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1500000059

第59章 【黄金小结】黄金流向(2)

运交贵阳分行黄金内,少运壹块。奉业、发两局电,以每市两80元(银)折合收发行局准备金账。

图8.2中最后一笔8月17日的22.5万余两就是余额,这与詹特芳回忆的“(11月底)到重庆解放前夕,第二批黄金在台湾财务署尚存22万两”相合,这22万两运回了台湾。

为详细解读所经吴嵩庆之手军费黄金数量,特列表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表8.6  1949年厦门所藏黄金、银圆对照表(参见表8.1)

金银批次

(船次) 年/月/日

(由/运到) 黄金(市两/吨)

(运输船舰) 银圆(块)

(运输船舰) 备注

第一批(2) 1949/1/1

(上海/厦门) 57.3万两/18吨

(海关“海星”号) 400万

(海关“海星”号) 中央银行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下同)

[2月7日前运台湾55.4万两(大溪档案)]

(2) 1949/1/20

(上海/厦门) 800万(海军“美朋”号);

1000万(商船“海平”号) 中央银行档案

第二批 1949/1-2月

(上海/

厦门) 90万两/33吨

(国民党军队财务署点收99万两)(海军军舰) 刘攻芸总裁告蒋介石秘书(1949/2/8)及“黄金军费密档”(吴嵩庆/詹特芳)

待查 1949/2/15

(广州/

厦门) 33万两/10吨

(海关“福星”号) 550万

(商船“海平”号) 美国合众社2月15日电(第四章第二节)

合计 156.3万-190.3万两 2200万-2700万

表8.7 1949年秘密军费黄金预算及支出概数

时间

(年/月/日) 黄金

(万两) 用途 备注

第二批 1949/1/10 99.0 军舰运厦门

预算(蒋介石) 1949/6/12 43.0 重庆、贵阳、广州款 在厦门

37.0 陕西、新疆、甘肃款 运台湾存财务署

5.0 香港款 存财务署

8.0 粮款 存财务署

6.0 经费 存财务署

厦门分行 (1)1949/6/14 35.654 代付拨交联勤总部吴署长嵩庆 大溪档案①

厦门分行 (2)1949/6/25 0.9143 代付拨交联勤总部吴署长嵩庆 大溪档案①

厦门分行 (3)

1949/7/5 4.5079 代付拨交联勤总部吴署长嵩庆 大溪档案①

厦门分行 (4)1949/7/11 5.0 代付拨交联勤总部吴署长嵩庆 大溪档案①

厦门分行 (5)1949/7/18 1.5 代付拨交联勤总部吴署长嵩庆 大溪档案①

厦门分行 (6)1949/7/26 5.0 代付运交兰州分行收 大溪档案①

厦门分行 (7)1949/7/26 3.5 代付运交贵阳分行收 大溪档案①

厦门分行 (8)1949/8/17 22.5778 代付拨交联勤总部吴署长嵩庆 大溪档案①

支军费 (至8月中) (78.654) 军费列入厦门分行,但未计入台湾“央行”账上 大溪档案

1949/10/15 12.500 财务署交台湾银行 大溪档案

(财务署军费支出合计) (91.054)

第三批 1949/2/9 60.0 是2/8-2/9两天运出的 上海空运到台

第四批运台黄金 1949/5/18 19.5 军舰运台湾

美国黄金运台 1949/8 19.9 大溪档案

日本黄金回运 1.9

全部军费 200.3 估计内战剩余约101.8万两 做1950年台湾军费

注:①即大溪档案电子档中央银行“厦门分行代付拨交联勤总部吴署长嵩庆黄金数量”。

②“厦门分行代付拨交联勤总部吴署长嵩庆黄金数量”原件里的(附注):同图8.2第七项附注。

另,关于此项军费的预算,可见第七章第一节吴嵩庆6月12日日记。第三、四批金银虽然也是军费,但是存储于台湾。而在厦门的第二批的百万两黄金与3000万块银圆(及外汇),则主要用于1949年后半年的国民党军队军费,由蒋介石直接控制,支应各地区国民党军队作战。从美国运回的近20万两黄金,也加入在财务署军费中,由吴嵩庆掌管,使用程序同第二批秘密军费黄金,但“美”金与“厦”金区别在于,前者入了台湾“中央银行”的账(表8.1)上,在1949年8月至9月的两周内花掉了(表8.5及第七章)。

