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1500000038

第38章 【创世纪大迁徙】大迁徙(1)

1949年,是20世纪的中国一个最为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划开了不同的人生命运,划开了两岸,也划开了两个不同的政权与时空。这一年,整个中国都处在选择的关口,古老的中国开始了一场创世纪大迁徙。这一年,黄金、物资、部队、文物、老百姓都在迅速地移动、迁徙,所涉及的财富数量、所动用的人力物力、对两岸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都可谓史无前例。下野『总统』蒋介石遥控政局,把国民政府重心逐步向台湾转移,作『有计划地放弃大陆』……

【东撤计划】

蒋介石“有计划地放弃大陆”,为什么最终选择将台湾作为其栖息地?而他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谋划这个退路的呢?其实这与他的幕僚、人称“陈布雷第二”的张其昀大有关联。让我们先从一张小小的航海图说起。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精锐部队损失大半,蒋介石不得不对未来的形势做了一个预测和判断。他虽然不想放弃大陆,可形势逼迫他开始做起最坏的打算。所以选择哪里,既能不被彻底消灭,又可以继续维持蒋家王朝的统治,成了蒋介石的一块心病。蒋介石的这一想法,只有少数人知道。他的亲信幕僚也有人向他建议,以蜀地为中心的西南,军事地理上易守难攻,其北有秦岭,东有长江三峡,南有横断山脉等;其外又多屏障,内亦富足,还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应是好去处。可以利用大西南的山地屏障,重走抗战大后方撤退、等待反攻的这着棋。蒋介石却不予采纳,因为他深知解放军是善于山地登高作战的,用这个方法是阻挡不了共产党的攻势的,所以拒绝了这个提议。

取代西撤计划的另一个方案是东撤。当时蒋介石的心腹、地理学家张其昀,充分肯定了蒋介石的决定。张其昀(1900—1985),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浙江省宁波鄞县人。1943年张其昀曾应邀访美,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与讲学;抗战后期回国,出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后经同乡陈布雷的引荐,来到蒋介石身边。身为蒋介石的同乡,在进入其幕府之前,张其昀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但在学术领域之外,张其昀还是蒋介石“有言必纳”的智囊式人物。张其昀连夜绘制了一张航海图。而在这张航海图上,那个用红笔画出的地点,竟跟蒋介石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是位于中国东南方的一个海岛台湾。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蒋介石曾携夫人宋美龄第一次视察台湾;当时台湾人民热情欢迎的场面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他对身边的人说,他这次巡视台湾的最大收获,就是知道了全国民心所向。当然这一次愉快的游历,并不能作为他退居台湾的最终理由。可是随着战场上的屡战屡败,东北已经丢了,华东眼看也快没了,华中也靠不住了,西南顶多挣扎一段时间,他现在唯一的退路也许只能是和大陆隔海相望的台湾岛了。

张其昀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专攻“国家战略学”的学者,还曾在台湾光复后领队前往考察。因此,作为蒋介石身边的“御用专家”,他的建议毋庸置疑,是很有分量的。他认为西撤不妥,并说明东撤台湾的种种优势。

首先是台湾海峡海阔浪高,只有这道天险才能暂时阻止没有海、空军优势的中共军队的乘胜追击。其次,台湾作为“反共救国的复兴基地”,有着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越之处,即:一、台湾地处中国东南部,北回归线从岛上穿过,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适合动植物的生长,物产丰富,全岛土地利用率高,植被茂密,粮食等农产品基本可满足军民所需。二、岛内交通便利,工业有“日据时代”留下的基础,若善于经营,经济可望起飞。三、在军事上,台湾有海峡与大陆相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于没有海、空军优势的解放军来说,易于防守。且台湾位于太平洋西缘,扼太平洋西航道之中,与美国的远东防线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台湾正好与美国本土形成东西呼应的态势,欲图称霸整个太平洋的美国不会弃之不顾,若得美国协防,台湾防守将万无一失。四、台湾居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回到祖国怀抱后,对国民党政权有一种回归感。这种心理正可利用来稳定社会秩序。

张其昀在提议中还特别指出,台湾长期与大陆阻隔,中共组织与人员活动较少,是一块“未被中共渗透的净土”;又经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整肃,干扰更少。未来即使社会稍有动荡,台岛四面环海,呈封闭状态,境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农村都已开发,当局极易镇压动乱并稳定社会。因此,国民党若将党、政、军、财、文中心迁台,再带来较多的资金和人才,必将建成稳固和强盛的台湾基地,适当时就可以“反攻大陆”。

