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3700000004

第4章 陪太子读书的于志宁

于志宁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他一生都沿着儒家的标准线路走,正心、修身、齐家,忠于王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生没犯过什么错误。在风云变幻的贞观十七年,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之争导致了满朝文武人人自危,而身为太子的师傅、处在波谷浪心的于志宁却安然无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于志宁的性格和命运早已由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是雍州高陵县人,是关中的白菜心地带,又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富足和安定是有保障的;于志宁的曾祖父曾作过北周的太师,他的父亲于宣道是隋朝的内史舍人,官阶也不低,社会地位比较优越;于志宁生于开皇八年前后,正是隋初升平之年。在诸多的有利条件下,于志宁的早年生活应是十分优裕的,每日里无忧无虑地读圣贤书、交接宾朋,顺便也学一学官场上用得着的知识和人情世故。隋炀帝大业末年,于志宁出任冠氏县县长,有机会实习一下在家里学的那些统治之术,包括文书、律令之类的。很可惜这个实习期并不长。农民起义爆发了。怎样治顺民,先辈圣贤有语录,放之四海而皆准,大可以照方抓药;怎样治叛民,圣贤没教过,于志宁不知道该怎么办,无奈之下,扔了乌纱,卷起铺盖回老家。

李渊在太原起兵,挥师进入关中,于志宁率领众人在长春宫搞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让李渊喜出望外,“甚加礼遇,授银青光禄大夫。”实际上这光禄大夫那光禄大夫的,都是虚衔,没多大用处。当时李渊见人就封官,口里问着,手里写道,笔不停挥,一天就封了1000多人,所以虚衔也泛滥,荣誉称号也贬值。倒是李世民给了于志宁一个实官,让他作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赞军谋。从此,于志宁跟着李世民打江山,每有征伐都跟随着,还兼任了文学馆学士。

在李唐王朝的统治制度创建之初,于志宁是作为一名律令专家在发挥作用。由于隋末农民起义时间较长,隋朝的统治制度破坏殆尽,要恢复起来很不容易。于志宁“前后预撰格式律令、五经义疏及修礼、修史等功,赏赐不可胜计”。看来,于志宁早年学的统治之术和公文规范、法律条例派上了用场。贞观三年,于志宁任中书侍郎,是中书省的二把手。这时候,一件极小的事情改变了他的命运。有一天,唐太宗一高兴,请三品以上的大臣到皇宫吃饭。饮酒饮得正欢,忽然想起于志宁咋没来,就问旁边人。有人报告说:“您请的是三品以上,于志宁还不到三品,所以就没来。”唐太宗便派人叫于志宁来赴宴,给他加了一个官散骑常侍,又让他作太子左庶子。这一任命把于志宁的大半辈子套牢在陪太子读书的位子上,出力而不讨好,实在是有苦说不出,有泪往肚里流。

唐太宗对于志宁说:“古者太子既生,士负之,即置辅弼。昔成王幼小,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皇太子既幼少,卿当辅之以正道,无使邪僻开其心。于志宁教导太子勉之无怠,当称所委,官赏可不次而得也。”

唐太宗为了让李唐王朝长治久安,对继承人的教育十分重视,他选用于志宁这样模范遵儒家道德规范的人来辅导太子,作太子的表率,可以说是深谋远虑。甚而至于在委以重任之时,还对于志宁许诺官赏,真正是用心良苦。

于是,于志宁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太子读书,教太子理政,教太子做人。其他的事情也参与着,对太宗也时有劝谏。不过,他的劝谏多是一些细枝末节,仪式、礼数之类,裨补不大。只有一件事情还可以说一说,那就是功臣袭封刺史之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有一个天真幼稚的想法:想让宗亲和功臣的子孙们世袭刺史之位,让功臣的子孙们永远辅佐自己的子孙,“共保富贵。”他的这道命令刚下达,于志宁就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不是久安之道,上疏谏争。大臣马周也上疏说:“尧舜之父,犹有朱、均之子。傥有孩童嗣职,万一骄愚,兆庶被其殃而国家受其败”。再加上长孙无忌等人不愿离开京城到封地去,唐太宗最后只好下令停止世封刺史。

