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1500000061

第61章 【黄金小结】黄金流向(4)

其实赵志华未必知道全部细节,在吴嵩庆的日记里,就有几次陈舜畊“来索款”的记录。如,1949年8月12日,“(陈)舜畊来索款,为电台北王处长(逸芬)照拨。”陈舜畊为吴嵩庆非常要好的同学,其影响吴嵩庆甚多,曾于1927年推荐吴嵩庆进入北伐军上海龙华卫戍司令部任少校秘书。而且此人与蒋家关系甚深,吴嵩庆与蒋家的关系,部分原因就在于双方都熟悉的陈舜畊。彼时,陈担任蒋总裁身边的第九组组长,替蒋介石管理总务,也就是照管侍从室人员生活所需。

1950年1月,吴嵩庆亦有如下记录:“舜畊来办公室,送来账单一叠,嘱研究。即邀往公园坐后,说蒋教育长(按:指经国)有事转达,但吞吐其词。此已为第三次,不知究为何事,实属不解。”以后几天里,两人又见了面,但始终没有再记此事。两个老朋友之间,一个“羞羞答答”,一个“耿直木讷”(或“明知故问”),此事颇值得玩味。那么这叠账单究竟是谁的呢?如果是蒋经国的,以他当时的职位(时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到蒋介石3月份复职,始出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才有政府公职),应该不能向“财务署”直接报销的;如果是蒋介石的,那就无须吞吞吐吐了。吴嵩庆不是搞政治的人,换个人拉拢蒋“太子”还来不及,有何不可解呢?他应是明知故问,不愿去做讨好奉迎的事。

世界各国退休或刚离职的总统,多能以公费继续维持一个办公室;虽然当时国民政府还没有建立此制度,但陈舜畊向吴嵩庆为前总统要点生活费用,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更何况“总裁办公室”的生活也是自我克制的,并没有大吃大喝,反而是十分清苦的(详见第四章第二节)。台湾也有些人以为两蒋强人时代,党国不分。如果真的不分,在掌管这许多金银美钞的吴嵩庆那儿,尽可予取予求,蒋总裁身边的人,生活又何必那样寒酸呢?

1951年2月9日的台湾当局财经汇报上提道:“黄金、银圆集中央行保管。”此时,“财务署”保管的大部分剩余黄金银圆(第二至第四批军费剩余)已由赵志华(代表当局)等人经手,逐月逐旬转给台湾银行“购买”新台币,作为军饷发放出去了,计有100多万两黄金,这些黄金也就成为新台币准备金的一部分。但是还有部分剩余经费,包括“保管之奖恤金黄金”的部分剩余(详见第七章第二节),到1950年3月蒋介石“复职”后就成了他的“小金库”。在50年代,台湾经济尚未起飞,预算很紧缩,蒋介石就用其应付一些额外的需要,如资助亲信留学创业、出访开支等等。吴嵩庆在日记中曾提到,蒋介石曾资助国防医学院创始人林可胜出国5000元美金。这些都是蒋介石为公家的支出。台湾有名的《联合报》,其创业资本也是从这笔钱里划拨的。

整整十年后,到1961年6月底,吴嵩庆记下:“财务署尚存:黄金6013两;银圆25359元;美钞45516元……”(见表8.4)这些金、银、美钞必是早年剩余的,可能包括蒋介石私人的“特种保管款”4200两黄金(参见第七章第一节吴嵩庆1949年7月6日日记)在内。余下可能就是重庆财务署柜台上李光烈、詹特芳所说的那几大块无主的黄金2000两左右。

这些由蒋“总统”直接支出的费用,据说时任“副总统兼行政院院长”的陈诚颇为不满。“从父亲日记(1950年 7月29日)里看到,陈诚对他‘颇有微词’,我猜想跟这个小金库的存在有关。”吴兴镛曾如是说。吴嵩庆也因此得罪了这位“一人之下”的当权者。此外,俞鸿钧和周宏涛等人也不断提醒蒋介石,这笔黄金不是国民党私产,后终被取消。

