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1400000004

第4章 套数

[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作者简介”

杜仁杰(约1201—约1284)原名之元,字善夫,更名仁杰,字仲梁,号止轩。济南长清(今山东省长清县)人。金朝遗民,入元隐居不仕。才宏学博,气锐笔健。有诗集《善夫先生集》一卷。散曲创作今存小令1首,套数3篇。其中《庄家不识勾栏》影响最为深远,充分体现杜仁杰“善谑”的个性。

“原文”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

[五煞]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

[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么拨。

[二煞]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

[一煞]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覆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躁,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地大笑呵呵。

[尾]则被一泡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捱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译文”

今年风调雨顺老百姓安居乐业,但都不如俺庄稼人快活。桑蚕五谷大丰收,政府又没下派特殊的公差和苛捐杂税。我曾当着乡亲们许下愿,如今要还,特地到城里买些香烛冥纸答谢上苍。正打街上经过,发现有一处人头攒动闹闹嚷嚷的,原来那里挂着一串花花绿绿的纸幌子。

我向前凑过去,有一位手撑着椽子做的门,高声叫道:“请请!”又说:“来晚了人满了就没有地方坐了。”“前半截演的是院本《调风月》,后面由么末这个角儿演《刘耍和》。”又提高嗓门道:“热闹的小段子容易遇上,让大家都喝彩的大戏难赶上。”

那位向我要了二百钱,放我进去了。入门是个木板坡,啊,里面已重重叠叠地坐着一圈的人。我抬头细看是个钟楼模样的台子,往下瞧是人的旋窝。看见几个妇女到台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干吗拼命地打鼓敲锣。

一个女孩子在台上转了几圈,不一会引出一伙。中间是位招人乐的家伙,头裹一块黑头巾,额门上插一管笔,满脸抹着石灰又画了些黑道儿。不知道他耍些什么,浑身上下,罩着一件花布长衫,一直盖到脚。

他念了一会儿诗词,说了一会歌赋,没出什么差错。接着他大吹其牛,花言巧语胡说了一大套。临结束时,向大家行了个大礼,把头弯到脚。这叫“爨”的小段唱完,下面准备演什么“么”(正杂剧),各种乐器弹拨开了。

有一位扮成张太公,刚才那位活宝改演小二哥。那张太公摇摇晃晃地在城里走,见一位年轻的女子在门帘边站着。张太公就有了花花心,要想法儿娶那女子做老婆。他让小二哥去说合,问问那女子要多少谷子麦子、布匹绸缎做聘礼。

小二哥让张太公往前挪,他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覆去调理他。张太公心里很烦躁,拿起一个皮棒槌就朝小二哥头上打下去,那皮棒槌破成两半儿。我就说这不把小二哥的天灵盖打碎了,岂不是要闹出人命官司,可是那小二哥却哈哈地乐,不知为什么?

我被一泡尿憋得太难受,可又舍不得走开,我只有好忍着再看一会儿,白白地被这个颓驴笑死了我!

“赏析”

《庄家不识勾栏》描述一位农民进城偶然间花钱到勾栏观看杂剧表演的感受,细腻的展示这位少见多怪的农民对勾栏的布局设置、男女演员的表演,特别是喜剧性表演的独特印象,是一篇极为生动逼真的元代城市勾栏戏剧演出活动的史料。自始至终洋溢着诙谐调笑的气氛,给读者以丰富而轻松的喜剧美感。这主要得力于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这就是“庄家”的眼睛,因为这位“庄家”不认识勾栏,所以他对勾栏中的一切才显得分外新奇。用新奇的目光观察戏台上充满笑料的演出,“庄家”的感受自然格外新鲜、兴味无穷,表现出农民特有的纯朴和天真。尤其上演到张太公与小二哥相互调笑的情节,“庄家”以为张太公那一棒槌拍在小二哥头上,非得脑浆迸裂,闹出人命官司不可,他没有料到那小二哥一点事都没有反而哈哈大笑,这让他闻所未闻,因之惊讶之极,虽然尿憋得难受也舍不得放过台上的精彩表演,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元杂剧的喜剧性演出大受欢迎的情况。这同时也逼真刻画了“庄家”憨厚、质朴的天性,读者似乎看到了他那咧嘴大笑不能自己的神态。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

“作者简介”

作者关汉卿(略)

“原文”

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梁州]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山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译文”