在张其昀的建议下,当大陆败局渐明时,蒋介石最终在西康、海南、台湾三个撤退方向中选择了台湾。

张其昀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舟山、大陈岛的地理优势,为国民党绘制了一条最佳的撤退路线。那么这张小小的航海图,跟蒋介石秘密转运黄金又有什么关系呢?据第一批第一船次运送黄金的“海星”号船员范元健回忆,他们当时所走的路线,是顺着长江,入海后再往南,过舟山群岛,两天后抵达台湾的基隆港二号码头;而后的几批黄金银圆,因为运送情况复杂,同样是按照这条线路,只绕道厦门、澎湖湾,稍作停留之后,再由此处转运台湾。而这条航线所标注的必经之路北纬30°25′东经122°,正是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也就是第二批黄金转移时“太平”轮失事的地方。三条线路连接相对照,蒋介石偷运黄金所使用的也正是张其昀所绘制的线路。随着地图上的点点相连,蒋介石转移上海国库黄金的理由也最终浮出了水面,就是为了东撤。

【大迁徙】

决定东撤后,蒋介石在陈诚等人的辅助下,坚持发行新台币,积极营建台湾,并把国民党政府重心向台湾转移,作“有计划地放弃大陆”。除转运国库资金外,蒋介石还尽快把大陆的工厂设备、机械原料、文件档案及故宫宝藏等运往台湾。而更重要的是人才的转移,譬如以有限的机位,从解放军包围的北平抢先接出包括胡适在内的教授群;迁台的“未来英才”里,也涵盖来自大江南北的众多“流亡学生”以及在抗战末期请缨入伍、知识程度高的“青年军”:这些精英在六七十年代会同勤劳的台湾民众,开创出了“台湾经济奇迹”。

在蒋介石的东撤计划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国民党海、陆、空三军大迁徙。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包括汤恩伯撤出的中央军,蒋纬国主管的装甲部队,周至柔主管的空军,桂永清主管的海军共约六十万人,由蒋介石、陈诚亲自安排,陆续撤往台湾。

国民党在撤往台湾前夕,还疯狂抓壮丁,13—50岁的壮丁。一些壮丁带着绑绳往海里跳,军人往海里开枪,尸体像死狗死猫一样在海浪里起伏。码头解除封锁后,大批前来寻找父兄、丈夫、儿子的妇女瞬间涌来:有的拿香祈祷,有的跪在海滩上拜,“哭喊、哀求、诅咒,声声可闻”。

随船、机赴台的还有200万大陆移民。为了躲避战乱,寻找后半生的太平岁月,他们不惜倾家荡产,在一片拥挤、混乱和“隆隆”的爆炸声中,奔赴自己未知的命运。这200万移民,无论原籍何处、身份贵贱,都背井离乡,一起承载了离乱乡愁。在台湾,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外省人”。

在这场创世纪大迁徙中,黄金的转移无疑是最隐秘的,所涉及的财富数量、动用的人力物力及对两岸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都是空前的。

黄金运台后,直接存入台北信义路的财务署金库,如二、三、四批绝密军费黄金;或经中央银行驻台代表点交给台湾银行金库(当时央行在台没有分行)存储保管,如第一批作为金圆券准备金的260万两黄金。

现旅居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安仲英女士,其父安震宇是当时上海中央银行出纳科的职员,曾在基隆港点收黄金。安仲英在2004年回忆道:

“……她与父母亲于1949年4月29日自上海搭飞机到台湾,约两周后,她即在基隆港见到父亲安震宇点收的黄金。她说,1949年4月间,在上海中央银行任职的父亲安震宇工作变得很忙,29日当天回家告诉母亲说,家人们须搭乘最后一班飞机到台湾。下午4时她随家人抵台,住进台北武昌街的台湾银行宿舍。

“……数日之后,安震宇带着还不及十岁的安仲英和弟弟,说是去基隆抓‘黄鱼’,姊弟兴高采烈同行。安仲英说,家人们当时还真的以为他是去海边抓黄鱼。她表示,那些天他父亲和两位中央银行同事陈文灿、丁同原都守在基隆港等候,没有回台北;不明就里的母亲对此还颇有微词。她与弟弟后来就在港口看见父亲们点收的箱子里,竟是一些金砖和做成鱼状的黄金,父亲告诉他们那就是‘黄鱼’。……后来安仲英才知道,那些是国民政府运台黄金的其中一批;安震宇后来才说出,那批黄金直接运到台北的台湾银行地下室贮放,因为当时中央银行尚未在台设分行。……

同类推荐
  •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的书名“追昔抚今”并不是通常说的“抚今追昔”的笔误。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复兴的基础是五千年的辉煌。复兴人人有责,这就要求人人懂历史、爱历史。遗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国人,对中国历史所知不多,还说:“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抚今”这个书名,把“追昔”换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郑重呼吁:“追昔抚今”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从“追昔”入手,把落脚点实实在在地放在“抚今”,强调昔为今用,不致读史写史沦为空谈。具体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乎逻辑而不牵强附会地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时代前进中释放正能量。
  • 灭秦代汉

