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8400000013

第13章 良好的教养就是美

但是,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外表更美的话,我们必须首先美化自己的心灵,因为我们内心的每一个思想、每一个动机都会清晰而微妙地反映在我们的脸上,决定着它的丑陋或美丽。内心的不和谐将歪曲世上最美的容颜,使其黯然失色。

莎士比亚说过:“上帝给了你一张面孔,而你自己却另造了一张。”我们的心灵可以随意地制造美丽或丑陋。

对最高形式的美来说,温柔的、高贵的性情无疑是最不可缺的,它可以令最平凡的面孔焕发光彩。相反的,暴戾的性情、恶劣的脾气和嫉妒的心理,会毁坏世界上最美丽的容颜,使得它丑陋无比。毕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与优雅可爱的个性产生的美相媲美。无论是化妆、按摩,还是药品,都无法改变和遮掩由错误的思维习惯所导致的偏见、自私、嫉妒、焦虑以及精神上的摇摆不定反映在脸上的痕迹。

美产生于内在的心灵。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够培养一种优雅宽宏的精神状态,那么不仅他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具备一种艺术美,他的体魄同样是健美的。因为内在的美会使外在的美愈加耀眼生辉,光彩逼人。在他身上,的确会焕发出迷人的优雅和魅力,这种精神上的美甚至要胜过单纯的形体美。

我们都曾经看到,即便是容貌极其平平的女士,由于其迷人的个性魅力,照样给我们留下了非同凡响的美丽印象。通过外表展示的美好的心灵反过来又影响着我们对形体的看法,在我们的眼里,它仿佛也变得婀娜多姿了。

某人在谈到几妮·肯布尔时这样说:“尽管她又矮又胖,还长着一张很红的脸,但是她留给我的印象却是高贵品性的完美化身。我从来没有在别的女性身上看到如此鲜明的个性。任何一种纯粹的外表美在她面前都只能是黯然失色、自愧弗如。”安托尼·贝利尔说得非常对:“在这世界上没有丑陋的女人,只有不知道怎样使自己显得美丽的女人。”

最崇高的——一种远非仅限于容貌或形式的整齐匀称的美——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即便你的容貌普通平凡到了极点,你也完全有可能通过持久地给大脑充实美的思想——不是那种肤浅的美的思想,而是心灵上的美、精神上的美——通过培养善良的、乐于助人的、与人为善的精神,而逐渐地获得它。学识的修养、品德的陶冶、感知的触觉、情操的培育、智慧的增进,以及人格与思想的修炼,所有的这一切都能影响一个人的外形与气质,使之高贵卓越!

正是那种热诚慷慨的随时准备帮助他人的心态,以及在任何地方撒播阳光和欢乐的美好心愿,构成了所有真正的个性美的基础,并使得我们永远神采焕发、美丽动人。渴望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并付出相应的努力,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而且,既然外表只是内在的一种反映,是思维的习惯和通常的心态在身体上的展现,那么我们的面孔、我们待人接物的态度、我们的一举一动就必须和我们的精神世界相吻合,并变得更加温柔和富于魅力。如果你的脑海中时时拥有美好的思想和善良的愿望,那么无论你到任何一个角落,你都会给人留下优美和谐的印象,没有人会注意到你的长相是多么的普通或是你的身体有什么缺陷。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女孩,由于上帝没有赋予她们娇艳的容颜和绝世的姿色,她们就自怨自艾,郁郁寡欢,哀叹这不幸的遭遇。实际上,她们是过分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她们压根不象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丑陋;如果不是由于她们自身在这一问题上的敏感和多疑,其他人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如果她们能够摆脱这种敏感和自卑,而以一种更加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生活,那么她们完全有可能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得自己的思维更加敏捷,态度更加得体,谈吐更加风趣,个性更加完善,从而弥补外表的缺陷和不足。