此表所及秘密军费黄金,由蒋介石直接控制,支应1949年年内的国民党军队作战。据大溪档案,厦门军费黄金(第二批)在1949年年内用去786540市两,另有3000万块银圆运到厦门,也做了军费。剩余约22万余两在8月运台湾后与第三、四批及美国运回黄金合存一起,约100万两以上,部分又继续支持1949年内国民党军队作战。

军费在内战时使用更多的是银圆,有近亿块,价值超过百万两黄金。其次还有1亿两的银锭,如《纽约时报》1949年4月16日载,可足够铸造价值7000万美元的银币;这些银子,不可能全部运到台湾,因为量太大了,约3000吨,没做成银圆也不能用。有数据显示,1949年国民党政府曾在旧金山新铸银圆3000万枚(因百姓、士兵信任银圆,其价值高出当时银的成本二至三倍,铸银圆是划算的),以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背面有帆船的“孙大头”或“船洋”为主。徐堪部长说是“自7月10日起至9月底止分批运到”。台北的中央制币分厂,在9月8日也奉命开始铸造银圆,在其他城市及国家也都曾鼓铸银圆。这批黄金银圆的支出,主要是支应各省尚在国民党军队手中的“国统区”亲信部队。

以15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计算,如果部队都发银圆、黄金的话,每月军费就是1500万银圆或20万两黄金。而广州国民党政府的全部财政收入才每月1000万银圆,这仗如何打得下去?因银圆很快就会用完,国民党政府在美国及各地赶紧新铸银圆,另外也用搭配一半数目银圆券(7月2日发行)的方式来降低金银的开支。总之,从5月底国民党军队退出上海到12月底撤出大陆,前后六七个月,总共需花费军费1.1亿银圆;除六七千万枚的新旧银圆外,需黄金约60万到80万两(当然还搭配些银圆券,就可减少实际黄金的支出)。

这里附带说一下国民党所运银圆、银砖情况,本书不再专论。

自1949年1月至4月20日,按财务署与央行签订的“军费草约”,吴嵩庆自上海除运走黄金近160万两(二、三批)外,还运走银圆3000万元(共7500箱,每箱4000元)、纯银3000余吨及外汇7000万美金。这样再加上第一批的400万银圆、第四批的120万银圆,蒋介石总共从上海运出三四千万银圆。至于3000余吨纯银(共3万多箱),从1949年1月起到5月底,一直在陆续运离上海。据《纽约时报》1949年4月的报道,已运出价值5000万美元的纯银,那就近1亿两了,尚余近千吨。5月底中共快进上海时,汤恩伯还在抢运第四批黄金银圆及剩下的约300吨纯银。

这3000余吨纯银,合1亿市两,价值约200万两黄金或1.4亿块银圆,或7000万美元,蒋介石是绝对不会忽略的。但这些纯银却是银锭、银砖,在铸成银圆之前是无法使用的。一部分就可能运往国外改铸银圆,如上文所述,主要是美国的旧金山(也可能还有墨西哥、澳大利亚)。1949年里赶铸的新银圆,每百枚约用纯银71市两,以孙中山头像(称“孙大头”,背面是帆船)最多,其次或有袁世凯头像(称“袁大头”),或开国纪念币(有孙的小头像)。另外也有可能是以外汇在美国购买纯银,因为从台湾运银去花费大,成本太高,而且时间也不许可。当时银圆价高涨,抗战(1937年)前一市两黄金可兑110块银圆,而1949年5月中共进上海时,只能换三四十块(价高过美金,因为一市两金子可兑55美元);所以,国民党政府以国际市场价购纯银,和以上海国库银子在世界各地大量铸造新银圆,以美金计,便宜二三倍,即使加运费也划算。这批新银圆,确定“7月10日起至9月底分批运到”广州(见“徐堪1949年6月27日上蒋总裁的报告”),应该是支持银圆券及支付当时在广州的国民党政府政费。

