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900000002

第2章 记忆的规律 (1)

第一章 记忆的规律 (1)

发现规律是驾驭规律的前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运动,一年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物品由新变旧……虽然记忆同生命一样,本质上是不稳定的,但是记忆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运动。掌握这些规律,能够帮助我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

一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记忆素质

记忆素质的差异有统计学规律

就整个人类而言,记忆素质的差异有“中间大两头小”的统计学规律。

有限的人群调查结果表明,记忆能人极其罕见——不超过千分之几,记忆中常者占绝大多数,记忆低劣者同样罕见——不超过千分之几。

中国心理学家在调查了二十多万人后发现,智力(记忆力是其主项)特高和特低的人各占千分之三左右,所余人居中。

美国的部分调查结果表明,智商在140以上的最优秀者占1.5%,在0~69的低能者占2.5%,所余人居中。

每个人的记忆素质中有强项也有弱项

具体到每个人而言,记忆素质中有强项也有弱项。

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借助视觉记忆——总是清晰地想象出书本与笔记本中的需记内容,那么视觉记忆可能就是他的强项;有的人喜欢借助听觉记忆——即使接受视觉信息时也“暗自”将其转换为听觉信息,那么听觉记忆就可能是他的强项;有的人移动身体会记忆得更好些,那么动觉记忆就是他的强项。

罕见的记忆能人们也各有各的记忆素质

1.擅长于视觉记忆的能人

在中国,有很多人擅长于视觉记忆,其中有很多名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遇碑文,吟诵一遍,即可不忘。

吴道子,在天宝年间应唐明皇之召,去考察四川嘉陵江的景致。回京复旨时,唐明皇要看他的画稿,他说:“我没有勾画稿子,都记在心里了。”后来,他仅用一天时间就把嘉陵江三百余里的风景活现在画稿上。

周恩来总理对人只要见过一面,许多年后,还能认出并叫出名字。

在外国,擅长于视觉记忆的名人比比皆是:

俄国作家契诃夫只要见过一个人一次,就能记住这个人的特征,用寥寥数笔把这个人勾画出来。

达·芬奇在十几岁时到一寺院里游玩,目光被一幅壁画吸引住了。回到家中,他毫不费力地把看到的壁画默画了下来,物象比例和细节点缀宛如原作,连色彩明暗差别都再现得十分逼真。

2.擅长于听觉记忆的能人

唐太宗有一次让宫女罗黑黑隔帷偷听一位西域琵琶名手演奏名曲,随即让她复弹,她能演奏得分毫不差,使得那琵琶名手大为震惊。

被称作音乐神童的莫扎特,有一次在西斯汀教堂里,只听了一遍就把神秘不外传的大合唱(是相当复杂的变调音乐,包括4个声部的重唱和5个声部的合唱)默记在心了。

德国的门德尔松在17岁那年,首次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曲》后,立即就写出了全曲的乐谱,震惊了当时的音乐界。

3.擅长于记忆数字的能人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在83岁时还能记住圆周率至小数点后百位。

俄罗斯心理学家亚历山大·鲁伊雅对记忆术专家所罗门·谢里谢夫斯基做过30多年的跟踪调查。谢里谢夫斯基一生中的很多时间都用于表演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的记忆技艺,并以此为生。谢里谢夫斯基能够记住写在黑板上的由数十个数字组成的数字串,既可以按原来的顺序背,也可以倒过来背,其精确程度令人难以置信,数月以后,甚至数年以后仍能一个不差地回忆起来。但是,谢里谢夫斯基为他的聪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把所记的东西以图片的形式记在脑海里,这有可能阻碍了他的智力发育。他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当遇到一词二义或一物二名时,他的思维就会混乱。实际上,谢里谢夫斯基几乎不能阅读。他读到的每个词都会变成一幅图像,所产生的图像使他分心,从而阻止他对句子意义的理解。谢里谢夫斯基找不到别的工作,只好以记忆奇人的身份靠表演为生。

4.擅长记忆动作姿势的能人

唐朝诗人王维有一次在洛阳城里看到一幅《按乐图》,画的是一个乐队在演奏。他仔细观察了一阵,然后微笑着对旁人说:“这幅画描绘的,恰好是《霓裳羽衣曲》演奏到第三叠第一拍。”大家听了以后既诧异又不相信,都说:“你怎么知道?这是骗我们的吧?”于是王维请来了一队乐工,叫乐工们演奏《霓裳羽衣曲》。当乐工们演奏到第三叠第一拍时,乐工们的手指、嘴唇在乐器上的位置以及动作和姿势,刚好跟画上描绘的一模一样。大家都信服了。

