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5600000003

第3章 齐家有方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管理者修己安人的次序,就是从齐家开始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激励斗志的动力之源。要治理好家族,一定会先从自己做起,用心改变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德行的人。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勤于律己,各尽其责。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和睦,生活美满,也能使社会稳定,繁荣。

什么叫作齐家

语出《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清李渔《风筝误·闺哄》:“不会齐家会做官,只因情法有严宽。”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夫强异类者以同居,以此而日言齐家,岂非怪谬!”

齐家的意思,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齐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说明管理者修己安人的次序。要治好自己的国家,一定会先从家族着眼,设法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和睦相处,齐心协力。

如何理解齐家

齐,有“一致,同等,平整”的意思。从这个齐字字义上解释,齐家,就是用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德行品格和五德的能量,来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从而使整个家庭的成员都随同自己一起去立德修身,共同地去建立道德人生观,建设一个道德人家。

古人云:“道德人家福泽长。”如果说我们能够有齐家的能力,带动一家人都来修养道德,那么我们的家庭就会和睦,家人的身体也会少病少灾,健康幸福。

修养道德不仅要完成了人格、道德品格的建立,而且也能同时吸收五德能量之后,大量地去吸收五德之光进入自己身内,不仅照亮自己也能照亮自己家庭的时候,这就是真正的齐家。

怎样做到齐家

要治理好家族,一定会先从自己做起,有用心改变自己的态度习惯,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德行的人。

要修好自己的品德,一定会先从正心做起,使自己心无旁骛,心思端正。同时应用“圣人之治”的修真方法,去采集五德能量进入我们这个良好的容器之中,使这种道德之光不仅能照亮自己同时也能照亮家人的时候,也就是实现齐家之日。这就是齐家的一种状态。

还达不到这种齐家状态,不能转换家人意识的时候,那么就要问一问:我们作为五德的这个容器,我锻造得如何?我能将这种五德能量转化成为光能,去跟我们的家人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进行无形的辐射和影响吗?这么一问、一检查,就知道我们是否进入了齐家的状态,是否进入了建立一个道德人家的状态之中去,去找一找原因。

儒家的悌是什么意思

悌属于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

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孟子·滕文公下》:“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

悌的含义包括敬重兄长、善事兄长,兄弟笃爱和睦以及友顺和睦。至亲者莫若骨肉,而手足之情,既长且久,当兄弟姐妹犹在之时,更要珍爱,相互勉励、扶持,切莫伤和气,毕竟“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心常怀有兄长、弟妹之情,则敬亲爱亲之情油然而生。由此扩大,周遭之人亦极易融合为一家人,如此上下和睦,一片祥和之气,充塞于宇宙间,此乃真自然之道!

如何理解兄弟和睦

儒家的悌是说家中兄弟和睦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怎样从小培养和睦感情

孩童时代建立友爱观念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懂得尊敬兄长、爱护弟妹,那他长大之后,跟同学、同事、道友相处时,也会帮助并尊重别人。

《小学生手册》和《中学生手册》中,都有“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字眼,但如何落到实处,让孩子们身体力行,很多学校却并不关心。其实孩子分数的高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应该做个好人。

要让孩子做好人,父母、老师都有责任,都值得努力。否则,孩童时代教育不好,长大以后重新再来,那就非常麻烦了。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从小搞不好兄弟关系,后来在单位里待人接物会捉襟见肘。

对下者应慈悲爱护,对平等者应和睦相处,对长者应恭敬有加。这个教言,与此处的内容完全相同。

儒家的孝是什么意思

儒家的伦理学代表作《孝经》,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

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孝经》还把道德规范与法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

如何理解儒家的孝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它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儒家以家庭为中心,认为个人可以通过自我修养扩展到家庭、国家和社会。从个人的情感意识上说,孝是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与生俱来、无法逃避的情感,从中可以领会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存在意义,进而可将其涵养扩充到人与人的其它关系上。

第二,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是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的一种形式。我们通过祭祀祖先,感受到自身生命力量的来源,好像有一种生命的源头活水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体会到我们的存在是对这一血脉的实际护持。

最为真切的护持方式其实是孝意识的涵养与扩充,把我们对父母的孝顺推广到所有的人伦关系上,“慎终追远”从而达到视天下如一家的人情和谐。

第三,儒家伦理的基本原点是孝,而别的伦理意识,如悌、忠、信都是从孝延伸出去的。所以,儒家的伦理观可以说是以孝为本的人情一体观,有着视人如己的人与人的连续感,认为他人是自身的一部分,是与己相同可以为自己认识了解的另一个自我。我们的心因此是与他人的心相通的,因为人之为人就是要以孝之情作为人的本性,这就是“为人之本”的含义所在。

