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300000018

第18章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有味

宋徽宗曾以《万绿丛中一点红》为题,考过画工。作品交上之后,宋徽宗亲自进行选评。许多画工差不多都是:画的枝叶扶疏、红花点缀的花卉。这种画法,当然符合题意,然而宋徽宗看了之后,总是摇头,予以否定。不是认为画得太直、太露,就是认为画得缺乏新意。突然,有一幅画引起了他的注意,但见这幅画画得特别新颖:

画面上,一个美人在绿杨掩映的楼台中,凭栏独立。看到这幅别出心裁的国画,宋徽宗面带微笑,额首赞叹道:“好画,好画!”便把这幅画列为首选。其他画工也都人人心服口服,甘拜下风。

这里说的是含蓄。

读了宋徽宗亲自命题、亲自选画的故事,油然想起了另一个故事。当年,着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给画家齐白石出了一个画题,画题定为《蛙声十里出山泉》。题目出得太难!难就难在蛙声难以在画面上表现。如果让人在6月之夜,带着录音机来到河边溪旁,录下十里蛙声,的确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作画毕竟不同于录音,要把飞出山泉的十里蛙声搬到画面上来,岂不令人作难?万万没有想到,齐白石欣然接受了这个画题,并且立即回到家中潜心构思,想定之后,快速展纸握笔,泼墨写意,接着题款盖章,一气呵成。老舍接到画后立即将画挂在墙上,仔细端详:但见一派山泉从山涧中泊泊流出,其中三五只蟒蚌顺流而下。画面上虽然没有画出一只青蛙,可“蛙声十里”的含蓄意境却有了。试想,假若没有欢歌笑语的青蛙隐藏在山涧之中,何以见到m抖从山涧中顺流而下?看了这幅别出心裁的画,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这,也是含蓄。

绘画需要含蓄,写诗作文同样需要含蓄。何谓含蓄?含蓄就是含而不露。用薛雪《一瓢诗话》中的见解来说,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作者得于心,览者会其意。”用司空图《诗品·含蓄》中的话来说,则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是说,作者不将诗文的意思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比拟、婉曲、双关、托物、写景和象征等手段间接地加以表现,寄寓着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使诗文更富有文采和韵味。唐朝诗人李娇曾经写了一首《风》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无形无色,看不到,摸不着,该诗却通过极其普通的自然景象,绘出四幅“风”的图画:一是使叶子纷纷飘零的萧瑟秋风,二是让百花齐放的和煦春风,三是令江浪排空的呼啸狂风,四是叫竹海扬波的千里疾风。尽管诗中不着一个“风”字,却在叶落、花开、浪起、竹斜中,处处写风,富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文采,此之谓“尽得风流”,含蓄亦在其中的有力证明。

含蓄的手法,具有余味无穷的特色。这种余味无穷,如同吃橄榄,越咀顺(zd)越有滋味。又如走进苏州园林,当你经过别开生面的小小庭院,穿过潺潺流水的假山,却有繁花修竹的遮掩,给人“曲径通幽”之感;柳荫深处,仿佛到了尽头,似已无路可走,然而真的走到近前,却柳暗花明,别有景观。这种园林,让你走不尽,看不完,曲中有曲,景中有景,看了之后,余味无穷。如果从空中俯瞰,全园面积不过弹丸之地,景物亦尽收眼底,意趣全无。这,如同一篇该用含蓄之笔写作的文章,如果直说,则无味;只有含蓄,才能余味更浓。鲁迅小说《药》中有这么一段话:

“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这是驼背五少爷到了。

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此时恰恰鳖到临街的壁角的桌边,便坐下问话,然而没有人答应他。“炒米粥么?”仍然没有人应。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这里,作者连写驼背五少爷的问话,却偏偏不肯写老栓夫妇的答语。不答之中,方显丰富而深邃的蕴含:一是他们正忙着为儿子烧烤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人血馒头,无心回答;二是购买人血馒头的秘密除了康大叔之外,对任何人都是保密的,驼背五少爷的问话,当然只能问而不答;三是儿子若知道所吃的妙“药”是人血馒头时,可能拒而不吃,所以不能回答。这段文字中的只问不答,是鲁迅故意运用的含蓄之笔,收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也从老栓夫妇的不答之中,给人以更多的想像以及回味的余地,既可以让人想像回味老栓夫妇对“药”的信任、虔诚之心,也可以让人想像回味老栓夫妇的麻木、愚昧之态,更可以让人从中想像回味革命者生前未被人们理解,死后他们的鲜血却被秘密倒卖,用以治疗疥病的可悲结局。由此观之,问而不答的含蓄之笔,增添了间而不答的深刻蕴含。