另外,爱德华·肯(著有《中国硬币图谱》,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Chinese Coins,1966)还提到,1949年8月,国民党政府在广州也开始铸造银圆,成都和台北(9月8日)也曾铸银圆;但由于解放军进展太快,铸成量“极少”。在该年11、12月里,广州的铸造厂搬到了海口,也铸造了些成色不足的银圆。这批银圆的支出,主要是支应各省尚在国民党军队手中的“国统区”亲信部队。剩余的纯银大部应该转存台湾银行了,还在台湾的“国库”;一小部分就铸成新台币初发行时的5角硬币及以后50余年的各种“纪念银币”。这种银币在1949年和1950年,也曾带给台湾老百姓对新台币的信心。国民党政府把大量银子运到台湾,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稳定社会金融的作用。

使用银圆发饷要比用黄金划算,且容易发放,又甚保值;作为薪水,军民收到也甚为欢迎,因此用得比较多,也用得快。由于银圆容易使用,也得人们信任,对于国民党军队士气的维系极为重要。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川、粤、云、贵、闽都使用银圆发薪水给亲信部队。但是100块银圆就重达2.7公斤,不是很方便。广东省银行就发行大洋票来填补此空白,但只流通了一个月。1949—1950年,海南岛也发行了“海南银行”的纸钞。这些也都是地方政府解决财政问题的办法。

至于从上海运出的数千万块的银圆,应该是全部在内战中消耗了。在1949年,广州政府都是以银圆发军饷与工资的。财政部部长徐堪就曾在这年8月31日向吴嵩庆说过,政府“今后每月以30万两金及1000万银圆作支出,作三个月计划”。6月至7月,“昆仑”号、“福明”轮及军机就曾运到广州、重庆等地近于2000余万枚银圆,那是广州、重庆发行银圆券前夕徐堪向财务署借的(见6月27日呈蒋介石报告),另外还有每月的军费。到1949年年底的12月28日,台湾当局还从马尼拉运回台所存银圆980万枚。在国共内战中,国民党政府使用银圆共达7000万到1亿枚,还不包括中央银行在广州、重庆及其他各地分行所存银圆。由菲律宾运回的银圆可能全数还在“央行”,因为运回台湾时大陆已解放,国民党军队已经以新台币发饷;但来台后,空军也曾以银圆发饷,所以也有可能已发作薪金了。

据空军高层人员说,曾在14个月里每月每人加发了3块银圆。以撤退到台湾的空军8.2万人计算,就是350万块银圆,是1949年以军舰运存台南(或岗山)空军基地的,是蒋介石1月21日下野前夕直接配给海空军的银圆。海军银圆数量不详,估计实发不会超过200万块;陆军的银圆,因人数多,估计是二三千万。这就是在蒋介石日记中提到的陆海空三军的抚恤金,是他下野前在南京指拨给三军的。为防军队腐败,这几千万银圆,仍集中保管在财务署内(1949年3月31日蒋介石日记:“昨下午2时半,约见郭忏、黄仁霖等复谈陆海空抚恤基金,现银仍需集中保管,不得由各军擅自动用事……”)。6月底,广州国民政府准备发行银圆券,财政部部长徐堪还曾借去1000余万元。

如图8.1付出(B),9月5日央行有笔“拨付空军总部(价售银圆)”,共6.6万余两,如以70块银圆兑一两计,则约460万块,部分可能是此抚恤金,另一部分也可能是空军运费所得(见第七章第二节,11月26日吴嵩庆安排军机撤退重庆“财务署”同人,就花了1万银圆运费)。把空军所有的银圆换为黄金,这样“财务署”就不必到市场上兑银圆去补给大陆的部队了。台湾当年市面上是不用银圆的,也没有人买卖银圆。而空军得黄金后,即在台湾兴建眷村宿舍,所建比陆军的较为宽大整饬并交通方便。这或许是蒋介石维系军心的办法;国民党政府的空军撤退到台湾比较完整,也少起义倒戈事件,福利好应是一个重要因素。

