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100000064

第64章 “专业乐迷”自白录

本文原为杨燕迪音乐散文集《乐声悠扬》跋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本人的社会身份是所谓“音乐学者”,也就是一般所称的“音乐理论工作者”或“音乐学家”。但在内心中,我一直自认是个“专业乐迷”,即professional music lover。既为“乐迷”,通常专指“业余爱好者”,因而“专业乐迷”一语,不啻是个自相矛盾的“悖谬”(paradox)。从事“音乐专业”,同时仍“迷恋”音乐不能自拔,可能这在从事非音乐职业的“正牌乐迷”看来,不仅有点可笑,而且还少了几许“业余爱好”应有的刺激与新鲜。

除此之外,本人因为职业的关系,在音乐学院里从事教学与研究,因而该算作是彻头彻尾的“学院派”。“学院派”一词,在艺术界内和音乐圈中,并不是什么好听的褒誉,它所让人想起的,无非是些迂腐的笑柄和僵硬的陈规。当年,还未出道的一个意大利乡下小伙子投考米兰音乐学院,终因正统“学院派”教授们的一纸所谓“缺乏音乐才能和正规训练”的判决书而被拒之门外。谁料想,日后这位名叫威尔第的“乡下人”竟然成为意大利歌剧的泰斗人物,米兰音乐学院的“学院派”们一定为此尴尬万分。二十世纪的中国,出于异常的意识形态挤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乐界中的“学院派”往往被视为“脱离群众”“孤芳自赏”的“另类分子”。因而,直至今日,无论中外,似乎还没有哪位音乐家由于自己的“学院派”身份而感到有什么特殊的光彩。

一边是近乎“悖谬”的“专业乐迷”自我定位,另一边是“身负恶名”的“学院派”音乐家身份,本人从乐,可谓“腹背受敌”,窘境由此可见一斑。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不时感到这其中所存在的紧张与压力。专业圈内,直至今日仍有很多“专业乐人”对书斋里的所谓“学问”与“研究”鄙夷不屑,“音乐学家”因而一直是音乐界的“边缘人物”,身份和功能都显得非常暧昧。而广大的普通乐迷,他们对于音乐的高强度投入以及鲜活的切身体验,常常会令“专业乐人”们感到汗颜。

我在整理《乐声悠扬》一书中的“音乐笔谈”时,突然觉得,这些文字也许均出于自己一种下意识的期望:企图证明“专业乐人”——更进一步说是“学院派”的音乐学者——在“迷恋音乐”时不仅同样有可能保持“正牌发烧友”的“热度”,而且也许有可能具备更多的“专业视角”与“历史维度”。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论,“爱乐”是“理解”的先导,而“理性识见”是“感性体验”的保证(如我在《何谓“懂”音乐?》一文中所述)。“仅仅感受音乐而不思索音乐会失去音乐的真髓,仅仅思索音乐而不感受音乐便丢掉了音乐的灵魂。”——我写在《音乐断想》一文中的这句话,其实是指导《乐声悠扬》一书所有文字写作的“主导动机”。

用文字捕捉音乐,实际上“危机四伏”。音符与文字,音响与语言,两种表达媒介,各自遵循着不同的逻辑与规范。“语言结束之时,正是音乐开始之际”,这句耳熟能详的老话,一语道破了语言在音乐面前的无奈。因此便可以理解,为何在专业论文中,对音乐的说明大多以“干冷”的结构技术分析为“正宗”;在很多时候,语言“回避”着音乐,历史背景资料式的文字写作替代了对音乐作品本体的关注;而在乐迷朋友的诸多赏乐文章中,充盈着强烈的感受、花哨的辞藻与无羁的联想,文采斐然,但似乎偏离了真正的音乐“客体”。由此在文字与音乐两者关系上,引发了最为极端的“取消主义哲学”:其源出自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著名的“箴言定律”——“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然而,我始终固执地相信,文字与音乐,类似音乐演释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关系。文字是对音乐的再度诠释,音乐中的某些特质必须通过文字的解析才能得以揭示。英文中“interpretation”一词,既指音乐表演的演释,也意味着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批评实践,这个语言现象绝非偶然。《乐声悠扬》一书中所收集的这些文章,也许并没有企及“诠释”的境界,但它们作为我个人的一些尝试,如果令读者感到,文字确是在真正地“触及”音乐,便已足矣。

