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0000000049

第49章 机关军人(4)

军史办的少校干事李向明走在“业大”放学的路上。李向明参加“业大”学习已经两年了,再有一年就该毕业了。此时时间是晚上九点刚过,出了“业大”校门,李向明就走进了那条黑漆漆的胡同,同学张辉的身影在胡同里闪了一下便看不见了,凭感觉,李向明知道张辉就在前面,他默默地随在后面,无声无息地往前走,耳朵不时地谛听着前面的动静。李向明“业大”放学可以不走这条胡同,完全可以走那条灯火通明的马路,而且还可以骑自行车。自从他发现张辉独自一人步行走这条胡同,他便也改走这条胡同了,而且也不再骑自行车了。他从没和张辉说过话,知道张辉的名字,也是从老师的花名册上知道的。张辉总是伴随着上课铃声,几乎同老师一起步入到教室里,进来便坐到墙角一隅,那里几乎成了她的专座。每次上完课放学,他都要随张辉走这条黑胡同。究竟为什么,李向明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

黑胡同挺长,走完这条胡同步行几乎得十几分钟,走出胡同就是那片灯火通明的楼群,张辉的身影便消失在那片楼群里。李向明一直看着张辉的身影消失在楼群里,才走上马路,穿过两条横路来到S军的家属院。

李向明自结婚那天起,便一直住在一室一厅的连职房里。S军机关人多,房子少,多年来一直这么住着。

李向明的老婆玉枝是一所小学的老师,两人结婚足有六七年了,至今没个孩子。他和玉枝都怀疑是自身出了问题,相继各自到医院做过检查又都没有什么毛病,可一连几年仍没个孩子。这不能不让两个人忧心忡忡。最让两个人忧心的是老家的那些乡里乡亲。两人的老家都不在本地,在中原老区,玉枝是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到这座城市里来的。每年老家都有一批又一批的乡亲们找上门来,在他们那一室一厅里住上一段时间。这些老家来的乡亲到城里没有明确目的,就是到城里住几日看一看,住旅店要花钱,又人生地不熟,有诸多不便。乡亲们一想到城市,自然想到了李向明和玉枝两口子,于是成群结伙,一起找上门来。

两个人看到找上门来的乡亲,又不好说什么,只好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家门,家里的住房本来就紧巴,一下子来这么多人,这让两人心里烦乱如麻,遇到来的都是男乡亲还好说,在外间的厅里先铺上报纸,再铺上被褥,人少就松快一些,人多就挤一些,反正乡亲们来城里有个住的地方就行。麻烦的是有时会来一批批男女混杂的乡亲,有时会出现公公和儿媳妇同时找上门来,遇到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不好让公公和儿媳妇都住厅里,没办法,李向明只好委屈地也睡到厅里,让出里间留给女乡亲和妻子住。晚上,李向明躺在乡亲们中间,闻着来自乡土的泥汗味久久不能入眠。奔波劳累了一些时日的乡亲们很快就睡着了,他们睡得踏实,鼾声此起彼伏。李向明无论如何也睡不着,有时睁眼到天亮,刚迷迷糊糊睡过去,休息一夜的乡亲们,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早早地就爬起来,坐在墙角的沙发上,热烈地吸着从乡下带来的自卷烟,一时小小的房间里烟雾缭绕,伴着乡亲们一夜之间散发出来的泥汗味在很小的空间里蒸腾,李向明想迷糊一会儿终于不能实现,他起身推开门窗。这时热情的乡亲们已经给他卷好一支自卷烟,往他眼前递,他又不好不接,乡里的规矩你不接就是瞧不起人家,对人不热情。李向明无奈地接过纸烟,很痛苦地吸上几口,便按在烟灰缸里。这时营房里的起床号就响了,李向明忙擦把脸,冲已经起床的玉枝交待,把粥熬上,自己出操回来时买些油条。这样李向明头重脚轻地走出家,站在队列里出操,他看着经过一夜充足睡眠而容光焕发的同事们,心里愈不是个味。吃完早饭,玉枝就准备上班了,玉枝是班主任,她不能请假,她一请假,一班的孩子便放羊了。老师的待遇差,没人愿意当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费力不说也劳神。在老师短缺的情况下,玉枝就是有病也要上班。剩下来的工作就都留给李向明了,李向明虽说就在院里上班,可这毕竟是部队,偶尔耽误一天两天还可以,时间长了,总是影响不好。没办法,李向明等玉枝一走忙收拾好盆盆碗碗,在给乡亲们画一张游逛这座城市的简易地图,告诉乡亲们出门坐多少路车,到什么站再换多少路车,到什么站下车。交待完这些,他看着乡亲们热情很高地接过他绘制的简易地图,背起大包小包,好像那大包小包里有多么贵重东西似的,一刻也离不开他们的身边。他带着这些乡亲们走出部队大院,一直把他们送到公共汽车站,看着乡亲们拥挤着大呼小叫地上了公共汽车,在公共汽车开走的刹那,乡亲们还隔着车窗向他挥手致意,他知道,这是乡亲们最文明最现代的礼节了,他一直强装微笑地看着乡亲们满怀希望地出门游逛。他走进办公室里心里也一直轻松不起来,他在考虑晚上买些什么菜来招待这些乡亲们。