5.擅长于嗅觉记忆的能人

19世纪法国小说家左拉,具有超常的嗅觉。他对各式的花朵及食品,一嗅就正确地分辨出它们的香味来。

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记忆时间

最佳记忆年龄在青年时代

就生理期来说,人的最佳记忆年龄通常在青年时代。

有人的统计学结果表明,如果以18~29岁的记忆力为100的话,那么,10~17岁为95,29~39岁为92,40~69岁为83,70~89岁则降至55。

春秋是最佳记忆季节

在一年之中,春秋两季是记忆的最佳季节。

春天,天和日暖,万物更新,是体脑发育和发挥记忆潜能的最佳季节;秋天,果实累累,气候宜人,人们食欲大增,大脑和各部器官容易获得充足的营养,亦利于体脑发育和记忆潜能的发挥。

埃尔斯沃思·亨廷顿经多年实验后发现,春秋的凉爽气候比起盛夏的酷热更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春天是人类思维记忆最理想的季节,想象力和创造力比任何一个季节都要丰富。

四种类型的最佳记忆时间

一日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因人而异,大体来讲,主要有百灵鸟型、猫头鹰型、亦此亦彼型及混合型四种。

1.百灵鸟型

有些习惯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人感觉,一到白天就像百灵鸟那样的欢快——脑细胞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

有人的最佳记忆时间是在上午8至10点钟,午睡后的2至3点钟的记忆效率也很高。

2.猫头鹰型

有些习惯于夜战的人感悟到,一到夜间就像猫头鹰那样的活跃——脑细胞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

有些作家待夜幕降临便身心俱安,养成了夜间写作的习惯,像鲁迅、巴金、何其芳等。

法国作家福楼拜有挑灯写作、彻夜不眠的习惯,以致通夜亮着的灯光成了塞纳河上的航标。

3.亦此亦彼型

有些人在起床后和(或)临睡前的一段记忆时间效率最高,思维也最敏捷。

中国的姚雪垠、陈景润等习惯于早晨三点钟开始工作。

美国小说家司格特认为,清醒和起床之间的半小时才是非常有助于他发挥创造性的任何工作的黄金时刻。

达·芬奇喜欢在睡觉前或睡醒后,独自于黑暗中躺在床上,将自己已研究过的物体的轮廓以及其他经过深思熟虑而理解了的事物,运用想象回忆一遍,以加深印象。

4.混合型

有些人既有百灵鸟的最佳记忆时间段,又有猫头鹰型的最佳记忆时间段,即一日内有两个最佳时间段。

美国有人对一百多名医院护士进行了每日中不同时间段的记忆功能测验,结果发现:一些人的最佳记忆时间是上午的8至10点钟和晚间的8至10点钟。得出的结论,经过一夜睡眠,大脑疲劳的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对事物的反应、联想都很敏捷,思维能力转强;夜间安静,注意力易于集中,思维迅捷。

三 记在忆先,认知容易回忆难

记在忆先

记忆的进程是有序的。一个孤立的记忆活动是按照识记——保持——认知或回忆的程序进行的。

记是认知或回忆的先决条件。没有对知识与经验的识记,认知或回忆就不会发生。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识记时能让被记事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痕迹深,结构牢),日后就能够轻松地将它回忆起来;如果在识记时都未能让被记事件在大脑中留下什么印象,那么,日后要将它回忆起来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认知容易回忆难

识记过的知识或经验或某一物品重新出现时能认出来,叫做认知,亦叫再认。

识记过的知识或经验或某一物品并不在面前时能回想起来,叫做回忆,也叫追忆。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认知和回忆都是在首次识记知识或经验或物品于脑中保持一段时间后结构痕迹的重新活跃,但存在着认知容易回忆难的规律。凡能回忆起来的都能准确无误的认知,而能认知的却不一定能准确无误的全部回忆起来。对此,安德森等人认为,认知相当于决策过程,回忆则包括搜寻和决策两个过程。

经验也表明,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信息远不如认知的多。

四 识记后三种不同的记忆时间

知识、经验、事件、物品等被人的感觉器官接收并转录为信息输入大脑后,根据记忆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种。

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这是一类保持时间不超过一二秒钟的瞬现即逝、须臾即忘的记忆。

据研究,大脑对由感觉器官输入的此类信息不做加工,也没进行重复,形成的痕迹大都是表浅而活动的,在一二秒钟以后就消失,遗忘后不能恢复。

瞬时记忆往往是人们自己感觉不到的。

短时记忆

这是一类保持时间不超过一两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我们要给一个不经常联系的人打电话,从电话簿中查找到电话号码,电话接通之后,还没等到电话打完,我们就已经把电话号码忘记了。

