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000000004

第4章 夜半挑灯非功名

少年才,学不浅

雨润桃花,绿肥红瘦,正是好时光。纵晓风糊涂,漫卷黄沙,颜色依然遮不住,艳一路。

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说:“她自小就展现出对文学的特殊兴味,灵敏慧黠,深得长辈喜爱。”在张子静的眼里,母亲黄逸梵喜欢姐姐更多一些,咿呀学语时,她就在她的床上,跟着她吟诗颂词。

7岁,她已经铺纸研墨,一起笔,就有一股摧山撼岳的豪气:话说隋末唐初的时候……宏大的历史,时代的断面,她是不惧的。这才情,华丽丽地透纸而出,连父亲看得也笑了。

但他还是希望她只做个大家闺秀就好,再有才,请个私塾先生,也只需在家里施展才华。这是他的坚持,是他赖以生存的传统精神风骨。

因此,她10岁时,母亲黄逸梵一再要求让她去上学,父亲坚决不同意。直到黄逸梵“绑架式”地将她送进小学,她的文学之路才算有了像模像样的起点。

正值豆蔻年华,她未识愁滋味,却仿佛阅尽人间春色,笔墨深处,竟是整个人生。圣校年刊《凤藻》发表了她的处女作——《不幸的她》。12岁的她,颇为老成地说:“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天!”

后来,她又爱上了《红楼梦》。这时节,母亲远走他乡,继母冷淡,但父亲还有些许柔肠。看小女沉迷于研读《红楼梦》,也禁不住赞赏。

时光迷离成过往,纵然颓废,他也有自己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的红楼梦想。煊赫家世,豪奢旧生活,怎奈贵族末路,不过是南柯梦一场。他解其中味,自然有话说。

于是,小书房,女儿未梳妆,书声朗朗,不娇憨,却让老父柔肠百转。张爱玲的古典文艺功底很深,其实和张廷重不无关系。

中学毕业,她已文采斐然,笔锋更加老道。17岁,她挥笔写就《霸王别姬》,比起华丽的辞藻,她的精巧构思,文章的深度,才更让人拍案叫绝。她的国文老师汪宏声甚至说:比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否谬赞,每个读者心中都有数。

凤起蛟腾,入浅水一湾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和父亲诀别,让张爱玲把世界看得更加真切。但真切的社会总是冷的,能温暖她的,就只有自己的路,而她的路数,也只有勤学苦读。

她原来就设想好了自己的路:“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去读大学……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

父亲对她的软禁,大病抽丝,这场劫数,乱了她的头绪,乱了她的路数。

住到母亲那里,又是多如牛毛的琐事。光一个适应环境的教习,就让黄逸梵身心俱疲。母亲没有多少财产,衡量再三,问她:“如果要早早嫁人的话,那就不必读书了,用学费来打扮自己,如果要继续读书,就没有钱来买衣服了。”张爱玲自然要选择学习。

拮据的黄逸梵,还是专门为她请来了家庭教师。没有二话,只有焚膏继晷、挑灯夜读,虽没有坐薪悬胆,却也绝对心无旁骛。

苦心人,天不负,她终于以远东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伦敦大学。却不料,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敦大学暂停招收留学生。张爱玲的出国梦,再次破灭。她被转往香港大学。

那也是一座陌生的城市,也许,有滞重的冷酷,但于此绝尘而去,却也称得上是一个美好的去处。

带着母亲留学时提的小手提箱,张爱玲上路了。天是碧的,地是暖的,心,也是快乐的,就连离别的伤情,都是轻落落的。

回头再看上海,灯红酒绿依然在,人影氤氲。亲近的情,带不走的,冷漠的恨,凝重在那,心,还是痛的。走吧,走个彻底,走到一个新的山头,那里总不会又是冷清新一秋。

果然,人未到,暖风熏,又是一重山水一重昏。她冷眼看着:“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上落下,在水底下厮杀得异常热闹。”

一样的繁华,一样的属于他人,她,还是要归属自己的落寞,还得自卑着自己的落魄,不过借一点繁华的滋味,调剂一下对未来的勾勒。

初到港大的日子,她还是忧郁的,思念不浓,但愁忧甚郁。她就是这样的性子,兴冲冲走向世界,越近却反而越无兴致,她真正爱的,还是自己内心的世界。

没有别的幻想,她便把全部的心思都用来读书。读到深处,恨不得把自己也嵌入书中,演绎书里人生。

可惜流年,蹉跎了学子之心

大学的日子是悠闲的。月下花前,正是好时节。女生,男生,在这里都忙着编织风花雪月,贵族、非贵族,在这里也都急于争宠新潮流。张爱玲是没有这样的闲心的,赴英的希望尚浮在空中,这里,只是中途,哪能闲过好时光。