他和玉枝两人都有过对这些乡亲拒之不理的想法。可他们同时想到了仍生活在家乡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不理这些乡亲们事儿小,可这种事传到家乡,那样老家的亲人会在众乡亲面前抬不起头,不好做人。没办法,为了亲人的面子,再苦再累他们也只好忍受着。

家里来了乡亲们,冬天还好一些,夏天要难过了。晚上再热也不好开门,外间厅里住满了人,夫妻俩只好闷着,让风扇的风在身上吹来吹去。一出汗人就渴,一渴就免不了喝水,水份排不掉就得起床去厕所,李向明还好办,拉开门,小心地迈过乡亲们横七竖八地摆在厅里的胳膊和大腿,去厕所;玉枝晚上上厕所就成了难题,她无论如何也不方便跨过这些赤裸的胳膊和大腿去上厕所。无奈,每晚睡前,总要在床边准备一个盆,玉枝只好在寝室的盆里方便。然后两个人就躺在床上叹气。在这种氛围下,两个人都没有热情去亲热,一想起外间睡的那些乡亲们就没了热情。偶尔的,一年有这么一次两次,熬一熬也就过去了。可两个人的乡亲有许多,这批走完没清静两天,另外一批又来了。

老区来的乡亲很淳朴也很热情,也许乡亲们仍没忘记当年支前打日本的光荣传统,每次来都大包小包地给出身老区的李向明夫妇带来不少的地瓜煎饼、红枣、煮熟的红皮鸡蛋。这些东西往往过上几天就变质了,乡亲们前脚走,他们后脚就把这些东西扔到垃圾道里去。唯有那些不变质的红枣堆在厅里,两人一是吃不完,二是也没心思吃,于是便分成若干份,送给单位的同事们。每次李向明提着大包小包的红枣来到办公室,马晓初一边嚼着枣一边嬉笑道:又是老区人民慰问的?李向明没心情说话便不吭声。马晓初就又说:你不吃点,这东西可是养颜补肾的。

主任老王看着这些枣笑一笑,很真诚地冲李向明说:真的谢谢你了,我老婆就爱喝红枣熬的汤。

李向明挥一下手说:拿去吃就是了,客气什么。

乡亲们一年年一日日对李向明夫妇的骚扰一切都缘于贫穷,这一点夫妇俩有切身的体会。乡亲们住了几日,觉得这城市虽好,可终究不是自己常年生活的地方,便决定告辞了。乡亲们要走,李向明还得忙上一阵。先得给乡亲们订票,乡亲们进城市本来就没带多少钱,也没有更多的钱可带,这点闲钱,也是一年攒下来的血汗钱。连日来在城里争购一些物美价廉的衣物,到走时已经所剩无几了,连买车票的钱都不够了,没办法,李向明只好自己掏腰包。

