对收入一直在下降,绝对收入还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落后于GDP,落后于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的增长,以至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缩小。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1993年居民收入为GDP的63%,2007年降到52%。估计这个比例近几年还在下降,收入跟不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就会越来越弱。

结构失衡给经济带来风险,中短期的最大风险在房地产,房地产价格如果大幅度调整,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就会水落石出,接着就会牵连银行。经济结构出问题并不可怕,调整过来就好,在调整的过程中,增长速度不可避免地要下滑,但在调整之后,就可以迎来另一轮增长的高潮。

结构性问题造成了短期的需求疲软,投资和消费都不乐观,经济的运行势态可以从“克强指数”中的发电量看出。请大家注意,用发电量作为GDP的近似指标,并不是要预测下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宏观的GDP和企业没有太大关系,企业做得怎么样和能不能准确预测GDP几乎没有关系。做企业不是判断大势踩准点,如果眼睛盯在宏观上,盯在政府什么时候出刺激性政策上,你的企业就危险了。

有人关心现在的微刺激会不会变成强刺激,我说微刺激、强刺激跟你有啥关系啊?即使像“四万亿”这种前所未有的刺激,也不过维持了两三个季度的繁荣。在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政策的作用注定是短期的。

我认为再推出强刺激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一是政府意识到了“四万亿”强刺激的严重后果;二是缺乏强刺激的资源,货币发行没有太大的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中央政府也许还有些余力,但地方政府已经负债累累;第三,本届政府的思路是通过改革创造新的红利,而不是政府花钱和印钞票。在改革方面确实也做了一些事情,尽管不到位,但方向还是应该肯定的。

从宏观层面分析的结论是:需求很快好转的希望不大,要等消除了过剩产能后,投资才能恢复,消费则取决于收入结构的调整。由于阻力大、方法不得力,改革红利也不是马上就可以看到的。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企业将在长期的低增长环境中运行,我想强调低增长的长期性,因为目前的增长放慢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该怎么办?收缩战线,回收现金,宁可踩空,不要断粮。对于收缩战线,有些企业感到纠结,有一种矛盾心理,现在收缩了,刺激性政策一出台不就踩空了?我想说踩空不怕,以后还有机会,要是现在断了粮,以后就没机会了。

在收缩战线的同时,建议大家认真思考转型。说到转型,我的观察是谈得多做得少,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企业还没有到生死关头。人都有惰性,习惯一旦形成,让他改很困难,不到生死存亡的关头不会改。在宏观层面上,我们希望看到增长模式的转变;在企业层面上,希望看到经营模式的转型,而阻碍转型的,主要是认识上的问题。

我们要认识到:第一,低成本扩张、抢占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第二,低成本获取技术和产品的时代也已经结束。过去国内、国外有未满足的需求,也就是有现成的市场,产品做出来不愁卖,跑马圈地,看谁的速度快、产量大、成本低。现在不一样了,市场迅速饱和,房地产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今后再想拿市场,必须从同行手中拿了,不是“占”,而是从别人手里“抢”。

过去我们生产简单的产品,现在低端市场都已饱和,高端的你仿不了,必须通过自己的研发,才能掌握能够打入市场的技术。这是一个全新的经营环境和全新的竞争环境,要想扩大市场份额,必须从同行手中抢夺市场,现有的产品卖不动了,要用新的产品打入市场,必须进行研发,这是很大的挑战。

不少企业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必须创新,但不知道怎么去创新,觉得转型的风险更高。有一句话很流行:“不转型创新是等死,转型创新是找死。”那么,为什么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处于低水平呢?

深入观察,内心世界的缺失是一个原因。按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仔细分析会发现,中国人的个人价值通常是用客观标准衡量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们—而不是主观的、发自内心的感受。什么叫成功?他们认为成功有客观标准,企业的成功是用销售额、市场份额衡量的,企业家就要看他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子。每天想着销售额和市场排名,他当然只求做大而不求做强。商学院的学生在一个班里,班长的企业是上百亿的销售额,几个亿或者几十亿的只能做班委而当不了班长,好像个人的价值和成功都体现在企业的规模上。企业的经营也喜欢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做那么大?因为他进了房地产业,所以我也要进。攀比、模仿,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冲动,没有内心的冲动和激情,怎么可能有创新呢?

