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100000047

第47章 作曲家的自我意识

本文原载《文汇报》2008年7月2日第11版“笔会”。

近日,我指导的一位博士生夏滟洲完成了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这篇题为《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从中世纪到贝多芬》的博士论文,在选题上试图有所突破,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西方音乐史,以“作曲家”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生成和变化作为中心论题:从中世纪的“匿名型”作曲家,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依附型”作曲家,再到十九世纪前后的“自由型”作曲家,作曲家的身份和地位在西方文化的演进中逐渐生成,至贝多芬时代基本确立。从这条大致清晰的历史轨迹中,不仅可以看到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从“功能性”走向“自律性”的过程,也可以看到作曲家的自我意识从萌芽、生长至成熟的进程。

答辩过程中,我想到自己曾写过一篇短文“巴赫的神性”,起因是源于这样一个有趣的个人感觉:巴赫在后人眼中非常伟大,但他自己当时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文中认为,这一问题几乎无法作答。因为这种发问本身是“后贝多芬”式的——音乐家获得这种明确的“出人头地”的自我意识,其实是在贝多芬出现之后。此前,音乐家属于“手艺人”行列,社会地位基本与仆役相当,说不上“高雅”,更遑论“永垂不朽”!让人感慨的是,巴赫并没意识到自己是伟大的“名人”,但他以某种难以捉摸的方式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而且其影响至今不衰。

巴赫对“个人声望”的这种“无意识性”,与现当代艺术家往往不可一世的“自我中心”形成了鲜明对照,由此引起了笔者的感叹和思索。我们甚至听到某些艺术家声称“要以上帝般的心态从事艺术”。自启蒙运动以来,艺术中因为追求创新而凸现艺术家的个性,从而最终导致艺术家的自我膨胀。艺术作品的创新需要强烈的个人印记,因而似乎顺理成章地导致艺术家的个人中心主义(有关艺术作品的个人性和艺术家的个人中心主义,这其实是不同的东西,但却是一个很复杂的美学课题,需要另外理论,在此不赘)。艺术界于是出现几多争名夺利的闹剧!在当代社会,艺术已经越来越成为攫取个人名声的工具和通道。现当代社会似乎也已经默认这种艺术家高人一等的惯例。仅个人感觉而论,我总是对现当代艺术界风行的这种个人中心意识感到有些别扭。巴赫因此提供了某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等“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乃至约翰·凯奇等人也希望打破这种对艺术家的个人崇拜,但并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

同类推荐
  • 美术艺术理论与鉴赏研究

    美术艺术理论与鉴赏研究

    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发展史中,从来没有离开过艺术。艺术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能够使整个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美术,是艺术的重要门类,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美学家把意为“美的”中的“美”当成美是什么问题的“美”这一学术问题,根据自己总结的“神经元群理论”解决了在美学中一直争论不休的对动物来说是否有“美”与“美感”问题,并且驳斥了罗素的“自然界是无色无光无声无味的”这一被人们当成真理的理论。作者取得的这些理论成果,对解决美是什么问题或理解美是什么问题的答案来说,十分重要。本书也说明了,作者给出的美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即“美”的定义,与事实符合。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的精华梳理,全世界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本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 打回原形

    打回原形

    新文人画代表朱新建随笔集,王朔、陈丹青、姜文、陈村、叶兆言、苏童、杨葵联袂推荐。朱新建刻过一枚闲章,“打回原形”,这次拿来用作书名,因相对于他的画而言,这些文字应该算是某种形式上的原形,或深或浅地折射出一些画里未尽的意思。近三十万字,收录了朱新建这辈子散落在各处的话语,有关千年画史,文人往事,古今中外,世事纷呈;有精妙通透的阐释,亦有零零落落的碎语,却都是掏心窝子的实话。或深或浅,或隐或白,都是他的性情与风流。
  •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是辛先生在《读书》上的专栏文章集结,在本书中这位在乐海中跋涉了大半生的老乐迷化身为“音乐导游人”,将自己大半生所得的“听乐实感”化为一篇篇实在的“乐普”文章,以期能同诸多爱乐同好一起探幽音乐的极境。
热门推荐
  • 谁在流年听笙箫