【台湾《联合报》开办费】

如上文所述,台湾有名的《联合报》的创业基金,是从蒋介石的“小金库”中支出的。

2005年2月号的台北《传记文学》,登载了一篇习贤德写的《王惕吾、王永涛与民族报崛起的相关考证》,该文提到联合报系的崛起与国民党运台黄金有关。文中的王惕吾系以《民族报》起家的联合报系创办人,而王永涛又系何许人呢?原来王永涛就是王逸芬,即1948年8月1日被蒋介石派驻台北的财务署第12收支处处长,是蒋的“官邸”亲信(参见第二章第二节)。在1949年国民党政府运金的过程中,王逸芬主要是看守台北财务署的金库(存第二至第四批黄金),并且监督把400两一块的金砖,在台北铸为1市两重的小条,即“小黄鱼”,发放给忠于蒋的国民党军队。此外,还受吴嵩庆委派,到各地接洽金银运台或算账。吴嵩庆这样安排,或许有“让官邸的人来直接碰金银”的意思在里面。1960年王逸芬以少将军衔退伍后,就变成了台北《民族晚报》报社的发行人。

习贤德在该文中是这样写的:

“……联合报系(按:包括《世界日报》美洲版,2008年约年赚美金200万元汇回台湾)能有今日的规模,一般人都会推崇:这是王惕吾先生睿智和魄力的心血结晶。但是,若要论及‘联合报’前身‘全民日报、民族报、经济时报联合版’之前‘民族报’时代的创业故事,早年真正令惕老感恩戴德,而视为至友的王永涛先生,才是全力扶植当年‘民族报’逐步茁壮的重要幕后金主兼重要推手;如果没有王永涛的适时配合挹注,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联合报’。

“……1949年1月21日,蒋中正总统宣布下野前,特别将王逸芬由国民政府警备司令部军需处长,调往台湾,担任联勤总司令部(按:中间还有财务署)台湾收支处主任。王逸芬的继配王爱筠为浙江奉化人(按:与蒋介石同乡),故在此危疑震撼的关键时刻,能受到层峰高度信赖, 成为协同看管抢运来台的黄金、白银、外汇美钞等国有财资的重要角色。

“……‘民族报’创刊于民国三十八(1949)年五月四日,王永涛为创办人。……该报筹备时的主要资金,部分来自当时姓名还是王逸芬的王永涛负责看管的央行存金,数目是100根金条。(按:这100根金条,应该是取自吴嵩庆交王逸芬看管在财务署的第二至第四批黄金。)

“……‘民族报’创刊仅三个月即被迫停刊,将近满月时,社内干部包括王逸芬等在内的湖北同乡,央请同为鄂省乡亲的军委会侍从室文胆出身的陶希圣,出面向蒋请示:该报停刊快一个月了,是否可以准许复刊?

“……王惕吾接掌‘民族报’的时机,即出现在蒋同意复刊之后。时任军务局局长的俞济时奉蒋指示着手调处复刊问题时,即召集王逸芬等重要干部面商大计。俞济时建议彼时对办报又颇有兴趣的王惕吾,即使没有什么可供大用的退伍金,毫无实际办报的经验,但为另辟生涯出路,无妨考虑接下正待复刊改组的‘民族报’。王惕吾考虑后便同意了,但亦向俞济时坦率表示:‘我总不能空着两只手去接啊!’于是,俞济时指示王逸芬第二次动用了央行紧急转运来台的资金。据说,这回共拨交了200根金条,另加一笔美金给王惕吾,让其风风光光地以独资的方式,力取经营实权,跃居‘民族报’重新出发的发行人兼社长……”

以上所说如果属实的话,那么《联合报》以《民族报》起家,前后就从财务署保管的黄金中总共拿了3000两(这300根金条应是10两重的“大条”,计有3000两;另见表8.4),另加一笔数目不详的美金。美金外汇一定是用来购买国外印刷机以及纸张的,加上黄金一项(如以3万新台币一两算),就是近亿元新台币。

而关于联合报系的创办人王惕吾,笔者在前文其实已介绍过他,相信读者并不陌生。那么,这位王惕吾先生究竟是什么人呢?为什么他“毫无实际办报的经验”,“但为另辟生涯出路”,而“接下正待复刊改组的‘民族报’”呢?他和蒋介石又有何关系呢?原来此人即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在台组建的“台湾警备旅”第二团团长、原总统府警卫总队副王瑞钟上校(参见第二章第二节)。1949年5月台湾省主席陈诚曾突然下令将其撤换,改派自己的亲信汪奉曾上校接任。陈诚此举引起第二团全团官兵大哗,几致兵变。结果,汪上校没有到差,原团长王瑞钟抗命不交,躲进台北财务署内由该团看管的黄金仓库里头。后经蒋介石与陈诚相互妥协,王瑞钟升任台湾省警备旅上校参谋长,结束了这场蒋陈的明争暗斗;但也赤裸裸地预告了王瑞钟在军中求发展的末路。后经俞济时居中联系促成,吴嵩庆奉命从财务署中拨取军费黄金,以“党国”名义开办了台湾《联合报》。