乔布斯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已经不能用赚钱来解释了。两年前我到加州参观脸谱公司,同行的朋友问扎克伯格为什么要办这样一家公司。他说,让六亿人在一个平台上交流是件很酷的事。扎克伯格没有提他和几个小伙伴当初的动机—上传女生的照片,评比谁更漂亮。不管什么动机,都是发自内心的冲动。财富当然也是创新的激励,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激励。钱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衰减得很快,你赚到第一个100万时欣喜若狂,赚到第二个100万时笑笑而已,第三个恐怕就觉得很平常了,这个现象在经济学上叫作“边际效用递减”,内心精神上的驱动就没有这个问题。

如何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其实没有统一的答案,个人价值也没有客观的标准,全凭你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另一个与创新相关的概念是价值创造,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创造价值。有人可能会问,企业不是要赚钱吗?一点不错,企业要为股东赚钱,为了持续地赚钱,企业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赚钱和创造价值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可持续性,如果没有创造价值,你今天赚了钱,明天可能就赚不到了;如果创造了价值,你今天没赚到钱,明天、后天一定可以赚到。

什么叫创造价值?我的定义有两个:第一,你为客户提供了新的产品和服务,客户可以是企业或者个人消费者。比如智能手机,苹果公司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产品,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更准确地讲,是创造了新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苹果当然创造了价值。腾讯推出微信服务,人们因此获得了新的交流沟通手段,社交和私人生活也因此更加丰富,这也是价值创造。第二,你可以提供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但是你的成本更低,从而价格更低。通俗点讲,为客户省钱了,你就为他们创造了价值。

搞清楚创造价值和赚钱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和转型方向。转型一定要转向价值创造,以价值创造为基础,企业的发展才可能持续。以互联网金融为例,现在一窝蜂地上,看上去都赚钱,但大多数不可持续,因为它们没有创造价值。做信贷生意,最困难的是信用评级,准确估计每个客户的违约风险,才能决定贷款的利率和数量,这就需要收集和分析客户公司或个人的财务信息。

很多企业和个人过去在淘宝网上交易,阿里巴巴利用这些交易信息估计它们的财务状况和违约风险,根据信用等级发放贷款。你搞一个网站,只是把借方和贷方拉到一起,但你没有信息,无法评估信用等级,你的价值创造在哪里呢?阿里金融提供了低成本的信用评级,它创造了价值,因此它的商业模式是可持续的。

很多企业家想更好地判断形势,判断政策走向,这当然可以帮助企业赚钱,但并没有创造价值。你踩点踩对了,赚到了钱,但一定有企业踩错了,你赚了它们的钱,就像炒股票一样。从社会总体来看,猜宏观、猜政策不能创造价值,仅仅是在企业之间重新分配价值而已,宏观分析所带来的社会价值总和等于零。所以,我建议大家不必过度关注宏观,要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上,思考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有周期波动,上上下下很正常。一家好的企业,并不是看上升期扩张得有多快,而是看下行期能不能撑得足够长。建议大家多花点时间读书和思考,思考如何转型以及如何创造价值。

中国经济转型与企业家精神

张维迎

独立经济学者、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企业家是转型的核心之一

所谓的中国经济转型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这个转型包括两方面。

一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仍然没有结束,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也不知道。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企业家是完成这个转型的关键,1984年,我写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读书》杂志上,是一篇关于企业家的文章,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二是近几年谈得很多的,就是整改方式的转型。这个转型是从配置效率的提升推动创新驱动的整改,核心也是企业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些理论,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般的整转理论。一个是新古典增长模式,讲的是产量、生产从哪儿来,从三个方面来。第一是资本的积累。我们有越来越多的设备、越来越多的厂房,这和农业时代不一样。第二是劳动力增长。第三是技术进步。在新古典增长模式里,技术进步是外生的,什么原因带来的?我们不去讨论,总之是技术进步带来了整转。

