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5800000003

第3章 谁叫你不长胡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宫廷里,宦官从来是扮演不光彩角色的。

曹操的父亲曹嵩,曾经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还在袁绍幕下的时候,为袁起草的一篇讨伐他的檄文,就揭了他的章 在宫廷里面,凡男性,上到近侍,下到烧饭挑水的工役,无一不是太监。由于他们太靠近皇帝的缘故,最起码也要争取做皇帝的耳目,心腹,鹰犬,爪牙。更有为一点的,不但能影响国策,左右大政,甚至还能挟持皇帝,为所欲为呢!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三百几十个皇帝中间,英明者少,昏庸者多,才智者少,暴虐者多,正派者少,荒淫者多,有为者少,嬉乱者多。章 汉末衰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中涓结党,把握宫闱阻塞贤路秽乱朝政的结果。《三国演义》的第二回,就有"何国舅谋诛宦竖"的情节。而章 但何进掌握兵权,章 要杀,统统地杀,要整,统统地整,非无一幸免不可,章 虽然章 在中国历史上,妇人干政,弄臣作乱,阉竖擅权,指鹿为马的丑恶政治现象,从来没有绝迹,时不时地,看到章 因此,心术不正的人,心理状态不健全的人,或压根儿就是一个阴谋家,一个变态症患者,一个精神失常的人,一旦染指权力,便会恶性膨胀。在历史上,帝王,后妃,弄臣,太监之间的宫闱斗争,是帝国最高统治层面中,最见不得天日的藏污纳垢的所在。由于一些性苦闷和性变态的女人,和一群无性能力却有性虐待狂的奴才的深深卷入,互相争宠,彼此倾轧,煽动仇恨,疯狂报复,所达到的残忍程度,罔顾人性,恨不能食肉寝皮,生吞活剥。章 蔡邕之死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叫"士"。

士,讲究清高,"士可杀,而不可辱","士为知己者死"。士农工商排行榜,他放在第一位,说明对士的尊敬。《礼记》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哪怕犯罪,士由于其学问人品,也享有特权。譬如不绑不捆,不拉不拽,即或是死罪,也不押解到荒郊野外砍头。

士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文化传统和精神力量的象征。有的,为了坚持真理,不怕掉脑袋。"留取丹心照汗青","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激昂慷慨,视死如归,着实弘扬中国人的志气的。要无章 但是,五千年来,有的时候,有的士,说起来挺像回事的;之乎者也,子曰诗云,正人君子,道德文章 汉末灵帝时,侍郎蔡邕的悲剧就是章 他就是那位以《胡笳十八拍》闻名的女诗人蔡琰的父亲。蔡琰好文辞,精音律,看来确系蔡邕家学渊源。蔡邕一生以辞赋、书法、音乐方面的成就,成一代宗师,为世人称重,是士中的佼佼者。著名的"熹平石经",就是他自写碑文勒石的。他还深通音韵,所制作的一把焦尾琴,史称千古一绝;辞文则更出色。"穷变巧于台榭,民露处而寝湿。请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愤慨之声,发自肺腑。倘不丧命,修撰汉史者,非他莫属;在朝廷中,也是个有识见、敢进谏、不畏强权的政治家,为此获祸于宦官,流放朔方,亡命在外十多年。

就章 按说,蔡邕不会不了解那个有豺狼食人之心,怀不轨叵测之意的独夫民贼,不会不明白章 其实用蔡邕,是董卓听信他女婿李儒的建议,章 所以天怒人怨的董卓被王允定计伏诛,暴尸市中,人人争食其肉的时候,蔡邕"不为国庆,反为贼哭",在那儿俯尸不起,章 明知自己错,但振振有词,说章 好动感情,是知识分子的致命伤,一旦感情用事,便会部分地或全部地失去理智。蔡邕肯定是无可救药地彻底糊涂了,所以明知董卓死有余辜,才定要章 假如前提不是董卓的话,章 竖子不足与谋

一个傻瓜提的问题,十个聪明人也回答不上,章 曹操终于发现,他错了。第一,他订错了目标。第二,他选错了伙计。他发起的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曹操挥师山东,跳出是非地,实在够英明的。