这是普天下最美丽的城市,全中国最风流的地方。新归附大元朝的南宋都城,原本在大中华各民族共同的疆域之内。山那样奇特、水那样清秀,到处都值游玩观赏,到处都非常富庶。满城人家都挂着刺绣的门帘窗帘,楼阁的厅堂也挂着华丽的围幕;到处都热闹异常,人烟稠密。

百十里长街整整齐齐,万余家楼阁错落参差,没有半点儿空闲的田地。松阴遮掩着小阁,翠竹夹着小径,种药草的园圃,栽满花的小路,还有茶园稻田,以及绿竹环绕的船坞和梅花夹岸的小溪。每一处都是一句新鲜的诗,每走一步都像一扇画屏。西盐场像是铺满亮晶晶的美玉,吴山的山色如同重重叠叠的翡翠。啊,远眺那钱塘江波光粼粼如万顷玻璃。更有那清清溪水湛绿澄澈,描画的游船在那里来来去去。浙江亭与群山相对,相对着那险峻山峰上的怪石。这杭州城啊,真令人羡慕,值得歌唱。

家家门前有淙淙流水,高高的美丽楼阁耸立在青翠的山色里,那迷人的西湖恰恰在苍苍山色的环抱中。我看了这边,又看了那边,即使我手头有绘画的颜料和画笔,也无法下笔将这杭州美景描绘。

“赏析”

《杭州景》抒写作者在元朝统一全国之后游览杭州城的美好感受,热情地歌颂杭州的美丽、富饶和人民安居乐业,显示出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统一安宁的欢欣鼓舞的心情。作者身为北国大都人氏,对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江南名城杭州,怀有极大的兴趣,他以旅游者的目光观察杭州城的街道楼阁、花径药圃、茶园稻陌,每到一处都啧啧称奇,对钱塘江秀水、吴山秀色,乃至西盐场、浙江亭等等景致均赞不绝口,至于迷人的西湖只提到半句,表明对它的赞赏更不在话下。总之,无论是杭城的自然风光,还是人文风物,都在关汉卿赞美之列。这表明这位大戏剧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乐观胸襟,又表明他对国家统一后的形势持充分肯定的态度。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节选)

“作者简介”

作者关汉卿(略)

“原文”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啊,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译文”

我是个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那子弟们谁教你钻入她温柔的锦带结的千层套头,让你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抖不脱。我玩在梁园明月下,喝的是东京汴梁城的美酒,欣赏的是洛阳牡丹花,交的是勾栏瓦舍的名角儿。我也会下围棋、会踢球、会打猎、会插诨打科、会歌舞、会吹箫弹筝、会唱曲、会吟诗、会玩双陆棋艺。你就是敲掉我的牙、打歪我的嘴、打瘸我的腿、打折我的手,老天赐给我这几样坏脾气,还是不能罢休。则除是阎王亲自来叫我,神鬼亲自来勾我,三魂七魄回到阴曹地府,那时候我才断了与勾栏瓦舍姊妹们的交往,不向烟花儿路上走。

“赏析”

《不伏老》由四支曲子组成,极其鲜明地反映出关汉卿离经叛道的精神,以热情奔涌一泻无余的气势表白与勾栏瓦舍的歌妓相结合以献身于杂剧事业的决心,并且显示出他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个性。作者大量使用市井语言,以铜豌豆自喻,将自己描绘成“眠花卧柳”的老手,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把关汉卿看成是老嫖客,虽然不能说他不可能沾染浪子习气,但关汉卿不过是愤言之而已,他不过是以挑战者的姿态与封建士大夫的传统人生道路拉开距离,表明自己为着杂剧事业不顾世俗的轻蔑,心甘情愿与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子走在一起而已。从元朝人夏庭芝所著《青楼集》可以得知,那些被视为人格低贱的歌妓为推动元杂剧的繁荣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没有她们在勾栏瓦舍的演出,没有她们与书令才人的合作,元杂剧的成熟与发展便无从谈起。所以,关汉卿在《尾》曲结束处疾呼除非“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实质上是关汉卿对他所选择的人生道路的高度自信和肯定,即毫不动摇地与歌妓合作以奉献杂剧事业。关汉卿一生创作六十余种杂剧,有许多剧本是以歌妓为主人公的,他对歌妓们为追求人格的尊严,为向往过一种合乎人性的生活所作的种种努力,极表赞许和同情,对于欺侮压迫歌妓的邪恶势力极为憎恶和愤恨。对于这样一位有着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我们不宜对他在《不伏老》所作的自白,作表象的解释。

