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0100000004

第4章 另一种“工具论”

形式训练属于典型的“工具论”,但对“工具”的理解与我们课程论中的认识却有本质的区别,形式训练是真正立足“使用”着眼“使用教学”的另一种“工具论”。

能够制造与使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大根本特征,而这一区别的实质则在于理性思维的有无。“工具”的产生来自需要,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使用,满足的程度取决于工具自身的质量与使用者使用的熟练与准确程度,而这些,都是需要人类理性的自觉参与的,理性参与的自觉程度可以说直接决定着各个环节目的实现的效率与质量。如果承认“语文”是一种“工具”,那么,这个工具对应的显然应当是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这个工具的制造对应的自然应当是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工具的认知理解与把握运用的质量水平对应的就应该是学习者的语文能力了。语文教学当然应当以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语文能力为旨归,我们培养的是语文工具的使用者,而不是这一工具的制造者或者拥有者。制造决定着工具的质量,工具的质量决定着使用的效果,但制造应当服从服务于使用与使用的教学;工具理性把握的程度决定着使用的质量与效率,并且,工具的理解与把握目的也是为了使用,理解把握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工具自身机制及其存在现实的认知,更应当关注其“使用”属性,或者说使用者使用的理性自觉——“工具”的使用也是存在诸多规矩原则与方法技巧的,这些规矩原则与方法技巧同样决定着使用的质量与效率,“工具”越复杂,其使用的规矩原则与方法技巧就越多。

形式训练是以语言为中介以训练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为旨归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形式训练的视野里,“语文工具”对应的是语言及其教学的知识体系,形式训练其实就是语言或者说民族语的训练(教学);形式训练就是借助对形式语言符号的认知与运用,通过训练(教学)提高学生对民族语的理解与使用能力的。形式语言符号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语文工具使用的规矩原则与方法技巧吗?形式训练的过程其实就是工具使用过程中“形式语言”选择与运用的过程,或者说通过语文工具使用过程中不断予以规矩原则与方法技巧的理性提醒促其不断走向理性自觉的过程。为了切实保障训练(教学)的效果与质量,西方人特别注重“工具”(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锻造”,在语文技能合理拆分的基础上,研究并借助言语作品各种形式存在的现实,人为拆分并按照严格的逻辑顺序排列语文技能,首先构建起了一套线性的训练体系,作为教学的知识系统支撑;特别注意学生语文实践过程中理性提醒的过程保障,在学生具体的语文(语言)学习实践过程中,提供思想的理念的方式方法的乃至供其参照模仿的足够数量充分典型的“例子”(言语作品)等学生需要的各方面强有力的支持,通过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的“共性”规则的训练,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最终实现长远目标的充分落实。

形式训练已经为西方语言(语文)教学界广泛接受,在认识高度统一的基础上,人家做了大量充分而扎实的工作,各项工作开展得都有声有色,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我们至今仍然为语文课程的性质争论不休,先是什么“工具论”“人文论”,现在索性来个折中的“素养论”,“论”出的“性专家”不少,“语文”这个概念却仍然悬在高空,到底指什么,现在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

离开本体谈性质,本身就很滑稽,并且,因为没有正视“工具”,认识混乱其实是一种必然。

只关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本身,除了相关的背景介绍,整堂课都是这个字应该怎样读、怎样写,这个词的结构如何、怎样解释,这个句子属于什么类型、成分如何划分、关系如何断定或者这类句子用了什么修辞、这种修辞有何作用,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如何概括、中心思想如何提炼,文章主要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哪些写作方法、写作方面有哪些特色特点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篇篇富有人文关怀的精美文字被无情地解剖成了冷冰冰的鸡零狗碎化的知识——我们的“工具论”只盯着“工具”而忘记“运用”,认识不全面,至多不过是“工具拥有论”而已!

大势鼓吹“人文”,似乎非得与“工具论”彻底划清界线不可的“人文论”,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抛开“工具”,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工具论”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这里鼓吹的是“人文”,是一种“人文工具论”而已。这种无视“工具”的“工具论”,不讲“工具运用”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凭借专业的学习与训练尽快形成,大讲特讲积累积淀熏染熏陶潜移默化,倒是没有忘记“工具”的现实运用,课堂成了各种“人文”现象的集散地——其实,不过是一种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庸俗工具论”而已。

“人文”必须依靠“语言(语文)”这个“工具”承载,“人文性”必须在“语言(语文)”这个“工具”的“运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工具性”遭到削弱,“人文性”自然也便只能大打折扣——那些时髦的“人文”或者说“文化”课堂,教学师生大都很投入,课堂气氛大都很和谐,可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总是难以见到显性提高,“人性”“文气”不仅难见什么长进,反而有越来越萎缩的趋向,根源其实就在这里。

