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0700000070

第70章 妻子 女儿与孙女:25年第一次抱起小孩

你会发现监狱是一个认识自己的好地方。在这里,你有机会探知内心的真实感受。监狱会给你机会去审视自己,好让自己改掉那些不好的品质。永远不要忘记:圣人也有错误,只是他愿意不断改正。

——曼德拉给温妮的信

尽管岛上条件有所改善,曼德拉等人的地位也在犯人和狱警中逐渐稳固,但他们并不能直接更改监狱管理制度以得到自己最渴望的东西:亲友的会见。他们过着僧侣式的生活,很难与妻子和儿女见面。西苏鲁就曾说道:“我太想念我的孩子了,以至于能听到一声孩子的声音我就会高兴得要命。”除了思念,曼德拉等人也担心长久的分离会使得他们的孩子怨恨自己所选择的事业。他那已经去世的儿子泰姆比就从未来岛上看望过他,因为泰姆比埋怨曼德拉为了政治事业而使得家庭破裂。

曼德拉还要比其他犯人多一点顾虑和担心,因为他的妻子温妮在他入狱后投身政治,经常受到当局的骚扰。就在温妮时隔两年再次探访完曼德拉之后,她又因为政府捏造的罪名被处以一年监禁,缓期执行。在压力之下,温妮变得有点暴躁。一次,一个警察未经允许就闯进了她家,她居然立即将他按倒在地,差点扭断了他的脖子。幸运的是,法官没有判她的罪。

温妮是个闲不住的人,她认为自己是曼德拉的妻子,就必须为非国大做点什么。于是她会去照看那些被囚禁的非国大成员的家人,还会制作和分发非国大的宣传册。但温妮并不知道政府的险恶,她身边早已被政府安插了很多眼线,很快,她就在分发宣传册时被捕了。温妮在监狱里表现出和曼德拉一样的斗志,但缺乏他那样的克制和耐心。她后来回忆道:“监狱生活让我变得更加离经叛道,也使得我的灵魂进一步升华。”不过,其他女犯人则深受她的鼓舞:“她一直在那对你微笑,听你倾诉,给你安慰。”经过一年多的关押,温妮被释放了,但被处以5年的禁令。

曼德拉在狱中为温妮的遭遇感到担心和自责,他联系朋友去帮助温妮和女儿,但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1975年,温妮和两个女儿一起来看望曼德拉,这让曼德拉感到十分高兴。为了不让女儿们觉得自己的父亲已经老态龙钟,曼德拉在会面之前换了新衣服,并仔细地梳了头。会面过程短暂却温馨,难得团聚的一家人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不过,曼德拉隐隐感觉到因为长期分隔而造成的生疏。

欢聚总是短暂,温妮回去后仍然没有放弃斗争事业。索韦托暴乱后不久,温妮又加入了“黑人父母联合会”,这个组织为参加运动的激进学生提供了不少帮助,因此温妮又被政府盯上了,很快,政府就找了个罪名将她逮捕了。

因为温妮在这次运动中的积极表现以及她曼德拉夫人的特殊身份,温妮的被捕引起了民众的抗议。为了降低温妮的影响力,政府将她流放到奥兰治自由邦的一个小镇上,这一去就是7年。这个小镇十分偏远,条件也很差,连自来水都没有。另外,当地人所使用的语言温妮也不懂,所以她一下陷入了困境。警察也会常常来骚扰她,有一次,负责监视她的警察居然因为温妮和邻居聊天而以“参加集会”的罪名将她逮捕了。不过,幸好温妮的适应能力很强,也出于一个母亲的坚强,她很快就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中。而且,她对政府的强硬一如当初,她拒绝支付在镇上房屋的租金,因为她认为这是政府给她安排的监狱,有谁要为住监狱付房租吗?温妮的声望也在这段时间得到大幅提升,在公众眼里,曼德拉和温妮就是所有南非黑人的代言人,因为他们是为了全南非黑人的自由平等才分别遭到关押和流放的。