[仙吕·点绛唇]金凤钗分

“作者简介”

作者白朴(略)

“原文”

金凤钗分,玉京人去,秋潇洒,晚来闲暇,针线收拾罢。

[么]独倚危楼,十二珠帘挂。风萧飒,雨晴云乍,极目山如画。

[混江龙]断人肠处,天边残照水边霞。枯荷宿鹭,远树栖鸦。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黄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

[穿窗月]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吟鞭醉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岐话。

[寄生草]凭阑久,归绣帏,下危楼强把金莲撒。深沉院宇朱扉,立苍苔冷透凌波袜。数归期空画短琼簪,揾啼痕频湿香罗帕。

[元和令]自从绝雁书,几度结龟卦。翠眉长是锁离愁,玉容憔悴煞。自元宵等待过重阳,甚犹然不到家。

[上马娇煞]欢会少,烦恼多,心乱如麻。偶然行至东篱下,自嗟自呀,冷清清和月对黄花。

“译文”

金凤钗一剖为二,他离开了大都,离开了我。爽朗的秋日,晚来闲暇,我收拾起针线,独自靠着高楼的栏干。萧飒秋风吹动珠帘,雨收天晴,远眺青山如美丽的画图。

天边点缀夕阳余晖,水中映照落霞。枯萎的荷叶下有白鹭栖宿,远处的树林里有归巢的乌鸦。纷纷落叶堆满台阶,高高的翠竹在风中摇动,珊珊有声,竹叶轻轻拂动窗纱。黄昏来临,捣衣的砧杵声令人生愁,琵琶拨出无限幽怨。

忆起昔日他那狂放的性情,哪料到他如今已远隔天涯,怎知道有人在埋怨他。此刻,也许他正摇动鞭子催赶青骢马。“你啊,可别忘记分别时我对你的告诫和嘱咐,既不要到歌馆酒楼,也不要吃那些名门大族人家的酒和茶。”

我在栏杆久立,无情无绪转回闺房,下楼时我加快脚步,站在长满苍苔的台阶,秋露浸透我的罗袜,沉沉的院落朱门紧闭。我数着他的归期,徒然用短簪画着记号,止不住的泪水揾湿手帕。

自从音书断绝后,我几次占卜打卦。我双眉常常紧锁,离愁令我玉容憔悴。从元宵等到重阳,他依然没有回家。

我烦恼无边,心乱如麻。在冷清清的月夜里,我偶然走到东边的篱笆,面对着菊花,我只有独自叹息。

“赏析”

这篇套曲叙写大都一位贵族女子对远行夫君的刻骨相思,以女子自述口吻诉说她的忧虑和挂念,其中最令她挂心的是怕夫君“吃秦楼酒”、“谢家茶”,即移情于别的女子。这种耽心与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送别张生时所表达的心思是完全一致的。白朴此曲与许多相思闺怨题材的作品一样,女性在爱情婚姻关系中处于非常软弱的地位。男性作者总是揣摩女子独处时如何如何地愁眉不展、独立楼头,一次又一次等待迟迟未归的心上人,几成一个套路。这恐怕并非男性作者的虚拟,当有相当普遍的生活依据。白朴此曲同样设置深秋的环境氛围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只是他更注重运用华美的语汇,以之与贵族女子的典雅气质相吻合。白朴从第一支曲子到结尾,始终扣紧这位大都女子的高贵身份来展示她的行动和所处的环境,从而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有别于秦楼楚馆中的小女子。

[正宫·菩萨蛮]客中寄情

“作者简介”

侯克中,字正卿,号艮斋先生,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录鬼簿》将其入编“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之列,系元前期杂剧散曲作者,著有杂剧《关盼盼春风燕子楼》,散曲今仅存套数2篇,另有《艮斋诗集》存世。

“原文”

