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00000016

第16章 中篇 顺时而为,除去“执”的束缚 (1)

第四章 顺时而为,除去“执”的束缚 (1)

不自觉间陷入的“意必固我”

“公私不是范围的区别,公是顺乎天理之自然,而私则是在天理之自然上多了一点意思。”

梁漱溟先生认为,无私之人,看来只有我的生命,实则所谓人、己都一概包括在内。梁漱溟先生又对“私”与“无私”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公私不是范围的区别,公是顺乎天理之自然,而私则是在天理之自然上多了一点意思,多了一点意思就是要求,就是私,梁漱溟先生称之为“意必固我”。

梁漱溟先生说,意必固我只是个要怎样,一个要求。粗的要怎样不多见,而细的不知不觉的要怎样太多了,以至成为牢固不拔的习惯。

要求就是想当然地觉得别人应该按照自己的习惯走,自己觉得这地方山清水秀,便摒弃他人“穷乡僻壤”的观点。粗的要求可以大到美国在全球,特别是中东地区推行它的民主和人权;可以小到我喜欢吃黄花菜,你就不能觉得它难吃。

由已推人本是好事,但稍有差错便成了“强权主义”,一厢情愿地以为人同己心,人同己理。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原子,有自己的运作方式。虽然人心均“仁”,但是每个人的仁都各自有异,不能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他人。

梁先生还特别指出:大家不要粗看意必固我的意思,以为我并未意必固我,这种不知不觉的意必固我,在我们真是太多,实已成为牢固的习惯而不自觉。人既有仁心,人自然愿意去做好事,但是别人却未必领情,同时自己还觉得委屈,这种以善之名行的恶事确实也不少见。

“乐府双壁”之《孔雀东南飞》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刘兰芝与府门小吏焦仲卿新婚几年,恩爱非常。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同时“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可谓知书达理、才貌俱佳。但是偏偏焦母却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坚持要求焦仲卿休妻。懦弱的焦仲卿慑于母威,送刘兰芝回了娘家。焦母还忙着给她儿子介绍对象,“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最后落得焦仲卿夫妇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

焦母正是陷入了意必固我的态度而不自知。她没有理由要害自己唯一的儿子,只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所选择的媳妇更能给焦仲卿带来幸福,等她醒悟到自己是在“越俎代庖”时已经晚了,能做的也只是“两家求合葬”。

这种悲剧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爱国诗人陆游有一首爱情词打动了无数陷于热恋却被迫分离的痴男怨女: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写的就是陆母棒打鸳鸯,自己和结发之妻唐婉被迫分离后的相思之情,一寸相思一寸灰,纵然光阴胜金,也难挽回当日之恩爱。这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之上的行为难道还不算是恶吗?原本顺当的生活硬生生地被搅成了一堆乱麻。陆母若知道自己的儿子后半生一直未能忘情于唐婉,不知当作何感慨。

还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别人也必定觊觎,便起了毫无意义的排斥心理,令人贻笑大方。《庄子》里有个这样的故事。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搜了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见到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 ,你知道吗?鹓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刚巧从空中飞过,鹞鹰抬头看着鹓,发出一声怒气:‘吓’!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怒叱我吗?”

庄子嬉笑怒骂,尖酸刻薄、入木三分地对惠子做了淋漓尽致的嘲讽。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视若珍宝,他人弃如敝履。所以许多人对他人展示自己作品的时候会谦虚地说“敝帚自珍”,在您看来不怎样,我却情有独钟,这才是对彼此的尊重。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退而思之,己之所欲,他人未必喜欢。想当然地把自己的要求放之四海让他人遵守,这就陷入了大“私”之中。要知道,人世间有百媚千娇,并非独你一种。屈原所叹的“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也正是此理。

弦外听儒音

蓝田食鸡子: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过而不留,似悲实不悲

“他的一种悲哀的样子,却不是有什么忧放在心里。”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见快乐之难求。谁都想要得一二忘八九,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仁者既然能够生活常好常对,那又应该怎是怎样的呢?他们是不是纵化大浪中也能做到心如止水、不喜亦不惧?

