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1500000023

第23章 【抢运第二批黄金】运金真相(4)

有报道显示,1949年1月中旬,在蒋介石下野前夕,曾以24架次的C-46军机(12架)在两日内运走96吨上海国库金银,在2月初也曾用军机运黄金。

原国民党空军作战处处长张光明回忆,他们在1949年1月中旬突然接到命令,C-46空运机12架,立即飞赴上海,接受紧急任务,秘密完成24架次飞行,但均不知空运为何物。现在想来,极有可能是秘密转移的黄金白银。

对于是否空运,吴兴镛教授持否定态度,认为以军舰运的可能性最高。其理由如次:

“至于1月里第二批的90余万两,目前没有其他记录显示是空运的。如是空运,由黄浦江边的国库到机场的漫长路上,安全与保密将是最大的考虑因素。用船舰运就方便多了,过了黄浦滩路就到了。当然,为了赶在蒋总统下野前夕赶紧用飞机把黄金运厦门,就只有冒险了,这也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因至今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其他人的记录或报道,此处还是采用詹特芳之说(以海军军舰运厦门)。此外,先父在1月11日签订‘军费草约’的当天下午走访海军港口司令部,此点也与用军舰运军费黄金去厦门相合。2007年12月、2008年10月,笔者两次实地去厦门,并频赴鼓浪屿,查对詹特芳、李光烈的回忆,并与先父日记对照,断定以军舰运的可能性最高。”

关于第二批金银外汇运出总量,有资料显示,自1949年1月至4月20日(正值国共和谈期间),吴嵩庆自上海运走黄金90万两、银圆3000万元(共7500箱,每箱4000元)、纯银3000余吨及外汇7000万美金。另外还有一笔(中国银行所存)美金1000万元汇去美国纽约,由中国空军采购委员会主任毛邦初中将接收;毛以私人名义开户存入美国银行,供空军在美采购。

然而,黄金运走之后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央行划拨到财务署保存的黄金最初是两者“共管”,查收清点时竟比“草约”规定的90万两多出9万两,为99万两!经手此事的吴嵩庆不由得感慨中央银行真是混乱至极,竟然为蒋介石多“预支”了9万两黄金的军费。那么,这是央行真糊涂,或假糊涂,还是当时官场的佣金陋习?“不通人情”的吴嵩庆将实情告之蒋介石,使原本就对央行心存猜忌的蒋介石大为光火,以致对这些金银外汇重新做出部署。同时这也导致吴嵩庆与整个财经界对立,尤其是孔宋系如俞鸿钧、徐柏园、严家淦、徐堪、刘攻芸等人;去台后亦遭致多方排挤,好事及升迁都靠边站了。此为后话。

据财务署吴嵩庆机要秘书詹特芳回忆:

“……黄金是90万两,美钞是8000万及银圆3000万。以上这些人民血汗钱,经由吴嵩庆以军费名义全部提走后,其中黄金及银圆用了一艘海军兵舰,由上海运到厦门,在厦门存放了一个时期,又移至台湾。当时具体负责这件工作的人,有财务署收支司副司长董德成、总务科科长李光烈等,但他们都是临时抽调的,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其中内幕。……”

“移至台湾”就是送进财务署在信义路边上的保管库里,这保管库是需要三把钥匙才能打开的金库。据财务署收支司副司长董德成回忆:“除保管库乃日本留下唯一一栋红砖平房,非常牢固,所余均应临时需要,简便克难建造。”……可惜现在都已被拆掉,原地建了台北地标之一:中正纪念堂。

此处詹特芳提及是用军舰由上海运到厦门,应是正确的。签完草约后,吴嵩庆原以为这笔金银外汇将转运台湾,结果竟出人预料地转至厦门,藏在厦门风光秀丽的鼓浪屿上的中国银行地下金库。直到1949年8月,解放军攻破福州以后,这笔黄金才被转移到台湾财务署在台北信义路边上的保管库里。厦门是当时蒋介石金银转运的重镇,鼓浪屿中国银行地下金库成为绝密战时金库。

据吴兴镛介绍,根据他多年的研究,第一批的260万两黄金,是作为金圆券储备金转移储藏地点,而不是军费。原来就在上海的中央银行,分三个地方储存。但第二批和第三批的黄金(160多万两),来源就颇不“光彩”了,而且事关蒋介石下野,最后还部分用作了军费,耗在了内战的最后一年。