第四,传统儒家的心性伦理是实现儒家人伦和谐的个性化,因为心性论是从“孝”意识出发而有心与性之分,人才能明心见性。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怎样努力尽到孝心

恢复源初性活泼的仁心,把仁心落到实处。父母再有钱,代表不了家庭幸福。父母最大的愿望、当然是儿女常在身边,父母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知道我们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当初父母对你的爱,是希望你对自己今后的路有所认识,我们认为是唠叨。

老人晚年的幸福,取决于儿女今后的体贴,经常回家探望,简单的几句问候,关心、说说父母想知道的事。

儿女对于父母来说,是精神的支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的全部。

体谅父母当初对我们的良苦,他们用心培育、用心感化我们,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给了我们。

应该把最好的回报给父母,父母需要的不是金钱,那是金钱买不到的东西,爱、亲情,生活的点点滴滴。

什么是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是说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父子是中华传统伦理中最重要的人伦关系。其正确的表现是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核心是人不分老幼,人格上一律平等。老的要像老的,小的要像小的,这是一幅家庭乃至社会的理想图。

怎样理解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是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父母与女子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慈可能所有的父母亲都是那种贴着心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儿女。从娘胎开始、哎呀学语到走上社会成家立业,每一个父母都忙忙碌碌,挥洒自己的青春为儿女劳累而奔波。

反观做儿女的,有多少人在时刻记挂着父母,事事都为父母尽心尽力。以至于简单到逢年过节、父母的生日都没法陪他们尽享天伦,所有做儿女的都认为,只有自己做的足够好的时候,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物质享受。

就血缘关系而言,父母与子女是最亲的亲人。子女的生命,是父母造就的。父母在造就子女血肉之躯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在子女的身上得到了空间上的扩展和时间上的延伸。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是父母与子女骨肉亲情的基础。

既然子女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给予的,那子女就像父母的财产一样。

怎样做到父慈子孝

从小孩很小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和方式,向其灌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一些鲜活的事例,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孩。不要事到临头再硬性规定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自己的子女教育是成功的,子女从小就会接受大人的观点,长大后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做父母的在抚育子女时,不仅要考虑为其积累财产,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子女正确的对待生命与生活的观念,注意培养其丰富的学识、仁爱的美德与健康的人格。

做子女的在赡养父母时,不仅要注重父母的衣食冷暖,还要关心父母的喜好与志趣。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父慈子孝。

什么是勤俭节约

《论语》开篇后第一句涉及勤俭节约的话是,要求国家“节用而爱人”,要求国家审慎使用财富,爱惜官吏百姓的人力。

《论语·学而》篇第十则,是负责的两个弟子的对话,说孔夫子“温良恭俭让”,又提到了“俭”这一重要的美德。

第十四则,夫子又训诫学生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与今天大学按论文评级别涨工资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其核心还是勤俭两字。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论语》可谓地球上第一篇教人“贫穷不可耻,富贵未必可贵”这样高尚精神的文字,而在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中,这种精神一直指导着中国世俗社会的每个层面。

怎样理解勤俭节约

儒家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被人们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勤俭节约,孔子把“俭”和“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基本的道德准则。

国与家的存在发展以及繁荣都存在相同或相近的规律。奢靡、奢侈、奢华都是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道路上的巨大障碍,都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严重阻力。如果不能彻底的消灭奢靡、奢侈、奢华,都将失去一切美丽构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是唐代李商隐在《咏史》中对前朝历史进行非常精确的概括和总结,同样适用于当代以及未来万世。

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而且要祖祖辈辈地发扬光大,只有勤俭,才能成为光荣之家;只有节约,才能成为富裕之家。否则光荣与富裕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怎样厉行勤俭节约

一、节约来之勤俭,应该具有时代观念。

一旦养成良好的节约风尚,就表现在每时每刻的一言一行中。洗脸,再也不会水流哗哗了,洗好脸的水再洗衣服。电灯,走到哪儿开到哪儿,离开哪儿就关到哪儿,再也不是长明灯了;用水用电明显地节约得多了。一旦节约的思想生了根,幸福家庭就有了基础。

