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0100000006

第6章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及其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

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871年建立起来的德意志帝国却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是普鲁士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推行强权政治的结果。因此,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在政治体制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俾斯麦个人的主观色彩以及普鲁士政治特色的印记。同时,帝国初期在政治架构的设置上也考虑到了德国长期分裂割据这一历史的因素。因此,在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中,普鲁士在保持自己的主导性优势地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这一帝国联邦主义的色彩。所有这些影响都可以从1871年出台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一目了然。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出台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宪法的出台形式不同,它不是制宪会议或国民议会民主讨论的结果,而是同俾斯麦一手炮制的,实际上是“俾斯麦贯彻普鲁士霸权”的结果(DerSpiegel,Nr。7/9.2.1998,S。48.)。

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普鲁士领导组成了北德意志联邦。为了使这一新成立的联邦有章可循,惯于专断的俾斯麦像签发公文一样,将他拟定的一个宪法草案提交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在只许稍加修改的情况下强行通过。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是在这样一部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原宪法中加上了与南德4邦签订的条约。宪法于1871年4月14日由帝国议会原样通过,4月20日由俾斯麦公布。直到1917年,这部宪法只根据实用和习俗的需要做过几处修改。

根据1871年宪法,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结构呈现两大特点。

第一,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是各种力量妥协的产物,宪法既要照顾到德国人民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愿望,又要考虑到各邦的利益,因此,该宪法在行政结构上体现为联邦主义。首先,由于巴伐利亚等的反对,宪法中明确规定,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首脑称德意志皇帝(DeutscherKaiser)而非德国皇帝(KaiservonDeutschland)。因为前者与德意志民族联系起来,后者却涉及各邦敏感的领土统治权。巴伐利亚等邦明确表示,担任德意志皇帝的普鲁士国王不能居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也不能向其他邦提出领土要求,即“皇帝在原则上不享受高于各国王的优先地位”。其次,德意志帝国在组织结构上也是联邦主义性质的。根据宪法,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缔结为一个永久的联邦”,由25个邦和帝国直属领阿尔萨斯——洛林组成。帝国的主权实际掌握在25个邦的代表手中,他们派出的58名全权代表组成的联邦议会享有立法权,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在联邦议会的58个议席中,普鲁士拥有17席,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法案(14票足以否决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和符滕堡(4票)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此外,各邦保留了大量体现国家主权性质的权利,如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的权利,教育、宗教、部分司法、征收直接税的权利等,巴伐利亚和符滕堡甚至还有自己的陆军部。

第二,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传承了普鲁士的模式,在政治体制上带有浓烈的专制主义色彩,是一个用议会装饰着的君主专制国家。首先,在行政权力上,君主政体的法律地位得到确认。作为帝国首脑的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他有任免包括帝国宰相在内的国家官吏的权利;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是帝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决定帝国的对外政策,以帝国的名义宣战、媾和,委派驻外使节等。帝国政府没有内阁。帝国惟一的大臣是由普鲁士首相兼任的帝国宰相,他只对皇帝负责。其次,立法机关的权力分配也表明了帝国政治生活的专制主义特征。帝国按照联邦国家立法机构的模式建立了两院制的议会。作为上议院的联邦议会代表各邦,作为下议院的帝国议会则是全体人民的代表。但是,它们实际上只是专制主义的一个宪法门面。因为联邦议会并不是真正的上议院,它体现的只是一种君主的权力。联邦议会中的代表只是各邦君主的代言人。而作为下议院的帝国议会虽然是由2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普选产生,事实上它的权力极其有限。它提出的法案只有得到联邦议会的同意才能生效;它对任命宰相、组织政府等都没有影响,因此不存在对它负责的政府;它在外交和军事上也没有发言权。其最大的权力就是审查和拒绝通过预算。此外,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在人民的基本权利方面只字未提。当然,仅仅从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发对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结构作一个绝对性的优或劣、进步或保守的评判,是很困难的。

首先,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宪法有关行政结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其次,就政治色彩而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宪法相比,取的是中间道路。一方面,它比西欧部分国家的宪法要落后一些;另一方面,它与东欧、东南欧的绝对专制独裁体制相比,仍不失为一部进步的宪法。宪法中包含的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和秘密投票制的民主原则在当时是相当进步的。甚至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直到1884——1885年选举改革以后,才基本实现了男性普选制。

但是,以上情况并不意味着德意志帝国的宪政结构比其他国家更民主和进步。从代表国民的议会对各种政策和决定的影响而言,英、法等国就远远大于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在规定民主选举的同时,却保存了一套与奥地利、俄国等相类似的独裁主义结构的核心中央政府。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却可以在得到联邦议会的同意后解散代表民意的帝国议会。所有这些都说明,在政治生活方面,德意志帝国离成熟的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尚远。