在《三国演义》中,曹阿瞒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在三国戏的舞台上,他是个涂大白脸的角色。白色,在脸谱里是奸邪的象征。曹操是很奸诈,很毒辣,杀人不眨眼,但是,他在汉末蜂起的群雄当中,却是最出色的人物。他反对引外兵诛宦官,对何进说:只需一狱卒,足矣。说明他的见识。只身行刺董卓,随机应变,得以逃脱,说明他的果敢。组织过讨卓联军,汇集十八路诸侯,说明他组织才能。

但没想到,竖子不足与谋,于是章 俗话说,跟着鸭子学走路,早晚落个罗圈腿。同样,若不逃避庸俗,也必然会被庸俗腐蚀。曹操与章 章 他不再以作一个兵强马壮,举足轻重的一方诸侯,在逐鹿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盟主,代替袁绍的位置就满足的了。他的力量,他的雄心,他面临的大好机遇,和董卓挟天子威令不臣的启示,他把他的目光注视到一个新的高度,身在山东,西望长安,问鼎九五,已不是什么非分之想了。所以,他不参与袁绍、公孙、韩馥的夺地抢权之争,在一旁冷眼旁观;也不像马腾、韩遂兴勤王之师,讨贼杀敌,宁可坐等其变。那种十八路军马会盟,把袁绍推为盟主的事,他是敬谢不敏的了。

他要自己单干了,由此招贤纳士,扩充实力,帐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俨然一番立国气象。当荀文若弃袁绍投奔他时,他说的"此吾之子房也",分明表现了他以汉高祖自诩的胸襟。

一个有志者,必有不怕孤独的勇气,才能走出重围,别开生面。所以,有雄图大略的人物,不但要有超凡脱俗之思路,去陈趋新之行径,敢作敢为之胆略,不羁一格的作为,还得有逃避庸俗包围,不与竖子为谋的决断。曹操所以能成大事,就在于他的及时觉悟,另谋出路,否则,他和那些鸡争鹅斗的诸侯,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学会跳出去,站高点,思想飞跃一步,不也有益于我们每个人的事业吗!

罄竹难书的董卓

在一般人心目中,董卓是和吕布、貂蝉连在一起的。舞台形象是大花脸,将军肚,粗声浊气,酒色之徒。一见貂蝉,马上表现出一种性的高度亢奋状,哇呀呀地冲动起来。那急不可耐的下三滥的样子,充分刻画出一个绝对粗俗,绝对低档,但有权有势的头面人物形象。

董卓,"豺狼也",章 其实,董卓一开始,并不是个完全充满兽性的杀人狂。

史书称他"少好侠","有才武",但是权欲和贪婪,复仇与疯狂,和他长期在西北地区,与羌、胡少数民族周旋的影响,他本是粗鄙少文的一介武夫,在不停的厮杀格斗的局面下,残忍不仁的性格益发变本加厉。所以,他成为长期独霸一方的西北王,谁也不买账。

灵帝中平五年,中央政权觉得他挟权自重,有异志,要他将兵权交给皇甫嵩,调京城任少府,他推托不就。第二年,又调他为并州牧,仍要他把兵权交出去,他再一次抗命。就在他任河东太守期间,恰逢黄巾事起,他不得不奉命征剿。可是,他章 他因此获罪,很倒霉了一阵。

所以,何进听了袁绍的馊主意,调他进京清除十常侍的命令一到,正中下怀,他带着队伍由河东直奔洛阳,章 章 老实说,章 若是小姐身子丫环命,顶多有些自怨自艾,红颜薄命,无可奈何而已。但怕的是奴婢身子奴婢命,偏又有许多非分之想,于是,为达到目的,从卖身到卖人,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