二、节约形成共识,应该突出时代特征。

个人节约是有限的,全家节约了潜力就是巨大的。众所周知,节约与勤俭是一对双胞胎。勤俭就不能大手大脚,节约也就不能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是传家宝,只要教育得法,传家宝就丢不了。

三、节约促进和谐,应该展示时代风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了,社会也就会减少矛盾,在和谐的路上会越走越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每个家庭必须做到的,也是每一位家庭成员必备的素质。以勤俭节约为荣,那么就以铺张浪费为耻。

总而言之,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不管生活怎么变化,勤俭节约的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持之以恒,卓有成效。

什么是家和万事兴

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群众而独自生存。与社会大众相处的就是和睦。国家能和,再强的敌人也不敢轻易地欺侮。小而家庭、公司、社团,大至国家,只要做到和睦,就没有不兴旺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说:“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论语》讲“礼之用,和为贵”。“和为贵”的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有其合理性的。

如何理解家和万事兴

家通常会给我们温馨和安逸的感觉,是我们面对挑战和为之努力拼搏的动力源泉。当然温馨也好,源泉也好,都不是从天而降的,其实需要家庭成员自己营造和建构。

怎样做才能家和万事兴

家不一定非得很富裕,但一定要和睦,不一定会一帆风顺,但家庭成员一定要团结一致,家中每一位成员都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晚辈尊敬长辈,长辈理解晚辈。

特别是媳妇对公婆,公婆对媳妇,如果彼此心存排斥之心,挑挑剔剔,越看就越不顺眼。出言不逊,动手打人,挖空心思斗气,家不像家,永无安宁之日,于哪一方都是不开心的事。

为人父母者,既是一家之长,就该好好行使权限,必须使你付出的爱和你对晚辈的管制同等,没有爱的管制无法令人折服,没有尊严的宠爱只能使晚辈心里不尊重你。

家是讲感情讲道理的地方。如果心中没有亲情没有了真诚的爱,你再有道理也没用。善意的谎言不能没有,而老人的唠叨却不必去较真,这就是难得糊涂。

家和万事兴,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真的过不到一块了,不如趁早分开更好,但别忘了,再怎么分开,血缘是分不开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非报不可的。赡养晚辈的责任是谁都不能推卸掉的。

普通的家庭过着平淡的日子,不求大富大贵,不去争名夺利,踏踏实实过活,这就应该感到幸福和满足。

什么叫子不教父之过

子不教,父之过,本意上是指父亲对子女负有教育的责任,子女没教育好,父亲是有过错的。的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尤其是对于儿子,父亲是儿子的“模”和“镜”。

父亲有责任从小给儿子授以做人的道理,帮他养成良好的性格,教他学会生存的本领,让他能身心健康地长大,比较顺利地溶入社会,走好他自己的路。

如何理解子不教父之过

子不教,父之过,是世俗对父亲的要求,言简意赅地表明了父亲负有教育子女的责任。而子女并不能以此来推诿自己的过错。俗话说,父母难保百年春,子女终究要走向社会,经历风雨,路还得自己走。

父母带大了儿女,自己也渐渐衰老。成年了的孩子们要走好自己的路,尽量不要让父母再操心,或少操心,让他们安度晚年。

怎样在家教中教育孩子

父教子,重在行。父亲是儿子的榜样。做父亲的如果好逸恶劳,不求进取,不孝敬父母,不遵纪守法,很难让儿子不跟着你的影子走,不照着你的样子学。因此,为人父不容易,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好表率。

父亲,作为男人,人生的担子很重很重。要挣钱养家,要教育子女,要呵护妻子,要赡养老人,还有一大堆数不完的家庭的、工作的、社会的责任。如果儿子不体谅父亲,不尊重父亲,把自己成年后的不顺和过错都归结到父亲身上,显然也是不公平的。

父亲也是人,也有失误犯错的可能,也有脾气不好的时候,更有因种种原因没有顾及好子女教育问题,因此,没有理由把“子不教,父子过”作为子女自己不学好、不长进,甚至学坏、犯罪的自我解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人犯错,孩子们更容易犯错。错了不要紧,知错就改,改了就好,人生的路还很宽很长。犯了错的子女们,不要埋怨父母,不要怨恨社会,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会真的改错。对父母不说“都怨你”,说声“对不起”,多说“我爱你”,父母需要的正是你们的理解和关切。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从小学好样,长大有出息。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往往事与愿违,这里既有教育方法问题,更有社会影响问题。