从阶级角度而言,传统的贵族阶级在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政治生活中仍然占据统治地位。除了法律上的特权外,贵族在国家中央各部委几乎无一例外地占有最高层的领导职位。在外交领域,德国政府的外交国务秘书、驻各重要国家的大使等,都把持在贵族手中;在行政管理领域,贵族同样占有大部分高层职位。1871——1914年间,除巴登以外,德国各邦政府的大臣大都由贵族担任。在军队中,高级军官更是由贵族把持。强大的贵族力量的存在,使德国的政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一种相对滞后的保守性特点,严重影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

虽然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在政治上显得保守,在经济上却能尽心竭力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首先,德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陆续统一了各类经济法规。在19世纪70年代上半期,帝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商业法、营业自由法、统一的度量衡法、迁徙自由法、货币法、关税法等一系列法规,从而使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在统一货币方面,1871年,德国境内有7个不同的货币区、33个具有钞票发行权的银行。各银行按照完全不同的规定印发钞票。随着国家的统一,为了理顺混乱的货币状况,加速商品流通,1871年开始,马克成为法定货币单位。1875年,帝国通过银行法,规定原普鲁士银行成为帝国银行,限制其他银行发行纸币。到1876年,有14家银行放弃了纸币发行权,1907年时,已经只有4家银行保留着纸币发行权,且这几家银行都是半国家性质的银行。帝国银行则成为全国最大的货币发行银行。帝国政府还建立起了统一的邮政系统,取消私人邮政,使原先各邦的电报系统在帝国邮政总局之下合并起来。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帝国政府还统一了对铁路的管理。1873年,俾斯麦创立帝国铁路局,专门协调帝国铁路、各邦铁路、私营铁路之间的建设、装备和营运,从而使德国铁路运输实现了统一和系统化运作。

其次,德国政府还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不失时机地调整其经济政策。其中以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最典型。

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德国一直奉行以经济自由主义为特征的自由贸易政策。在农业方面,到19世纪70年代初,德国的粮食输出仍然大于输入,因此,德国农业界都支持自由贸易;在工业方面,由于德国发展水平有限,直到1873年德国政府还在有步骤地废除对生铁、机车和其他机器的进口关税,以便刺激钢铁、机器等的进口,弥补不足。但是,1873——1874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来自英国的大量工业品和美国、东欧等地的大批农产品涌入德国,以低廉的价格横扫德国市场,威胁着德国工业和农业的生存。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德国对外贸易政策迅速转向保护主义。1879年7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保护关税法。保护关税的实行对德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1872年,德国的进出口商品分别为32.6亿马克和23.2亿马克,呈现入超局面;到1880年,进出口分别为28.3亿马克和29.2亿马克,呈现出超趋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并成为德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部门时,德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再次出现了调整。这次调整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德国的工业产品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能力;二是高关税政策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性措施,妨碍德国工业品的出口;三是高关税使德国的消费水平居高不下,引起大众的不满。因此,从19世纪90年代起,继俾斯麦之后的卡普里维政府开始在关税问题上采取“新方针”,与有关国家缔结一系列商业条约,以调低农产品进口税为代价,换取向周边国家出口工业品。

传统贵族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德国政府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实行保护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根本原因在于贵族阶级与资产阶级在经济上、部分地在政治上相互融合,利益日趋一致,即贵族资产阶级化,资产阶级贵族化。贵族虽然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传统特权,拒绝“资产阶级化”,保持着对于资产阶级的政治优势,但他们之中许多人从事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经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现代和资产阶级化”。俾斯麦就是一个资产阶级化的容克政治家,君临德国的皇帝既是大地主,又是大军火企业克虏伯公司的股东。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一些代表性人物如维尔纳·西门子、施图姆等,则通过购置地产、谋取爵位,跻身贵族行列,成为贵族队伍的成员。就此而言,保护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实际上也是掌握国家政权的贵族资产阶级本身的利益需要。

同类推荐
  • 拯救明末

    拯救明末

    穿越到崇祯二年冬,恰逢后金兵入关抢劫。大明的江山风雨飘摇,无数的百姓水深火热,身为新建伯世子的王业泰岂能坐视?掌神机营练精兵,万军之中射杀奴酋。以一镇孤军频频向后金发起攻击,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然天灾人祸流民遍地外忧内患,身为穿越者的他,能够拯救这个已经走到末路的大明吗?
  • 盛隋风云

    盛隋风云

    历史进程悠悠,千古多少离愁。不知黑白颠倒,只是一味荒谬……是谁,解危势于倒悬?是谁,拯万民于水火?是谁,舍身家于济世?往事如烟,虽随清风荡尽,但却总有丹青妙笔,将往昔峥嵘岁月.
  • 鸱夷子皮传

