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600000061

第61章 姑娘,这儿坐坐

刘心武

……她以“视死如归”的气概推开了摄影棚的门。没有人迎上来招呼她或斥责她。她觉得摄影棚里完全没有秩序。

那一天真糟糕透顶。她是根据摄制组寄发的通知,去试镜头的。通知上注明,请自带一件符合那角色职业教养、性格气质及应试的那场戏情境的上衣,以便试镜头时穿用。为准备这件上衣她费尽了心机和力气。然而竟有这样的事发生——都走到摄影棚边上了,肯定是神使鬼差,她扯开提包的拉链,提包里显现出的不是她千辛万苦准备好的那件上衣,而是大表姐的外套!

走廊里的暖气顿时显得过热,摄影棚的两扇大门被两个面孔潮红的姑娘撞开,伴随着一阵不知是气悔还是欢呼的喧哗,气浪和声浪一并朝她扑来;一些“圈内人”或从她身后绕向前去,或朝她走来并灵敏地从她身后绕过,她竟不识趣地只是竖在走廊中发呆,全身毛孔似乎都钻出了尖刺般的汗来。

大表姐本是特意赶到她家来给她“助威”的。大表姐当年也作过银灿灿的演员梦,但后来却成为了一名教画法几何的副教授。大表姐知道她那天必吃不下鸡鸭鱼肉,但却万万不可少却“热量”,所以特为她提来了一个以巧克力原料为主的“拿破仑蛋糕”。兴奋中她为大表姐表演了导演指定的那段戏,表演完了脱下自备的戏装,挂到了衣架上——没想到临出发前又来了几个中学的同学,她们真是消息灵通,有的搂着她脖子跳脚,有的用拳头砸她肩背,仿佛她已经上定了银幕,弄得她飘飘然、昏昏然,要不是大表姐扩大嗓门提醒她已到预定出发时间,她非“误场”不可——但慌乱中她竟取错了衣衫,因为二者的颜色完全相同!

……她以“视死如归”的气概推开了摄影棚的门。没有人迎上来招呼她或斥责她。她觉得摄影棚里完全没有秩序。光区里有人在试镜头,满腮胡子的导演在嚷着什么,而光区外有人站着有人坐着有人走动,地上是些长蛇般的电缆线,她紧紧地攥着装错衣衫的提包,冷静地意识到机会之门已对她闭拢。

忽然有一个亲切的声音:“姑娘,这儿坐坐……”她一偏头,是个穿着一身蓝布工作服的大嫂,两眼正同情然而也饱含鼓励地望着她,她随大嫂所指坐到了一件显然是暂时不用的道具木桶上,坐定后她又同大嫂的目光对接了一次,她感到大嫂在说:“这没什么,我见多了,你放心去试好了……”

她竟被录用。穿着大表姐的那件外套,她击败了13个对手。影片放映后她一炮打红。时下她已是导演们盯着、评论家们捧着、观众们议着的红星之一。她永远感念那位大嫂——道具组的临时工。影片未开拍大嫂就不见了,据说是家里有了病人,辞掉工作回家去了。

前两天她去出版社交书稿,这本《我的帆》是出版社追着她约写的。她在前厅里绕过了一位站在那里挡路的姑娘。当编辑送她出来时,她看见一位清洁工大嫂正把那搂着一摞书稿的姑娘引到墙边的长椅上。仿佛正亲切地说:“姑娘,这儿坐坐……”

正是那位大嫂!她忽然觉得她的书稿应当取回修改,她的“头一回成功”真没什么好“挖掘”的,而可敬的大嫂对“头一回”者的自然而朴素的慰助,才是真正值得“挖掘”的“深沉”!

同类推荐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爱的常青树

    爱的常青树

    《爱的常青树》以作者本人的恋爱经历为原型,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在考古队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为背景,描写了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女考古队员郑心怡与地方上的文物干部“我”相爱的故事。作者以务实的心态描写了那个转型时期新兴的考古和文博事业,青年人冲破世俗与偏见,终于在爱情中成为眷属,在事业上找到归属。他们执著追求理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大环境中得以实现。该书是考古爱情书,以俩人的爱情发展为脉络,贯穿考古、人文的线索,对了解历史和文物也有较大裨益。
  • 昔日风景看不尽