应该感谢我的好友——编辑李章,是他在1994年夏的约稿邀请,使我开始了这种“非学术性”的音乐散文写作历程,而且至今一发不可收。回想当时,正是那篇发表在《音乐爱好者》上的《无言的恳谈——漫话室内乐》,使我隐约意识到,用文字诠释音乐尚有很多未知的可能性。很快,我就感到了这些针对乐迷朋友而写的文字的“反作用力”——自己的笔端似乎获得了某种“解放”。原先很难在学术论文中得到释放的“听乐”“思乐”和“爱乐”心得在此得以“幸存”,我也通过这些文字的写作,趁机梳理一下自己的音乐思路。附带的一个益处是,这种类型的文字写作逼迫我转换和改善文风,原来自己所习惯的“论文八股”和“食洋不化”的“翻译腔”,终于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改善。

同类推荐
  • 美学讲义(上)

    美学讲义(上)

    《美学讲义》是废名自编的教材,在前言里,废名说:今年暑假前,系里交给我一个任务,准备明年春季五年级开“美学”课,没有“部颁”的教材,也没有教学大纲,教材自编。我接受了这个任务。本书一共有8章,包括美食客观存在、美学、群众和美、民族形式和美、生活和美、作品的思想性和作品的美、内容和形式、美的创造和美感。希望作者通过每章的学习,能了解什么是美,并能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因为美和生活是分不开的,离开生活就无所谓美,只能是形式主义的东西。
  •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本书是对电视艺术何以审美化生存的探讨。作者在梳理电视艺术审美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艺术审美化生存所涉及到的几个层面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探寻电视艺术的审美形态、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嬗变的轨迹;第二,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引入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角,探究其审美化生存的意义;第四,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第五,通过电视艺术的几种主要形态——纪录片、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现存问题来切实探讨电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第六,从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关系角度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 艺海观澜

    艺海观澜

    徐庆平,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美术漫谈、西方艺术史研究、莫奈传。书中对其父亲徐悲鸿的美术作品以及西方艺术史有着深入细致的研究。多数文章已经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过,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图书。
  •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这本书介绍了成为真正油画大师的步骤和策略,而且这些步骤和策略都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参照本书秘籍,加之你在绘画、油画以及艺术方面的天赋,创作出如大师级般的惊艳画面和肖像指日可待。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本书提出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比如电台直播中接到恶意电话的应对策略等。
热门推荐
  • 宁当宠妃不为后

    宁当宠妃不为后

    此文不是1V1,是后宫文,男主是皇帝,不可能只有女主一个女人。介意的慎入!她本是一个平凡女子,一朝穿越,成为新选彩女。初入宫闱,她只是位分低微的小小才人。上有关系大户,太后侄女;名门世家,皇帝的青梅竹马。下有天真可人、讨巧卖乖,却在背后屡屡算计她的白莲花。她本想与世无争的在后宫当个小透明,奈何皇帝却对她青睐有加。独宠说不上,盛宠可不断。但树大招风,更何况还是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之中。她小心谨慎却步步惊心;她温柔贤淑却屡遭质疑。最终她心力交瘁、含恨而终、魂断异世。他这才幡然醒悟、痛彻心扉。但他还能召回她吗?而她还愿原谅他吗?他们还能否携手一生?
  • 你终是我的少年