从外面传来的也不都是坏消息,1977年,曼德拉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他和温妮的女儿泽娜妮要结婚了。她要嫁给斯威士兰国王的其中一个儿子。成为斯威士兰的王妃后,泽娜妮拥有了随时去监狱探视犯人的特权。婚后不久,她就带着丈夫和刚出生的孩子去看望曼德拉。因为泽娜妮此时的特殊身份,所以曼德拉第一次被允许和探视者接触,他紧紧地拥抱了泽娜妮和她的丈夫,并慈爱地抱起了自己的孙女。注视着那张可爱的小脸,曼德拉动情地说:“这是我25年来第一次抱小孩。”

他为自己的外孙女取名为查兹薇,意思是“希望”。他希望查兹薇能为这个家庭,为全南非带来新世界的希望,也希望自己和温妮身上的遭遇不要再在下一代、下下一代身上重演。

同类推荐
  •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许崇德是资深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少年时值日军侵华,为避沦陷区奴化教育,他辗转艰苦求学,抗战胜利后考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建国初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做研究生,适逢新中国制宪盛事,他跨进中南海在田家英的具体领导下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在他献身法学的一生中,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作为《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曾经为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做过积极贡献。为配合普及法制教育,他还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及部队军官讲过宪法课。
  • 高莽(学术名家自述)

    高莽(学术名家自述)

    高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翻译家,为将俄苏文学介绍到中国可以说居功至伟,他翻译的作品曾经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他还是美术家,举办过画作展览;他也是编辑家,主编《世界文学》多年,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沟通做出重要贡献。本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如同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构成了高莽先生作为翻译家、美术家、编辑家的生命组图,其彰显的是学者毕生的执着追求与人生哲学。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0位世界名人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0位世界名人

    本书通过凝缩的文字,收录了100位影响力巨大、创造性强、发人深思的世界各领域的大师精英。既向读者展现了100位名人的成长记录,又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真理:天才和名人都不是天生的,正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用自己的热情和艰苦卓绝的斗争通向了事业的顶端和荣誉的高峰。在这里,你可以看见在穷苦中潦倒而不懈奋斗的梵·高、在压迫中带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的列宁、还有从来没有上过大学却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高尔基,还有巴尔扎克、诺贝尔、松下幸之助、全身瘫痪依旧奋斗的霍金……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郑板桥:绝世风流

    郑板桥:绝世风流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情商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无数事例表明绝大多数的成功者都不是那种才华横溢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也许智商不是最高,却能把情商发挥到极致的人。本书通过解密情商的由来、挖掘情商的价值,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修炼情商,从而得以调控情绪,把握爱情,协调家庭,赢得交际,玩转职场,成就一番事业。
  • 玫瑰紫·梨花白

    玫瑰紫·梨花白

    这是一部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叶静怡一生的感情经历。20世纪30年代,在经历了短暂的爱情婚姻之后,她的爱人即不辞而别,在历经了四十年的漫长等待后,终于团聚。其间,她靠着亲情和友情汲取勇气,独力抚养孩子,支撑家庭,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等来团圆。歌颂了真挚感情的感人至深,主人公的坚强伟大。
  • 人格诿罪

    人格诿罪

    人心糜烂如泥,无头尾的悲剧不断重生,渐渐人格蠢动,不是梦境不会醒来。朋友,你是否听清了,那来自深渊的嘶吼。
  • 萌法时代

    萌法时代

    这是一个魔法刚刚萌芽的时期,属于骑士们的荣光正在远去,那些抱着陈旧的信条不撒手的贵族们,将会被思想灵活,善于发现应用新鲜事物的新势力所代替。 天华帝国的王子迪夫,自小体弱,其实是一种近魔法体质,他熟读各种书籍,尤其隐秘书库中的“天上奇谈”,更是他地最爱。穿越者狄峰与迪夫的灵魂共存,以其洞察能力和远超当世的价值观和敏锐触角帮助他将一个小势力发展成了大国度,一个以“魔法”作为进步推动力的全新世界模型。世界隔膜出现漏洞,有外星生物成建制入侵,魔法与剑合作,将对意图灭杀整个人类的敌人吹响反攻的号角。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Sein喜剧的诞生

