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100000035

第35章 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

数百年来,有这么多的中国人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泰国,在这里落地生根。分析起来,无非主要是这样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中国方面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低下与人口增加而使生存条件恶化,自然灾害带来的饥荒,大规模流行的传染性疾病,无休止的兵灾战乱,王朝更迭导致的内部清洗残杀和政治迫害等等,使许多人感到生存的压力,企图寻找新的生活出路。总之,正是由于中国内部的天灾人祸,才使得人口大规模迁徙和外流。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当在某个地方难以生存时,人们就只有四处漂泊,远走他乡。中国历史上就曾有过多次人口的迁徙流动,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四处逃难谋生。近代以来,“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就是对旧时中国的劳动人民前往他乡求生存谋发展的真实写照。“走西口”是指过去中原地区的人们到甘肃河西走廊、内蒙河套一带去谋生;“闯关东”是指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人到东北去闯荡发展;“下南洋”则是指广东、福建、海南一带的人漂洋过海,到泰国、新加坡、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谋求发展。

另一个则是泰国方面的原因。泰国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能吃苦耐劳的中国人来到这里后如鱼得水,很容易立足生存,并取得发展。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泰国人民自古就温顺善良,对外来者不歧视,不排斥,还给予诸多帮助和方便,使华人能够在泰国社会中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泰国政府实行的制度和政策,也有利于华人在泰国社会中的生存、发展和同化。

早期华人来到泰国后,不仅享有与泰人同等的权利,还被免除了各种徭役、兵役,可以自由经商。这同泰国历代王朝实行的“萨克迪纳”制有关。泰语“萨克迪”意思是权力和尊严,“纳”就是土地,“萨克迪纳”制创立于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实际上就是一种具有泰国特点的封建土地制度。这种制度对华人前来定居谋生是很有吸引力的。

古代泰国的贵族官吏按其爵位可分为昭披耶、俄亚披耶、俄拍、俄銮、俄坤和蒙、攀等。根据“萨克迪纳”制,贵族官吏根据其拥有的土地的多少,享有不同的社会特权。他们没有俸禄,完全依赖其领地上的依附民的供给为生。

那些依附民被称之为“派”,他们每人可以得到一定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他们连同土地一起依附某一个封建领主。“派”必须为以国王为首的封建领主阶层服劳役和缴纳贡赋,同时还要为主人服各种杂役。“派”没有人身自由,也不得随意迁徙。生活在“萨克迪纳”制最底层的被称之为“塔特”,属于奴隶或家奴。他们无偿地为主人做家务、服杂役,可随意被主人买卖,人身没有保证。

在官吏贵族与农奴、奴隶之间的中间阶层是“乃”,主要是一些商人或自由民。来自中国的华人移民一般都属于“乃”阶层。乃不必承担徭役和赋税,拥有人身自由。有的乃还可以拥有自己的依附民。因此,华人可以在泰国从事开垦土地,采掘矿产,砍伐林木,也可以经营作物,开辟道路、运河等等。有的还可以充当泰国国使的通事、副使,乃至正使。由于华人属于高于“派”、“塔特”的社会阶层,因而就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地位也使更多的中国移民愿意来到泰国而获得发展的机遇。

在曼谷王朝的朱拉隆功国王改革以前,泰国各个朝代都一直推行“萨克迪纳”制度。属于“乃”阶层的华人,不必像“派”一样承担繁重的徭役,只要出一点点的人头税。拉玛二世时,年满20岁的华侨,每人每年只需交纳两泰铢的人头税。“萨克迪纳”制度下的贵族和官僚可以靠俸禄或收取地租生活,他们无意于经商,而生活在下层大量属于“派”的阶层的泰人,由于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者缺少资金,也不能够去经商,于是许多商业的机会都留给了华人。具有经商才能的华人在泰国谋生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正因为如此,到泰国的华人也与日俱增。

近代以来,远涉重洋来到泰国的中国人,几乎都是为生活所迫而赤手空拳来闯天下的。他们大多来自中国农村,不仅具有农业耕作知识,也具备小本经营的谋生技能。他们依靠克勤克俭的精神,胼手胝足,努力奋斗,在异乡历尽艰辛,多数人都能取得一定的成功。同时,他们本着以诚待人、互助互惠的安身立命原则,也取得了当地泰人的信任,彼此友爱,和睦相处,互通有无,从而在泰国社会立足生根。

早期的移民大都是孤枕一席,孑然一身者占了90%以上。许多人定居后,娶了泰国女子为妻。早在二百多年前的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华人在泰国就不被视为外国人,也不受阿瑜陀耶王朝禁止暹罗女子同外国人结婚的规定,因此华人与泰人通婚非常普遍。这一方面是泰人华人宗教信仰相同,生活习惯乃至文化传统也很接近,双方都能彼此接受,因此发生互相通婚的关系,造成今天泰华一家亲的水乳交融事实;另一方面也同泰国历朝政府鼓励外来者“同化”的政策有关。