    昔日风景看不尽

    《昔日风景看不尽》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记录了何镇邦先生在近60年文学生涯中所经历的重要文学事件和与文坛大家汪曾祺、刘白羽、莫言、浩然、张一弓、冰心等交往中的逸闻趣事。何镇邦先生以深情朴实的笔调记录了一段历史,使得读者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文学大家们的侧面。本书史料丰富,可谓一部当代文学的微型档案。
  •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世界已经在谎言中变得老残,只等着最后那慈悲的一刀。本书是《船夫日记》的续篇,写于1991到1995年,是凯尔泰斯日记体哲思文集的第二部。凯尔泰斯延续了《船夫日记》中对尼采、卡夫卡、维特根斯坦、加缪、贝克特、伯恩哈德等人广阔的阅读和对话。然而,相比《船夫日记》,本书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验联系更为紧密,在五年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历欧陆各国。在这些游历的记录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与对生命、人性、民族、自由、伤痛等不间断的思考,与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念结合起来。看似散落的碎片,而加以艺术的表达。虽然其中有鲜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痕迹,但作者对人在大的历史命运中艰难选择的反思,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在这个卷帙浩繁的时代,我们推出《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书系,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之余,撇开那些尘嚣的文字垃圾,多读好书,多读精品。
热门推荐
  •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它的前景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它的前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华黎明就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它的前景,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伊朗的角度看,伊朗为什么这么执著地要发展核技术?在这里我没有说核武器,因为伊朗官方从来不承认它研究或者生产核武器,所以我说的是核技术;(2)美国同伊朗到底敌对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跟伊朗关系这么紧张?(3)所谓的核不扩散体制实际上是什么情况?
  •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从民航的实际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提出中国民航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原则和作用,以及民航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运输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书中吸收了行业内外关于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新成果。
  • 快穿之炮灰女配在线打脸

    快穿之炮灰女配在线打脸

    华昕的任务是前往各个崩坏位面,逆袭炮灰人生,打脸气运之子,顺带收集某某人的灵魂碎片。新人新文,前期比较糟糕,请直接从杀手王妃看起!顺带求下互动收藏。哪里写得不顺也虚心听教!
  • 红河日记

    红河日记

    那条大河永世流淌,川流不息,祂每一次改变的方向就是鱼儿们最痛苦抉择的时候。我们在这河里随波逐流,再强大的生命也只不过是河底的一块石头罢了,因为……生命,是有极限的。除非,超越了生命。【慎入,女主文】
  • 乱世之士

    乱世之士

    数十年前,三个野流士者,自称侠士,不受人束,随心而行,仗义行天下,自此,自称侠士者层出不穷,再不受士族所束。同时,五大国暗流涌动,各大士族野心勃勃,乱世一触即发。而在此时,晋国偏远城镇中,一个士族子弟,携着重任,一头扎进了诸国阴谋之中,不愿受束的他,挣脱约束,游进了江湖。然而,世事无常,他终究要在亲情,爱情,友情间做出后悔一生的决择。他终是枭雄般的乱世之士,还是身不由己的乱世之士?心在身上,路在脚下。
  • 重生女神超燃的

    重生女神超燃的

    一场车祸,乔小冉重生回了六年前,空间在手,她强势逆袭……
  • 海底小神探

    海底小神探

    圣诞夜,小男孩盖茨许下了一个特殊的愿望,慈祥的圣诞老人满足了他,把他送到了海底世界。在那里,他不但能自由呼吸,还能游动得很快。可是,海底世界接连发生了一桩桩离奇的案件:运动员飞鱼神秘失踪,海底鱼类内脏失窃,海鳗先生中毒身亡……这背后,到底是谁在作怪?盖茨在这个第一次踏足的神奇世界里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呢?就让海底小神探,带你揭晓答案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兰基诺

    兰基诺

    兰基诺是通用语里世界的意思,它是由古精灵语的词根演化过来的。在那古老的语言中,它的本意是阳光与深渊。阳光是热烈的爱,是温暖的希望,是勇气,是执着,也是守望。深渊是冰冷粘稠的仇恨,是残忍的阴谋,是扭曲与阴暗滋生的巢穴。这是个关于炼金术与争斗的故事。这是个有关爱与看起来像爱的东西的故事。这是个少年成为神话的故事。献给你。PS:pov+经典西幻
  • 谍海谜局

    谍海谜局

    蒋经国密令:此事须对蒋“总统”绝对保密!……这场“戏”发生在1970年,是从台湾“情报局”收到一封信开始的。1970年3月10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二。上午九时半后,“情报局”机要科中尉科员杨玉艳,喝了一杯茶,翻阅了当天的早报,又和同事聊了一会家常,这才懒洋洋地开始工作。这位二十八岁的女科员的工作很简单:拆阅信函,分类登记,再提出简单得只有寥寥数字的处理意见就可以了。“情报局”的普通机要科,实际上等同于普通机关的信访部门,一般说来并无“机密”可言,而机密函件都是由特种机要科操办的,普通机要科根本沾不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