于志宁是最理想的老师,可是太子李承乾却不是个省事的学生。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太宗即位时就立承乾为太子,早早确定了接班人地位,当时承乾才8岁。承乾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唐太宗很喜欢,有时让太子听断政事,颇识大体。太宗有时外出,就让太子承乾留守京城。又给太子配备了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这样正直又博学的老师,希望把承乾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好放心地把江山交给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承乾开始染上一些坏毛病。他喜欢声色犬马,游戏毫无节制,只是害怕唐太宗知道,所以不敢太明显。每次上朝办事,都要讲一番忠孝之道,下朝后却和一帮小人玩得邪乎。有时发现某一位宫臣要进谏,赶快正襟危坐,作一番很严肃的自我批评。谁还能再说什么呢?史书上说:“枢机辩给,智足饰非,群臣拜答不暇,故在位者初以为明而莫之察也。”

李承乾的两面派手法玩得高明,瞒过了群臣,却瞒不过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于志宁看到李承乾“数亏礼度,志在匡救,撰《谏苑》二十卷讽之,太宗大悦,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

于志宁辛辛苦苦地写书劝谏,虽然得到了唐太宗的嘉奖,在太子承乾那儿却没起什么作用。贞观十四年,于志宁兼太子詹事。次年因母亲去世解职丁忧。还没容他丁忧期满,唐太宗又起用他为太子詹事。于志宁上表请求唐太宗再给一段时间,让他守孝期满,唐太宗让大臣岑文本到他家传话:“忠孝不并,我儿须人辅弼,卿宜抑割,不可循以私情。”皇上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于志宁只好赶快就职。

太子李承乾在农忙之时大兴土木,营造曲室,奢侈过度;又耽迷于靡靡之音中不能自拔,于志宁多次上书进谏,“承乾不纳。”承乾又招揽了许多宦官,于志宁再一次进谏:“伏望狎近君子,屏黜小人,上副圣心,下允众望。”承乾不但不采纳,而且“览书甚不悦”,怒形于色。

这时候的李承乾自我意识过度膨胀,任性而狂妄,对一切的正确意见都听不进去。太子右庶子张玄素因为承乾游猎废学,两次进谏。第一次上谏书,承乾不纳;第二次再谏,“承乾览书愈怒,谓玄素曰:‘庶子患疯狂耶?’”又有一次,承乾在宫内敲鼓,声闻于外,张玄素叩门请见,极力劝谏,承乾气哼哼地拿出宫内的鼓,摔坏在张玄素面前。他又派手下人在张玄素早朝时,用马棒袭击张玄素,差一点打出人命来。

与张玄素同为难兄难弟的于志宁,虽然没有挨马棒,但有一次比挨马棒还危险。有一次李承乾私引突厥人入宫,于志宁又一次上书进谏,承乾大怒,派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刺杀于志宁。两人深夜潜入于志宁家,见于志宁还住在苫庐中为母守孝,受到了感动,不忍心杀了这位孝子,于志宁因此免于杀身之祸。

太子承乾似乎是走火入魔了,处处和别人打别扭,让做的事偏偏不做,不让做的事执意要试一试。他让人做了一个八尺铜炉,六隔大鼎,招募亡奴偷盗民间的牛马,亲自烹煮,和亲近的小厮们一块儿吃。喜欢学突厥话,穿着突厥衣服,让左右的人也扮成突厥人,模仿突厥生活。有一次还心血来潮学起突厥的葬仪,躺在地上装死。还说:“一朝有天下,当帅数万骑猎于金城西,然后解发为突厥,委身思摩,若当一设,不居人后矣。”

太子承乾私幸乐童称心,唐太宗闻知大怒,杀了称心等人,严厉谴责承乾。但承乾不思悔改,痛惜称心,在宫中专门盖了一座房子,挂起称心的画像,让宫人早晚奠祭。又在宫内埋葬了称心,立了墓碑,常常数月称病不朝。

