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5200000052

第52章 北欧行(1)

余光中

1978年的初夏,我去斯德哥尔摩开会,顺道游历瑞典、丹麦、西德,乃有半个月的北欧之行。

飘飘何所似

1978年的初夏,我去斯德哥尔摩开会,顺道游历瑞典、丹麦、西德,乃有半个月的北欧之行。一路上,正如王勃所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而其中却有两片萍,迄今不能去怀。我坐法航班机从香港西翔,并排两位高卢客,不但喋喋不休,而且面对defense de fumer的灯号依然吞云吐雾。空中少爷两度劝而不止,害得向不吸烟的我,变成一只咳嗽的仙鹤。曼谷小歇,再冲霄时,两烟徒不见了,肘边却出现一位新伴,朦胧之间,只意识到是一个东方人,却也不很在意。直到他用南洋国语向我攀谈,我才转过脸去,正式打量那新伴。只见他面容瘦削,肤色暗闷,神态突兀而欠文气。问他的终站,说是巴黎。问在巴黎做什么事,说是做点“小生意”。问他是闽是粤,却自称是柬埔寨人,刚去新加坡探亲回程。

20小时的长途飞行,和一个纯然的生人摩肩接肘,同餐共卧,肉体不能更近,思想却也不能更远。不久我发现这位巴黎客根本不谙法文,等到他要我用英文向空姐有所探问时,我更惊讶了。新德里,德黑兰,夜色里显了又隐了,终于熹微下窥,巴黎在望。我的旅伴把盖在身上的

法航花毛毯折叠得整整齐齐,棱角坚挺,成精巧的小长方形,然后放进——你道是头顶的衣袋柜里吗?不,是他自己的手提箱里。然后是喀喀,清脆的两声,手提箱已经锁上。瞥见我脸上难掩的惊疑,他淡然一笑,从容说道:“每次坐法航,总不免留一点纪念品的。”

在戴高乐机场等候瑞典和芬兰的班机,巴黎在巨幅的玻璃墙外,车声隐隐。正是清晨,偌大一座扁圆形的候机室,透明的静寂里,只有我和一位小小的乘客面面相觑。那是一个白种孩子,灰黄色的头发,脸上微布雀斑,穿一条牛仔裤,身体十分结实,约莫9岁的光景。他坐在我斜对面的长沙发上,脚边倚着一口圆筒形的长帆布袋,手里挽着一个沉甸甸的提包。久等不耐,我们便聊起天来,才发现他也是乘那班法航机到巴黎的。他说他是芬兰人,跟父母住在尼泊尔,是在新德里上的飞机。

“那你的父母呢?”我问。

“在尼泊尔。”

“你就一个人旅行吗?”

“是啊。”

“一个人环球旅行?”我不相信了。

“不是的,是回赫尔辛基去看我祖父。”

“这是你第一次一个人飞吗?”

“不是。这是第3次了。我父亲为联合国做事,很忙很忙,不能陪我。”

“你是芬兰人,又住在尼泊尔,怎么英文说得这么好?”

“我的朋友里有好几个英国小孩。”

“尼泊尔好玩吗?”

“好是好玩,只是很寂寞。”

“为什么?”

“我们的‘学校’只有5个人,都是芬兰小孩。尼泊尔小孩玩的是另一类游戏,玩不拢来。”

“喜马拉雅山怎么样?”

“大极了,老是那样堆在天边。就是公路不大好,几乎每个月都翻车。”

“滑雪一定很痛快。”

“也不常滑。还是在芬兰滑雪比较方便。”

“你去过西藏吗?”

“没有。不准去的。”说着,他撕开一包口香糖递过来。我欣然拣起一片,谢谢他。我们相对嚼起口香糖来,俨然相识已久。后来他又把他和他妹妹的合照拿给我看。照片里的小女孩满脸傻笑,比他矮半个头。这时,乘客渐多,我们各自提起行李,向柜台走去。

不久我的飞机便纵出了北欧的云上,在北飞瑞典的途中,我有很深的感慨。我最小的女儿季珊,今年已经13岁了,每次短程出门,当天来回,做母亲的还要再三叮咛,放不下心。我不能想象她怎能只身千里,浩荡长征,像个芬兰小男孩那样。中国人热爱乡井,安土重迁,由来已久,但男儿志在四方,像宗悫的“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却也美名长播,而张骞、班超、玄奘、郑和,不畏长征的勇毅,也昭昭长照史册,我在中文大学的同事,海洋学家曾文阳,为捕南极虾,敢以300吨的一艘小渔船,去闯南极海的狂风怒浪和诡诈难防的满海浮冰,把中国人意志的边疆一直推到南溟之更南,真不愧是今之宗悫。一株树,植根当然求其深入,但抽条发叶却求其广布,否则一切守在根旁,只成其为一丛矮灌木了。这么想着,机翼斜处,平坦的瑞典海岸已蜿蜒在云下了。

