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400000021

第21章 名与利

名和利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对孪生兄弟,名、利是连在一起的,一般人看来名、利多少有些贬义的意味,但作为普通人,每一个对名、利又都是神往的。换一个角度看,名利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标志,他(她)努力了,奋斗了,得到名利了,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自己该得到的就应该得到。这足以证明,你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还是有价值的,首先你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你才得到了名利。

名利是我们每个人奋斗的动因,如果凭良心论,每个人都有成名的渴望,只是这种渴望或深或浅而已。如此说来,名利没有什么不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名和利是远离我们的。当有人得到名利时,我们内心的滋味就变得很丰富了,甚至带一些吃不到葡萄的心理。看得到名利的那些人时,目光中就多了许多复杂的成份。人嘛,这一切纯属正常。

关键是得到名利的这些人,怎么看待自己,这是个核心问题。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在没出名前想出点小名就行了;没有百万时,想着有了百万就知足了,而一旦有了百万还想千万,这也都正常;不正常的是心态和自己的幸福。什么是幸福?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理解。在名利面前,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超脱一些,知足常乐一些,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欲望是一个深渊,深不可测,俗语说,人没有知足的时候,这是对欲望最好的解释。得到名利的人,习惯了,自然了,就是一种属于他(她)的生活,这种生活长了,又变得不满足起来,当欲望无限的时候,人其实是痛苦的,这时的幸福就会离你很远。如果有一份平常心看待名利,那么幸福就会伴左右,关键是有怎样的一颗平常心。有人经常说,名利乃身外之物,说这话的人大都是一些远离名利的人,真有了名利的人却很少说这样的话了。凡事都是局外者清,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活得很明白了,都超脱了,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意思了。

人生的境界最妙的体会应该是,一半清醒一半醉。得到与失去是人生永远不变的主题。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追求名利当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追求名利本身并没有错,重要的是一旦你拥有了名利,是否能承担起这份名利之重。在名与利的包围中仍能感受到幸福,并享受这份幸福,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同类推荐
  • 漫天飞雪的日子

    漫天飞雪的日子

    本书共包括现代诗、陈昂谈诗和经典诗句撷录三部分,格调清新自然、唯美迷人,每首小诗都给人“诗中有梦梦中有诗”的感觉。该书主要面向高校大学生,属于青春文学读物,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诗歌唯美动人,让人读来久久不能忘怀。
  • 街角的奇迹

    街角的奇迹

    本书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关于爱情和希望的故事:肯尼迪·欧戴德在肯尼亚的贫民窟基贝拉长大。十六岁时,无家可归、满心绝望的他得到了一本马丁·路德·金的演讲集。受到这本书的激励,他花二十分钱买了一个足球,发起了青年组织SHOFCO,决心把希望带给基贝拉的同胞。几年后,美国卫斯理大学的学生杰茜卡·波斯纳去SHOFCO做志愿者,她不顾肯尼迪的惊疑和拒绝,搬进了他的小屋,要跟基贝拉的人民同甘共苦。在零距离的相处中,他们相爱了。得到基贝拉居民以及社会各界名人的鼎力支持,他们在基贝拉创造出了一片小小的乐土,超过七万六千人不再担心缺水、疾病,并得到创业项目的资助,开启了崭新的生活。杰茜卡和肯尼迪在各个社区都发起了变革,致力于把同样的决心和热情带进更多的贫民窟。
  • 相遇,只为住进你心里

    相遇,只为住进你心里

    《相遇,只为住进你心里》——收录了梁遇春的精选散文集,共分“庄生梦蝶”、“醉中梦话”和“迟来的西风”三部分对其文章进行了收录。梁遇春的作品风格独特,对于短暂易逝而又绚丽迷人的事物,比如春天、火焰,有一种理想主义者幻灭的忧虑和伤感,但同时又对生活极度热爱,有一种少年锐气和率真,关注人性的矛盾与敏感,恣意任情,轻灵随性。
  • 一节一气总关情

    一节一气总关情

    本书是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的著名作家肖复兴散文随笔精品集。作者博学多闻,涉笔成趣,从二十四节气谈到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清新自然放达超逸。书中美文风格迥然,或富丽典雅,或深沉朴实,温婉感人,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情及观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彰显了肖氏散文的苍韧协和之美,为广大读者认识文学大家提供了绝佳的一扇窗口。
  • 丁玲文萃

    丁玲文萃

    丁玲,她在三十年代的出现,她的名望,她的影响,她的吸引力,对当时的青年来说,是能使万人空雹的,举国若狂的。收入本书的十二篇短篇小说是丁玲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热门推荐
  • 舌尖上的巨匠