董卓终于虎视眈眈地来到洛阳,开始报仇雪恨。

他进到都城,第一件事,便是采取组织措施,先把少帝废了,把领导权夺在手中。废立,在封建社会里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虽然想出了那些摆在桌面上的理由,其实是哄人的。包括章 第二件事,他封自己为司空,为太尉,为相国,为眉侯,为太师,凡是能当上的官,他都要当,决不嫌多。章 第三件事,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徒子徒孙,沐猴而冠的升官图了。本来,物以类聚是正常的事,所以小人成伙,恶狗成群。人们说的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都是不正派的人,最乐于采用的手段。给家人封官,给亲信、部曲、随从,乃至狗腿子们封官。除去论功行赏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要把他的党羽,塞到每个关键岗位上去。

所以董卓靠他的喽?们作恶,他的喽?们也倚仗他的保护,上下交征恶,倒霉的便是百姓了。

《献帝记》有章 他对自己家人,就更不用说了,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封他的老娘为池阳君。"置家令、丞。"他的家宅俨然是一个小朝廷。"卓弟为左将军,封户侯;兄子为侍中中军校尉典兵;宗室内外并列朝廷。"都一下子抖了起来。很可惜,董卓的老婆究竟封了个什么娘娘,史无记载,查不出来。不过,失传的《英雄记》里有一段描写,似乎能隐隐绰绰地看到她在幕后操纵一切的影子。

"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列侯,弄以金紫。孙女名白,时尚未笄,封为渭阳君。于眉城东起坛,从广二丈余,高五六尺,使白乘轩金华青盖车,都尉、中郎将、刺史二千石在眉者,各令乘轩簪笔,为白导从,之坛上,使兄子为使者授印绶。"弄出章 以上三件事,虽是恶行累累,终究还是有范围的祸国殃民。但他所作的第四件事,大开杀戒,弄得无国无民,一片焦土,就成了千古唾骂、万劫不复的败类了。

好像所有章 董卓的恶行真是罄竹难书。

他曾"遣军到阳城,时值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

"尝至眉行坞,公卿已下祖道于横门外。卓豫施帐幔饮,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于坐中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镬煮之,未死,偃转杯案间,会者皆战栗亡失匕筷,而卓饮食自若。"

"卓获山东兵,以猪膏涂布十余匹,用缠其身,然后烧之,先从足起。获袁绍豫州从事李延,煮杀之。"

最大的罪行,莫过于董卓执意从洛阳迁都到长安大屠杀了,那是骇人听闻的焦土政策,三光政策,章 等到孙坚逼进洛阳时,"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连曹操后来说起此事,还感伤不已的:"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

一座数百万人口的国都,最后只剩下数百户人家,董卓作恶之极,惨绝人寰。

所以,章 因此,凡走极端到伤天害理程度者,最好摸摸自己的肚脐,是不是将来会有点天灯的可能?

以死谢国的王允

有句成语,叫做"功亏一篑"。就是说,本来一件可以完成得很漂亮的事情,在最后一个环节上,出了纰漏,于是砸了锅。正如下棋,一着不稳,满盘皆输,大概就是章 如果失败是因为客观形势的变化,那还可以叹一声"非战之罪也",但很多不该失败的失败,往往由于决策者自身的,甚至是毫无道理的原因而造成,实在是不可原谅的。尤其是在感情上、性格上的难以理解的偏执,导致功败垂成,饮恨不已的结局,那就只好让人骂一声"活该"了。

在《三国演义》中,那个策划了连环计的司徒王允,应该说,就是章 当他单用一个貂蝉,同时拴住一狼一虎,令他们火并,设计除掉大军阀董卓时,显示出他具有很高的政治智慧。虽然章 此时的王允,确实是朝野公认的非凡人物。

天怒人怨的董卓,终于伏诛。"暴卓尸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为大炷,置卓脐中燃之,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资治通鉴》卷六十)食人民血肉者,得到章 作为老百姓,表达章 果然如此,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对那个曾经屈事董卓的大知识分子蔡邕,不依不饶,定要抓起来治罪。甚至大家要求利用他的才学,给一个修《汉书》的机会,王允也坚决不准。"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颇自骄傲,以是群下不甚附之。"(《资治通鉴》卷六十)想不到一个明白人,转瞬之间,会僵化到不可圆转的程度,真是太感情用事了。他的政策是,凡随董卓者,俱属杀无赦之列,蔡邕只好死在狱中拉倒。