买票也是一大难题,中国人多,近年来的改革开放,把乡下人都改革到城市里打工,一时间客流量大增,造成一种进城容易出城难的局面。别说去车站窗口排队买当天的票,就是三天后的站票都已售空。再加上票贩子猖獗,要买只能买高价票。李向明夫妇对平价票都已承受不起了,怎么敢过问高价票。没办法只好去求助于同年兵何处长,何处长是管理处长,统管着全军的吃喝拉撒,路子很广,城市里各个要害部门都有关系。他一想起何处长,李向明就有些悲哀,何处长和自己同年入伍,又一同提干,人家现在已经是中校处长了,又在军里这么要害的部门当领导,何处长老家是广东特区的,特区有时也来人到这座城市里办事,有时也来找何处长,何处长只动动嘴,帮助联系一些高档宾馆,提供一些交通上的便利,管理处有车,何处长一句话派出去用就是了。特区的人大都是来这里谈生意,每次生意谈成了,人家也不会忘记何处长,临走时,给买一两枚戒指、项链、照像机之类的东西送给何处长,说是家乡人民的一点小意思。留下这些东西一口茶不喝何处长的,挥挥手坐上737飞走了。李向明一想起这些就无地自容。

李向明来到何处长家求何处长订票是周六的晚上,何处长不在家,只有他老婆和孩子在,老婆安静地坐在客厅的真皮沙发里织毛衣,儿子在打游戏机,何处长老婆一见是李向明,便热情地让坐,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一听可乐,“啪”的一声打开放在李向明面前。何处长老婆知道李向明的来意后,便告诉他:何处长在军长家打桥牌呢。李向明这才想起,军长和何处长都是市桥牌协会的,经常参加一些市里的桥牌比赛。周六没事聚在军长家消遣消遣,也属正常,况且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陪军长玩桥牌,那都是军里要害部门的领导,一边玩一边便把军里的重大决策拍板定下来了,一举两得。他感到何处长真是幸福,不仅先知道S军的重大决策,说不定亲自参与策划了。这么一想,他再一次为自己悲哀了。

何处长在军长家打桥牌,想必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何处长不回来票搞不到,那些聚在他家的乡亲们就走不了,乡亲们走不了就得继续骚扰下去,李向明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连日来,操心费力吃不好睡不着,他觉得自己都快倒下了。何处长老婆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说:要不我给老何打个电话,让他回来一趟?

李向明希望这样,嘴上又不好说,只说:那多不好。

最后何处长老婆还是往军长家打了一个电话,何处长让老婆告诉李向明让他回家等着。

李向明刚进家门,管理科的一个小战士就来了,拿走了买票的钱,转天早晨,小战士就把票送来了。

李向明送乡亲们去火车站,路上又给乡亲们买了一些吃的喝的,直到送上火车给乡亲们安顿好座位他才走下火车。乡亲们在车上冲李向明招着手说:大侄子多谢了,明年收完庄稼再来看你。

李向明冲乡亲们苦笑了一下,此时他想哭。

每次乡亲们走,他的家就像被鬼子进村扫荡过一样,一片狼藉。每次,他都和玉枝抽出晚上的时间打扫卫生,该洗的洗,该拆的拆,收拾完这些,两人才松下一口气。这时,就又想到了何处长,想到每次买票都是何处长帮忙,虽说是同年兵,关系也不错,老麻烦人家也不是个事,两口子便琢磨着感谢一次。

星期天,两口子转了几家商店,最后才买下两瓶“孔府”酒,又把乡亲们带来的枣挑选出一些个大的,晚上两口子来到了何处长家。一家人正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看到两个人来,何处长一家人又是倒茶又是削水果的,李向明没敢多打扰,坐了一会就告辞了,何处长看见两人带来的东西推托不要,何处长说:向明你见外了,别忘了咱们新兵时在一个通铺上睡过觉。