曾资助王瑞钟(王惕吾)办报的王逸芬(王永涛),有人说他是“联合报系”奠基起步的“大恩人”,二人交情匪浅,后因报社利益之争闹翻,对簿公堂多年,经过俞济时大力斡旋才和解(事见吴兴镛《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1960年王逸芬自军中退下来,就向王惕吾强行要回了《民族晚报》,后正当盛年(64岁)就去世了。

当王逸芬、王惕吾从财务署拿取军费作为自己新闻事业的“开办费”,积极筹措办报时,财务署署长吴嵩庆正冒着生命危险,押运金子银圆车队挣扎在重庆撤退到成都的东线公路上,想亲自给前线军队发饷,激励士气。此时,国民党政府也是岌岌可危,国民党军队面临被大规模歼灭的穷途。不知吴嵩庆在得知此时有人在打他辛苦经管的军费的主意时,又会作何感想?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王逸芬未经其顶头上司吴嵩庆的核准,岂敢动用财务署军费黄金。俞济时或是得蒋介石指示吴嵩庆才能给;但也未必,因为像蒋周围的一批人如俞某等,原来都是大军头(俞为黄埔一期,曾任军长、集团军副总司令),又怎会尊重吴嵩庆的职权?尤其是已得到蒋的指示之后,也许就要王逸芬开库房门先拿了再报账。后来因为俞太专权,与蒋经国发生了冲突,被整调。

【大陆运台黄金剩余】

到大陆军事行动结束后,“财务署”还剩下多少军费黄金?这确数是没有人知道的,如表8.7,估计是近100万两。

1998年4月,香港《亚洲周刊》记者在访问李光烈时,也访问了台北“中央银行”副总裁许嘉栋,许表示:

“央行在台复业时,有部分数据已不可考,因此无法确知当初究竟是从大陆运出多少黄金。央行目前库存黄金约460吨(约1300多万两),其中仅33吨(约94万两)来自大陆,占全部黄金存量的7.99%。”

2008年4月,台北《时报周刊》报道,台北“央行”内藏黄金1300万英两(与1998年同),其中上海运台黄金占总量的7%,则比香港《亚洲周刊》十年前的报道少了0.99%。

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获得了美国的全力援助,从军事到财政,蒋介石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当月,蒋介石下令将此100多万两黄金全部追缴“国库”,一并运到台湾银行的地下金库。

这批历经沧桑的黄金,如今存放在台北新店乌来山区的文园营区内,处于严密看守之中。曾成功协助台湾度过艰难岁月的大陆运台黄金,也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它们在此地安静地沉睡,风雨飘摇的时代里发生过的种种故事,早已远去。“央行”库存的总数1361万两黄金(价值新台币7000亿元),被放置在架设整齐的玻璃柜上,所有的数量和黄金含量,都有清楚的标示。当年从大陆运来剩余的108万两黄金,已被分类、分散存放在密不透风的安全系统中,自1950年6月入库后再未动用。曾进入金库考察的“立委”卢秀燕说:“进到金库,犹如进到金山的感觉!”

吴兴镛博士经过十多年的调查研究,越来越感觉到国民党运台的金银外汇,原是1948、1949年“金圆券”的准备金,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大部分运到台湾后,奠定了新台币初发行时的币信,稳定了当时的台湾金融。“当年这笔现金,约相当于当时台湾地区800万军民,每人平均分到一英两黄金或50美元;因此,必须得给两岸人民一个交代。”他强调,要将这段事实真相公之于众。 除了调查运台黄金来源,吴兴镛还调查了黄金运台后的流向。在其《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一书中,他详细地这样表述:如以全部480万两黄金来算,1949年用于大陆军政费用是155万两(其中24.9万又运返台湾);其余近330万两在1949年和1950年两年用存于台湾,其中军费为110万两,政费为90万两,其余为新台币准备金,至今尚有约100万两上海黄金储存在台湾文园的“国库”里。