近代以来,泰国历届政府的政策一般都很明朗,在宪法上也规定,凡是在泰国出生的外侨子弟,都属泰籍,享有一切国民的权利与义务。泰国当局对一切外侨基本上都采取“同化”的政策,所以,无论西洋人、印度人、马来人、华人的第二代都被同化成为泰国人了。泰国是东南亚国家中,移民同化政策最成功的典范。尤其是就华人而言,与泰国社会和泰国人民确实已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相比之下,在另外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华人问题就不如泰国解决得这么好了。如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近代历史上都出现过反华排华驱华的思潮和运动,有时甚至是在政府的鼓动支持下发生的。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对华人实施同化政策较为成功的国家。1913年,泰国颁布了第一部《国籍法》,确立了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并为以后历届政府所沿用。战后的銮披汶政府曾一度放宽对华侨归化资格的要求,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对华侨采取了严厉的压制措施。1953年,銮披汶政府甚至下令禁止在泰国出生的华侨子女取得泰籍和成为泰国公民,这一下激起了华人华侨的公愤,他们举行了各种集会游行,表达自己的不满,不到一年终于使政府不得不取消了这项政策。

1955年万隆会议以后,随着新中国国际威望的与日俱增,銮披汶开始改变其立场,对新中国和华侨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他表示愿意与新中国建立和平友好关系,并承认说“在泰国的中国人,是一个对当地商业繁荣有特殊贡献的少数民族”。1956年,銮披汶政府修改《国籍法》,放宽了华侨入籍和归化的条件,重新恢复了传统的同化政策,并且鼓励华侨与泰女结婚。凡是与泰女结婚的华侨,可以获得改隶泰籍的方便,也提倡泰人娶女性华人华裔为妻,大力推动同化政策的施行。所以在泰国发生的历次政变中,华侨华人都没有成为“替罪羊”。

以后的历届政府更进一步放松了对华人华侨的压制,也更注意发挥华人在泰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中泰两国于1975年7月1日建交后,泰国政府进一步放宽华侨入籍的条件,规定只需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即可入籍:1.每月收入在100美元以上;2.能说泰语;3.非政治犯,并鼓励华人申请改换泰国名字。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抗争,泰国华人现在在法律上基本享有和当地人同等的政治权利。

泰国华人角色最显彰的是文化融合。从最早来泰的华侨投入泰国社会,依靠劳力谋生、商务发展、结亲通婚到成家立业,整个发展过程就是一种文化融和的过程。中国人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平和守信的传统美德,也自然地融入泰国文化中,这些对泰国社会变迁有着深远的影响。泰国的每个发展过程,都有华人的重要贡献,甚至渗透着华人的血汗。一方面,泰国社会同化了华人,另一方面,华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泰国社会。总之,华人与泰国社会共同成长,是确切的事实。

泰国华人深深融入当地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使用泰语姓名。泰国华人普遍使用泰文名字,一些人虽然仍然保留了中文姓名,但很少使用。也有不少华人的第四代、第五代,甚至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泰国华裔中的一些政治家、商人和知识分子一般都保留有自己的中文姓名。如前任总理川·立派,中文姓名叫吕文基。前总理班汉·西里巴阿差的中文姓名为马德祥。20世纪70~80年代,泰国华人都愿意给自己起一个泰文名字,这种现象一度在泰华社会颇为流行。

早年来到泰国谋生的华人,一般仍都将自己视为中国人,在海外只是“客居”。他们离乡背井到海外,多数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衣锦还乡、耀祖光宗,他们在海外奋斗拼搏,始终期待着苦尽甘来的一天。他们中许多人同中国故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家乡还有他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他们的根仍在中国。这些华人赚了钱就将一部分带回家乡,有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仍然要“落叶归根”“衣锦还乡”。虽然到后来,许多人在泰国社会中永久性定居了,思想、观念、行为、生活方式逐渐“泰化”了,与家乡的联系也淡薄了,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仍称自己为“华侨”。即使那些出生在泰国的第二代、第三代华人,由于受家庭和社团的影响,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着“中国根”。这些人一方面作为泰国公民生活在泰国,另一方面又保留着中国人的身份,有的人虽然生活在泰国,却一直没有加入泰国国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在国籍问题上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二是边界地区居民国籍问题。为此,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1954年9月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华侨的国籍问题是中国过去反动政府始终不加解决的问题,这就使华侨处于困难的境地,并且在过去常常引起中国同有关国家之间的不和,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准备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准备首先同已经建交的东南亚国家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50、60年代,中国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同有关国家达成双边协议来解决华侨的国籍问题。

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该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国籍法还具体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外国人经过申请和批准,加入或者恢复中国国籍后,也不再保留外国国籍。这样,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只要加入了当地国籍,就不再算是“中国人”,只能按其血统称为“华人”或“华裔”了。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绝大部分泰国华人先后都加入了泰国国籍。华人一旦加入了泰国国籍,大都把泰国视为自己的祖国。他们与土生泰人团结一致,荣辱与共,不遗余力地投身到泰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绝大部分旅泰华人已融入泰国社会,泰华两族有时已很难区分。所以,泰国华人到底有多少,已是一个无法说的数字,有人说200~300万,有人说600~700万,也有人说1000多万,还有人说2000多万。但无论怎样说,这些华人成为当地公民以后,逐渐摒弃了华侨以往那种“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已经“落地生根”,成为地地道道的泰国人,并完全效忠于他们自己的国家了。