太子承乾之所以有这么严重的异常表现,部分原因是过度放纵自己,更重要的原因是魏王李泰对嗣位的威胁。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好学、多才多艺,为李世民所宠爱。“太宗以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又以泰腰腹洪大,趋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

唐太宗对李泰的特殊政策。李泰当然要用足用活。特别是开文学馆,和李世民为秦王时开文学馆何其相似乃尔!父亲的榜样在前头,李泰照葫芦画瓢没什么难的。所以,李泰“潜怀夺嫡之计”,笼络朝臣,邀取时誉,准备取代承乾。贞观十二年,魏王府司马苏“以自古名王多引宾客,以著述为美,劝泰奏请撰《括地志》”。李泰立即采纳,奏请多位名臣共撰此书。贞观十五年书成,唐太宗大加赏赐,每月供给魏王李泰的财物远远超过了太子承乾。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反对,唐太宗虽然采纳,但对李泰的过度宠爱并没有改变。他又让李泰搬到武德殿去住。魏徵认为唐太宗不应让李泰处在嫌疑之地,上书苦谏,此事才作罢了。

李泰因为得到唐太宗的偏袒,更加无所顾忌,加快了结党夺嫡的步伐。他网罗朝臣韦挺、杜楚客等人,又联合20多名驸马和功臣子弟,结为朋党,一支可以和太子承乾相抗衡的力量已经形成。而承乾渐受冷落,内心郁闷,干脆破罐子破摔,更加放纵胡闹。

唐太宗在太子与魏王之争中一直迟疑不定,首鼠两端。一方面,他怕废承乾立李泰会破坏长子继承制的秩序,为后世子孙夺嗣开个不好的先例,加上玄武门兄弟相残的事件在他内心仍在隐隐作痛,他不愿同样的悲剧在儿子们身上重演;但另一方面,他又对承乾很不满而属意于李泰。承乾腿脚有些毛病,唐太宗再三给人说:我儿子脚病倒不要紧……实际上内心很在乎,要不然也不会再三再四地说。更重要的是,承乾后来的表现太差,唐太宗把江山交给他不放心。

由于顾虑重重,加上大臣魏徵、褚遂良等的反对,唐太宗没有执行废立计划。贞观十七年初,唐太宗对群臣说:“闻外间士民以太子有足疾,魏王颖悟,多从游幸,遽生异议,侥幸之徒,已有附会者。太子虽病足,不废步履。且《礼》,嫡子死,立嫡孙。太子男已五岁,朕终不以孽代宗,启窥窬之源也!”

这算是一个表态,但这个表态很勉强。唐太宗还派德高望重的魏徵去辅佐太子承乾,意在安定人心。但他对李泰却没有做相应的安排,李泰的势力依然在膨胀,对承乾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承乾依然焦躁不已,任性胡闹。他和汉王李元昌关系亲密,“朝夕同游戏,分左右为二队,太子与元昌各统其一,被毡甲,操竹,布阵大呼交战,击刺流血,以为娱乐。有不用命者,披树挝之,至有死者。且曰:‘使我今日为天子,明日于苑中置万人营,与汉王分将,观其战斗,岂不乐哉!’又曰:我为天子,极情纵欲,有谏者辄杀之,不过杀数百人,众自定矣。”汉王元昌还看上了唐太宗身边的一个侍女,他请求太子即位后把这个侍女赐给他,承乾也不加思索地答应了。

太子承乾一方面纵情游乐,另一方面也在阴谋着扳倒李泰。他先是派人告李泰的黑状,被唐太宗识破,没能得逞;后来又派刺客纥干承基等人刺杀李泰,也没有成功。最后,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军事实力上。开国功臣侯君集对唐太宗心怀不满,承乾便和他通谋,又网罗了一些人,准备杀入宫中,直夺帝位。

就在这个时候,唐太宗的另一个儿子李起兵造反,很快被李挫败,在齐王李起兵之后,承乾还洋洋得意地对纥干承基说:“我宫西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耳,与卿为大事,岂比齐王乎!”没想到,齐王兵败,还牵连到纥干承基,纥干承基在狱中坦白了太子承乾谋反的事,于是唐太宗废承乾为庶人,杀侯君集等。