这,正是作者运用含蓄手法的高明之处。

有些诗,虽然也做到了不着一字,然而诗句没有文采,味同嚼蜡,因而也就与含蓄无缘了。明代杨慎在他的《升庵外集》中记载过这么一件事:唐朝有个叫张打油的人,生搬硬套含蓄的笔法写了一首《雪诗》,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题为《雪诗》,诗中确实无一“雪”字,然而句句鄙俗不堪,既无弦外之音,又无言外之意。无怪《辞海》、《辞源》把这首毫无文采的诗,列为“打油诗”。

构成含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省略可以构成含蓄。1986年,《月老报》举办了爱情小说征文。

该报第16期刊登了赵雅萌写的小说《初恋》。小说这样写道:

我与她曾八年同窗,此期间接触很少,相遇时也只打个招呼,点点头。我们都很年轻,踌躇满志而又矜持骄傲。

后来,我们都踏上了工作岗位,时光悠悠逝去,我成了大小伙子。偶然的机会得知她仍然是个老姑娘。于是我冒昧地给她去一封信:

小莉:你好!听说……对吗?若真的话,我想……你的同学雅萌过了15天,我终于收到她的回信:

萌哥:您好!也听说……对吗?若是的话,我也想……

您的小妹莉

这就是我的初恋。

这篇小说中的两封情书,所用的词语和句式大致相同。可两封信中均运用了省略号,这些省略号,不能不让读者叹为观止。它十分传神而又十分含蓄地把青年男女初恋时的满腔激情,欲说还休的幸福之情以及敏感微妙的复杂心境惟妙惟肖地表达了出来,传递了过去。正是由于这个大小伙子和老姑娘运用省略号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艺术,搭起了一座沟通初恋的鹊桥,终使心中无限情,尽在“省略”中,给人留下了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以及美的享受:

谜语亦可以构成含蓄。相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饭店吃饭,因菜的质量太差,又不好直说,便在饭后留下一首小诗,以示店家。

诗云:

昨夜雨小打湿墙,苏秦月下读文章。

云长跑失赤兔马,万岁拖刀上战场。

四句诗,由四条谜语组成,暗示菜里缺少四种调料。第一句,雨小打湿墙壁,在于“无檐”,谐音“无盐”;第二句,暗示“无油”照明,致使苏秦月下读起文章,隐含菜里“无油”;第三句.,马因“无疆”才会跑失,谐音“无姜”;第四句,皇帝出阵,隐含“无将”,谐音“无酱”。

不难想像,假若盘中的菜到了无盐、无油、无姜、无酱的程度,叫人如何吃得下去。欧阳修毕竟是有修养的文学家,如果直说,非和饭店老板吵起来不可,只好以谜语暗示一下。这首谜语诗相当含蓄,相当有味,胜过该饭店的无味之菜百倍。据说,饭店老板还算识相,悟出了欧阳修的含蓄谜语之后,马上赔了不是,并且答应改进饭菜的质量。

此外,比拟、婉曲、双关、托物、写景和象征等手法亦能构成含蓄。

作文中的含蓄与直说,各有各的用途。一般情况下,实用类写作“文尚直”,即要求直说。比如,应用文的写作,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运用含蓄的笔法表情达意。假如有人写个遗失启事,非要以含蓄的笔法行文不可,就有点故弄玄虚了。当然,审美类的写作则要求“文贵曲”,特别是带有抒情色彩的诗文,可以根据需要,在某些章节写得含蓄些,以表达“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感情。然而,又不要滥用含蓄;滥用了,就会让人读了之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岂不成为弄巧成拙之笔?

初学作文,可以运用含蓄的笔法适当地写点诗文,进行一些尝试。有个中学生写了一首《风》诗:

飞沙走石天蒙蒙,江水扬波浊浪生。

杨柳作揖迎佳宾,小草点头话春情。

这首由四句话组成的《风》诗,分别写了狂风、大风、疾风和微风。全诗未着一个“风”字,风的形象却已隐含其中。诗的小作者运用了夸张、拟人等修辞方式,使诗句颇具文采,够得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同类推荐
  • 小公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小公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论语(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

    论语(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代表作,为一部语录体文集,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全书共20章,内容涵盖了孔子对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的思考和见解。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以“仁”为本的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哲学体系基础,并对之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 王子与贫儿(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王子与贫儿(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以16世纪的英国为背景,描写了王子和贫儿互换身份的童话式故事。一个阴差阳错的偶然机会,长相相同的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因互换衣服,从而导致了命运的颠倒。曾经的小乞丐成了王子的“替身”,真正的王子流落在外,受尽欺凌和嘲讽。后来,王子历经种种劫难,终于回到了王宫;而汤姆也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王子。经过这样的“交换身份”,两个少年都懂得了很多东西……
  • 教你打网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网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热门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疼痛科疾病漫谈