我们做的主要是资本的积累,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国搞的计划经济跟这个整转模式是相符的,我们认为中国的民间进行积累的力量很弱,所以要借助国家、政府的力量进行积累,这叫作强制的储蓄,比如农产品价值压得比市场价格低。这种整转模式没有整转的机制,也没有结构。我们似乎觉得有量的增长,资本增加了,劳动力增加了,我们就可以有经济增长。我认为问题是很多的,包括资本为什么会积累,技术为什么会进步,这些增长模式都没有告诉我们。

第二个增长模式是我们现在用得很多的,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增长模式。GDP的增长代表经济增长,GDP包括三部分:消费、投资和进出口,这成为“三驾马车”。按照这样一种理论,经济增长来源于总需求的增长,我们要刺激消费、刺激投资、刺激进出口,出口超出进口的那部分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这种模式的政策含义是什么?就是要维持经济增长,我们就用国家宏观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包括现在讲的要扩大内需,实际上也是建立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说当今中国好多人喜欢这种模式,包括外商的投资,投资银行的分析师分析中国经济,需求怎么变化,有哪些消费需求、哪些投资,看政府的货币政策,要建立储备金,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模式基础上。

我认为,这个模式错得离谱,因为这“三驾马车”只是GDP的构成,本身不构成增长的源泉。我们讲投资,投资是增长的重要源泉,但是不能从需求的角度理解,投资本质上提供了供给,投资伴随着技术的创新使我们的生产力提高。但按照凯恩斯主义的增长模式,我们只要投资就有需求,就有GDP,这造成了现在中国面临的好多麻烦。更离谱的是消费,我们发展生产本来是为了消费,但在这个模式里,消费只是一个手段,我们的目的是GDP的增长。如果投资不行的话,我们怎么刺激消费?就像我们在2008年为了保持8%的增长速度,家电下乡进行各种补贴、鼓励买二手房,等等,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这个政策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就与2009年时凯恩斯主义的刺激政策有关。当我们面临新的困难时,我们还试图继续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去解决它,我认为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真正理解经济是怎么发展、怎么增长的。我想我们应该放弃凯恩斯主义的增长模式。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模式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斯密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种模式非常简单,一个国家的财富要增长,国民收入要增长,要依赖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即一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更多的东西,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创新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依赖于什么?依赖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这个道理非常容易理解。一个人如果做好多事情,是不可能做好的,必须专注于一件事,而且专注的面越窄,越能把这件事做得好,并且他越会不断地想出一些新的办法,进行改进,提高效率。而分工要依赖于市场交易和市场规模,我们要分工,要有市场。市场规模对我们认识经济问题来说非常重要。这当然不是亚当·斯密最先发现的,两千年前中国的荀子、西方古希腊的色诺芬尼都明确讲了。当一个村庄很小的时候,这个村庄不可能养得起专业化的人员。如果村庄很大,就可以养活很多专业人员,分工就越来越细。

同类推荐
  • 一片冰心在金融

    一片冰心在金融

    书分为“北京银行的创新实践”“金融发展的理论思考”“走向未来的积极探索”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闫冰竹委员对北京银行成立及其发展中的一些感悟、感想、思索。第二部分在各主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内容包括对新经济常态、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大数据、人民币国际化、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等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理论思考,不仅体现了闫委员对改革发展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还展示了其对市场经济金融热点的独到见解。第三部分,主要收集了闫冰竹委员在一些高层论坛的发言。
  • 经济学常识全知道

    经济学常识全知道

    冯雷钢编著的《经济学常识全知道:经典珍藏》讲述了:经济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懂得生活、懂得人生,可以更深刻地用经济学常识去掌控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不仅仅知道如何理财、如何投资、如何消费、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经济学常识全知道:经典珍藏》更能培养我们一种看问题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的作家萧伯纳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
  •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涵盖的经济学现象比较广泛,绝大部分都是用事例在说明经济学中的现象,包括经商、职场、投资、生活等方面,很多人在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以后,无论是做事还是生活,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正确且开明的经济学知识,会帮助你生活得更好。
  •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本书以颠覆性科技为主题,文章包括颠覆商业世界的十个趋势、扬帆海外:中国国企的世界梦、关乎2500亿美元: 如果中国不能填补高技能人才缺口、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探讨、本土车企如何实现“中国梦”?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商界、政界及经济生活中的隐形决策思维》是一本关于经济学思维的经典著作。作者巴斯夏以破窗的寓言为引子,指出了我们在政治经济决策中往往存在思维谬误,只看到“看得见的”部分,忽略了“看不见”的部分,进而导致决策失败,并且造成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书中的主题包括赋税、政府补助(产业、艺文活动、教育)、公共建设、贸易保护主义、就业问题等。就像哈耶克所说的:从来没有人用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就清楚地揭示了理性经济政策的关键难题所在。而建立“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思维模式,对个人也很有启示:决策始于远见,在做决策时,既能看到可见的后果,又学会看到当下看不到的后果以及可能给其他方面带来的影响,这也会助我们更好地做决策以及评估决策。
热门推荐
  • 夺命密室