承乾被废,魏王李泰以为时机已到,准备登上储位。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倾向于立晋王李治。魏王李泰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有一次扑到唐太宗怀里说:“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唐太宗信以为真,告诉了众臣。褚遂良立即指出这一席话的虚伪性,李泰过火的表演反而弄巧成拙。李泰又去威胁李治,又被唐太宗知道了,对李泰的影响也不小。还有李承乾的一句大实话也对唐太宗的决定大有影响。他说:“臣为太子,复何所求!但为泰所图,时与朝臣谋自安之术,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耳。今若立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唐太宗绝对不想让后人得到储位可以争取的印象,所以对李泰和承乾都不用,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在承乾李泰之争中,贞观群臣多受牵连,开国元勋房玄龄被疏远,魏徵虽死,但因为生前推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唐太宗怀疑魏徵结党,推翻了魏徵的墓碑,连公主嫁给魏徵儿子的婚约也取消了。倒是身在是非窝中的于志宁没什么事,主要原因恐怕是他不知道这么多事,知道了也不管,只是就事论事地劝善。

承乾事败后,唐太宗对于志宁说:“知公数有规谏,事无所隐。”所以还让他当太子左庶子,以辅佐新太子李治。

教软弱无能的李治用不着于志宁费什么劲,话说回来,于志宁再费劲也把李治变不成个有出息的男子汉。就这么凑合吧。李治即位以后,于志宁升官为侍中,为门下省的长官,是宰相一级的人物。虽然位高,但朝政大权基本掌握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手中,于志宁没多大作为,也不想揽那么多事。他进谏的事依然是鸡毛蒜皮类的小事。有人告长孙无忌,高宗李治让立斩告状之人,于志宁劝谏说得等到规定的时间再杀;衡山公主要出嫁,于志宁以为要按古礼守完三年服才能出嫁等等。

永徽二年,于志宁任尚书左仆射。第二年又兼任太子少师,又转回了老本行。

永徽五年冬,高宗雇用雍州四万余人修筑长安外城,有人上书说这不吉利,于志宁认为上书的人说话不吉利,应该杀头。高宗说:“若因上封事得罪,恐绝言路”于是不予追究。可怜的于志宁,想犯个错误居然未遂。

于志宁谦让的好品德依然在发扬光大,高宗赐给他田地,他奏请高宗分给别人;年龄大了,请求退休,高宗便免了他的尚书左仆射的职务,拜太子太师。

在唐高宗李治执政的最初几年中,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共掌朝政。后来,武则天逐渐得势,用各种阴谋和手段离间李治和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的关系,引勾结许敬宗、李等朝臣共同陷害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于志宁由于不管大事,没有成为首要目标。永徽六年,武昭仪羽翼既成,谋图废王皇后。昏庸无能的李治召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于志宁四人商议。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拼命反对,老滑头李称病不入;于志宁慑于武昭仪的淫威不敢说话。

又一日,李单独见到李治,李治又问废王皇后立武昭仪的事。狡猾世故的李回答说:“此陛下家事,何须更问外人!”高宗李治从此拿定了主意,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贬斥褚遂良。

于志宁闭口不言,自以为可以全身远祸,却没料到许敬宗等人绝不允许任何一位直臣再居高位。武则天作了皇后,开始对当初反对立她的人士进行报复,指使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又把褚遂良、韩瑗等大臣牵扯在内,连中立的于志宁也没放过,说他“党附无忌”,免去职务。随后,于志宁又作过荣州刺史、华州刺史,年龄大了,请求退休,得到批准后就回了家。麟德二年,于志宁在家中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于志宁死后,得了好几个官号、什么幽州都督、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之类的,没什么用处,只表示皇上还记得这位老师罢了。