“可以说,运台的绝大多数黄金都用作了公费,没有谁把它放口袋里。”吴兴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之前有些账目不清,但有些人说,蒋介石把黄金全弄到自己口袋,这种说法也是不符合史实的。他追踪国库黄金在台湾的流向使用,并没有找到贪污的证据,例外的支出也就是台湾《联合报》曾经拿了3000两去办报业。他向记者指出,这部分黄金,必须发挥回馈作用。

同类推荐
  •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

    一个明粉,一个19岁的大学生,偶然穿越到了明朝成为了明思宗崇祯皇帝。可穿越过去却发现,大明据亡国只有一百多天了。为了活下去,他不得已开启了逆袭之路,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他布下了一盘惊天的棋局。奄奄一息的大明,一次次的厮杀,一场场的离别,一段段的血泪,大明能否因为他而篡天改命,他是否能完成这一场逆袭?那么就请跟紧小编的步伐,一同踏入那血雨腥风的明末,开启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之旅。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长夜之我是大王

    长夜之我是大王

    历史是一辆由“无情”所驱使前进的马车,而在这个故事里面,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们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这辆马车上的辐条。
  • 唐世李家

    唐世李家

    超级技术宅男李玉良穿越到唐朝盛世,将现代知识带到唐朝,使国外之人前来瞻仰唐朝技术,引领世界潮流。
  • 鬼谷凤鸣

    鬼谷凤鸣

    鬼谷子关门女弟子王言学成下山,为报深仇、达夙愿,入秦助白起成为一代名将,助秦蚕食六国。凭一己之力,左右天下格局,覆邦乱家,无所不能。小说基于史实,带你领略先秦战争中的智谋、朝堂上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狼王黑点

    狼王黑点

    我的新作《成吉思汗的动物军团》和《盎然诗意》,正在连载,敬请关注。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汉字起源到甲骨文的诞生;甲骨文概述;甲骨文的发现与早期研究;“甲骨四堂”等。
  • 海贼之万王之王

    海贼之万王之王

    沉迷撸铁的热血宅男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里。“纳尼?我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哇哈哈哈,我要成为世界之王!”某宅仰天狂笑。此时,一位查尔罗斯圣路过:“爸爸,波比又在傻笑了,我不想要这个傻子奴隶了。”
  • Sketches of Young Gentlemen

    Sketches of Young Gentle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皇武神

    龙皇武神

    都市修仙至尊爽文!渡劫期大修士凌云魂穿都市,仙武同修,丹药、炼器,画符,布阵无所不能,以无敌之姿逆天崛起,脚踩八方!
  • 这位娇妻有点怪

    这位娇妻有点怪

    “顾陌深,今日之仇,我必报。”“呵,安奚然,要不是你害了我的儿子……”当那天安奚然被顾陌深强灌断子汤时,她已经变了,变得强大,高冷……
  • 关于我们喜欢的男孩

    关于我们喜欢的男孩

    日子被我过得太无趣了想去见你想成为你喜欢的女孩想借着夏天的风说我喜欢你,我知道你一定会来,所以我等。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但现在,我最最喜欢你。
  • 美女娱记:撞爱霸道总裁

    美女娱记:撞爱霸道总裁

    他与她见了三次。第一次,天蓝海蓝,风清云淡。她华丽丽的撞了他满怀。第二次,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她闯入了他的人生。第三次,他将她错认她人。接触而来的闪光灯疯狂的将她华丽丽的冠上了横刀夺爱的小三。她出手阻止媒体拍照,却误伤了一线女星。她被扣押在了警察局,然后他又将她捞出警察局,用受害者的诉讼书威胁她做他的假未婚妻。从此,他与她的爱恨纠葛张牙舞爪的开始了。
  • 时间流转我的思念

    时间流转我的思念

    少女浅夏,从小时候懵懂无知,加以各种经历,而变成一个懂事却又热爱生活的人。曾经生活的苦涩,成长过程中总是彷徨,时间流转,她还会那样吗?她拥有了希望,是谁解救了她吗?还是她自己释然了呢。生活就是这么现实,为了生存又有多少迫不得已和无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