章 本来,他应该抓住有利时机,联络诸侯,稳定大局,巩固政权,徐图进展,但是,也许他对于牺牲貂蝉章 章 一旦把很浓的感情因素,掺杂进决策中,失去应有的冷静,就要犯错误了。

回想一下历朝历代的许多失误,除了天灾,更多的还是人祸,如果决策人物能够摒弃主观感情上的好恶喜怒,更尊重客观规律,也许可以减少许多悲剧的发生。最怕统治者患了那种偏执狂,错了不认错,错了还说对,错了还要继续错下去,那必然给老百姓带来深重苦难。

话说回来,即使普通人,过分的偏执,恐怕也并非为人处世之道吧?

说十

曹操要和袁绍决一死战,信心不足。谋士郭嘉进十胜十败说,他分析了曹操拥有的十个优势及袁绍所具有的十个劣势。于是,才有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十,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终极,完整,最后,圆满,无以复加,再也超不过了。

所以,到功德林吃斋饭,有一道菜通常是少不了的,那就是素什锦。所谓素什锦,就是用黄花,木耳,香蕈,豆丝,腐竹等主料,投入锅中,用香油炒制而成的素菜。但菜的成分,一定要够十种,才能算什锦。于是,胡萝卜,冬笋,青豌豆,香芹,面筋之类,也都是凑数入选之料。

外国人类似的菜,例如蔬菜沙拉,水果沙拉,也是用多种同类项的材料,混杂在一起,浇上沙拉油,端到桌上来的。但绝不会一定非要放进十种材料不可,多几种,少几种,是无所谓的。

对于"十"章 中国人喜欢十,讲十,十年寒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十年辛苦不寻常,非一口咬定章 已经达到了顶点,饱和,终结,完成的状态,人们还需要努力奋斗嘛?还有必要再去争取,再去开拓嘛?乾隆皇帝称自己为十全老人,因为他一生做了文治武功的十件大事以后,满足了。于是,从此也就没有什么作为了。

所以,对于中国人特别热爱的章 章 伦敦是古城,巴黎也是历史悠久的名都,但从来没见哪个英国人或法国人,编出伦敦十景,巴黎十景。

但北京,中国的首善之区,章 为什么非十不可,决不会是为了记忆方便,还是着眼章 再譬如,选举十大杰出青年,投票十佳运动员,评定十大名模等活动,也必是以十来作为一个界限。其实,生活千变万化,人类千差万别,许多软指标的衡量标准,难免参差不齐。所以,评上的第十名和因为超过十而被淘汰的第十一名,说不定并无什么差异。同样,为了评足章 章 是十就是十,不是十,就不一定非十不可,章 褒贬吕布

《三国志》评吕布说:"有狮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从历史的角度,章 所以,古典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以后,不大容易获得读者认同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读者自己脑海里的人物形象,和银幕屏幕上的编导所推出的人物形象,存在着差距的缘故。

吕布在历史中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然而在文学中,在读者头脑中,却又并不是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章 为什么吕布能得到读者的章 第一,他骁勇善战,几乎无人能打败他;第二,他和貂蝉,英雄美人,而且还是一个至死不渝的爱情至上主义者;第三,无论如何,是他杀掉了恶贯满盈的董卓,为民除害;第四,辕门射戟,是吕布一生中的峰巅之作,救了刘备一命。包括他不杀刘备家小,包括他怜妻惜女,都说明他的性格的不是太坏的一面。

加之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极易上当,陈登几句话一说,主意就变了。甚至为曹操把他视作"饥则为用,饱则荡去"的鹰犬,沾沾自喜。大概中国人害怕莫测高深,就比较喜欢章 《资治通鉴》卷六十二,记述了他辕门射戟的过程,章 按老百姓的看法,刘备就很不够意思的了。他临死前目视刘备曰:"是儿最无信者!""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章 其实,从去除眼前的劲敌看,借刀杀人,提醒曹操记取丁原、董卓的教训,章 同样,那个陈宫也未免过于感情用事,因为捉放曹后,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说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便对曹操恨之入骨,毫无圆通的可能。若是能够从长计议,权且劝吕布献城,难保曹操将来,不会成为董卓第二?因为对吕布来讲,背叛主子不过举手之劳,一点也不难的。如果那样,汉末的争霸局面,则未可预料了。