来源不“光彩”,是因为这批黄金主要是由兑换金圆券所得。吴兴镛介绍,发行金圆券的本意,是为了挽救财政经济危机;但事与愿违,此方式之下,大量黄金被收归国有,人民得到的金圆券却继续贬值。根据他的测算,有档记录的大致为收兑147万两黄金(没记录的无从考证)。那么这批深染人民血泪的黄金最终用在了哪儿呢?吴兴镛经过多番查证,无比愕然地获悉,这笔钱早就被蒋介石当作军费预支,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而且后来,有80万两真的用作了军费,剩余的最后一并运往台湾。

寒波澹澹,白鸟悠悠;涛涌浪岭,一漫天涯。在上海南方800公里,有一个宁静、秀丽的岛屿——厦门鼓浪屿。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与厦门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岛上岩石峥嵘,挺拔雄秀,气候宜人,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

鼓浪屿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卫星岛,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二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潮涨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之为“鼓浪石”,鼓浪屿亦因此而得名。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现今日光岩上尚存水操台、石寨门故址。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法、日、德、西班牙、葡萄牙等13个国家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人贩子纷纷踏上鼓浪屿,建公馆、设教堂、办洋行、建医院、办学校,炒地皮、贩劳工,成立“领事团”,设“工部局”和“会审公堂”,把鼓浪屿变成了“公共租界”。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兴建住宅、别墅,办电话、自来水事业。1942年12月,日本独占鼓浪屿;抗日战争胜利后,鼓浪屿才结束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的历史。

鼓浪屿也是蒋介石情有独钟的地方。他曾于1919年和1920年居住在鼓岛上,并于1919年6月11日在日记中写道:“渡鼓浪屿至厦门,及投寓于宫保第(林祖密家),往观贷屋。”鼓岛是他旧游之地,他非常熟悉岛上的情况;把军费黄金藏在鼓浪屿岛上,或许就是他的指示。

1949年蒋介石的秘密军费黄金,给美丽的鼓浪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宋子文、蒋介石及吴嵩庆都曾来过鼓浪屿,这个风景不殊的美丽小岛是内战史上一个很特殊的地方。早在1月初,关于蒋介石要入住鼓浪屿的新闻就被炒作得沸沸扬扬;随后当时厦门的警备司令、警察局局长都换成了原蒋介石的正副侍卫长石祖德、刘树梓,甚至连机场也交由军方接管。人们议论纷纷,但还不知有黄金要运来鼓浪屿;直到第一批第二船次的黄金银圆在厦门太古码头(今和平码头)跌破银圆箱子,关于黄金的传闻才一度在鹭岛发酵,但人们也只是猜测。

在1949年里,国民政府的金银约有半数是经由厦门及鼓浪屿转运台湾的,上海——厦门——鼓浪屿——台湾,成为蒋介石最重要的运金路线之一。在1949年8月前,蒋介石派有亲信将领石祖德为警备司令,及近侍卫戍部队(南京警察第三队)驻厦门来看守这批金银。这些金银外汇名义上都是军费,由吴嵩庆担任主管的财务署监管,由总务处的李光烈科长驻厦门提调。李光烈用密码电讯与吴嵩庆单线联系,而蒋介石则以召见、电话或密电指示,于幕后掌控此金银(还有外汇)的使用。

厦门成为当时蒋介石金银转运的重镇,而鼓浪屿中国银行地下金库则成为绝密战时金库。鼓浪屿这个小小的藏金宝地虽然一直不为人知,却调拨着国民党内战时期的大量军费开销。据吴兴镛介绍,在1949年1—8月份,在鼓浪屿的军费金银数量最高时是近100万两黄金(占运台黄金总量的四分之一)及数千万银圆。直到解放军进入福建后,存厦门的军费金银就以军舰(运银)、军机(运金)运抵台湾。1949年10月中旬,解放军进入厦门;15日夜国民党军队未放一枪,撤出鼓浪屿。鼓浪屿藏金历史宣告结束。