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

[月照庭]半纸功名,断送关山,云渺渺,草萋萋;小楼风,重门月,应盼人归。归心急,去路迷。

[喜春来]家书端可驱邪祟,乡梦真堪疗客饥。眼前百事与心违,不投机,除赖酒支持。

[高过金盏儿]举金杯,倒金杯,金杯未倒心先醉,酒醒时候更凄凄。情似织,招揽下相思无尽期,告他谁。

[牡丹春]忽听楼头更漏催,别凤又孤栖。暂朦胧枕上重欢会,梦惊回,又是一别离。

[醉高歌]客窗夜永岑寂,有多少孤眠况味。欲修锦字凭谁寄,报与些凄凉事实。

[尾声]披衣强拈纸与笔,奈心绪烦多书万一。欲向芳卿行诉些憔悴,笔尖头陶写哀情,纸面上敷陈怨气。待写个平安字样,都是俺虚脾拍塞。一封愁信息,向银台畔读不去也伤悲。蜡炬行明知人情意,也垂下数行红泪。

“译文”

照照镜子,发现我的两鬓白了,心里不禁涌起忧愁。靠谁医治我这清瘦,羁旅思亲之情只有我自己知道。

为着半纸功名,我把青春断送在遥远的道路上,只见云烟茫茫、芳苹萋萋,过了一道山又穿一处关塞。此刻,她也许正在小楼望月,盼我早日归。我啊,难道我不想早早回家,可是我的心却似迷失了方向,不知故乡在何处。

人家说家书可以驱除邪祟,归乡的梦聊可安慰游子的乡愁。眼前事事不顺心,心烦意乱,除非靠酒暂时支持。

举起金杯,未饮心先醉,酒醒之后我更孤凄。思乡、思亲之情相互交织,无法解开,相思更是没有尽期,我的愁苦向谁诉说呢。

忽然听到楼头的梆子声声,更深夜尽的时候,更觉孤单。朦胧中我与她欢会,梦却被惊醒,又是一次别离。

长夜漫漫,旅途中有多少次这般孤眠独宿、归梦被惊破的滋味,想修封家书诉说这些凄凉,可是有谁给捎去呢。

我披衣起床勉强拿起纸笔,无奈心思重重千言万语不知从何写起。我向卿卿诉说我容颜憔悴,诉说我无尽的悲哀,诉说我一腔怨气。假如我写几行平安的话语,那便是拿假话来敷衍她。我这封信啊,她若在银烛台边读到时该多么伤心,那蜡烛通人性的话,也会流下几行红泪。

“赏析”

《客中寄情》细腻地展示作者为追求功名奔波道上而思乡思亲的无尽愁绪。作者反复地诉说借酒浇愁愁更愁的苦况,诉说在旅店里孤眠独宿归梦难圆的滋味,诉说披衣夜坐拈笔修书却无从写起的茫然,推想妻子果真读到自己写出真情的书信该是何等悲伤,如此一层深似一层地剖露心迹,着实让人动情。其中[尾声]最为精彩,充分写出了游子矛盾复杂的心理:报喜还是报忧,真报忧,闺中人又当如何?尤其在最末两句推想妻子在阅读书信时,红烛也悄然垂泪,极为生动真切,比直接写妻子落泪,更具情韵。

[中吕·粉蝶儿]牛诉冤

“作者简介”

姚守中,洛阳人,元初著名文人姚燧的侄子。生卒年不详。曾任平江路吏。《录鬼簿》将其入编“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之列,为元前期戏曲作者。著有杂剧三种,均佚。套数仅存《牛诉冤》一篇。

“原文”

性鲁心愚,住烟村饱谙农务。丑则丑堪画堪图。杏花村,桃林野,春风几度。疏林外红日西晡,载吹笛牧童归去。

[醉春风]绿野喜春耕,一犁江上雨,力田扶耙受驱驰,因为主甘分受苦。苦,苦,经了些横雨斜风,酷寒盛暑,暮烟晓雾。

[红绣鞋]牧放在芳草岸白萍古渡,嬉游于绿杨堤红蓼平湖。画工描我在远山图。助田单英勇阵,驾老子蓦山居。古今人吟未足。

[石榴花]朝耕暮垦费工夫,辛苦为谁乎?一朝染患倒在官衢。见一个宰辅,借问农夫,气喘因何故。听说罢感叹长吁。那官人劝课还朝去,题着咱名字奏鸾舆。

[斗鹌鹑]他道我润国于民,受千辛万苦。每日向堰口拖船,渡头拽车。一勇性天生胆气粗,从来不怕虎。为伍的是伴哥王留,受用的是村歌社鼓。

[上小楼]感谢中书部,符行移诸处。所在官司,禁治严明,遍下乡都。里正行,社长行,叮咛省谕,宰耕牛的捕获申路。

[幺篇]食我者肌肤未肥,卖我者家私不富。若是老弱残疾,卒中身亡,不堪耕锄。告本官,送本部,从公发付。闪得我丑尸不着坟墓。

[满庭芳]衔冤负屈,春工办足,却待闲居,圈门前见两个人来觑,多应是将我窥图。一个曾受戒南庄上的忻都,一个是累经断北氵畺王屠。好叫我心惊虑。若是将咱卖与,一命在须臾。