李向明还是执意把东西留下,玉枝说:何处长你不收下我们会过意不去的,我们可没少麻烦你。

何处长说:客气什么,以后有什么事只管说。

何处长见推托不掉,只好收下了,随随便便地把那一色东西扔在了门脚,李向明两口子出门时,无意中看见了何处长饭厅的桌子上放着一瓶刚打开的“茅台”酒。两人又瞄一眼他们带来的东西,不由得红了脸,好在他们很快就出来了,外面很黑,没有人发现他们脸红。

晚上两口子躺在床上都没睡着。不知过了多久,李向明叹口气说:谁让咱们出生在那么穷的地方呢。

玉枝也说:都怪咱们命不好。

两人不再说话了,都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不知什么时候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半夜,李向明突然醒了,他仍迷迷糊糊地去抓枕头下的腰带。玉枝说:你要干什么?

李向明说:出操哇,没听见吹号子么?

玉枝借着月光看了眼表说:别说胡话了,才三点半。

李向明这才清醒过来,长吁一口气,心想,都是这些天闹腾的,翻了个身,很快就睡着了。这次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和张辉走在“业大”放学那条黑胡同里,他看不见张辉,却感觉到她就在眼前的黑暗中。

同类推荐
  • 漂亮小姨

    漂亮小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精致女人》、《漂亮小姨》、《老街寡妇》、《鳖王轶事》、《遭遇男子汉》、《接纳》、《我的第一位女朋友》、《织毛衣的女人》、《负债》等。
  • 参与海湾战争的中国留学生

    参与海湾战争的中国留学生

    “1961年,国内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饥饿威胁着人们。为了求生,我从云南越过边境逃到北越;两个月后,又偷渡到南越的西贡。我在西货码头干苦力,直到1963年冬天。我本来想把赚的三百美元寄回国给你爸和你妈,但是发大财的强烈愿望,促使我用这三百美元买通了一艘西班牙货轮上的水手,他将我藏在集装箱内。偷渡进美国。”陶的叔叔沉浸在往事之中,手轻轻颤抖,“我在美国是个无户籍无居留权的‘黑人’,为了混下去,我加入了唐人街上的黑社会,在四年的时间内,打架斗殴,坑蒙拐骗,除了没杀过人.其它的坏事都做绝了。这样我四年赚了10万美元。然后,我用自残一腿的办法,退出黑社会,在纽约三十七大街开了一家餐馆。二十多年,我攒下了百万家产。当你哥哥亢还只有八岁的时候,我将他接来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流血流汗掐来的一份家业,有一个继承人哪!”陶的叔叔者泪纵横,悲痛不已。
  • 母子平安

    母子平安

    谁都没想到,这个为小潘忙了两个多月的产房,竟然救下叶芳。林涛在山腰间坐了一会儿,渐感冰冷彻骨。往回走,才发现刚才居然跑出去那么远。回到村子,天已很晚,院子里空无一人。林涛冲屋里喊:“小潘!”片刻后,小戴出现在他面前。小戴更瘦了。他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蓝色碎花被筒,就像抱着一个一动就响的炸弹。他的脖子上挂着奶瓶,被筒一角露出一点浅褐色的小脑门,林涛愣住了。
  • 开店纪略

    开店纪略

    千辛万苦,两个漂泊之人有了一个店、一个家、一个安身之处。于苦难中萌发的希望之芽,能否抵御料峭春寒,长成幸福的模样?所开的这家小店只有四张桌,由他和他的女朋友一起经营。所谓女朋友,不过是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因为女朋友有丈夫,有孩子,她想离婚,但还没有离利索。最开始的想法很美好,自己开店,自己挣钱,等将来有钱了,一定要把这破糟糟的日子打扮得灿烂而鲜艳。那段时间,他每天在外面风风火火地跑,看地方,找门市,观察,谈判;晚上回到小旅店,便和女朋友一起分析情况,总结利弊,憧憬未来。他们的心劲儿很大。
  • 连环罪4:迷雾之城

    连环罪4:迷雾之城

    一具女尸的出现让警方对于其他失踪女性的生命感到担忧。民众开始恐慌,警方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欧阳双杰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是一个打着封建迷信幌子的地下犯罪团伙。而散布谣言的,是一些所谓的“算命先生”。每个人的话都像是真的,又都像在撒谎。究竟背后的阴谋是什么?真相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人性的邪恶、欲望的贪婪将这座城市推向深重的罪恶。
热门推荐
  • 大唐马王爷