    灭秦代汉

    项羽:“我是天下第一猛人,我要当霸王。”刘邦:“我是流氓我怕谁,我要天下。”张政:“文斗武斗随你们选。”
  • 炎华十年

    炎华十年

    十年前,他拼死穿越了千军万马,破损的长剑支撑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却一抹嘴角渗出的鲜血,单膝跪在她身前笑言道“现在我可以娶你了吧!”十年后,他统兵攻破了万丈城楼,一身的鲜血盖不住冰冷刺骨的杀意,并一剑毁了当年的信物,长枪直指她胸口质问道“现在我可以杀你了吗?”十年,他的疯狂,他的执念,他的恩怨,他的爱恨,从始至终都不过她而已。十年,她的风华,她的爱恋,她的悲欢,她的喜怒,从来都只是给了他一人。这是属于他们的十年,时间巨轮中微不可言的十年,但也是属于天下的十年,历史长河中永不磨灭的十年。人活一世,又会再有几个十年?千年万年,又有几个如此的十年?日月星辰,又怎比这十年波澜壮阔?
  • 琊岭

    琊岭

    “立山遥望三百里,三百路是琊岭。英雄过岭魂出窍,小人入岭拾宝锭。”快意恩仇里的陈年旧账,风月里道不清的青青韵事,戈壁深处鲛漓湖的真假传说,三百里琊岭,究竟为何让活人成了传奇?区区三百里,装不下天下大事;区区三百里,也困不住人的一辈子。世间是否真有逆转乾坤的阵势?诸位,少食茶馆的这一杯茶,您敢喝吗?今夜,三百里琊岭依旧风平浪静。
  • 堪十郎的野望

    堪十郎的野望

    男人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业;穿越于日本战国,竟发现那些所谓的战国大名与名将大部都是女的;不过没有什么差别,唯一的就是之前是抢地盘收人才;现在是抢地盘收美女;但我的真心,只为你付出……
热门推荐
  • 清代文字狱档辑

    清代文字狱档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集了众多名入撰写的情书。他们当中,既有政治明星、高官权贵,又有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每一封情书都表达了写信人诚挚炽烈的情感。编者在每封情书前,对写信人作了详细介绍。部分书信还在结尾处给出了写作背景,方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写信人的心理。这些出自名人之手的情书,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能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到爱的真谛。
  • 先生不可能那么喜欢我

    先生不可能那么喜欢我

    两年陌路夫妻,离婚当天,她却被他推倒。她拼命想逃,他一推成瘾。某天,他将她逼到墙角:“老婆,你掏空我的感情,不尽妻子义务,想逃之夭夭?”“倪若水,你够了,明明是你拒绝我在先。”“老婆,那等我补偿够了,再让你逃。”于是,她天天被推倒,无力奉陪,只能求饶:“老公,你绯闻女友那么多,要雨露均沾啊!”“老婆,我就喜欢独宠你。”世人都说慕南烟被宠坏了;倪若水却说,她嫁了我这么优秀的男人,走路都应该横行霸道。【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女主非傻白甜!】
  • 重生悍妞

    重生悍妞

    29岁的郁苗苗在婚礼当天重生回到了小时候。这一世,不再小白不再圣母,誓将彪悍进行到底。且看彪悍女如何成就她的彪悍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柔石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

    我底家庭底平和的空气,恐怕从此要破裂了。母亲以前是最爱我的,现在她也不爱我了,为的是我不肯听她底话。我以前一到极苦闷的时候,我就无端地跑到母亲底身前,伏在她底怀内哭起来,母亲问我什么缘故,我却愈被问愈大哭,及哭到我底泪似乎要完了为止。这时母亲还问我为什么缘故,我却气喘地问她说:“没有什么缘故,妈妈,我只觉得自己要哭呢!”母亲还问:“你想到什么啊?”“我不想到什么,只觉得自己要哭呢!”我就偎着母亲底脸,母亲也拍拍我底背,叫我几声痴女儿。于是我就到床上去睡,或者从此睡了一日一夜。这样,我底苦闷也减少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鹦鹉洲

    鹦鹉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混沌星辰诀

    混沌星辰诀

    北大高材生林峥,在观看一场流星雨之时却灵魂附身,来到一个神秘的修仙大陆。天生‘废材’的他,遭受众人奚落,嘲讽,喝斥。然而,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结合前世对天文学识的理解,机缘之下窥视出人体与宇宙的奥妙,创出一套惊天地泣鬼神的功法——混沌星辰诀!
  • 西禾家的美食居

    西禾家的美食居

    一家桃源街上的美食小店。一个自称食神,却偏爱黑暗料理的小黑人。一个追逐美食梦想的少年。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故事。(轻松搞笑魔幻美食日常向)
  • 二次元中的玩家

    二次元中的玩家

    挂机挂到火影,重生为宇智波一族的烈士后代,携带着系统成长,游历着各个世界。目标:搞事情!搞事情!搞事情!新手,勿喷,写的不好,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