    你终是我的少年

    本文双向暗恋林凡和林梵两个原本平凡的名字放在一起好像就不再平凡。林凡的爱情从看见他的第一眼就开始了,但却用了许多年才拥有。在这些年里,她追寻着他的脚步,努力赶上他的步伐,企图在他身边拥有一席之地。但暗恋是一个人的,爱情却是两个人的。林梵希望他不再是暗恋,而是两个人的爱情。
  • 精灵之最强道馆

    精灵之最强道馆

    【现实降临流】挑战者训练师看着面前铺满隐形岩毒菱的场地,还有自己中了麻痹剧毒的精灵,眼角留下一滴泪水。大家好我是训练时常两年半的道馆训练家,喜欢撒钉子,睡人,剧毒。至于道馆馆主是干啥的,咱也不敢问啊。就是这样,喵~
  • 秋水青丝

    秋水青丝

    历史的天空星罗棋布变幻莫测,冷兵器时代挑灯看剑大雪满弓刀,悲凉的号角声逐渐隐去,长留史册经卷,归隐笔墨丹青。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工业文明瞬间突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境界,悬崖绝壁如履平地,九重天外来去自如,高深科技覆盖的宇宙空间形同神魔大地,阳春布德泽,温暖的地球如神;隐藏在太阳系边缘的孤独星球似魔,金戈铁马,充满仇恨与邪恶的黑暗战士寒光照铁衣,千锤百炼,炯炯有神的目光穿透光年。神魔大战一触即发…
  • 饰品

    饰品

    她有一个秘密,对于她来讲救人这件事很重要。破案也一样,所以在无数个诡异的案件中,她越来越喜欢这个世界了
  • 盗心女王

    盗心女王

    青梅竹马的基础,再次相见一见钟情,可惜物事人非,有些事早就相忘于过去,有些情却执着于不原放手。到此一游,盗的是心,痛的是情,不曾后悔相聚一场。来时如沐春风,一见倾心,走时除了留下背景,连句再见也没有,心狠的女人爱她发狂她不知?别人看来般配万分,只有女主自己知道与他的差距,心高气傲是女主仅有的风格,面对他的好,还没有学会怎么好好爱一个人,不如选择不说不问相互取暧就好。本书的女主是个看着惨剧发生,连哭也不会的女孩,渐渐长大看似性格开朗活泼,实则是个能隐忍一切苦楚的人,害怕失去美好,更害怕美好不属于自己。同样的经历男主给人感觉威严,话不多,不好相处的样子,实则是个暖男,心中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一旦紧抓就绝不放手,直到自认自己没有能力保护才心痛看她离开。本书只有一心一意,纯粹的感情。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 时光任苒遇见初

    时光任苒遇见初

    十年前,国内曾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无意中把两个人的姻缘牵连了起来,只可惜有缘分未至,两人从此并无交集。十年后,无意中的偶遇,红线就此不分开,两个人注定这辈子都纠缠不清,当傲娇腹黑大神遇上元气傲气少女,强强相碰,擦出别样的火花,一段段阴谋再起,两人共同寻找真相而卷入一件件简单却暗藏玄机的案件中。大神策略,交往前,恶言毒舌,交往后,情话攻势。物理天才VS读心神探(本文含有少量推理,非专业,仅剧情需要,勿考究,不喜勿喷,欢迎入坑)
  • 红袖添香覆手天下

    红袖添香覆手天下

    容染的追妻史。容染自第一次公宴上见到温意如的时候就深深的记得了这个名字,一记就是八年。这八年他等啊等,终于等到温意如回来了。可是他发现这丫头有心事,护侯府,心有乾坤定天下。容染没有什么心愿,只想护着她生生世世。
  • 星光璀璨只许你

    星光璀璨只许你

    追他,爱他,从小秘书到妻子。为他付出,为他痴心,只为让他喜欢上她。新婚之夜分房睡,她独守空房。凌奇屿:“你到底喜欢我哪里,我改!”许言乐:“我就喜欢你不喜欢我,你改啊!改啊!”有一天她傻傻问:“凌奇屿,你相信一见钟情吗?我相信,我对你就是一见钟情,一见自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