什么叫身教重于言教

《围炉夜话》说:“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子,无庸徒事言词也。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意思是说:父辈兄长有好的行为,晚辈学来可能学不像,也比不上。但是如果长辈有不好的行为,晚辈倒是一学就会,没有不像的。

由此可知,长辈教晚辈,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来率领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学得好,而不是只在言辞上白费工夫,不能以身作则。有道德的人行为若稍有超过或偏失,一些无德之人因为嫉妒,一定无法容忍而群起攻击。但是有德之人即使不犯过失,小人也不见得能容他。由此可知,有道德的君子和无道德的小人相处时,一定要平心静气地对待他们,不可过于急切的责骂他们。

如何理解身教重于言教

父兄有善行,子弟不容易学,恶行却是学得很像。这是因为人的本性就像水流一般,下流容易上流难。

修德好比爬山,父兄登在高处,子弟不一定爬得上;父兄若在坑谷,子弟一滚就下。因此,可知教子弟最重要的是自己先端正身心,以身作则去带领他们。如果长辈满嘴仁义道德,实际的行为却违法犯纪,晚辈怎么可能不受影响而为非作歹呢?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身教重于言教,做长辈的,还是多多检讨自己的言行才对。

怎样做好言传身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说,在孩子的一生中,家庭与家长对他们的影响与作用是非常深远的。因此,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不仅应该而且必须是高度规范的,必须充分地注重其正面引领功能的发挥。

一个在孩子面前满口粗话的家长,怎能教育出一个言语文明的孩子来?一个时常当着孩子的面以“筑长城”为乐事的家长,是不可能带出一个能专心读书的孩子的。

是的,许多孩子身上的那些不良习气,其实都是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许多孩子之所以会变坏,也是由于家庭与家长中存在着那种能使其变坏的因子的缘故。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经常问一下自己:我究竟给了孩子怎样的言传身教?也唯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才能获得最基本又最重要的品质保证;也唯有这样,那“第一所学校”与“第一任老师”,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

儒家的家规指的是什么

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

提倡和谐,追求大同,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文明有礼。儒家历来提倡天地之间人为贵,主张社会以人为本,国家以民为本。儒家的家规所提倡的义、仁、爱等概念,这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国家,是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

如何理解儒家的家规

在人类社会中,人的行为规范有两种,一是法律规范,二是道德规范。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法就是法律规范,家训或家规就是道德规范,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国法少不了,家规也是少不了的。

千千万万个家庭,就有千千万万种家庭情况,不可能有全国统一的家训或家规。在实际生活中,法律是远远调整和规范不了繁杂的家庭关系的。因此,家训或家规是一个家庭要求其成员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国法之外的成文道德,包括了在家庭关系中需要使用的全部道德规范。

家训或家规的主要作用是统一道德标准、调整家庭关系和维护家庭和睦,进而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社会的一员,又是特定家庭的一员,既要遵守国法,又要遵守特定家庭的家训或家规,也就是说,既要遵守法律,又要遵守道德。所以,在现代社会,只要有家庭存在,家规和家训就是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没有家训和家规的社会,必然是问题多多的社会。

“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观念应该首先由家训或家规来具体化、规范化,而不是首先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或教育内容中。

怎样管理一个家庭

我们经营一个家庭,就要像经营一家小小的爱心银行一样,两个人都要不断地往里面存入爱心。双方应该想着多奉献,而不是多索取。有了丰厚的积累,如果有一天,一方因为种种原因需要支取时,才不会威胁到小家庭的安全,才能够平稳渡过难关。

在经营这个小小的家庭银行时,也有一定的游戏规则,也必须有董事长,有精算师,有董事会成员。

在制订制度时,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但重要的是保证实施。家庭制度的制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家庭成员思想要求、家庭资金管理要求、家庭卫生管理要求等。

董事长和总精算师之间要时刻保持良性沟通,多付出一点,多为对方着想,多理解和原谅对方,不必斤斤计较得失,这样,家庭成员都有幸福感,这个家庭就能够挡住任何外来的风风雨雨,像一艘大船,在社会这个波澜壮阔的海面上,就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维持一个家庭的存在,不但需要爱情,更需要爱情之外的另一种纽带。最强韧的一种: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长。

年轻男女相爱时,爱情就像熊熊烈焰,燃烧时可以不顾一切。但是,一旦有了家,有了孩子,经营爱情就应该像经营银行一样。要有周密地规划、整体部署,不但要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存。只有不断地存,才有不断地取。为了亲情,家庭里每一个成员就应该勇敢地承担你的家庭责任,认真经营好自己的家庭。

同类推荐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将一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2000多个常识编辑成册,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让你轻松闻阅古今中外万事万物,开拓视野。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茶经

    茶经

    本书将《茶经》《续茶经》合编,除了因为两者都是茶艺专著而且书名有传承关系之外,更因为它们都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基本上将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国人对于茶的理解和茶道的演变囊括其中,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国学经典。
热门推荐
  • 快穿:腹黑男神,玩命撩!