瑞典

斯德哥尔摩地当马拉润湖东接波罗的海的水道,全由半岛和岛屿组成,所以卧波的长桥特多。外乡人问路,回答总是“过桥转弯便到”,似乎简单得很。一到水边,外乡人又愣住了。到处是桥,究竟是哪一座呢?老城全在湖中的岛上,新城则向北岸发展。我的旅馆在北岸新城,每天和邦媛总要步行20分钟,才到老城的国会旧厦,平均每天至少过桥4次,桥影波光,算是餍足了。由于地形相似,斯德哥尔摩久有“北方威尼斯”之美名。我没有去过威尼斯,但是拿此城和英国大画家窦纳笔下的威尼斯相比,总觉得缺少那一份水光潋滟白石相映的浪漫情调。毕竟是北陲的古城,冬长夏短,兼以楼塔之属多用红中带褐的砖块砌成,隔着烟水望去,只见灰氵蒙氵蒙阴沉沉的一片,低低压在波上。那波涛,也是蓝少黑多,殊欠浮光耀金之姿。为什么水是黑的,在渡轮上也问过几位瑞典作家,总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桥虽多而不美,都是现代平铺直叙的工程,有渡水之功,却少凌波之趣,比起威尼斯来,更是逊色了。斯德哥尔摩就是这样,给我这七日客的印象,既不雄伟,也不秀丽。

话说回来,斯城也自有佳胜之处,不容鲁莽抹煞,屋宇严整,街道宽阔而清洁,没有垃圾,也绝无剌眼的贫民窟——这是北欧回家共有的优点。公共汽车的班次多,设备好,交通秩序井井有条。商店招牌的文字一律平平整整,一目了然,入夜更无缤纷的霓虹灯挤眉弄眼,因此交通灯号也鲜明易识。后来才发现,丹麦和西德也是一样。条顿民族的秩序化与洁癖,应该是开发国家的楷模,但有时也显得单调一点,不像拉丁民族那样放浪形骸而自得其乐。在斯德哥尔摩,即使漫步于最热闹最繁华的查特宁大道,也见不到纽约或芝加哥那种摩肩接踵人潮汹涌的紧张气氛。街上很少见到儿童,也是罕有的现象。瑞典政府奖励生育,家庭每添一个孩子便津贴两万元克纳,饶是如此,女人仍然不愿多生,据说瑞典的所得税高达43%,为了减轻税率,瑞典人对于结婚也不踊跃。

斯德哥尔摩位于北纬59度附近,是我游踪所及最高纬的城市。我到那里,正是5月下旬,夏季刚开始,街树幼叶疏枝,才透出两三分的绿意。不知真正盛夏之际是否满城青翠,望中只见稀林错落,夏,来得又迟又缓。地近北极圈,快要6月了,早晚的气温变化仍大,中午只要一件薄毛衣,入夜海风拂来,甚至要披大衣。无论如何,北地的金阳亲人肌肤,温而不燠,站在阴里,仍是有些凉飕飕的。黄昏来得很迟,暮色伺人,却不肯就围拢来,一直逡巡到10点多钟,天才真暗下来。迟睡的外乡人寝甫安枕,没有翻几次身,咦,怎么曙色已经窥窗?

一看几上的腕表,才凌晨3点半钟,只好起来拉上窗帷,继续寻梦。

斯城既是湖港,游水乡泽国,最好是在船上。斜阳里,我们在红砖碧瓦塔楼耀金的市政厅后,上了一条湖艇。“仙侣同舟晚更移”。船首朝西,驶入渐幻的暮色里去。北欧的薄暮比南方漫长,渐觉桥稀岛密,马达声惊起三三五五白色的水禽,纷然拍翅,绕着渚清沙白的小石洲飞回。洲上杂树丛生,石态古拙,仿佛倪瓒笔意,隔水望去,却有盆景小巧之趣。众人倚舷笑语,一位瑞典诗人唱起歌来,歌罢,说是他写的词,并加英译。兰熙兴发,唱《梅花》的配曲为报,众人争问词意,不免又要翻译,赢来波上的一片掌声。