    大唐马王爷

    世间没有不朽,残棺中陈列糟粕般的金丝莽袍、遍洒浮绿的铜钱。虔诚的颂扬难以牢记,而有人执意要抹掉的故事,让人口口相传。新书《小宋腾龙》,敬请关注!!
  • 你是我的鬼迷心窍

    你是我的鬼迷心窍

    人人都知道商业奇才宁时修的心里住着一个女人,并且经年不忘。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后来的某天,他会将一个刚刚出狱有过案底的女人带到身边,尽心呵护,百般照拂。有人说,宁先生不过是贪图这个女人的美色,玩玩而已;也有人说,这个女人的长相和宁先生的前妻一般无二。但后来的后来,所有人都开始渐渐明白,想要讨好宁时修,必先要讨好林一一。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林一一却似乎并未当一回事,身边的男人换了又换,甚至夜不归宿。对此,宁时修只有一句话:“玩够了就回来。”他宠她,像宠一个孩子。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伤她的时候,也是那般的手起刀落,毫不留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守夜者之诗

    守夜者之诗

    这世界上有着很多离奇而又奇怪的事物,而且并没有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慢慢的退去,相反,它们也习惯了人类世界的生活,对于它们来说,城市的夜,才是它们生活的开始。基金会特工温德洛在进入基金会之前的有趣经历,守夜者温德洛,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一件又一件或许温馨,或许美满的故事。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白丝巾

    白丝巾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Leadership and the New Science

    Leadership and the New Science

    In this expanded edition, Wheatley provides examples of how non-linear networks and self-organizing systems are flourishing in the modern world. In the midst of turbulence, Wheatley shows, we create work and lives rich in meaning.
  • 古玄地之我是主角

    古玄地之我是主角

    盘古破出混沌开天辟地,龙神身化九条龙脉撑起天地,遂有九州传说。九州,从未消失,只是我们被遗弃了······
  • 权少萌妻

    权少萌妻

    世上没有一顿美食拿不下的人!如果有,就两顿!萌妹子觅觅手擎百宝袋,凭借精湛厨艺,在战斗虐渣、俘获人心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哥哥、老师、亲友团,一个都不能少!田觅:“听说哥哥是假的?”某少:“当然是假一赔三啊!”田觅:“哪来的三?”“这个三嘛——”某少指指自己,“咱们努力一下,添两个小包子?”田觅:“……小哥哥,计划生育呢!”
  • 杨霖的篮球梦

    杨霖的篮球梦

    重生之后,努力奋斗的故事。风格装X,幽默,作品文风偏现实。
  • 谈狐说鬼第一书:跟马瑞芳读聊斋

    谈狐说鬼第一书:跟马瑞芳读聊斋

    《聊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中国古典文学精品,是传世藏书。小说描绘了大量狐仙鬼怪、花妖树精,有吃人不吐骨的面皮恶魔,也有温婉深情的狐仙鬼女;有对社会的尖锐批判,有对丑恶人性的鞭挞,也有对美好、健康生活理想的热情讴歌,一篇篇动人心魂、曲折离奇的故事,令你应接不暇。著名作家、聊斋研究专家马瑞芳教授精选26个聊斋名篇,作精妙讲析,并附录原文,便于一般读者对照阅读。每篇之后设“相关链接”栏目,介绍与本篇相关相近的三个聊斋故事,达到扩展阅读的目的。马瑞芳,学者,作家。山东青州人。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主要著作学术专著《蒲松龄评传》《聊斋志异创作论》《神鬼狐妖的世界一聊斋人物论》《幽冥人生》《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等,散文随笔集《学海见闻录》《假如我很有钱》《野狐禅》《女人和嫉妒》《漏泄春光有柳条》等: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主编《名家解读(红楼梦)》,《20世纪中国散文精品赏读》等,曾获全国纪实散文奖、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