我们都仰慕绝代风华的面庞和绰约丰盈的身姿,但是,我们更热爱在崇高的心灵映衬之下的面容。我们之所以爱它,是因为它预示着我们有可能成为完美的人,它代表着造物主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激起我们的爱和仰慕的并不是最亲密的朋友的外表,而是他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唤起的对友情的追忆和向往。最崇高的美并不是一种实际的存在,它是一种理想,一种隐约可见的追求,一种体现在某个具体人物或具体事物上的美好品性,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喜悦。

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动人,更加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这种对最高层次的美的追求绝非没有意义。

然而,如果把对美的热爱仅仅局限于对外表形式的追求,那么,实际上是错失了它最丰富的内涵。所有形式上的美,包括色彩的美、光与影的美、声音的美,的确使得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更加艳丽动人。然而,如果你没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如果你的灵魂是扭曲的,你就无法感受这博大精深的美。只有内在的精神,只有易感的心灵,才赋予了万事万物美丽的色彩,才使得我们觉得心灵中有什么要洋溢,要升华。

我们热爱那些外在的美,因为我们渴望完美,而对于那些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理想的美的人与物,我们更不能不抱以深深的敬意。

美好的心灵能够使得最单调乏味的环境变得朝气蓬勃,充满诗情画意,能够给最阴暗的角落带来明媚灿烂的阳光,并能够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孕育优雅和恬静。

试想一下,如果缺少圣洁生活的意识,如果不坚持展现和强调生活本身的诗意,如果不向往生活的和谐,如果没有一颗美好而伟大的心灵的话,我们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如果没有这些美的缔造者,没有这些美的追寻者,没 有这些在任何一个角落、在任何一种条件下都挖掘和显示那些最美好最耀眼的闪光点的人们,我们的生活将变得何等肮脏,何等无味!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所谓的成就、显著的特性或精神品质能够象对美的感知和欣赏一样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满足和愉悦,能够如此大地增进我们的幸福。由于孩提时期所受的审美能力训练,有多少人因此而免于犯错,甚至由此避免了走上犯罪的道路。对真正的美的热爱可以使得孩子们增强免疫能力,不致使自己的天性朝粗野和残暴的方向发展。同样地,它可以使得他们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是非分明,岿然不为所动。

我们的父母往往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来开发孩子身上热爱美和欣赏美的天性。他们没有意识到,在敏感的童年时代,家庭中的一切布置,甚至包括挂在墙上的图画和照片,都可以极大地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父母应该抓住任何机会让自己的孩子欣赏优美的艺术品,聆听美妙动人的音乐;他们应该经常为孩子朗读或者是让孩子朗读高尚的诗歌,以及某些经典作家鼓舞人心的作品,这些作品能够为孩子注入美妙的思想,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能够引导他们去感受和领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我们在孩童时代所受的影响决定着我们未来的个性,决定着我们是否具备独立的思想人格,决定着我们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初期,每个人都对美有着那种天然的感知,但是,这种对美的本能热爱必须有后天的培养作支撑,否则它就会逐渐消亡。对于一个生活在贫民窟中的孩子和一个出身于富豪家庭的幸运儿来说,他们对美的渴望和追求都是同样强烈的。雅各布·里斯就说过:“穷人生理上的饥饿和对食品的渴望并不比他们精神上的饥渴和对美的渴求更为强烈,更不容易满足。”

里斯先生经常设法从他在长岛的家中给位于纽约桑树街上的“穷人们”带去美丽的鲜花。“在我离开渡口不到半个街区的地方,他们就跑了上来,”他说,“然后我就发现自己被一群尖声喊叫着的孩子拦住了,他们喊叫着要求我给他们花朵,在我分给他们每人一枝花之前,我根本别想再挪动半步。当他们拿到花之后,就四散地跑开了。每个人都以极其警惕的眼光保护着自己的花朵,直到找到某个可以藏身的地方之后,他们才心满意足地欣赏着自己的胜利果实。下一次他们就会拖拉着其他的孩子,包括大一点的、胖胖的孩子或瘦弱幼小的孩子,希望他们也能够得到一份。而所有的孩子在看到那些来自原野的娇艳欲滴的花朵时,眼睛立刻睁得又大又圆,因为他们从未看到过如此美丽的东西。一般来说,孩子越是幼小,越是贫困,他们对花的渴望就越加强烈,于是我手中的鲜花就这样分发出去了。有谁能够拒绝如此童稚的心灵呢?”