终于到了查特宁岛的故宫。大家纷纷上岸,沿着碎石堤路,一面检阅大理石像,一面走向绿顶黄壁的17世纪古宫阙。宫在城西10哩,是三百年前皇太后下诏所建,格式悉照法国,有“瑞典凡尔赛宫”的雅号,当然也不免夸张。宫中可看之处很多,还有中国亭台。我们一行人专程来此地,却是为了向一座18世纪的剧场一夕怀古。剧场建于1764年,继承的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遗风,场内装饰诸如吊灯、雕刻、帷幔之属都有洛珂珂的格调。众人鱼贯而入,大吊灯下,银丝假发古典宫妆的美人为我们带座,恍如置身布尔邦的王朝。200年来,场内一切陈设依旧,据说是全欧仍在演戏的最古剧场。我们在厚实的长木椅上坐定,怀古的小音乐会便开始了。

先有剧场的司仪,一位美慧动人的中年妇人,为我们叙述剧场的历史。接着是竖琴与横笛的一段奏鸣曲,清流淙淙,客心如洗。之后尽是古歌,多半用竖琴伴奏。女声独唱的是18世纪法国的村谣,男声独唱是意大利古调,男女二部全唱则为普尔赛(Henry Purcell)的《吹铜号》和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的歌剧是压轴戏,浪漫的爱情,古典的韵味,琴音歌叹里,今现代红尘的逋客侧耳低回,畏寻归路。查特宁岛古剧场的舞台是有名的。莫扎特歌剧的布景,从翠柯交错的林间到柱高帷密的宫廷,层层的布景板一开一阖,转瞬已改了一个世界。18世纪竟已有此等机巧,令人赞佩。当晚回到现代的斯城,已近子夜,繁星下,街边一盆盆艳红的郁金香,似乎都睡着了。

我在瑞典的京城住了一个星期,气候由凉转暖,白昼愈长,倒也惯了。笔会闭幕,众人意兴阑珊。兰熙伉俪西去挪威,邦媛和彭歌南下巴黎,换机回国,我则独游丹麦。本来我要直飞哥本哈根,临时又改变主意,认为凭虚御风,缩地固然有术,只是云上的世界,碧落一色,云下的飞机场,也是全世界一样的。于是5月27日的清晨,我上了去丹麦的长途火车。

从斯德哥尔摩坐火车到哥本哈根,纵贯瑞典南部的塞德芒兰(Sodermanland)、厄斯特育特兰(Ostergotland)、斯摩兰(Smaland)、斯柯内(Skane)4省,和丹麦的西兰(Sjaelland)岛北部,全长600多公里,上午8点22分开车,下午4点36分抵达。我的“珍忆匣”里还保存着那张黄底绿字的火车票,记着标价是314克纳,约值60多美元,比起台湾的观光号来,是贵得多了。你也许认为前面的地名译音有误,例如g怎么会念成y呢?实际正是如此。我是一个地图迷,最喜欢眉目清秀线条明晰的地图,每次远行归来,箱里总有一叠新的收集。远远眺见又一座新的城市,正如膝头地图所预言的,在车头渐渐升起,最有按图索骥之趣。当时我坐在车上,正向窗外依次纵览大小城镇,长短站牌,与图中奇异的名字一一印证。出斯城不到百里。图上出现一镇叫Nykoping,我心想“泥雀坪到了。”果然不久,两旁的红砖屋渐密,新站在望,穿藏青制服的彪形服务员拎了一串钥匙穿过走道,一面曼声报出站名:“泥雀坪!泥雀坪!”后来发现,其他的大站如Norrkoping和Jonkoping,也各为“闹雀坪”和“养雀坪”。这么一路上为异国的镇市取些不相干的中文名字,也颇自得其乐。话说回来,瑞典文里g是念y的,例如南部海港Helsinborg,当地人发音是赫尔辛堡瑞,又如剧作家Strindberg,也念史特灵贝瑞。