旧中国银行地下金库,原址是在岛上观光胜地日光岩下,现在是晃岩路30号。晃岩路是当年鼓浪屿上的“华尔街”,有好几家银行:30号是中国银行,32号是交通银行,34号是中央银行(《厦门大观》)。因为鼓浪屿是侨汇之乡,也是一些国内外富商、黑社会人士的逃难隐居或逃亡之所;有“万国租界”的庇护,也是“洗钱”之地,故而有可藏百万两黄金的地下金库。但这个金库面积并不大,因为鼓浪屿本身就不大。原中国银行地下金库已拆除,在原来仓库的位置,现在建了个钱币博物馆。

1949年1—2月间,国民政府使用军舰把金银运到厦门的海军码头,然后以小交通船接驳运到鼓浪屿背着厦门的一面海边,即今观海园码头(1949年是国民政府鼓浪屿海军码头)。岛上挑夫(鼓浪屿岛上有很普遍的人力板车,多年来,岛上的数百架钢琴、建筑材料等都是使用板车搬运,岛上禁用汽车,1949年有报告显示运黄金也曾用它)把黄金一箱箱地从海边经过日光岩入口处前上坡的偏僻小巷,经过福音堂前就到了晃岩路30号中国银行的地下金库。此条路线保密性高,可以避开鼓浪屿上民运码头的观光商业、住宅及人口密集区。

这批藏在鼓浪屿的秘密军费金银,由吴嵩庆指派财务署总务科科长李光烈坐镇厦门提调。他有一本密码本,专门接收吴嵩庆的密电,翻译出来以后即会同厦门警备司令部提出黄金或银圆运走,用来支撑内战后期国民党军队在东南沿海、西南地区、新疆与兰州的作战。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要把作为秘密军费的金银放在厦门鼓浪屿,而不像第一批金银直接运到台湾呢?凭当时的军舰、飞机是完全有条件的。

这些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蒋介石秘运金银外汇由厦转台,是肚中自有经纬,事先有一系列的“谋篇布局”!

据吴兴镛研究,蒋介石把这笔绝密军费运往厦门,至少有三个原因:

其一,可就近发饷给大陆东南与西南地区仍与共军交战的亲信部队。

因蒋介石对大陆并未完全死心,觉得解放军不可能那么快攻下厦门。当时的厦门是一个海岛,而解放军没有军舰、飞机,高射炮也不多。“厦门岛守得住!”这是国民党军内普遍的心理。在蒋介石看来,解放军没有海军,要拦截黄金也不容易。而当时还在持续中的战事,让蒋介石必须留一部分银圆,以发军饷。

其二,厦门距离台湾最近,因地利之便,必要时能随时转运台湾。

其三,蒋介石对新任命的台湾省主席陈诚并不完全信任。蒋介石历经民国政治舞台的奸诈与残酷,他无论什么决定都是使用多层监督与多线运作,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而陈诚虽则是自己的亲信,当时在台湾却是一人独大,无人可制衡;蒋介石内心深处对日后大陆全面溃败之后的退路,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隔着海留点现金现银在身边,直到他有百分之百掌握内部局面的信心。这一点在1949年的蒋介石日记里可见多处端倪。例如,8月13日日记:“10时约见墨三(顾祝同),吿以辞修(陈诚)言行病态令人忧愤,余受内外污辱。”8月17日日记:“今日甚感辞修之病态可痛……”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瞬息万变、人心唯危的大动乱时代,蒋的顾虑也不是完全没有必要。

于是,在解放前的那段岁月中,厦门扮演起秘运部分黄金、银圆到台湾中转站的重要角色。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总统宣布下野。吴嵩庆是第二天与陈诚在飞往南京途中才得知的,于是奉命转飞杭州,和从南京飞来的蒋介石在杭州笕桥机场见了面。吴嵩庆在日记里写下:“5时半,专机到,老先生(指蒋介石,作者注)甚安详。”蒋介石已下野还能气定神闲,“甚安详”,大概是因为台湾的情况和今后打仗的钱,都有了底数。或许,也是在嘲笑李宗仁:“你有什么本钱做代总统?中华民国的国库已经搬到台湾和厦门了。”

然而正所谓“火关得越紧,烧起来越猛烈”,蒋介石自以为是偷天换日之术,巧妙转移了央行国库的绝大部分金银外汇,却仍被无孔不入的媒体及时爆料,暴露了运金真相。1月22日的《华商报》《字林西报》及美国“合众社”都发布了类似的新闻。一时舆论大哗,怨声载道。