“我由此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认识是多么肤浅,实际上还存在一种比生理上的饥饿更加严重的饥渴。所有的孩子都热爱美和一切美好的事物。这是神圣的自然天性在他们身上的闪耀。正是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灵逐渐成长。当他们尖叫着要求鲜花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以这种唯一可能的形式努力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放任贫民窟以 它的肮脏、愚昧、丑陋扼杀孩子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的话,我们实际上是在枯竭他们的心灵。一个人可以光有伟岸的身躯而没有健全的灵魂;但是,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母亲,他或她对国家就毫无价值,一无是处。他们为这个社会留下的痕迹只能是贫民窟肮脏污秽的印记。”

“因此,在近来这些日子里,我们去了贫民窟,为他们修建了房子,教育母亲把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美丽;我们把孩子们聚集起来送进幼儿园,在学校里挂上漂亮的图片;我们在原先阴暗污秽的角落修建起了美丽宽敞的校园和公共建筑,种植了碧绿的草地和灿烂的鲜花,在那儿,阳光是如此明媚,鸟儿是如此欢欣;我们教育孩子们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生活——啊,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多么需要啊——我们在努力地除旧迎新,尽量地为未来清扫障碍,因为公民的这种损失是任何社会都无法承受的,即便是美利坚合众国也不能长久地承受。我们在偿还因为漫不经心而欠下的债务,再也没有比这更值得从事的事业了。”

在纽约的贫民窟中,有许多热爱美的贫穷孩子。而对于那些百万富翁来说,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走进你的画室并搬走最珍贵的作品,但是,你却永远无法在他们身上发掘美,发现美。因为他们的审美能力,他们对美的纤细敏锐的感觉,早就在自私自利地追逐金钱的过程中丧失殆尽了。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充满了美好的事物,但是大多数人还没有培养起察觉它们的能力。我们不能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因为我们的眼睛没有受过相应的训练来发觉它,我们的审美能力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我们就象那个站在伟大的艺术家特纳旁边的女士,当她在欣赏艺术家最精美的一幅风景画时,惊讶地喊道:“啊,特纳先生,为什么我无法在大自然中看到你在作品中所描绘的风景呢?”

“你难道不希望能看到吗,夫人?”他回答道。

想一想吧,在对金钱疯狂、痴迷、自私自利和有违常理的追逐中,我们放弃了生活中多少珍贵的东西啊!难道你不希望能够象特纳那样发现大自然中的绝美景致,或者象罗斯金那样在恢弘壮丽的日落中领略美的真谛吗?难道你不希望把更多的美带进你的生活,而不是在追逐生活中庸俗的目标时放任你的天性变得粗俗、你的审美能力日渐退化、你优雅的本能渐趋萎缩吗?难道你不渴望着过一种高贵和谐的生活,而不是让你的本能中兽性的一面更变本加厉,每天绞尽脑汁算计着如何赚取更多的金钱,如何从他人手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吗?

那些受到过美的教育、能够察觉美和欣赏美的人们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一种任何外力部不能剥夺的财富。然而,这种财富实际上能够为任何人所拥有,只要他们在年轻时代就努力培养视觉的、心灵的和精神的优良品质。

同类推荐
  • 微习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微习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是个天生的懒癌患者。为了改变这一点,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今天这本书中提到的方法,可以说是“智慧”鼻祖,它帮我们把意志力节约到了极致,微习惯是科学的,根据我们大脑的“工作”习惯,我们“顺势而为”。
  •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做人都很难,做好人更难。纵观历史,大凡能成就伟业者,无不是深谙做人之道,知道做人何时应该进,何时应该退,何时应该发脾气,何时应该深藏不露。那些成大事者,多能方圆通达,在危难时刻总能把做人的机智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
  • 面对久病家人的勇气