[十二月]心中畏惧,意下踌躇,莫不待将我衅钟,不忍其觳觫。那思想耕牛为主,他则是嗜利而图。被这厮添钱买我离桑枢,不睹是牵咱过前途。一声频叹气长吁,两眼牺惶泪如珠。凶徒、凶徒,贪财性狠毒,绑我在将军柱。

[耍孩儿]只见他手持刀器将咱觑,唬得我战扑速魂归地府。登时间满地血模糊,碎分张骨肉皮肤。尖刀儿割下薄刀儿切,官秤称来私秤上估。应捕人在旁边觑。张弹压先括了膊项。李弓兵强要了胸脯。

[二]却不道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地加料物宽锅中烂煮。煮得美甘甘香喷喷软如酥,把从前的主顾招呼。他则道三分为本十分利,那里问一失人身万劫无。有一等贪啜的乔人物,就本店随机儿索唤,买归家取意儿庖厨。

[三]或是包馒头待上宾,或是裹馄饨请伴侣。向磁罐中软火儿葱椒焐,胜如黄犬能医冷,赛过胡羊善补虚。添几盏椒花露,你装的肚皮饱旺,我的性命何辜。

[四]我本是时苗留下犊。田单用过牯,勤耕苦战功无补。他比那图财害命情尤重,我比那展草垂缰义有余。我是一个值钱底物,有我时田园开辟,无我时仓廪空虚。

[五]泥牛能报春,石牛能致雨。耕牛运土遭诛戮。从今后草坡边野鹿无朋友,麦垄上山羊失了伴侣。那的是我伤情处,再不见柳梢残月,再不见古木昏乌。

[六]筋儿铺了弓,皮儿鞔做鼓。骨头儿卖与钗环铺。黑角儿做就乌犀带,花蹄儿开成玳瑁梳。无一件抛残物,好材儿卖与了靴匠,碎皮儿回与田夫。

[尾声]我元阳寿未终,死得真个屈苦。告你个阎罗王正直无私曲,诉不尽平生受过苦。

“译文”

老牛我性情鲁莽愚拙,住在烟柳迷濛的乡村里,只懂得帮农夫做活。我丑是丑,但画家们都喜欢画我。我年年耕作在杏花村,桃林野,每日夕阳西下,我就驮着吹笛牧童回家。

我在绿色原野上耕作,顶着风雨犁耙地,为着主人受尽辛苦。苦啊,苦啊,经受过多少逆风斜雨、盛夏酷寒、早雾晚烟的折磨。

我也有高兴的日子,主人将我牧放在芳草岸白萍古渡口,我尽情玩耍在绿杨河堤和红蓼湖边。画家把我描绘在远山图里。我想咱老祖宗也有过光荣的历史,春秋时曾驾车拉着老聃穿过山峦回家,战国时帮田单英勇上阵驱除强敌。自古到今诗人们不断地吟咏我先辈的功绩。

我朝朝暮暮耕田开荒费尽力气,辛苦为了谁?一旦我染上病倒在官道上,看见一位大官,他问我的主人,我为何气喘?听了我主人的话,那位老爷长长叹息,劝农回朝之后,把我的名字写进奏书报告给皇上。

他说我为着滋润国家和人民,受尽辛苦。每天到塘堰排水口拖船,在渡口拽车。天生有胆气粗壮,从来不怕老虎。成日里与村上王留作伴,村上敲锣打鼓赛春社秋社时,也有我参加。

感谢中书省,将文书发布到各处。各级政府机关,下至里正、社长这级人物,都明白有禁令不许宰杀耕牛,有违令的要抓起来送到“路”一级的大衙门治罪,官员们反复宣传嘱咐。

吃我的人胖不了,卖我的人家不能富。假如我是老弱残疾,突然病亡,不能再耕地,那要报告主管官吏,从公发付,免得到那时啊,抛闪得我尸首不知在何处。

我受尽委屈、忍着冤枉,春耕的活计刚做完,正要歇几天,就见圈门外有两个人来盯盯瞧我,多半是要打我的主意。一位是受过惩戒的南庄的忻都,一位是多次被官府判过刑的北氵畺王屠。好叫我心惊忧虑;若是将我卖给他们,我的小命转眼便没了。