我坐的头等车厢不大,相当于台湾15席的面积,头尾两排座位相对,各坐3人,中央再置一几两椅,可坐2人,共为8位,格式家常而亲切。茶几、窗框和门都用木制,釉以浅黄透明的薄漆,十分爽眼。瑞典盛产木材,耕地不到十分之一,林区之广却荫蔽国土之半,宜乎多用木器。那天车厢里只有四个乘客,对面远坐的是一对老年夫妻,味甚乡土,肘边却是一位金发少女,在美人之国不能算美,但是和一般北欧女孩一样,早熟、老练而大方。攀谈之下,发现她的英文说得不坏。她说,瑞典的中学生必修英文,此外还要修读第二甚至第三外文,通常是德文与法文。正说着,服务员来查票,发现她买的是普通票,把她赶了出去。车厢里只剩下那对老夫妻和我。我试用英文向他们攀谈,他们完全不懂。我想开始必修英文,当是二次大战后的一代,因为适才在斯城火车站上向一些中老年乘客问讯,都只换来歉意的微笑,却不得要领。

火车驶过平阔而肥沃的塞德芒兰省的青青原野,麦秧初长,绿油油的一片。草地的色泽鲜丽而匀整,有时绵延好几分钟,青嫩不断,显然细经修护,真是娱目。树木都正抽幼叶,枝条未茂,犹是初春韵味,有时铁轨与公路平行,只见迢遥的柏油路直抵天边,目光所穷,五里七里途中,一辆华福绝尘而去,阒不闻声。站牌在大幅的玻璃窗外成形又掠逝,举着从未见过以后也不会再见的站名,不知该怎么发音。汽笛呜呜然进站又出站,数百里不见湫溢的陋巷,黯沉的贫民窟。时或驶过人家的后院,高高的枫树栗树荫下,露出一角红瓦,半堵黄墙,衬着白漆的窗棂,分外鲜洁。低矮的白栅内,浅黄深红的郁金香开得正妩媚。

过了林雀坪(Linkoping),火车慢了下来,原来地势渐高,进入厄斯特育特兰省的丘陵地带。

瑞典地大,约为台湾之12倍,境内多湖,湖泊的总面积大于台湾全省。一路上,也不知经过多少桥,多少长湖与小泊,真个是满地江湖,好像瑞典的天空是一倍千镜鉴影的碧睛美人,自顾不倦。最长的维汀湖在右手边展开,像从乱山丛里徐徐抽出一柄弯刀,越抽越长,无波的碧水上,白鸟悠悠飞渡,两三汽艇在耕琉璃的青田。饶是如此,瑞典的山却不高,最高峰也不过近7000英尺,只到台湾新高峰的腰部。

瑞典南部的山地缓缓起伏,海拔不过七八英尺,但毕竟是寒带了,两侧的山坡尽是尖瘦矗立的杉柏针枞,纵使无风的晴日像今天,也翳着一股森森的寒意。有时穿过一片赤杨林子,霜剥雨蚀的修直树干上,裂开一块块灰色的老皮,脆边微卷,衬着树身的黑底,那种刀法遒劲的斑驳之美,真教木刻画家惊羡绝望。何况不是一株独立,是千干并矗,火车一掠而过,此现彼隐,相互掩映成趣。有时林开一面,天光透处,瞥见青草坡上,牧放着白底黑斑的牛群,正把一首古老的牧歌,细细咀嚼。

终于6节车厢的火车迤迤下山,再度疾驶于平野之上。这是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的南端,海峡,不久就到了。渐行渐南渐温暖,草木渐茂,郊原的色调渐禾农。正朦胧微困之间,忽然一片金光排窗而来,耀亮车厢的天花板。起身一看,拍眼欲盲,满田密密麻麻的黄花,一亩一亩地遍地泻来,从天边直泻到轨旁,那样毫无保留的鲜黄艳黄,迎面泻来,又忽忽滚去。终于断了,把沃野又还给绿色,眼花未定,那黄花田再度扑来,远了一些,没有那么激动,就像一幅幅黄地毯平平曳过。

同类推荐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从古典,到荒诞,从平静,到高潮,应有尽有。但是,“真实”又是什么?我重复地陷入了从庄子到西方现代哲学家都描述过的苦恼之中。这个世界需要真实吗?如果需要,又需要到什么程度?对这些问题,我都不清楚。经过层层筛选,我能够肯定的真实只有一项: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活,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直到今天,我还未曾使用电脑,这部书稿仍然是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保持这种书写方式,因此我十分珍惜地把这部书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

    不被世俗肯定,就像被风刺伤一样,疼,却找不到凶手。忽视、冷落、背叛、自尊心受挫,让你我成为了沉湎过去、沉醉孤独、虚度光阴的人。那么——只给奋斗找时间,不给空虚留时间怀才不遇,更需要逆水行舟,迷茫是才华配不上梦想,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你还在等什么呢?这世上能救赎你的,唯你而已。
  • 本质:诗十四首