倒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曾出现过的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技术性操作的诸如对对子、“八股文”创作类的训练,与形式训练极为相似,如果到了具体的教学课堂,简直可以说毫无区别。不过,如果从教学思想及学科教学体系高度分析,二者间也存在着非常鲜明的本质的区别:在技术性操作的视野里,各种“形式”的训练都是孤立的,训练目的就是这一“形式”,而不是提供丰富的“形式”选择;形式训练背后则有条理的逻辑的强大的线性体系支撑,各种“形式”的训练同处一个体系之中,其目的是通过一次次的相互关联逻辑性非常严密的技术性操作,逐步丰富完善学生思维与理性的“形式”,提高其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或者说语言运用的能力。借用我们传统的“出入法”理论表述,形式训练立足“入”,不轻言“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学生未来的“出”做准备;而技术性操作,只有“入”,根本没有考虑“出”——技术性操作形成的是一种种扼杀学生“个性”的僵化的“固定形式”;而形式训练,从长远角度讲,却是避免“形式”僵化致力学生未来“个性”张扬的一条有效途径。

技术性操作其实是异化了“使用”,人不再是“使用工具”的主人,反而为“工具”所支配——我们不妨称之为“工具主体论”。

同类推荐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中国留守报告:黔南阅读

    中国留守报告:黔南阅读

    这是中国第一部现场记录留守儿童内心成长的非虚构书,本书通过采访留守在黔南平浪,三都的孩子,和他们在福建霞浦下浒渔排打工的父母的生存状态,真实的记录了当下农村农民进城,孩子逼迫留守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留守儿童在今天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是必须解决和考虑的中国社会问题。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李致文存:我与出版

    李致文存:我与出版

    本书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热门推荐
  • 首席技术官

    首席技术官

    前些日子,龙祥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管层,出了件有趣的事。按现在的流行语,都叫什么“门”。那事后来被传为“娇妻门”。其“门”内的主人公是龙祥的首席技术官崔志翔和他的未婚妻吕红霞。提到吕红霞,那可是个大美人儿。吕红霞的肤色白里透红,洋溢着无限的青春活力。她身材匀称、圆润,凹凸有致。模样儿有江南女子的清秀,又有北方妞儿的大气。在她身上,将中国的温婉典雅与西方的浪漫奔放完美结合。她着职业装,却遮掩不住迷人的性感,让她兼有职业女性的于练与性感女神的诱惑。与她擦身而过的男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朝她回两次头。
  • 鲤族崛起

    鲤族崛起

    我是鲤鱼仔,逍遥又自在。吃盐不放人,本事也废柴。谁敢欺负我?我妹鲤小囡会打死你的!好惨的那种!书归正传:这是一个很有爱的故事……作者交流Q群:39771646作者已经有完稿签约作品,敬请放心收藏!!
  • 甜蜜来袭:总裁大人的小娇妻

    甜蜜来袭:总裁大人的小娇妻

    新婚之夜,嫁的人,竟然是个残废哑巴!逃不得躲不过,最后却是一场又一场的阴谋与欺骗。“陆铭,我们离婚吧。”她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你已经是我的人了,还想逃?”
  • 暗战

    暗战

    新书《金牌销售是如何炼成的》已经成功发布!请大家支持!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留存!在国家和民族危难关头,有人挺身而出,找到了挽救危亡的道路。李毅鑫这个潜伏在中统的共产党员在抗战爆发后奉命潜伏到沦陷区为党工作,为了坚持信念,他宁愿隐姓埋名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奉献一切牺牲一切,周旋于侵略者和敌人中间。谨以此文纪念这些无名英雄!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书友群:168570490
  • 捉鬼天师

    捉鬼天师

    此小说先从清静的李家村的一桩蹊跷的灵异事件发起,崔正英师徒三人斗丧尸,猎绿尸,智斗法斗鬼公鬼婆,诱杀血蟒,降服厉鬼,超度游魂,人鬼之恋,怒闯地府,义释狐仙。。。。最后也终于跟千年尸王作了隔世的最后的了断。阴宽跟女鬼小娴的隔世不伦之恋也会让你捏一把热泪,浪漫中带着忧伤。。。也令当今世人憾然。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 亲爱的丫头

    亲爱的丫头

    这是一位父亲为女儿写下的成长手记,也是一位父亲送给女儿的成年礼物。通过记录女儿成长中的点滴,随时随地随想随记:怎么培养自我反省的习惯,什么才是好的表达,如何做选择,如何在事前做好准备,如何对待亲情,如何对待金钱,等等,父亲将自己的人生智慧娓娓道来,父女之间的款款深情溢于纸面。这是父亲写给女儿的情深意长的“情书”,也是一份最真诚的父爱样本。
  • 亚人崛起

    亚人崛起

    病毒爆发,丧尸横行,环境突变,动植物变异。人类是否还是食物链的顶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是进化,还是灭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狐狸虐夫记

    小狐狸虐夫记

    一个是魔界皇子,一位是九尾神族公主,一个性子沉稳一个最初单纯善良,性格不同的两人偏偏最后走到了一起,经历三生三世的生死分离最后还会走到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