还是挑灯夜读,还是刻苦努力。她唯一的快乐,来自好友炎樱,她喜欢她跳跃的灵性,她喜欢她率真的性情。

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为了这重归,为了这寻回,她们不知踏遍了多少花丛,不知道饱览了多少蝶舞。

除此而外,她就穿梭在仪礼堂、梅堂、陆佑堂的山径之间。瘦长寂寞的身影,惊不起一点遐思。没有凝眸处,也没有一段新愁。

她的学业始终是好的:“能够揣摩每一个教授的心思,所以每一样功课总是考第一。”她为此而骄傲。

一年级时,上海黄氏兄弟(黄嘉德、黄嘉音)主编的《西风》杂志创办三周年征文比赛,张爱玲的《我的天才梦》获奖。

因为比赛限定字数,她只得了末奖,又看到头奖字数超出很多,心下愤愤,以至于后来她总认为“得奖这件事成了一只神经死了的蛀牙”,只有痛,没有任何兴奋可言。

但对文学的爱好,还是有增无减。在港大的日子里,她读过很多中外优秀名著。弥尔顿英文原版的《失乐园》,她读了一遍又一遍,直至背诵如流,依然难舍难弃。这使她的英文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几年间,张爱玲接连获得了两个奖学金。按校方的规定,照这样的成绩,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保送英国牛津大学深造。

可惜,1941年,日军入侵,香港沦陷。港大一时成了战地医院,她的赴英之梦再次破灭,她的求学之旅,断没在一场烽火硝烟之中。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又千叠。

不知道战争是否也一点点磨蚀了她对母校的爱,在她后来的文章里,竟寻不到一点学子对母校的依依深情,也没有年轻人对战争的憎恨和火热的战斗情怀,有的,只是冷漠和无奈:“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她就像她承认的那样,自私着,没有悔改,却把这自私也玩弄于笔端,写出花来,如罂粟,妖冶着,挑动人的心弦。她太看重那暗色的调子,以至于把自己的一点点不靠谱的思想,也都拿出来,大大地嘲弄一番,却不想打开心,放进一点阳光来。她一生的悲剧,早就植根于她对自己的这种态度里了。

一座城市的陷落,成就了她

暗雨红湿浓烟,朗月清风渐无,好事留不住。在港大做了一段时间的看护后,1942年,张爱玲重回上海。而上海,早在1937年,就已经沦陷。但这里有西欧国家的租界还未被日本控制,相对自由安全,也因此成了特殊的“孤岛”。

回到上海,张爱玲以卖文为生。这本是一个扭曲的写作环境,一些人噤声,一些人抗争,暗淡忧伤的背景,却独独成就了张爱玲。

连张子静都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处。’如果不嫌拟于不伦,只要把其中的‘香港’改为‘上海’,‘流苏’改为‘张爱玲’,我看简直是天造地设。”

外面是战火硝烟,张爱玲小窗独坐,锦心绣口,文章得来全不费功夫,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1943年4月,张爱玲将两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捧给了“哀情巨子”周瘦鹃。这位《紫罗兰》的编辑,一拿起这手稿读将起来,就连连称叹,欲罢不能。不久,小说就在《紫罗兰》发表,并且一炮走红。好梦,瞬间成真。

抗争是疲惫的,“大无畏”的英雄精神,是那个时期的需要,却也是那个时期的疲劳。紧绷的神经,急需要一种轻巧的松懈,一刹那就好。携一缕风,倏然而至,不炙手可热似乎才无情。

到1944年,她出版了自己的小说集《传奇》,里面除收录了《沉香屑》这两本小说外,还有《茉莉香片》、《心经》、《花凋》、《年轻的时候》、《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琉璃瓦》十个中短篇小说。

每一篇,都有别样的才情,另类的风月,没有大是大非,只是寻常性情,让读者一时耳目一新,于苦涩时期咀嚼,更有一种风情,自然贪恋。仅四天的时间,《传奇》就又再版,由此可见她在当时是怎样震动了孤岛时期读者的心。

孤岛,成了她的孤岛,她,成了孤岛的她。正是,柳暗花红得意早,衔泥筑巢亦争春。没什么不可理喻的,所有的不可理喻,都是因果的必然,除却风雨后,才是现世的偶然。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偏爱。

