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300000016

第16章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渲染有方

上课铃声响了,张老师步入课堂,刚要讲授《木兰诗》第三段,李萌同学便举手提问:“木兰代父从军自备鞍马弓箭等物,到一个集市就可以买到了,为什么要分别‘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呢?’李萌同学提出的间题,犹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池水之中,整个课堂激起了圈圈议论的涟漪。有的认为,东市只买到了骏马,其余的战具当然要到西、南、北三市去买了;有的认为这种写法太嗦,不够简洁;还有的认为这种写法不但读起来顺口,而且写出了木兰准备战具的忙碌气氛,使其替父从军的形象更加鲜明。

就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张老师笑着说:

“同学们,你们的争论很有意思。在回答李萌同学提出的间题之前,我先给同学们画一幅山水画。”课堂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张老师随即取出一张宣纸,贴在黑板上,拿起毛笔,蘸些淡墨,画了一座近山,同学们并未看到这座近山好在哪里。就在这时,张老师又对近山由淡而浓地层层染色加彩,描形绘态,几经润染之后,这座明暗相间、生气盎然的近山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整个山色郁郁葱葱,那微露的红檐富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山中的一条瀑布仿佛从天而降。这时,张老师又在宣纸的上方用淡墨轻轻一抹,一座淡淡的远山便出现在画面上。全班学生看到这幅虚实相生的山水画,个个拍手称赞。

张老师指着国画说:“画近山,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层层添色加彩,反复润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能使近山形象更加突出”的见解。“是呀,”张老师加强语气地说,“层层添色加彩,反复润染,是为了使近山的形象更加突出,加强艺术效果。国画的这种技法,叫做渲染。”张老师说到这里,取下国画,又把话题转到李萌同学的提问上,“其实,写文章与画国画亦有相同之处。为了突出形象,可以对场面、景物或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的某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加以描绘或形容。比如,按照常理,木兰本来可以在一个集市上买到鞍马弓箭等战具,为什么却要让她分别到东、西、南、北四市购买呢?”

李萌同学高高地举起小手,说:“这也是运用的渲染手法渲染木兰购买战具时紧张而又忙碌的气氛,从而使木兰代父从军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张老师肯定了李萌的意见,接着说:“渲染属于正面描写。往往从正面一写再写。《木兰诗》中还有几处渲染的文字,请同学们找一找。”有的学生举出木兰返回家里之后,怀着欢快的心情“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亦属于渲染。张老师同意了同学们的看法。有个学生问:“木兰出门共伙伴的时候,‘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否也是渲染?’张老师说:“这个问题提得好。我认为,这几句话属于烘托(侧面描写),诗歌通过伙伴之眼,烘托木兰女扮男装的成功,未露出任何蛛丝马迹,我们将列专题进行论述。”

有位作家说过,文章如果缺乏艺术感染力,就显得苍白无力,运用渲染手法是弥补苍白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写景中运用渲染,可使景色更加引人入胜。朱自清在《绿》中,面对梅雨潭写下了“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一句话,如果就此停笔,亦未尝不可。然而,仅此一句,不但难以抒发作者热爱自然、勇于进取的激情,而且难以引人入胜。所以,朱自清不惜笔墨,对梅雨潭的“绿”进行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润染:

她松松的皱撷(xie)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在这段景色描绘中,作者仿佛一位高等画家,拿起绚丽的彩笔,对梅雨潭那醉人的绿,一绘再绘,先绘它的动态,那泛起的波纹仿佛带着皱褶,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再绘它的色泽和性状,像“明油”一般名滑而明亮,像鸡蛋清那样“软”而“嫩”;最后绘出它的质地,犹如一块碧玉,没有一点儿“尘滓”。由于作者极力地进行渲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不能不“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运用渲染手法写人,既有助于突出人物的鲜明形象,又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在《灌园史晚逢仙女》(高中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冯梦龙不惜笔墨,着力写出了花农秋先(自称灌园臾)“觅花”、“买花”、“扫花”、“浇花”、“祭花”、“伴花”、“护花”、“惜花”、“赎”、“医花”等几个细节。在“扫花”、“浇花”、“祭花”和“伴花”这四个细节中,作者以渲染的笔墨写出了如下文字:

秋先每日清晨起来,扫净花底落叶,汲水逐一灌溉。

到晚上又浇一番。若有一花将开,不胜欢跃。或暖壶酒儿,或烹,(au)茶儿,向花深深作揖,先行浇奠,口称“花万岁”三声,然后坐于其下,浅斟细嚼。酒酣兴到,随意歌啸。

身子倦时,就以石为枕,卧在根旁。自半含至盛开,未尝暂离。

这里的渲染之笔,不仅将秋先爱花如命的“花痴”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而且还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正因为秋先是个“花痴”,当恶少张委“欺邻吓舍”,肆意毁坏花木时,秋先才勇于出来为了护花与其拼命;也正因为秋先是个“花痴”,感动了花仙,所以当他被张委诬陷入狱时,才有花仙出来相救,并且杀死了张委。假如作者不对秋先爱花如命的个性着力进行渲染,造成蓄势,那么面对张委毁坏花木的罪恶行径,秋先就不会与其拼命;又假若秋先不与其拼命,就自然不会被诬入狱;秋先不入狱,花仙的出现也就形同虚设了。所以,作者的渲染之笔,不仅突出了秋先爱花如命的“花痴’,形象,而且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为了把人物、景物、场面写得生动形象,在渲染中,通常运用各种辞格进行充分描绘。在《明湖居听书》中,作者刘鹦为了表现白妞(王小玉)高超的演唱技艺,除了从“初不甚大”、“越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扬起”几个过程进行渲染外,又在每一个过程的渲染中,“邀请”了一些修辞格参与,从而把白妞的演唱艺术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请看白妞“越唱越高”的表演:

唱了数十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哪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嗽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切,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作者在描绘白妞的演唱时,饱蘸通感辞格的色彩,把作为声音的听觉化为看得见的视觉(像钢丝抛入夭际;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进行渲染。这里的通感辞格,打开了读者想像的视野,仿佛看到白妞的声音向白云蓝夭飞驰而去。至此,白妞的形象经过作者运用的通感进行渲染,已经跃然纸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除了运用通感辞格构成渲染之外,运用反复辞格亦可以在一唱三叹中构成渲染。这种运用反复辞格构成的渲染,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它有利于强化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李瑛在他的《一月的哀思》这首诗里,将“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一句,几次重复,渲染了夭安门广场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人民对周总理无比真挚的感情,收到了回肠荡气、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对某些细节进行反复描写,亦可以构成渲染。这种渲染既可以引起读者的密切注意,又可以收到突出中心的作用。茹志鹃在她的小说《百合花)中几次写到通信员枪筒上的花枝,表现了主人公(通信员)对生活的热爱和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这里的反复,不但不会让人感到累赘和压抑,反而会因为这种反复构成的渲染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为了把事物描绘得更有艺术感染力,在正面进行渲染的同时,有时还要从侧面进行烘托。再以《明湖居听书》为例,作者写白妞那双眼睛时,先从正面渲染“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当这双眼睛向台下一盼时,作者立即从侧面进行烘托:“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得多呢”,就是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白妞)看见”了他。“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这里的正面渲染与侧面烘托结合起来,就把白妞的一双眼睛写得相当传神,相当迷人了。

同类推荐
  •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在“小人国”中格列佛俨然就是一个巨人,他一只手就能托起几十个小人,撒泡尿就可以将皇后寝宫的大火扑灭,为了运送他,“小人国”竟动用了几千匹马!而在“大人国”中,格列佛却变成了一个小人,他被人们装在口袋里当做宠物一样饲养,到处卖艺;在生活中则遇到了各种想象不到的麻烦,与老鼠搏斗、从猴子手中逃生……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
  • 班主任婚姻爱情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婚姻爱情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婚姻爱情100篇千字妙文》汇集了100篇来自一线优秀班主任关于婚姻爱情的美文。借助一篇篇切身感悟和文后的“点点思雨”,向读者展示了他们对于婚姻爱情的思考。其中既描写了初恋情侣的幸福甜蜜,夫妻间的伉俪情深,也讲述了平淡生活中的携手相伴,患难中的相濡以沫,波澜之后感情的历久弥坚,还有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等婚姻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
  • 黑骏马