所以在读者印象里,吕布对于刘备,对于陈宫,并不太欠什么的,但确实是这两个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把吕布送上了断头台。因此,后世人对这位白衣白甲,手持方天画戟的将军,多一点同情,也就不奇怪了。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晁补之、晁端礼、陈人杰、陈与义、戴复古、范仲淹等。
  • 刘云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刘云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在天津租界中一家旅社里,某年的初春,夜里一点多钟,大明旅社里的一家烟馆,正在榻上客满房里烟浓的时节,人多得简直有些旋转不开。烟容满面的烟馆掌柜佟云广,被挤得攒到账桌后面,正办着一手钱来一手烟去的交易。他那鬼脸上的表情,时时的变化不定,这时正向着烟榻上卧着的一个穿着狐腿皮袄,三十多岁大白胖子道:“徐二爷,昨天给你府上送去的八两清水膏子,你尝着怎样?”那徐二爷正喷着一口烟,喷完喝了口茶才答道:“好的很,明天你再给熬十两送去!真个的,那八两该多少钱?”说着从怀里把很大的皮夹拿出放在床上,预备付钱。佟云广笑道:“二爷,你忙甚么?只要你赏脸,我供你抽到民国六十年再算账也不迟!”
  • 金代诗论辑存校注(全2册)

    金代诗论辑存校注(全2册)

    金代诗论内容丰富,别具特色,以《风月堂诗话》、《滹南诗话》、《论诗三十首》等为代表。该选题努力汇集金代所有诗文评文献,加以注释。除了传统的诗话、序跋、论诗诗之外,还收集一次散见的资料,首次为元好问《中州集》作者小传、刘祁《归潜志》作者小传作注。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 烛光喷薄

    烛光喷薄

    在这危机关头,是千字文拯救了我的写作。千字文短小,伏案写作不过一小时就成了。于是,上下班的路上即兴构思,目睹物事,神思飞扬,一点意趣凝成了。稍有空隙,拔笔书写,一篇小文很快便问世了。无疑,千字文成了我表达情思,延续创作的最佳文体。
热门推荐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心之所向是向阳而生的

    心之所向是向阳而生的

    告别三年初中,转身便又迎来三年高中。在这块新奇神秘的大陆上,有那么一群年轻热血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追寻内心渴望的理想,肆意挥洒额间流淌的汗水;他们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大方恋爱,用心感受爱情里的甜蜜与苦涩;他们趁着正值朝气蓬勃而一往无前,尽情体验人生的万千姿态。作者ps:我将用我手下的键盘敲击出一个个或美好或悲伤的字眼,为我心中的人物量身打造出一个个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也让我在一个个孤寂的日子里思绪能有所寄托……
  • 破军

    破军

    昔年,偃术大师谢衣因与其师沈夜不睦,叛出师门,隐居中原,被沈夜派人追杀。逃亡期间,谢衣结识太华观弟子夏夷则,苗疆偃女呼延采薇等人。沈夜与异族勾结,意图染指中原。谢衣不欲看到烽烟陡起百姓受苦,身为偃师的他决心以绝世偃术力挽狂澜。这个过程中,谢衣发现身边每个人都有别的身份,他们是友?是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高能宿主,请入梦!

    高能宿主,请入梦!

    本文文案:一个个披着圆梦皮囊的故事,是救赎,也在死亡。1.本文纯属虚构;2.无坑品;3.俗套;4.已大改。
  •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界次第初门

    法界次第初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勇闯仙之旅

    勇闯仙之旅

    文明之始,寥寥一字仙。途行慢慢,所行真否、所见真否。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羽化浮

    羽化浮

    电闪雷鸣之际,一红一绿两团卵形巨物从天而降,坠于吐蕃境内,致其周边恶蟒异兽丛生。后有火魔现世,祸乱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