    面对久病家人的勇气

    本书中,美国临床心理师巴里·J.雅各布斯和茱莉亚·L.迈耶讲述了诸多家庭治疗的临床案例和个人长期照护家人的亲身经验,并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和疗愈指南。通过对28个主题、145则真实的故事,一步步为你注入面对久病家人的勇气,帮助你协调自己的情绪和精神上的压力,减少照护过劳所造成的伤害,获得心灵的慰藉。
  • 心态决定人生

    心态决定人生

    走进这本书,你即将开始的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旅程、学习掌控自己人生命运的旅程。托尔斯泰说过:“我劝所有的人都要想到自己的翅膀,要向上高飞。”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心态就是你理想的翅膀,改变你的心态,你就能张开翅膀,飞向理想的天堂,成为一个卓尔不凡的人,拥有一个卓越的人生。
  • 会用人看这本就够了

    会用人看这本就够了

    《会用人看这本就够了(珍藏版)》介绍了用人之道,博大精深,所有想长久在领导职位立志于凝聚人心,干一番事业的人必须练就的本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为领导者,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必须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正确用人,为自己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管理者要想达到理想的用人状态,关键是要与下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用人时,要敢于信任下属,善于授权,并做好对下属工作的监督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赢得真心拥戴。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公主嫁到太风华

    快穿之公主嫁到太风华

    百里莲音本是红颜国的冰肌玉骨的尊贵公主。原本今时,她要登基为帝,执掌一国。众所周知。女帝登基,举国欢庆。万人朝拜,声势浩大。她凤袍霓裳,披着九仪凤冠珠帘,在万人欢呼与尊敬声之中,正欲款款落座在那华美艳绝的尊贵丹陛之时――眼前却平白无故的一黑,当场于登基典礼中丢脸仙逝。并与凤位失之交臂。
  • 拳变馀闻

    拳变馀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其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哈姆雷特》的整个故事渗透着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表达。本书还收录了莎士比亚另外两本经典剧《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 掌上花开

    掌上花开

    《掌上花开》本书收录了宗利华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 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

    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

    诗是人来写的,也是写给人的。人的一生,从纵向看,是四季,从横向看,是五情。四季是什么?春夏秋冬。对应着人生,就是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五情是什么?喜怒哀乐怨。对应着人心,就是那些回环往复,起伏不定的心情。该书以为喜、怒、哀、乐、怨五种人生情感为切入点,带领读者从人生五味的独特视角,体会唐诗里的五情五味。通过精心收录的30余首唐诗解读,将唐诗的精神情感与现代人连接起来,为读者展现唐诗虽经千年却永不过时的恒久魅力。人有五情,人就活着。诗有五情,诗就永恒。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大作家姚雪垠

    大作家姚雪垠

    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当代作家姚雪垠,光在文坛上就“辛勤耕耘七十载,呕心沥血超千万。”七十载,历尽坎坷,九死一生;超千万,字字心血,矢志不渝。姚雪垠一生度过九十个春秋,九十度春秋有些漫长,却又是那么短暂,而姚雪垠却在当代文坛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可以这么说,他把灵魂和躯体化为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而这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就是他灵魂和躯体的化身和再现。
  • 重生异界去养龙

    重生异界去养龙

    末日来临,地球上所有人被传送到异世界,一个数据魔法的世界!在这个魔力浪潮中,人类驯养战宠,开辟领地,役使北方冰原的霜狼兽,冰原猛犸;驯养南方大平原的黄金雷龙,巨型迅猛龙!苏麟死后,却发现自己重生到了11年之前,灾难还没发生的时候!他本来只想在异世界安静的种田养龙,当自己的龙骑领主,然而女神突然到访,希望他去拯救女神!苏麟:嗯?
  • 篮坛防守者

    篮坛防守者

    一个普通人,一个从天而降的篮球系统,带给你数据化篮球的享受。喋喋不休的垃圾话,强悍的身体,艺术般的技巧。我是实力的测试仪,合同的检测机构。嘿,伙计,这里是禁飞区——步飞。
  • 绘境

    绘境

    我是如何来的,记忆里有什么吗?不知道……现在已经习惯了,旅程……开始了吗?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