    Sein喜剧的诞生

    行之而不著者,习之而不察者,终身由而不知其道者,迷信也。最后谢谢,能看完这本书的读者们,希望这本书能够败坏你们对其他书籍的品味。
  • 豪门宠媳

    豪门宠媳

    花花新文《寒门嫡女》三岁:一起洗澡的南宫小小盯着南宫逸的裸-体,疑惑的问道:“为什么哥哥长着小尾巴?”南宫逸脸一黑,“因为哥哥小时候不洗澡,生病了!”“耶,我也不要洗澡,我要长小尾巴。”南宫小小兴奋的叫道。于是某人第一次泪奔了。五岁:无聊的南宫小小开始在某人熟睡的脸上画着老师新教的兔子,不过怎么越画越像两团baba,最后干脆笔一丢,跑了。于是睡梦中的某人由于急事而清醒后,‘光荣’的带着两团baba上班去了。这一天全公司有一半以上的人,撇坏了自己,还有一少半的人笑出了内伤。七岁:打架完后的南宫小小,回家向南宫逸添油加醋的描绘了自己‘被打’的经过,于是愤怒中的南宫逸带着一百人的阻击队前往那个罪魁祸首家,不过却在床上看到了‘打’南宫小小的那个女孩。只见人家全身上下绑着绷带,唯一没有绷带的地方也有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九岁:收到无数情书的南宫小小得意的向面色发青的南宫逸炫耀着。第二天,送南宫小小情书的人全都躺进了医院,从此人见人爱的南宫小小变成了人见人躲的南宫小小。而我们的肇事者,此时正悠闲的想着他的下一步‘计划’。十一岁:......——————她,南宫小小,除了长得漂亮,脑袋聪明点,其她女人的所有缺点她都具有。他,南宫逸,除了冷酷无情,和对小小溺爱了一点,其他男人所有的优点他都有。——————长大后的南宫小小开始叛逆1、南宫逸让她向左走,她绝对不会向右走,因为她站在原地没有动。2、南宫逸让她给个亲亲,她绝对给个大么么,只是这个么么的地方不大对。3、南宫逸小小惩罚她一下,她绝对不会惩罚南宫逸,因为她会把整个南宫家搞的鸡飞狗跳。4、南宫逸来个花边新闻,她绝对不会搞个花边新闻,因为她都是直接上的。5、......总之,南宫小小就是在南宫逸的宠爱下变得无法无天,打遍整个A城无人敢还手的宠媳。————————其实她是一只蝙蝠,而他则是一只狼,想知道为什么吗?请点击阅读.————————《极品弃妃》一道圣旨,让她成为他的妻子;一张休书,让她成了弃妇。“王爷,妾身…”可怜地轻声,带着几分的恳求,还有几分哭意。那张小脸垂垂低下,身子还不断的抖擞,众人一致以为她伤心难过,其实那是因她一直强忍着笑意。
  • 怎么又是天谴圈

    怎么又是天谴圈

    偶得吐槽系统,一个被绝地求生诅咒的男人。落地自带天谴圈,洗头全靠轰炸区,资源只有十字弩,载具从来一格油。轰炸如风,常伴吾身。长路漫漫,唯毒相伴。什么?落地98K,枪枪都爆头?什么?落地天命圈,开枪落空投?我怂还不行嘛!什么,你说这么惨这么怂都忍不住要吐槽?这就对了!“叮,吐槽值+1,系统已激活!”读者1群:232093723(已满),读者2群:300236467,欢迎大家加入新书《我是狗策划》,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I) 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德鲁德疑案(英文版)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I) 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德鲁德疑案(英文版)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is the final novel by Charles Dickens. set in Cloisterham, a lightly disguised Rochester, the novel begins as John Jasper leaves a London opium den. The next evening, Edwin Drood visits Jasper, who is the choirmaster. Edwin confides that he has misgivings about his betrothal to Rosa Bud. The next day, Edwin visits Rosa at the Nuns' House. They quarrel good-naturedly. Though the novel is named after the character Edwin Drood, the story focuses on Drood's uncle, precentor, choirmaster and opium addict, John Jasper, who is in love with his pupil, Rosa Bud. Miss Bud, Drood's fiancée, has also caught the eye of the high-spirited and hot-tempered Neville Landless, who comes from Ceylon with his twin sister, Helena. Landless and Drood take an instant dislike to one another. Drood later disappears under mysterious circumstances. The novel was unfinished at the time of Dickens's death (9 June 1870) and his ending for it is un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