    夺命密室

    贺克士名声大噪。自成功地侦破侦探所成立以来最大的“遭遇战”式的“真假公主”案之后,各种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夸张和渲染,什么“中国福尔摩斯”,“当今华夏第一神探”,“超人智慧和杰出推理”,直至“一面罪犯无可遁形的神奇照妖镜”,他被捧上天了。方宏明呢,可不是一般的沾光,由于贺克士处处回避,面对镜头和麦克风的事儿主要由他负责,他自然是如鱼得水,出尽风头了。记者也就投其所好,往他头上套光环,“年轻有为的华生式人物”,“与贺大侦探相得益彰”,“一主一辅,不可或缺”,“也是神探”。
  • 快穿男神反攻略

    快穿男神反攻略

    【1V1双处高洁,互宠无虐!】系统001很想哭,因为宿主不走寻常路。靠着自己逆天的武力值,每个世界都不主动攻略,反而女扮男装搞事情!古代世界——系统001:不是让你进宫争宠吗?你为什么在兵营成了将军!现代校园——系统001:你不好好攻略男主,当什么锄强扶弱的校霸?修仙世界——系统001:男主在你面前,你怎么追着妖魔跑了!到后来……系统001:是你攻略男主,怎么变成了男主攻略你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赤剑麟衣行

    赤剑麟衣行

    那夜,鲜血浸满他纹绣麒麟图腾的白衣,破败废墟中,他一个孤人,一把赤剑,斩杀尽那些所谓的武林正道,江湖豪杰。那天,他独自一人立在高崖,目送他离开………残阳如血,通红色的,透明!
  • 我的邻居是怨灵

    我的邻居是怨灵

    曹涵的倒霉一年,先是丢了工作,然后没了女友,就连吃泡面都没有调料包。一直到收到一个老家寄过来的手机,曹涵的命运因此改变。倒霉是因为隔壁的怨灵?那就找这怨灵邻居好好聊聊。“喂,邻居,露个面呗。”“哥们,给个面子,拿了我的给我吐出来。”“老哥,你要是敢搬家,我把你收进手机了哦。”“哟喂,兄弟,你还有个女儿啊。”
  • 手的保健细节和养护(现代健康丛书)

    手的保健细节和养护(现代健康丛书)

    手掌作为与人体各系统联系最为密切的器官,能自然、准确、及时地反映机体内部的活动状况,成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反映出人体尚未公开暴露出来的种种潜在疾病。人的脏腑器官在手上几乎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地方,可以通过这些反映部位上气色形态的变化看出人身体的各项机能。
  • 愿化一面镜子,常常照你笑

    愿化一面镜子,常常照你笑

    本书中精选了朱生豪先生的120封情书。这些情书无不展示了他在爱情中的浪漫情怀和真心实意,一字一句,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小哲理,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栩栩如生的朱生豪。细细咀嚼,满口生香。愿化一面镜子,常常照你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烘云托月

    烘云托月

    三百年后一瞬间,恩怨情仇两相牵。从文弱书生穿越成为妖孽的修炼者,屡遇奇药、奇人、奇事相助。破解龙族渊源,破冰跨区领域。成为新世界的神秘使者!
  • 神秘校草是女生

    神秘校草是女生

    (隔壁新书《死对头好像喜欢我呀》已经发了!大家快去看呀!)神秘美少年左凌空降北赢高校。第一天就登上了校园风云榜的第一名,成为了女同学们心中的头号校草。【这是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