同类推荐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菜根谭全评

    菜根谭全评

    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细的注释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便于您阅读和理解;还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精炼的文字力求妙传其清韵,丰富其内涵,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 味道之味觉现象

    味道之味觉现象

    从最微观到最宏观,饮食串起了最可感的个体肉身与最抽象的文化网络。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欣赏这种艺术的唯一方式便是毁灭它。我们有时候会用“干掉”去形容进食,比如说“干掉一碗面”,“把整桌菜干掉”;那个“干”字正正是最粗暴的破坏。形容一顿吃完的饭,我们会说那场面真是“狼藉”;这岂不是一桩惨案的遗留现场?只有透过吃的动作,我们才能完整体验食物之美,才能领会食物作为一种艺术的精髓。可是吃的动作同时也就是一种破坏、吞没与消化。食物一生的高潮在于它的死亡,不消灭食物,我们就无从欣赏食物。饮食艺术乃是一种关于毁灭和败亡的残酷的黑色艺术;最美的刹那,就是崩解朽坏的一刻。
  • 百家姓: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国学网原版点注,党明德审定)

    百家姓: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国学网原版点注,党明德审定)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华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热门推荐
  • 是输出不是奶

    是输出不是奶

    百代繁华一朝都,谁非过客;千秋明月吹角寒,花是主人。——绮罗生仅以此文纪念那个让我们喜爱的小狐狸!(剧情流,可能会崩,麦打我QAQ)深林魅影古墓缠,野迹繁花掩翠山。圣兽灵心归毒海,仙踪遗秘问奇缘!——花非雾女主:让我打完攻防好不好!o(╥﹏╥)o
  • 琉璃果绿二次方

    琉璃果绿二次方

    《成长熊·琉璃果绿二次方》主要是写孩子们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来面对和解决这些突然而至的问题。成长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充斥着好奇、意外、惊喜,当然也有很多痛苦,但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试炼。只有勇敢地去面对和尝试,不畏惧成长路途中的各种困难,我们才能收获满满的爱与信任,才能长大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一篇长篇的论文集,它确立了其人道主义的思想基调。在《艺术与生活》中,周作人此次以思想家的立场,讨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其关注的角度不再局限于文学本身的思考,还涉及妇女、儿童、异国的民间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 你与我皆星辰

    你与我皆星辰

    一开始,你是我爱而不得的那个人。到后来,你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梦想。我们青春里喜欢的那个超级优秀而又可望不可即的男孩子,是让我们努力下去的动力。
  • 超武圣魔

    超武圣魔

    异能提升功法境界。吸收一千颗元石,获得一千元气值。你提升铁骨功,达到最高境界,获得千斤巨力,成为人形钢铁怪兽。吸收一万颗元石,获得一万元气值。你提升极道白虎秘法,你的真元化形,成为真元白虎。吸收十万颗元石,获得十万元气值。你提升风之秘法,获得风之灵觉,可以感触风的世界。吸收百万颗元石……你提升……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为无尽超位面和无穷泛宇宙中的恐怖存在,镇压万古,横扫寰宇。在别人眼中,你残暴恐怖,蛮横霸道,凶残冷血。而在你的眼中,时间和空间,生命和物质,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这个时候,你发现超维强者,再次踏上力量的征途,追求力量的真谛,探索力量的本源。这是一个灵魂穿越后获得提升功法境界的异能,追求极致力量的故事。【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鬼话连篇

    鬼话连篇

    一个因为车祸拥有了传说中的“阴阳眼”,一个精通佛、道两家却又不工作四处旅行的怪人,他们的组合堪比是中国的福尔摩斯和华生,他们穿行于古老的乡村和喧嚣的都市之间,编织如寓言般精妙的诡谲世界,带你领略一桩桩或寒入骨髓或暖人心窝的异事,奇特的降头、古老的茅山术、怪诞的棺床、心惊的婴声、怪事频发的女生寝室、玩死人的迷藏游戏...看似平淡的一言一语,竟步步暗藏玄机、令你心悸......
  • 特工嫡女很万能

    特工嫡女很万能

    女强文。万能女主。空间,医术,诗词歌赋,更有灵宠萌你一脸血,身怀异能在异世的无敌美少女,当然需要我们帅的犯罪的某男主动送上门来了表面无害的小白脸其实却是大BOSS配一脸有没有,,,,
  • 你的凉婚我的城

    你的凉婚我的城

    贺纪辰,我们之间只有交易没有爱!只是那时的她还不明白,他可以给她绝世的宠,但那绝不是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礼仪的规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礼仪的规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方面的礼仪规范:服饰礼仪、介绍礼仪、日常工作礼仪、名片的礼仪握手的礼仪、商务接待与拜访礼仪、商务谈判礼仪、邀约礼仪、会议礼仪、商务招待礼仪、商务宴会礼仪、销售礼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