    本质:诗十四首

    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空气、皮肤和水、渡光阴的人、樱桃树下、本质、词,内心、词,房子、词,刀锋、纯粹的人、吕布之香、诗人无饭、一生、月落等。
热门推荐
  • 三国大气象师

    三国大气象师

    穿越汉末荆州一名出身低微的寒门少年,内有名门世族轻视排挤,外有天下大乱,战祸将至,生死难料。那又如何!我有超级量子气象系统在手,翻云覆雨,天崩地裂,尽在我一念之间。看我如何崛起于寒微,搅动风云,与天下群雄争锋!周瑜:阿西巴!怎么东南风变成西北风了?糟糕,特么的火船反烧回来啦!曹操:我火烧乌巢,眼看就要烧尽袁绍粮草,怎么晴空万里突降大雨,贼老天啊,你坑我的吧!刘备:这六月酷暑为何天降大雪,冻死我也,云长翼德,咱兄弟三儿快来抱团取暖啊!孔明,速去暖床!苏哲一脸茫然:我昨晚就是做了香艳的美梦而已,怎么一觉醒来,十八路反苏联军就都不见了?众红颜知己:夫君,昨夜天降大雨,他们都被冲到海里喂鱼去啦!
  • 超越管理

    超越管理

    《超越管理:揭秘麦肯锡管理咨询技巧》的作者从公司运营流程、团队管理、人才挑选、企业文化、危机和未来等方面对麦肯锡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借助经典案例生动,全面地介绍了麦肯锡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试图为读者呈现麦肯锡成为世界第一咨询公司背后的秘密。
  •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令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令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缘来是霓

    缘来是霓

    大龄剩女魏梓墨,普通颜值普通工作,却对另一半一直按照心目中的理想找寻,眼看着芳华耗尽,想找个爱自己的人凑合一生。怎奈命运待她不薄,感情生活峰回路转,人生开挂模式开启……
  • 简·爱

    简·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宠将门农女

    独宠将门农女

    父亲失踪,母亲失明,全家一二三四五六个萝卜头,再差一个简直就可以召唤神龙!从高大上的集团总裁到一贫如洗的农家次女,钟离欲哭无泪。可能怎么办?买田置地,重农经商,奋发图强!“我的目标是——能够买下全国的农庄!”但是,这庄主还没当成,就迎来了一头大尾巴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支配者日记

    支配者日记

    核爆后的废土,飞机沦为废铁,无线技术失效,回到属于战列舰的大航海时代。经历过繁荣的旧时代,各种武器并存,超级战甲、蒸汽朋克,甚至是大刀长矛。劫后余生的人类远比邪灵复杂,神魔在强权面前也只能退隐,想拯救世界的不是傻子就是疯子。叶苏得到了一群bug的珊瑚虫,试图在废土种田攀科技?没错,他天真地想拯救世界。不过在此之前,他得先救自己。 (本书废土背景,元素很多,但整体风格偏奇幻,内核是战争权谋。不换地图,没有神灵,拒绝龙傲天。本书没有上帝视角,角色说的话请认真辨别,不代表作者的意思。)
  • The Black Death and The Dancing Mania

    The Black Death and The Dancing Man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3岁决定男孩的一生

    3岁决定男孩的一生

    3岁的小男孩就像一粒神奇的种子有一句众人皆知的俗语:“3岁看大,7岁看老。”说明了幼儿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3岁左右的男孩。这个年龄段养成的一些习惯,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决定了他们将来能做成一番什么样的事业,成为什么样的人。
  • 黛飛升

    黛飛升

    如诗如画般的江南水乡女子黛施,听从父母之命嫁给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之家,却不知一入豪门深似海,如履薄冰悔断肠。就在她深陷绝望迷茫低谷深渊时,也正是人生岔道该做选择之时,陆铭出现在她生命中,并帮她的未来指点迷津,引导她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在黛施的创业过程中不断出现了种种困境,却不知这些困境的幕后主人正是幂帝的弟子所为。。更想象不到的是冥帝乃上古之神之一,因犯了天条被封印在冥府,他的弟子与黛施是事业上的敌对。而陆铭与黛施俩人在屡次的来往中产生了感情,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不经意穿越了,穿越之后她是昆仑虚的一名弟子,上一世的恩怨情仇如过眼烟雲,她整日苦练修行,期待终有一日能成为像师傅般的上神,谁料爱神再一次眷顾了她。黛施又一次深陷情劫之中……最终黛施成功实现梦想修成正果成为上古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