【新台币发行准备金】

第一批260万两运台黄金,主要用作新台币准备金及稳定新台币。根据台湾大溪档案,其中最大的一笔是1949年6月15日,陈诚以“台湾省政府主席”的身份,用“中央银行”拨还台湾银行的80万两黄金及1000万美元外汇,做进口贸易资金,公告新台币发行办法。这就是新台币最初发行额2亿的准备金(表8.8、8.3)。事见1949年6月3日蒋介石日记:

“台湾改革币制基金已经拨定,今后应以台湾防务为第一矣。……与阎面商之,鸿钧、攻芸、严家淦来见,报告外汇、头寸及台厦存金之支配,并指拨台湾银行基金共计5000万美元,此乃最重要之政策,得以强勉实施为慰。”

此基金就是发行新台币的准备金,共值5000万美元,即“中央银行”拨给台湾省银行的80万两黄金(每两以50美元计算)与1000万美元外汇之和。台湾币制改革是未来稳定的基础,主动者是蒋介石而非陈诚。6月15日,陈诚即发行新台币,并且停止大陆金圆券在台湾进行兑换(当时台币与金圆券的汇率为1比2000)。新台币发行后,旧币4万折合一元,银圆一枚折合二元五角,美金一元换5元新币。(第七章第一节)

新台币准备金中的80万两黄金,即由第一批运台黄金260万两中拨付。1000万美元外汇,也是财务署“借贷”给台行的,此即第二批秘密军费7000万美元中的一部分。其他6000万后来也陆续拨给台湾银行,算作台湾区军费及购买台湾米糖的费用。这7000万美金(近150万两黄金),就是台湾立法委员们紧紧追寻的“逃避的现款”之一部,其用途,依于宗先的资料:“从1949年6月15日至1950年年底的一年半内计抛售……美金6600万元,以建立台湾人民对新台币的信心。”(见第七章第一节)

《易经·困》卦:“困,有言不信。”《周易·姚氏学·困》:“按,处困之时,不见信于人,故有言不信。”意指:处于困难的境地,是不肯轻易听信别人的空话的。发行新台币初期,台湾人心惶惶,大家对新台币没有信心。为了证明政府有足够的黄金做准备,陈诚指定了台湾银行及台北衡阳路上四家银楼——“金瑞山”“金再兴”“益记”和“美华”,负责新台币兑换黄金。民众陆续拿新台币去银楼兑换,当新台币成功地兑换成黄金之后,人心才慢慢安定下来。

徐林秀是当年“央行”“副总裁”徐柏园的大女儿,1947年她和先生来到台湾,经历了1949年6月新旧台币交替的情形。徐林秀说:“受到国共内战影响,旧台币也曾经贬值相当严重;新台币发行时,每4万块旧台币换1块新台币,重点是黄金稳住了民心。”另外,陈诚之子、前“监察院院长”陈履安也曾说:“政府拿着金砖到银楼给业者看,让他们看到黄金真的来到台湾,而且让老百姓拿新台币来,真的换得到黄金,政府在背后支持。政策实施不久,银楼照办,政府也拿出黄金,老百姓就信了,民心就定下来了。”

同类推荐
  • 汉行天下

    汉行天下

    一百年前,这里曾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一百年后,这里变成了七个国家。刘烨:“朕欲国强,还请各位爱卿积极进谏。”温赋:“内修民生,外举强兵。”刘烨:“朕曾听闻,百年之前天下归一,如今列国纷争,何解?”温赋:“如果是历史的选择,则是兼并诸国,实现一统!”
  • 初唐少帝