1月28日晚10时,美国国务卿艾奇逊(DeanAcheson)收到上海总领事恰伯特(JohnM.Cabot)的一份电报:

“……上海市长吴国桢于本日会谈中,明确透露,200万盎司黄金已转运到台湾。…… 上海尚存80万盎司,其中50万盎司以上正在运输中……”

其实吴国桢所透露的运金消息并不完全准确。虽然他是蒋介石倚重的上海名市长,但其并不在蒋的权力核心。今天从蒋的日记知道,吴只是国民政府给美国人看的一位亲美的“样板人物”;初到台湾,蒋介石让吴出任台湾省主席,其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获取美国的军经援助。他并不知道那作为军费的近百万两黄金,已于1月21日蒋介石下野前后开始运出。此外,“尚存80万盎司”也是低估,据留在大陆的李立侠说,1949年1月后,“仍有从南京等地劫掠到上海的黄金、白银来不及转运台湾,陆续存入上海中央银行,待运台北和向广州等地疏散。”另外,中央银行以外的公私银行的黄金并没有包括在这余下80万盎司数目内。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蒋介石的身份仍是“中华民国总统”,所以这笔军费的支出,应该说也算是合法的。虽然等到真正开始运输黄金时,他已不在台上。而准备和谈的李宗仁代总统,为稳固自己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力保国库黄金不再流失,对国民政府财政部进行了改组和换人。原财政部部长王云五因金圆券改革失败早已辞职谢罪,由徐堪继任。俞鸿钧在蒋下野之前就已递上辞呈,辞去国民政府央行总裁职务,由副总裁刘攻芸接任。所谓“在位时人看脸,卸任后看人脸”,蒋老先生虽然可以一手遮天,但也遇到了阻碍,下野的他顿感人生之悲凉。那么,他又是如何转运“军费草约”剩余的一半金银外汇的呢?

同类推荐
  • 故国神游之吕氏三国

    故国神游之吕氏三国

    东汉末年,因黄巾之乱,使得天子失其鹿,西凉董卓造逆,天下因之诸侯并起,江山、美人、民族!我欲仁慈,奈何苍生不许,那我便以杀止杀!!!!
  •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明朝,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欲望膨胀的年代。不仅皇帝们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李善长外表温和,但待人苛刻,以营党欲;朱高煦恃功骄恣,凶悍不法,以篡夺欲;王振善于伺察人意,以虚荣欲;刘瑾欺上瞒下,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很不廉洁,以求权欲;魏忠贤见风使舵,以变态欲;李自成勇猛有识略,以残虐欲;吴三桂勇冠三军,以私情欲。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也有宵小之徒;有忠臣的死谏,也有阉人的疯狂……正是这个偏执家族,揭开了明朝近三百年的重重迷雾,为后人们留下了一个捉摸不透、无限遐想的明朝。
  • 西风饮马记

    西风饮马记

    明清易代,回到过去,那个疯狂的年代,那个令人捶胸顿足的年代,那个令人惋惜的时代。是的,历史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重写。用今人的目光看过去的故事,历史从来就不是冷冰冰的丹青而是人性的写实。无论是咆哮者“非亡国之君”崇祯,还是悲叹着“大丈夫岂能陷于缇骑”的孙传庭,亦或是面南而伤“愧对先帝”的郑成功…他们都是历史上的今人,今人的历史。在国家日益强盛的今天,回顾那段关系着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是让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继续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高指示!
  •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陈家有赘婿

    陈家有赘婿

    我想写一个很温馨的故事!且看二十一世纪,青年博士回到古代,演绎一场啼笑皆非、逍遥自在的古代佳话。
热门推荐
  • 东境江湖事

    东境江湖事

    东境轩辕年间,武林中群雄四起,高手辈出……叶海坤,一个名不见传的山村少年,他先是以武馆习武出身,后又踏入龙虎镖局开始行走江湖,一路上各种风波不断,奇遇不止,看他如何在尔虞我诈的江湖中最终闯出一个无敌剑圣的名号来。
  • 请问有谁看到我家救世主了吗