其实不然。仁者有着最为柔嫩的心,比常人更能感触到悲喜之变。梁漱溟先生说:“仁者时常关怀旁的事情,容易有所感受,所以他容易悲,容易哭,容易愁。” 仁者也会有七情六欲,他们的心被外界投入石子的时候也会掀起万层波澜。

《论语》里有好几处写颜渊死后孔子的态度,其中最为激烈的是这两段。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颜渊死了,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他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我悲痛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天丧予,天丧予”的哀号,“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的沉痛,不难看出儒雅温厚的孔夫子已是悲痛欲绝。但是心中的哀痛能表现出来,便重新得到了安慰和平复。仁者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做到过而不留,“他的一种悲哀的样子,却不是有什么忧放在心里,即不是有一个欲念放在心里,所以他的生活也就流畅下去而不滞塞。”

很多人却习惯于把感情“忍”着,梁先生认为忍即是“不仁”,即没有按照生命之理去生活。小孩子往往能够更为快乐,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忍。梁漱溟先生说,“小孩比大人哭的时候多,他实在比大人乐的时候多,他哭的时候,有时直是他畅快的时候。因之,他的心无所蕴蓄,一味流畅下去。仁者如小孩一样,他的生活时常在生命之理上,是以时时流畅。”仁原本就是活的,眼泪是一种发泄,是疏通生命淤塞的通道,发泄完了就过去了,所以说仁者并不是没有悲哀,没有忧惧,但是由那种悲哀、忧惧所生的忧伤烦恼他却没有。

庄子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尽管庄子看似超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妻子死后是真心地悲痛过的,因悲痛而思考,于是他的心在悲痛与思考中得到了平复。很多人在接受一些残酷现实的时候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陶渊明曾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人还有余悲,陶渊明心中最初的悲痛已经消于无形,因为他知道一切都会过去,生活还有继续。

而“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则不是这样。他本性情中人,在司马氏的统治之下,却只能以“忍”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忍即违心,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这对他的身心伤害极大。《世说新语》里面记载了几件他丧母时发生的事情。

阮籍在下棋时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还坚持没事似地把棋下完,然后饮酒二斗,吐血数升。

阮籍在给母亲出殡时,蒸了一头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和母亲诀别,他只说了一句:"完了!"大号一声,随即口吐鲜血,昏厥过去,很久才醒来。

阮籍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他对文王说:"您正在以孝治国,而阮籍却在母丧期间出席您的宴会,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偏远的地方,以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如此悲伤消沉,你不能分担他的忧愁,为什么还这样说呢?况且服丧时有病,可以喝酒吃肉,这也是符合丧礼的呀!"阮籍依旧在喝酒吃肉,神色自若。

他看似神色自若,实则五内俱焚。梁先生说,仁者的看似悲哀的样子,却不是有什么忧放在心里。因为他把忧伤都泄于外了,情动于中而发于外。阮籍却不是这样,他的伤痛正是是悲哀、忧惧所生的忧伤烦恼。

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以此可推出唯有仁者可以“长处乐”。过而不留,此情此景已成过往了,该尽的心,该尽的情既已于当时倾泻而出,心中再无遗憾,就可以继续满心欢喜地做当下之事,这也就是孔子自己的生活,他所赞赏的生活。

弦外听儒音

《挽歌其三》:晋陶渊明所作。

同类推荐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星云大师十句箴言

    星云大师十句箴言

    《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人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星云大师给年轻人的十句箴言》从10个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指明了做人做事的关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值得所有的青年学习和思考;而佛家以出世的眼光处理人世的问题,往往会更高明、更彻底、更到位,值得我们所有人参考和借鉴。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金刚经鉴赏辞典

    金刚经鉴赏辞典

    《金刚经》是印度佛教发展的产物,由于该经阐述了大乘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登上佛教舞台后迅速流传,影响十分巨大。唐太宗曾让玄奘依梵本重新翻译,并将新译本发布全国。唐玄宗为推行三教并重政策,在各教中选出一部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亲自注释后颁布全国,其中佛教选的就是《金刚经》。本书的主体部分由经文、注释、译文、赏析及评赞五部分组成。附录收录了两篇作者的研究成果,一是对《金刚经》在印度和中国历史上的流传以及各种不同文本进行介绍;二是对《金刚经》六种汉语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使读者能够对《金刚经》的基本情况有总体的把握。
  • 挺胸的意味:利他