抗战胜利后,张爱玲以同样的速度,在文坛销声匿迹。

同类推荐
  • 老板的思维

    老板的思维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书,它试图为读者提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指导思想、一般思路和基本原则,并精选了大量相关的实战案例以加深读者的理解。本书试图以资源效率为主线,将各种工商管理理论的精华内容串连起来,并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全书共分为理念篇、诠释篇、实务篇三部份。其中理念篇着重介绍资源效率视角对“管理理论从林”、企业、企业家、资源、价值、效率等各种概念的理解;诠释篇主要从资源效率的视角来诠释企业的一些常规经营管理活动;实务篇则是介绍以资源效率思维来开展的一些经营管理活动,这些经营管理活动包括着眼于业务的效率管理活动,以及着眼于某一种或某几种资源的资源管理活动。
  • 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做社会组织和做商业企业,道理和规律其实是一样的。本书向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学习,如何管理好社会组织。
  • 想带好团队,就要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想带好团队,就要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本书是关于鲶鱼、沙丁鱼和渔夫的故事。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本书不仅是一本专门的管理书籍,也是一本激励读物,希望本书对提升自己领导能力和水平的读者能起到一种指导性的作用。
  • 看电影,学商道

    看电影,学商道

    商界中常见的资本运营、成本核算、人脉资源、科学决策乃至企业文化、团队管理,都在各种类型的经典电影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体现。套用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不是电影里没有商道,而是很多人缺乏一双从中发现商道的眼睛。本书聊借电影这一体裁,分享经商的各种技巧与智慧,看似没有交集的光影世界和浩瀚商海,在经过层层抽丝剥茧之后,竟能向我们展现商道的无穷魅力。看完此书,读者一定能够在电影艺术与商业智慧之间得到双重享受。
  • 市场推广制度

    市场推广制度

    本书内容涵盖了企业市场推广动作过程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市场调研管理制度、市场计划管理制度以及产品管理、价格管理、广告管理、渠道管理、人员管理、促销管理、客户管理及售后服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热门推荐
  •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旅行散文集里,陈大刚写下了他几十年的“走”和走,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肉体的。他的确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公,或是刻意去旅游,时而青藏高原、时而丝绸古道、时而北国的雪、时而南疆的风,时而天高云谈、时而碧海杨波……,他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但更多的是放飞了自己的所思所虑——就这样,用了五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旅行散文集。
  • 巴金与井上靖的友情

    巴金与井上靖的友情

    友情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离了它,我的生存就没有光彩,我的生命就会枯萎。友情不是空洞的字眼,它像一根带子把我的心同朋友的心牢牢地拴在一起。——巴金。井上靖先生是巴金的老朋友,也是中国读者熟悉的日本作家。他几乎年年来中国访问,他的小说,如《天平之甍》《斗牛》《猎枪》《夜之声》等,很早就译成了中文,深受读者欢迎。他知识广博,文笔凝练,构思精巧,擅于在浓郁的诗一样的抒情气氛中,描写人物内心的热情、执着、孤独和痛苦。诗人的气质和小说家的匠心,形成了井上文学的深婉雄浑。
  • 郁达夫诗词

    郁达夫诗词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
  • 带着系统换身份

    带着系统换身份

    这是属于一个人的故事。既离奇,又平凡……
  • 绝美少女GM系统

    绝美少女GM系统

    异世大陆面临毁灭,绝美少女的身份又是什么呢?绝美少女召唤了一个人类,开始系统随机任务选项历练这个人类,人物性格会由他自己的选择而慢慢塑造起来,历练他走向巅峰,化解异世大陆的存亡,本作品爽点较多,后面也会比较搞笑,有些慢热型,人物性格会渐渐塑造起来。贵大佬们大家支持一下!
  • 禾斗匕匕

    禾斗匕匕

    房门打开,一个性感的西方女人映入眼帘,看起来接近四十多岁的年龄依旧保有完美身材。瓦妮莎?我他么在做梦吧!那女人两片性感的嘴唇分开,缓缓道:“怎么了?我的布莱恩特先生。”呵呵,这是在做梦吧!那个夜晚,他没有梦到湖人,也没有笑醒,他见到了他儿时的偶像,那个拖着一条断腿罚球的男人。那个灵动飘逸,后仰美如花,打铁声清脆悦耳的男人。我的青春里有你,就由我来续写你的故事。
  • 都市丛林局

    都市丛林局

    台灣G建設集團面臨的動盪,和兩兄弟成長的故事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末世奇书

    末世奇书

    末世来临,黑暗褪去,唯有更强才能生存!是天灾?还是神灵的惩罚?秦宇重生,看着这个熟悉的世界…
  • 汉女重生日记

    汉女重生日记

    本以为会命丧剑下,却不料穿越重生到了21世纪。对于一个两千年前的修仙者来说,这个玩笑似乎开得有点大了……怪异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当时间的齿轮再次运转时,一切似乎又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