    快穿:腹黑男神,玩命撩!

    【本文1V1,苏炸甜齁文】“宿主,皇上说想给你生猴子!”“让他等着,拿号去后面排队。”“宿主,国民男神说为了你愿意下油锅!”“把他放油锅里炸一炸,撒点孜然再端上来。”“宿主,大事不妙,剑圣说你再不来他就抹脖横刀向天笑了!”“你让他抹,抹完记得叫他把地板擦干净。”苏向微被至亲背叛,临死之前,才知道真正爱她的人,竟然是楚星宸!抱着心爱之人跳进海里喂鲨鱼,苏向微以为自己死翘翘了,没想到意外绑定快穿系统。【想救活你的男神楚星宸吗?想复活归来、吊打害死你的渣男和渣妹吗?】苏向微不假思索:“想!”【很好,宿主,请开始接受男神的宠爱吧!】
  • 清朝穿越记

    清朝穿越记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看了太多的清穿文,自己也想写一篇,就当圆自己一个穿越梦。齐珞和父母一起穿到清朝只想和自己父母平淡幸福生活的齐珞该怎么办?是努力摆脱命运的轨迹还是顺其自然?平凡低调却因父亲的升官封爵备受关注蝴蝶翅膀闪动,既然已经来到这了,那么我的人生我做主读者群101581278(已满)安琪亲所建104063495(已满)最初梦想亲所建114076474(已满)最初梦想亲所建72374289(新建的超级群,招人中)感谢瑶提供以上四个群敲门砖皆为故事中的人名,很简单的问题。另外推荐我的新书《海月明珠》
  • 三洲之翼

    三洲之翼

    宇宙,唯一且永恒,无尽而超然。万物起于混沌。由简至繁,由低到高。前进!变革!不变的旋律!跟随一只龙,感受三洲的史诗传奇。【读者起义系列,目前缘更】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换个角度看世界,人生可以不忧虑

    换个角度看世界,人生可以不忧虑

    我们在游戏里无所不能,是拯救世界的勇士,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一呼百应;我们可以考出数一数二的成绩,却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演讲;我们对各种电子产品无师自通,有时候却做不好洗衣服、铺床这样基本的家务……我们的青春受尽呵护,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我们能否顺利应对、完美渡过?未来的成就不单单取决于现在的学习成绩。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指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影响,百分之八十来自情商,高情商由自信、沟通能力、人际关系、领导力和热情的态度等构成。面对开放的竞争环境,专业知识技术显然不够。
  • 鸾栖何兮

    鸾栖何兮

    鸾飞于九天,徘于灵岐,为寻一有缘人,自甘堕入人世红尘,倾负此生。朝暮春寒,两两若无情,何以相守?孑然一身,踏尽尘寰。繁花落尽,鸾欲归远,何枝可栖……
  • 枷锁里舞蹈

    枷锁里舞蹈

    春节过后我们相约去了新加坡旅游,这一次旅游可给我带来无尽的麻烦了。这个美人闹出了天大的痴情伤魂落魄的笑话了。
  •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他本是三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在完成一次特殊的任务后,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他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为了满足某人的愿望,他转职当起了保镖……有了超级杀手的经验,这世上又还有哪个杀手,能够对他所保护的人下手呢?
  • 仙门女魔尊

    仙门女魔尊

    我最爱的人,伤我最深,南宫哥哥,我待你如初,一心不变,你却听他人言,灭我仙身,逐出仙门。最爱我的人,我伤得最深,姐姐,哥哥,你们埋藏深情,舍弃自我,一心为了我这个妹妹,当我明白的时候,却已无法报答你们。爱恨情仇,仙魔两道,缘起缘灭,孰能分清!为了爱,我愿如魔道般任意妄为,只遵我心!
  • 自然的解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

    自然的解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当红流派,主旨在于实现自然的解放。本书由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得出一种新观点: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其中关于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观点是站在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得出的,即通过论述思维与存在之间的辩证矛盾,寄望于通过主体价值实现方式的多元化来更好地解决“人类控制自然”的现实困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