据研究,大脑对由感觉器官输入的此类信息只作简单的加工和必要的重复,形成的痕迹大都是表浅而活动的,在一两分钟以后自行消失,遗忘后不能恢复。

专家实验后发现,首次识记的此类信息如不及时认知或回忆,经过18秒后能回忆起来的百分比很低——不超过10%。

短时记忆常常和一定的操作动作相联系,操作结束了,准确的记忆内容也就消失了,所以有很多人把这种记忆叫做操作记忆。边记边忘的短时记忆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且能减轻大脑的记忆负担。

长时记忆

这是一类保持时间大于一两分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有的可经年甚或终生不忘。

据研究,大脑对由感觉器官输入的此类信息进行了储存前的主动而又积极的加工,形成的痕迹大都是结构的、深刻而牢固的,保持在脑中的时间较长,即便是遗忘,通过努力大都能回想起来。

同一内容经过反复记忆,就可以延长记忆的时间,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五 记忆遗忘的8个规律

遗忘先快后慢

知识、经验以及事件、事物等被人的感觉器官接收并转录为信息(讯号)输入大脑后,随着时间的顺延,遗忘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

“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首先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

艾宾浩斯的经验告诉人们,若是把已经记住的知识、经验、事件和事物等放下不管,只要到了一小时,就会遗忘过半了。

在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被艾宾浩斯发现后,许多中外学者们都进行了实验,结果大同小异——遗忘先快后慢,但不同性质的材料有不尽相同的遗忘。

中国心理学家曹日昌教授用十种图形做实验材料(每种图形都是对称的),先让受试者看一种图形2秒钟,然后间隔1分钟、10分钟、1天、3天,将全部图形放在受试者面前让其再认,结果如下:

完全记住的图形

在不同时间间隔的遗忘率

时间间隔 遗忘率

1分钟 53.1%

10 分钟 63%

1天 66.7%

3天 77.8%

同类推荐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假如没有了引力

    假如没有了引力

    这是一部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小学生作文集,是我作为家长从孩子的10多万字作文和已发表作品中精选出来,包括35篇散文(含随笔、日记)、10首诗歌。写作来源于孩子的课堂作业、周末作业、考试作文、参赛作文,然而更多的却是来源于孩子课余时间,出于兴趣或出于冲动的写作。
  • 民族团结十知道:小学生读本

    民族团结十知道:小学生读本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想过社会安定、经济富足的和美日子,就离不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个成员,只有平等相待,和睦共处,团结互助,才能共同繁荣进步。如果是民族隔阂,民族纷争,国家分裂,各族人民就要跌入苦难的深渊。因此,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为了让各民族的同学从小就了解一些民族常识,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情感,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书中讲到的民族知识有十个方面,都是小学生应该知道的。
  •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万剑至尊

    万剑至尊

    元界散修楚离重生为世俗少年,开启一场逆天修武之路,道通神,剑为尊,万界诸天,尽在万剑至尊!
  • 北地太白

    北地太白

    极北之地苍穹之下,巍峨山地困有猛兽苍天,守链人八方镇守安得世间太平一片天。余晖之际,撑船舵手应天命而来,船中人掀起这山,狂风吹散这云,东方鱼肚吐露,八方揭竿而起。苍天有眼,再还天地八百年。
  • HP之凡人的智慧

    HP之凡人的智慧

    “傲罗如何加点,在线等,急!”“全点力量、体力,技能把狂暴姿态、格挡、冲锋、旋风斩、斩杀、破甲点满,魔咒点个闪光咒就行了。对了,嘲讽也要满,不然容易OT。”“哦,多谢了。”——————————————那么,从头再来吧!本书Q群:315650580。
  • 续集古今佛道论

    续集古今佛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光明行者

    光明行者

    天魔说:“待你死后。我让我的魔子魔孙,穿上你的袈裟,进入你的庙宇,宣扬我的魔说,腐化你的信徒。”佛陀答:“那时,庙宇将是囚禁你魔子魔孙的狱牢。而我的弟子则会脱掉袈裟,穿起便衣,到世间去。”此佛非彼佛,此光明非彼光明,此行者非彼行者,书名致敬《光明王》===本书书友群:3-3-5-4-3-6-0-4-9
  • 一条无敌天下之路

    一条无敌天下之路

    一剑,一人,一道无敌路,战天战地战苍穹。
  • 聊斋志异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聊斋志异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聊斋志异选》在选辑过程中,着力挑选出其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反映民间疾苦、揭露官场黑暗、抨击科举腐败的愤世之作,也有阐释人伦事理、颇具教育意义的寓意故事,更有讴歌美好人格、纯洁爱情的佳美篇章。
  • 二月

    二月

    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生动地展现出被"五四"唤醒的一代知识青年在中国现实社会里走投无路的境况。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称霸原始兵王

    称霸原始兵王

    一代狂兵误入原始社会,凭着超强IQ,正义和武力。做美食,造武器,战猛兽,抢领地。带领部落在满是危机四伏的原始寻求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