    鸱夷子皮传

    21世纪的宅男范绍伯,“意外”中回到了2500多年前,变身为“商圣”范蠡。看他如何在那2500年前的春秋乱世中生存;看他是怎样迎娶到中国古代的第一美人西子;又是如何与妻子一生相爱相守、不离不弃、一起建功立业,灭掉吴国,成就越国的盛世;看他如何发家致富,成为春秋首富,却又散尽家财。这里我将为大家呈现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迹。
  • 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一书从地名说故、景观掌故、民俗风物、名人逸事、往事钩沉等多个方面讲述老北京那些地名的由来、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以及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人掌故。例如“丰台何以称‘花乡’”“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头柱香’之说”“紫禁城里‘不务正业’的皇帝”等等,细细品味,本书可称为一部老北京趣事的百科全书。
  • 修补世界:犹太人创造力的奥妙(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9)

    修补世界:犹太人创造力的奥妙(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9)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为什么会出现诺贝尔奖中独特的“犹太现象”?犹太人创造力的奥秘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和思考的大问题。把学习当成一种信仰,修复残缺而不完美的世界,赚了钱并不等于成功,拥有追求成功的动力,重视教育和创造力的培养,爱学习的国家进步快,爱学习的民族进步快。这不仅是犹太民族在历经磨难之后刻骨铭心的体悟,同时也是世界其他优秀民族的共同经验和智慧。本书通过对群星璀璨的犹太精英成功智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价值观和伟大理想,让人在先进的理念和最优的实践中感受到犹太精英成功的奥秘。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梦之侣

    追梦之侣

    Elise Roberts梦想成为一名流行歌手,却从高中毕业就留在了家乡,当了一名秘书。自从被解雇后,她的日子似乎变得极其无聊、毫无新意。带着自己心爱的吉他,Elise来到了纽约,成了一名服务员,但仍坚持在自由麦克风活动上献唱。一天晚上,她偶遇了魅力非凡的Dylan,他在一个声名渐起的乐队里担任主唱。除了魅力不凡,Dylan还很自大,Elise最初很不喜欢他。他们每晚在同一个自由麦克风活动场地上争夺风头,相互之间冲突不断,然而在这冲突中,他们之间暗暗滋生了更强烈的情感。正当Elise与Dylan陷入热恋之际,他们的梦想也成真了,一家著名唱片公司和他们分别签订了合约。
  • 机智过人

    机智过人

    未来有多种可能,是智神还是万物之网来主导世界,我们不知道哪一个是必然。--《未来简史》
  • 上海底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底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百年沧桑变迁的各个领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生活、地标以及中外文化交通等等。了解上海的前生今世,了解上海的文化底蕴。
  •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功夫派5:进入功夫宝典

    功夫派5:进入功夫宝典

    因遭政变,南部大陆泽之国太子敖天欲去功夫城面见武圣求援,偶遇三小侠同行。武圣正与乔伊进行终极对抗,小侠们与敖天在混战中被吸入乔伊夺取的功夫宝典。他们在宝典里历经磨炼,在心智和武艺上都有不少收获。
  • 萧红散文集:白面孔

    萧红散文集:白面孔

    本书为萧红散文合集。有《天空的点缀》《祖父死了的时候》《孤独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业街》、1940年版《萧红散文》等散文集中几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萧红纪念鲁迅的《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随笔。“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正如昆德拉所言,散文描摹着真实的生活,在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人间烟火中的萧红本人。她与萧军同居商市街,求告无门,饥寒交迫,隆冬里买不起生火的木柴,连喝一杯热浆汁的钱都没有,甚而一夜数次起念要偷对面人家门上挂着的面包。他们做过家庭教师,画过影院广告牌,去参加集体活动蹭吃喝,他们游荡,吵架,喝醉后躺在地板上哭。及至勉强出版了作品集,却遭到查禁,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的恐惧折磨着他们,“白面孔”便是这一时期萧红和左翼文艺激进分子惊惧状态的真实写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梧桐那么伤

    梧桐那么伤

    你曾给了我一道伤疤,在眉心;你曾给了我一记耳光,在脸上;现在,你给了我一辈子的内疚和挂念,在胸膛。我可以再也不看镜子,忘记这道伤疤;我可以不去回忆,忘记这记耳光;但是我如何让自己的心脏不再跳动,来遗忘这辈子对你的挂念和内疚?
  • 全职渔夫

    全职渔夫

    王鑫的家境不算差,也曾当过几年富三代,更是怀着一腔超越父辈的远大理想,但没有料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他这个曾经阔气过的公子哥儿,落魄到了返乡的尴尬境地!但他一腔拼搏的热血,并没有因此而冷却下来。他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在校所学养殖相关专业知识,和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专业知识,在母亲的帮衬下,购买了一座无人小岛,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渔业养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