同类推荐
  • 执法总监张培梅

    执法总监张培梅

    崞县属雁门,从清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半世纪间,军阀混战,日寇侵入,战事频繁,烽火连天,时势造就英雄,战时培养将军。张培梅便是其中之一。
  •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十几岁读纳兰,是惊才绝艳;二十几岁读纳兰,是捧心忍痛;三十几岁再读纳兰,似乎能懂得他为何怅惘。是面对生命中那些不可逆转的让人遗憾的无可奈何吧!对生命而言,对时间而言,对“情”而言。“如斯者、古今能几?”夸赞纳兰性德的词句,世人说得太多。众人将他神化,把他的词当作旖旎的情话,为他匹配了一个又一个求而不得的爱情故事。然而纳兰或许并非因为受了伤才写下了那些惊才绝艳的文字,他或许只是因为读了书中的伤情故事而伤情。恰如你我于昏黄的夜灯下,打开这本书,伸出手抚摸纳兰的一字一句,只觉曲调哀婉,指尖冰冷。
  •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冯其庸传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冯其庸传

    冯其庸是我国著名的红学研究学家、著名艺术家、著名考证学家。他出身于贫寒之家,从童年起他就饱受苦难,历尽艰辛,由于家境贫寒和时世动荡,小学和中学曾经几度失学,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可以说,他主要是凭着不懈的个人奋斗完成学业,并最终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代学术、艺苑大家。
  •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逝世于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图说世界名人: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记叙了俾斯麦为个人事业和国家前途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事迹,让读者看到一部不一样的、真实的“铁血宰相”奋斗史。
  •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称他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外国情报机关称他是“中国奇人”。他在刑场上陪过绑,从枪口下脱逃,当过野人;当过台湾高级间谍,受过蒋家父子的召见与嘉奖;与韩国四位总统是至交,打开了中韩秘密通道。他一身铮铮傲骨、嫉恶如仇,多次遭歹人暗算。在他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他多灾多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将领略到成大业者无坚不摧的个性与品格。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悍妃妖娆

    穿越之悍妃妖娆

    谁动了谁的琴弦响起了思念,谁守着谁的伤悲独自泪成涟,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最后血月凶兆出现,他们这世注定不能相守吗?那来世再从相见到相知,相伴,从相伴到相惜,相爱,从相爱到相依,相守,可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娘子驯夫

    娘子驯夫

    有没有搞错?她怎么摊上那么一个爹,喜欢赌博就喜欢赌博吧?为虾米要替她输个丈夫回来?自己不肯嫁,老爹还一哭二闹三上吊?好吧,她认栽,谁叫自己就这么一个爹爹呢?嫁就嫁吧?等嫁过去后,再逼那男人给自己写封休书不就得了!什么?自己才嫁过去第一天,还没等自己主动开口要休书,那死男人就要休了自己?有没有搞错?你不愿意娶我,我还不愿意嫁你呢?就算老娘要喜欢,那也是喜欢那种英勇神武的大男人,才不是你这种长的跟妖孽一样的死娘娘腔。想休我?没门?才嫁过来第一天就被你休,那我多没面子,再说了,就算要休也是老娘休你!什么,你又不肯休了?好,既然你愿意玩,那我就奉陪到底,看我不把你家搞个天翻地覆才怪?他爹也太狠了,跟人家赌博居然给自己赢了个娘子回来。好吧,你赢就赢吧,你好歹给我赢一个温柔贤惠的娘子回来啊?为啥要给我赢一个刁嘴难缠,武功高强,还没有一点女人样的恶魔回来呢?自己这是倒了哪辈子的霉运。新婚之夜居然被一个自己想休了的女人狠狠的踹翻在地!此仇不报非君子,你不是很想我休你吗?我改变主意了,我决定不休你了,我要陪你慢慢的玩,看谁玩得过谁!可是等一下,为什么这个女子不仅好酒贪杯,嗜财如命,还举止轻浮,而且她居然当着自己的面跟自己最好的朋友抛媚眼。他到底娶的是个什么怪物啊?为什么女子身上该有的东西,在他新婚妻子身上一点都看不到呢?片段一:“女人,难道你不知道什么叫三从,什么叫四德吗?”某男人铁青着脸道。“那是个什么东东?”某女子疑惑的挠了挠头道。“三从就是:一在家从父,二出嫁从夫,三夫死从子。四德就是:一品德要端正,二相貌要端庄,三语言不轻浮,四:持家有道!你既然已嫁我为妻,就必须要遵守女子该有的三从四德。”某男子一脸严肃的解释道。“不好意思,我一直都以为三从就是第一从妻,第二从妻,第三还是从妻!四德就是,娘子说话要听得,娘子发火要哄得,娘子出门要跟德,娘子花钱要舍得!”某女子高昂着头道。片段二:“对不起少爷,少夫人说了,要想进她房门,必须要提前三天预约”丫鬟小翠畏缩的看了眼某男子道。“我三天前已经预约过了”某男子皱眉道。“对不起少爷,夫人说了,就算三天前预约过了,见门前还要交一千两谈话费。”丫鬟小翠颤抖了下身子道。“这里是一万两,我把后面的几次一并付了”某男子脸色阴沉的道。
  • 口袋妖怪之脏套路训练家