    请问有谁看到我家救世主了吗

    我叫王晓,我现在内心慌得一比。这个世界五年后将会遭遇灭世之劫,唯有找到救世之人,才可绝处逢生。幸运的是,我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了救世主。不幸的是,我不费吹灰之力,把救世主弄没了。所以,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我,王某人,发誓一定要把救世主从异界带回来!
  • 隆兴编年通论

    隆兴编年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型人格与领导密码

    九型人格与领导密码

    本书是汪老师对于九型人格在企业管理与团队建设方面经过长达几年深入调研、追踪、研究和培训后进行的有效对接,注重结合团队建设中不同岗位员工的职责、角色、类型、特点、时期、配置等要素,就不同个性员工在其中反映的不同特点、倾向、意义进行了清晰阐释,针对现有大部分80后、90后员工担任就业主力军的企事业单位,如何更好地用好这些员工,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等提供了实操实做步骤以及方法。角度独特、案例真实、阐述清晰、逻辑性强。
  • 夜见星杓亮晚空

    夜见星杓亮晚空

    一不小心就会黑化的星杓因为某种原因被系统绑定,从此走上了打工之路,时不时冒出几个毫无头绪的隐藏任务,让她身心俱疲,让她心情烦躁,让她……她黑化啦!!!宿主,求不黑化!!让小哥哥来温暖你!!【星杓and何夜】【1v1】
  • 杨度(下卷)

    杨度(下卷)

    身为湖南学术巨擘王闿运得意门生的他,继承了老师的帝王之学,身怀以布衣取卿相,由书生封公侯之志,却两挫会试,终于成为经济特科的榜眼,却为何不得不避走东瀛?寄望于行君宪以使中国跻身强国之列的他,在探寻经世济民的道路上上下求索,是什么使他甘为袁世凯驱驰,为帝制复辟效力?君宪之梦覆灭的他心灰意冷,由庄入佛,不问世事,又因何在程炯明叛变的危急时刻,向孙中山伸出援手,挽救民主共和?胸怀大志的他是否找到了真正的救国之路?挥笔运筹、抱负无垠,旷代逸才杨度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尽蕴此书。
  • 恶魔帝少别烦我

    恶魔帝少别烦我

    她是夏家大小姐,知道自己有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夫拿着私房钱离开,不想在学院遇到并且把自己的心给了他。某天……“箬箬,你知道我和唐僧有什么区别吗?”某男问到夏墨箬“你是人他是和尚?”男人摇头“不对他取得是经,我娶的是你。”夏墨箬“你还是去做和尚吧。”某男挑了挑每“你陪我?”“青衣古佛问了相伴?”夏墨箬冷笑某男不在意“情深似海怎可不爱?”夏墨箬“咳咳,你厉害你厉害。”
  • 带着农场混异界

    带着农场混异界

    他横任他横,我自种我田,若要来惹我,过不了明年。宅男赵海带着QQ农场穿越到了异界,附身到了一个落迫的小贵族身上,他的封地是一片种不出东西的黑土地,而最主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无比强势的未婚妻,他的未婚妻竟然是一个公国的继承人,未来的女大公!最最主要的是,他还是一个魔武废材,不能学魔法,不能学武技,废的十分彻底。我不能学魔法,但是我有农场,你敢攻打我?我放虫子吃光你的军粮,吃光你的庄稼,把你们的水源都下上杀虫剂,除草剂,给你的地上都种上杂草,我看你还敢来攻打我。什么?你要请杀手来暗杀我?嘿嘿嘿,我躲在自己农场的小屋里,看你怎么打我,等你走了,我就让你们国家的粮食绝产,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起来造你的反,看你还敢来杀我。切看一个有点腹黑的宅男,怎么用他的QQ农场,在那个剑与魔法的世界里,成为让天下所有人一听到都会做恶梦的存在。
  • 每天读点金融史3

    每天读点金融史3

    《每天读点金融史3: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为系列丛书的第三册,主要讲述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
  • 丑妃十三岁:拐个邪王来种田

    丑妃十三岁:拐个邪王来种田

    现代考古学家赵落落,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大陆,变成一个黑不溜秋,瘦不拉几的小村姑,人穷貌丑好地没有。这些还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一睁开眼睛看到的美男竟然赖上她,蹭吃蹭喝蹭身体。当姐的东西是免费的呐!老天哪!降下天雷劈死这闹腾的妖孽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