    疼痛科疾病漫谈

    本书概述了头面部疼痛、脊柱源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骨关节炎性痛及软组织疼痛等相关疾病,介绍了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体外冲击波诊疗技术、影像(B超、CT或C臂机)引导下神经卡压松解和射频治疗技术、椎间孔镜辅助介入治疗等先进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同时将各种慢性疼痛疾病的诊疗原则和预防保健康复知识相融合,既有专业的临床微创治疗简介,又有无创的家庭理疗建议,并附有典型病例解析作为参考理解。全书兼有专业教材的严谨性和科普读物的趣味性,通俗易懂,十分适合非专业读者。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塑者何为

    塑者何为

    吴为山从事雕塑创作20余年,力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创作了400余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本书汇总了吴为山在雕塑、美术方面的思考与感悟随笔,全书分“创作篇·写意的塑者”“理论篇·诗意的雕塑”“感悟篇·点染美术”三部分。
  •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企业文化需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中将予以越来越多新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
  • 慵懒的魔王系统

    慵懒的魔王系统

    穿越到异世界之后的可雅‘莫名’通过了所有的试练,终于获得了传说之中的二代魔王养成系统,但……“系统,我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两天了,为什么还不给我奖励?”“千年果石懒得去找,你自己从我宝库挑一个别的吧。”“系统,为什么我的日常任务已经大半个月都没有出现?”“每天都发布任务好麻烦,我改成月常任务了。”“到底为什么我会有你这么一个懒蛋系统?”“已经到睡觉时间了,让我再睡一会……”“现在可是大中午唉!系统你怎么能够这么懒?”“zzz……”
  • 死神她腰软唇甜

    死神她腰软唇甜

    【首发站:红袖添香】清冷貌美巨无敌死神&话痨骚皮万年龙套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南一穿过冰冷寒天“千里迢迢”和她见面后,全身心都写着拒绝。拒绝离她一米远,拒绝她拒绝自己,拒绝她的嫌弃,拒绝她的不高兴。*南一:“你看你的名字带着知,而我的名字带着一,说明我们要一直相亲相爱……”*沈知:“滚”*南一:“马上就来
  • 梦里蝴蝶来去飞

    梦里蝴蝶来去飞

    小霸王记的内容到这里就没有了。他记下的内容零零碎碎,一天写下几句话,或者几个月写下一句话,每句话都像刺一样扎在我的心里,每页纸都好似有千斤的重量。阅读变成了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尴尬而悲伤的感情扩散到我的每个毛孔里,让我寒冷,让我燥热,让我找不到了自己的去向。我合上本子,呆呆地对着它的封面抽起了烟。是小霸王教会了我抽烟,是小霸王让我对香烟欲罢不能,也是小霸王让我伤肺而伤心。抽多了烟就不困,可也迷迷糊糊的,想着的事情仿佛是一场没有结束的梦,梦里的你我她迷茫地四处奔走寻求出路,兜兜转转却没有离原点太远。
  • 鬼王妖妃

    鬼王妖妃

    御花园里,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一阵风过,带来阵阵清香。“娘娘,小心身子。”宫女拿过一件披风,轻轻披在亭中赏花的人身上。“呵呵……我没那么娇气的。”柔柔的嗓音滑过人的心田,仿若春风拂过,让人心情愉悦。说话的女子是一个很美的人儿,肌肤如雪,面似芙蓉,弯弯的柳眉下,秋水般的明眸含笑,纤细白嫩的手轻抚着自己凸出的肚子,脸上露出为人母的慈爱。因为她对待下人还算……
  • 金谷银山

    金谷银山

    小说《金谷银山》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大背景,展现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北方农村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是一部当代中国农民新《创业史》。燕山白羊峪青年农民范少山,从小喜欢梁生宝,以梁生宝为榜样,他在北京昌平卖菜致富,却赶上在天津打工致残的父亲回乡,雪灾和贫困困扰着村里还没有搬迁的17户农民,空巢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绝望之际村民老德安自杀身亡。这给范少山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他主动回乡,有力回答了脱离土地的农民还回得片故乡的问题,他带领乡亲们走上绿色,生态的脱贫致富之路。为了挖掘祖宗留下的谷种,与外国种子抗争,终于在太行山山找到具有传奇色彩的金谷子,种在了白羊峪的土地上,获得成功,引为轰动。在农大孙教授的指导下,他利用本村的苹果园,培育无农药苹果,成果中国第一个“永不腐烂”的苹果,被称为“金苹果”。为了打通白羊峪与外界的道路,范少山带领乡亲们奋力开掘……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奋争,使一个贫困绝望即将消失的小山村,最终脱贫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村,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绿色生活。范少山的脚步并未止于此,他还下山推动土地流转,建成了万亩金谷子种植基地,在成就新农民梦想的同时,也使中国北方更多的农民受益。他们砥砺奋进的创业故事为时代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