    初唐少帝

    盛唐的出现,带给华夏千年荣耀。万朝来邦,国泰民骄,吊打四方蛮夷,然而却在某一天,一根搅屎棍出现了……
  • 我在唐朝玩文娱

    我在唐朝玩文娱

    一个过气小明星穿越回唐朝,发现原来在大唐文娱事业几乎遍地机会啊!!!
  • 风起汉中

    风起汉中

    一条天下争霸之路,一曲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歌。
  • 北宋往事

    北宋往事

    北宋是一个复杂的时代,其成就与失误、荣耀与屈辱,对今天的我们也有不少启发。这部《北宋往事》,取材于明代史学家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精择其中重要篇章,以北宋内政外交为主线,对北宋史事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将北宋的建立与巩固,与辽、夏的关系,寻求变革的历程,以及最终的腐朽、衰亡,全面展现出来。虽说“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可发悠悠之叹,亦可明理益智。我们衷心希望这部书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北宋这个重要时代的认识。、百姓,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和痛苦,关注这些普通人的命。
热门推荐
  • 人性密码:解开人类性格弱点之谜

    人性密码:解开人类性格弱点之谜

    李世强编著的《人性密码:解开人类性格弱点之谜》——一本让你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提高情商的处世秘籍!一本最实用的人性弱点心理学!一本新时代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醒世恒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戏幕客

    戏幕客

    此间事分三则:一讲青楼女子露水缘二言台上戏子众生弈三述学堂书生绝笔词台本合,玉兰花落,又道与谁说?
  • 仙情决

    仙情决

    上一世她反抗天庭,死于他手。这一生她为罪仙,落于他网。失去记忆的她,只记得他曾将她覆于地上,抵死缠绵!“我恨你,恨到天柱坍塌,仙海结冰!”他笑答:“好,不如我让你更恨我一点!”她对他恨之入骨,惧之入髓,却不曾想到……上一世杀她的手,这一世为她簪钗描眉。上一世他布下的网,这一世化为情网,网住了一双人。
  • 病名为爱你是我的药

    病名为爱你是我的药

    被迫嫁给人人口中的变态男,变态男着实变态,结婚五年,她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长什么样。霸气归来后,第一次见面:“这个孩子送你了,祝你喜当爹!”温庭钧:“......”这女人欠抽!第二次见面:“青春饭吃不长,脸面很重要。”温庭钧:“......”他不是靠脸吃饭,明明靠的是才华。第三次见面:他怀疑,她是一个骗子,将她像垃圾一样扔了。余生,他把她追回来,爱她、宠她、唯她独尊!
  • 瀛海录之芙蓉花开

    瀛海录之芙蓉花开

    定北侯府二小姐玉似潇重生归来,仍改不了只看脸的臭毛病。可她喜欢的是棱角分明的爷们儿类型,却不想莫名其妙被太后赐婚给了长的跟个女人还阴阳怪气的孟三。好在她和姐姐一道重生这一世,为了改变全家惨死的命运,必须要保住同样在前世被灭门的滕王府孟家,便打定主意到时候以此要挟孟三悔婚,只可惜......十年后的玉似潇——真香。
  • 邪帝盛宠废材嫡小姐

    邪帝盛宠废材嫡小姐

    21世纪隐退的唯一一个古武家族的大小姐一朝被亲叔叔陷害,机缘巧合下穿越到蓝璃大陆,从此开始了异世探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看她如何把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什么?!废柴?!本姑娘身为古武家族大小姐什么没学过,啥?受姨娘欺负?!作死!丹药很贵?姐都当糖豆吃的,上古神兽很稀有很霸气?嗯,如果不考虑自己身边的几位的话,别人家的似乎是这样的。不过她过得逍遥自在的,啥时候招惹这么一个妖孽?啧啧,瞧瞧这长得,招蜂引蝶。
  • 寤言

    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们的小岁月

    我们的小岁月

    这是四个沙雕女生的小日常……讲述的是四个女孩子,来自不同的地方,在帝都的第一学府开启同居模式,于是每天过着沙雕生活的故事简介无能不如进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