    口袋妖怪之脏套路训练家

    联盟公告:禁止卡普选手在比赛的时候使用一本贯手这种能把山凿穿的绝招禁止卡普选手在比赛的时候让你的卡比兽摧毁赛场禁止卡普选手让你的耿鬼在赛场上和对方的精灵用精灵语说话禁止卡普选手放纵你的大钢蛇在比赛时睡觉顺便——请相关部门在卡普选手参加比赛的时候提高三倍的票价、以便从那些为了偷师而来的逃犯手上赚回修理会场的经费。请特搜官和搜查官们埋伏在周围、方便让其中部分人员有来无回。(友情提示:若是卡普选手看到了这则公告那建议你不要再参加联盟举办的任何比赛了、谢谢合作。)卡普看着公告上内容无奈的摇了摇头。“可我这人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参加比赛。”【群号:187132712】
  • 快穿之咸鱼令

    快穿之咸鱼令

    “听说你在找我?”男人低笑道。唐代滢疯狂摇头:“我没有!我不是!你胡说!”男人听她否认也不恼:“哦?那你在找什么?”唐代滢红着脸,哆不出一句话,过了许久才细语道:“我找咸鱼令碎、碎片。”“可我就是啊,宝贝儿。”避雷:男主皆为同一人。
  • 独家盛宠小娇妻

    独家盛宠小娇妻

    初次见面,她以为他喜欢的是男人。而他却将她按在怀里,在她耳边轻笑,“特意激怒我,想邀请我?”她眨了眨眼,迷蒙的水眸看着眼前的男人。“可是,大叔,你好像有点老。”于是,等她被男人死死的吃住,委屈的时候,她才知道,这个男人的确很老,是个货真价实的老司机!
  • 废土傀儡师

    废土傀儡师

    核冬天过后几十年,人们重建家园。城邦初建,聚集地林立,旧有的科技遗产,和进化、异能间的对撞,废墟开始复苏。少年陆石,从黑狱中走出,手握傀儡文明的钥匙,他的理想是:“吃饱、穿暖,还有,照顾好身边的小萝莉,还有修好某个小女孩儿的破烂玩具。”
  • 金川妖姬志

    金川妖姬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驭兽神朝

    驭兽神朝

    一个青年意外来到了一个异界大陆,每个人都以驭兽为本,强者为尊,看他将如何演绎一段传奇人生。(新人执笔,文笔欠佳,不喜勿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层领导力:西点军校和哈佛大学共同讲授的领导力教程

    中层领导力:西点军校和哈佛大学共同讲授的领导力教程

    全球领导力研究第一人约翰麦克斯维尔博士,通过40年的研究,逐步揭开领导力的秘诀。无论是培养将军的西点军校,还是培养企业家的哈佛大学商学院,都聘请麦克斯维尔博士开设领导力课程。《中层领导力》即是该著名课程的结集,出版十年来,风行全球,被奉为领导力培养的速成经典,也成为世界500强高管的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