    舌尖上的巨匠

    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我的一切得到改变。梦醒,天地肃,万物机变。当呼吸化为空气。新的环境下,我,还是我吗?天意凉,风寒至;当冰冷刺骨,寒意弥漫整个身体,时间久了,那一股股冰冷侵入骨髓,我渐渐学会承受它所带来的痛苦。一本书上说,刀不磨,不快。钢铁不炼,不足以成就属于它的辉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梦灵山河录

    梦灵山河录

    徐清源没想到自己身具主角命格,却被安排了配角剧本。婚前太子妃红杏出墙,千防万防,兄弟难防。出走他国,惨遭追杀,丢了皇储,双亲皆亡。好不容易得女主的光环庇护苟活,却又造作失了女主宠爱。模样俊俏的天下第一皇子表示入赘不易……有茶名“故梦”,一盏饮下,过往悲愁便尽成云烟。有女颦笑倾国,一世长情,以天下陪嫁,君可愿娶?
  • 醉红颜:君为谁归

    醉红颜:君为谁归

    她失足落水,再醒来已带有前世记忆。前世,她被母亲丢下,是父亲将她养大,最终逃不过命运的捉弄,一场病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今生,她生时丧母,不受父亲待见,念及前世因果,她默然接受。努力、坚持,只为护家人一生周全。但当风云再起,朝堂混乱,她凭一己之力,又是否能在权力的漩涡中挣脱?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成雨,以女子之身笑傲朝堂,携手良人共度江湖风雨…
  • 用幽默的方法表达你的看法

    用幽默的方法表达你的看法

    幽默是一种语言表述方式,它融技巧性和轻松感于一体,让人们在诙谐与笑声中解决问题。当对方出言不逊时,我们不一定要针锋相对,用一句幽默而颇含深意的话以巧盖强,既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好,又巧妙的给对方以回击,让其不能发作又有苦难辩;当别人有意挑衅时,用幽默的方式合理回避,一场毫无意义的争执便止于萌芽……在工作与生活中,幽默的表达方式还有着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但很多人并非生来就具备幽默的天赋,这需要后天的积累和培养,多看一些范例,多了解一些幽默的语言,把控好适当的环境,合理运用这些语言,这样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能增添自身的魅力。学会用幽默的方法表达你的看法,还可以帮你减少麻烦、积累人脉、获得成功。
  • 弇山堂别集

    弇山堂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犯罪痕迹师

    犯罪痕迹师

    方涵曾是某著名公安警校刑侦专业的学生,专攻痕迹学,被人陷害后被迫离开警校,迷茫地混迹在社会边缘。为了探寻陈年旧事的真相,方涵派遣四个人前往港区。不久后,四人被发现死于出租屋内。尸检报告显示死者死亡时间是三天前,却有证人证明死者死后点了外卖,经鉴定,死者胃中尚有还未消化的外卖食品。而外卖员收到的纸币,三番四次地变成了冥币。更加扑朔迷离的是,死者无任何外伤,现场却布满了血手印,血液属于死者。邻居更证实在确定的死亡时间后还曾看到屋内有人在打麻将。案件被媒体大肆宣传为“诡异悬案‘鬼叫餐’”,一时间警方压力陡增,却一筹莫展……
  • 春暖花开的时候

    春暖花开的时候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前后,在河南境内大别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一群热血青年办起了救亡工作讲习班。这里有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他们不论担任教师,还是学员,都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办壁报,搞演出,下乡宣传抗日。他们的中坚人物参加了共产党或党的外围组织,活动实际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着。其时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的政策,特务组织的魔爪已伸到该县,县城内的封建顽固势力也竭力反对和压制讲习班以及后来的战教团的活动,这样,各派势力、各种人物都无可避免地在抗日救亡的大考验前显出真面,甚至于一个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表现也是泾渭分明。
  • 狄仁杰:大唐狄公案(全集)

    狄仁杰:大唐狄公案(全集)

    徐克执导,赵又廷、冯绍峰、林更新主演的“狄仁杰”电影原著世界,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推崇备至,国学大师南怀瑾好评!全球推理书迷口碑爆表,豆瓣评分高达8.9!风靡全球100年的“大唐神探狄仁杰”,从这套巨著中诞生!后世一切狄仁杰电影、电视剧、推理作品的根源!芝加哥大学必读书目!美国国务院规定,到中国任职的美方人员都要阅读,以加深对中国人的了解!一部融历史与推理悬疑的旷世奇书。这是前所未有的真实盛唐,有市井人情,有吏治刑律,也有爱恨情仇!
  •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是李长之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编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体例参考了法国人韦伯的《哲学史》,对西方哲学史上颇具研究性和争议性的哲学家做了简明的介绍。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对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有一定比较,表达了其写作时的“中国人的立场”,除了在体例上附以中国年代外,还将中西关键节点的人物的进行比较,这让当时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的文人很容易有代入感和亲切感,也便于现在的中西哲学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