    黑骏马

    小说通过马的视角讲述了一匹黑马的传奇一生。黑骏马的性格温顺,外形健壮、漂亮,常被人称作“美人”。她从小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受过严格的训练,主人非常喜欢她。可随着主人遭遇变故,黑骏马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他不停被买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也尝尽了心酸与苦难。
  • 教师文化娱乐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文化娱乐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小学只考三道题作文

    小学只考三道题作文

    上篇通过大量作文考题,对小学生作文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从大量考题中分析出小学生只考三道作文题: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下篇分三大章。作者通过对大量小学作文的研究,系统总结了小学生作文考试的三种类型,即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并通过大量材料的分析,对这种总结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证。本书实践性较强、总结系统,非常适合用于应试作文考试。作者武丽平为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作文考试的审读把握。
热门推荐
  • 山村老尸

    山村老尸

    “鬼、鬼、鬼抓人啦!”夏夜的宁静,被这一声喊打破了。古墓村邓家的院子里,人们像往常一样,围在院子里的大石桌旁,正吃着自家的稀饭。这声凄厉的哭喊,使大家放下了碗筷。“咚——”分明是一声水响,再听却没了任何声音。“快去洗了睡。”大人们开始催促小孩子。就在这时,远处黑影一闪,人们的心又悬了起来。眼见着那黑影越来越近,几个大胆的便迎了出去,一看,原来是个人。那人这时也已蹿到跟前,借着月光,大家一看,是傻子邓刚。只见他头脸全身都给糊满了稀泥,一见大家,便蹲到地上,浑身直打颤。
  • 重生之弃后崛起

    重生之弃后崛起

    她很清楚自己的一世要经历什么,贬妻为妾、终生无宠、一死了之……在过去的十七年里,每一步都和她梦到的一样。可是有一天,眼前的帝王突然对她好了起来……
  • 古代鬼故事

    古代鬼故事

    历史上,人有妍丑善恶,生离死别,鬼也有嬉笑怒骂,悲欢聚合。中国的鬼怪,大多好玩、可爱、机智、诙谐,恶搞更是它们的拿手好戏!本书以幽默为主线,以开心为宗旨,采撷中华两千年的鬼怪故事精华,描绘幽冥世界的纷繁诡异,那些精彩绝伦的鬼事儿,错过了你一定会后悔!
  • 周之臣

    周之臣

    北宋末年,金兵围城,守城名将穿越到五代吴越的杭州成为一名商贾家远近闻名的二世祖。数年后,契丹南来,攻破汴梁,北地中原又起烽烟,刘知远,郭威,圣主柴荣相继登场。绿林的爱恨情仇交织,朝堂的权谋与血腥的杀伐并存。征淮南,收幽云,克契丹,这一段乱世是否如史书所写,大周的天下是否又会拱手让于赵匡胤。
  • 我来自游戏世界

    我来自游戏世界

    游戏玩家沈东在游戏里死亡反穿越到了地球,带着游戏世界最厉害的圣书!沈东:接下来开始我的表演,征服地球,占领外太空,统治银河系,这些都不少梦。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宜麟策

    宜麟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世商女谋天下

    乱世商女谋天下

    没有超能力,也没有金手指,怎样才能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活着,美好的活着。
  • 愿叫青帝常为乐

    愿叫青帝常为乐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我将把所有关于你的一切全部忘记。"????一个管理万千灵物的青帝,是因为前世欠了她太多,为了还债守在她的身边,还是只因为爱得太深,在她身边流连忘返。??命途多舛,造化弄人???两千年前,你叫帝雪千黎,我叫弋,你一人为我,仙界被毁,从此神界规定禁止修仙……??两千年后,你叫即墨离,我是你大哥,不为你毁天灭地,只为你寻得安生之地……??只等一人,只为一人。
  • 老火煲好汤

    老火煲好汤

    《美食天下第1辑:老火煲好汤》介绍了老火汤的制作秘诀、选料和制作方法,根据口味与身体所选,《美食天下第1辑:老火煲好汤》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为家常食材煲好汤,所选食材都是家常食材,方便在家操作;第二章为滋补养生老火汤,在汤品中增加了具有养生功效的中药材,使得汤品不仅好喝而且还能养生,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饮食需要,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及家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