    挺胸的意味:利他

    本书分为政治人的胸襟、处众、认知世间等三卷,探讨了社会价值观以及如何处众融和等问题,讲佛家之经意,又融合修身治国平天下之实践,通俗而易懂。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热门推荐
  • Ninepercent之沉船

    Ninepercent之沉船

    20世纪初,一艘押送犯人的游船在途中遭遇暴风雨,使得九位少年相遇,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一场看似简单的沉船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真相。十七新作,多多包涵。 小说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点亮了锦鲤光环

    我点亮了锦鲤光环

    重活一世,安思瑶意外点亮锦鲤技能,却遇上了精分的向崇烨。安思瑶出离愤怒:“我连堂带表,满打满算共有七个哥哥,集齐便可召唤神龙,就问你怕不怕!”向崇烨:“不怕,我一顶三,各个击破。”安思瑶一脸冷漠,转而慰问小叔子:“你大哥是不是日常变身?怎么一天一个样?”向二少瑟瑟发抖:……不,我哥他只是有点精分!(女主自带锦鲤体质,男主三重人格,日常精分,不喜勿入)
  • 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选(托马斯·曼文集)

    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选(托马斯·曼文集)

    本书荟萃了作者18篇精彩的中、短篇小说,从中可领略这位大文豪的整体创作。居首之篇《堕落》是其处女作,它以女演员和大学生恋爱为材,小说一面世就被人们大为赞赏,这给作者增添了走文学创作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篇小说《特里斯坦》是作者的成熟之作,它以一座疗养院为背景,通过对作家史平奈尔和一位温柔美丽的富商太太间的暧昧关系的描写,反映德国当时上层社会的病态生活。《死于威尼斯》充满诗情画意,文字优美,是作者本人的得意之作,也得到评论界的大力推荐,1971年由英国和意大利合作搬上银幕,影响深远。压轴之篇《马里奥和魔术师》是曼的巅峰之作,由于是一部意味深长的政治小说,一出版就被法西斯当局列入禁书名单;小说不但有鲜明的政治内容,也有较高的艺术性,作者对许多场景都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读来扣人心弦。本书中其他各篇也有其特点和韵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雾色青桐

    雾色青桐

    多少人只敢以朋友的名义爱着一个人?我走在一条漫无边际的黑暗道路上,冗长孤寂,四面寒风。时光和破碎的梦境,被埋葬在一起不停地发酵、腐烂。过往的回忆,它们被倒在掌心一点一滴慢慢地流逝、消失。拥有的温暖,从身边悄无声息地溜走,不带任何声响。最后,我终于明白,这一段落寞荒年,雾以眼泪凝聚,人以伤痛分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之召唤水浒

    三国之召唤水浒

    水浒:东:梁山一百零八星将。南:四大元帅,八大天王,十二神将。西:一超二猛五虎将北:十三太保。辽国:十一曜大将、二十八星宿将军。宋朝:十大节度使,八方都监,四大奸臣。雷部三十六将,一十八位散仙。诸多英雄好汉!……三国:河北四庭柱一正梁,江东十二虎臣,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虎豹八骑。众多豪杰猛将!……汉末乱世,群雄汇聚,沙场驰骋,称雄争霸,三国水浒,豪杰乱斗,一统天下,众星归位。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乾清宫女官

    乾清宫女官

    婚礼前的小小心愿,竟把夏小西带回了将近六百年前的大明朝永乐年间。小西整理好心绪,开始坦然的面对熟悉的陌生人。信心满满的她幼稚的以为可以掌握全局,却不知道一股强悍的力量正一步步的向自己逼近。局面陷入混乱,小西只得低头求助。大局稳定后,小西却再也不能淡定,只一个眼神就被彻底俘获,乖乖袒露了心事。不计一切的默默守护真的能换来如愿以偿的结果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