    谁在流年听笙箫

    这是一部长篇都市虐恋题材的小说,讲述了一段因报复而起的爱情故事。7年前,彼此深爱的梁乔笙和荣久萧都从未想过爱情竟然如此脆弱,因为一起绑架案,她为他付出了一切,甚至连生命也可以不要,等来的却是他绝情的远赴重洋。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7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彼此明知爱恨不能,却因为利益纠葛和一纸遗嘱而结婚。他们相互试探、敌对、伤害,可是深夜却又相互取暖。梁乔笙为了爱,倾其所有,只是为了庇护荣久萧不被伤害,然而,心怀恨意的荣久萧却将她害得遍体鳞伤、锒铛入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爷您要保持淡定

    王爷您要保持淡定

    她,井清然,是个女人,还是个穿了的女人,还是个一穿就傍上皇二代当上王爷后院第一把交椅王妃的女人。此女最大的心愿便是:找个好夫家,在他那里混吃等死!什么是混吃等死啊?重活一世嘛,睡睡觉,打打盹,再换个好姿势……继续,嗯,目测天色尚早,还能睡到明天中午!
  • 培根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培根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甜宠顽妻:淮少不高冷

    甜宠顽妻:淮少不高冷

    “砰”的一声脆响,在这安静的教室显得特别突兀。陆潭影咬牙切齿的低声道:“帝!言!淮!”帝言淮无辜的摊手,表示自己是不是故意的。陆潭影觉得肯定是她上辈子造了太多的孽,所以老天派帝言淮来对她造孽。帝言淮却在想此生他定会宠她、爱她、包容她、呵护她,与她一同成长
  • boss深度宠:甜妻不预售

    boss深度宠:甜妻不预售

    陪朋友参加酒会,妹妹要加害于她。害她不得已失去了第一次再次碰面时,“怎么是你?”男人嘴角勾起邪魅的弧度,“哦?没想到江小姐你还记得我。看来你对我的第一印象很深。”阴差阳错进军到了娱乐圈,她的总裁大人竟然是他?"让她当他女人?!做梦!"
  • 喵仙万万岁

    喵仙万万岁

    穿越成一只黑猫,却没有继承任何强大血脉,不过...云雨楼,众烟花女子:“哎哟~姐妹们,你们看我发现了什么?”“资质+2”..“资质+1”..“资质+3”...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小小一猫妖,资质可逆天斩天地一剑,屠欺天邪魔自低微之地崛起,成就万界第一妖仙!
  • 小布头奇遇记

    小布头奇遇记

    小布头是苹苹的一个布娃娃。他呀胆子有点儿小,连爆竹声都怕,小朋友们嘲笑他。他下定决心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呢?从酱油瓶上跳下来算不算?谁知他跳下来的时候打翻了苹苹的饭碗。苹苹批评他不爱惜粮食。小布头生气了,从苹苹家逃了出来。他坐上火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遇上了小芦花、多嘴多舌的大铁勺,大铁勺很会讲故事。后来,小布头被鼠兄弟拖进洞里去了,鼠兄弟虽然诡计多端,但是很有才,能做诗。最后,小布头非常想念苹苹,他与苹苹团聚了。
  • 陇月已向人圆

    陇月已向人圆

    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女人拯救一个内心崩坏的男人一颗心的故事,隐藏重生文。男主:心理阴暗,轻微反社会人格设定女主:隐藏重生,扮猪吃老虎
  • 水随天去

    水随天去

    华夷大陆,纷争不断,势力交织,大道难!难!雨落不易,浪起无意,世界法则,修行慢!漫!叶雨无声,我心只随我意,修心,修情,修世间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