心里畏惧,七上八落,莫不是要将我拉去杀了取血衅钟,大人先生们,齐宣王还不忍心看见我们被杀前恐惧发抖呢。我寻思我是一条耕牛啊,没料到我的主人却惟利是图。那个家伙添钱将我买到手,将我牵出圈门,我不敢看从前走过的老路。我声声叹息,两眼流泪。我心里骂道:“歹徒,歹徒,你贪心钱财你心狠毒。”这家伙将我绑在将军柱,就要将我杀戮。

只见他手拿着凶器瞧着我,吓得我浑身发抖魂归地府。顿时满地血肉模糊,将我骨、肉、皮通通分割开。用尖刀割下,用薄刀儿切,官秤称过,再用私秤称。负责抓捕坏人的捕手在旁边瞅着,姓张的“弹压”先割去我前胛和脖子,姓李的“弓兵”强要去我的胸脯。

难道你没听说,听见我们惨叫就不忍心吃我们的肉,怎么你们忍心加上佐料将我放在大锅里煮?煮得香喷喷软乎乎的,把我从前的主顾招呼来享用。他只说三分本钱十分利,那里想到过他杀死耕牛便失去人性,要落入万劫不复的地步。有那种贪嘴的坏蛋,就在肉铺随意割下我的肉,回家随意下厨房来烹制。

或是做肉包子招待贵客,或是包馄饨请朋友,或是在瓦罐里放上葱椒温水炖,说是胜过黄狗能治寒病,胜过胡羊能补虚症。又添上些椒花佐料,你们把肚皮撑满了,我老牛有何罪,落到这个地步。

我本来是优良品种留下的犊,我老祖宗是田单火牛阵上用过的牯牛,我勤劳耕作辛苦参战的功劳全被抹杀。他这个屠夫比图财害伞的情节还要严重,老牛我比展草救火的忠犬、比垂缰救主的老马,还有情义。我是值钱的东西,有我能拓荒开田,没我仓库就要空虚。

泥牛还能报春,石牛还能祈雨,而我一匹耕牛却遭到杀戮!从今而后草坡边野鹿失去了朋友,麦垄上山羊失去伴侣。最叫我伤心的,是再见不到柳梢上的残月,再见不到老树上栖息的乌鸦了。

我的筋被人弄去装饰弓,我的皮被人弄去鞔做鼓。我的骨头还被卖到首饰店,黑角儿被加工成乌犀带,花蹄儿被加工成玳瑁一般美的梳子。没有一件被扔掉,大块皮子卖给了靴匠,碎皮子送给我那种田的主人。

我寿数未尽,死得太冤屈。我要告到阎王那里去,他是个正直无私的官,我要向他诉说一生的辛苦。

“赏析”

《牛诉冤》是一长篇套数,多达16支曲子,以一头耕牛的口吻诉说牛对农民、对国家、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却遭到屠杀以致被人食肉寝皮的悲惨下场。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宣传保护耕牛,谴责滥杀耕牛的行径。但作品的客观意义却超出这一层面,令人对像牛那样有卓著功勋却蒙受天大冤屈的人产生同情。作者本人在叙述过程中往往灌注进自己的情感,不禁使人联想到历史上忠臣受戮的命运和好人不得好报的种种不幸。但整个作品的基调却是诙谐的,在诙谐调笑中掺和几分沉重。作者赋于牛以人的灵性,不但活着的时候表现快活逍遥和耕作辛苦的感叹,而且被杀戮之时和被分食之后,它依然在诉说。这似是牛的灵魂在与人谈话,他愤恨地谴责他的主人以及屠夫、看客、食客如何地贪财,贪吃,如何地忘恩负义,如何地见钱眼开,如何不放过可以在牛身上发财的机会,痛快淋漓,入木三分。这大概是元散曲中刻画得最丰满的牛形象。作者本意在劝告人们保护作为重要农业生产工具的耕牛,有宣传教化的意味;但他又像在写一篇寓言,让人从牛的命运品出点别样的味道来。明代马中锡的寓言小说《中山狼传》那匹老牛的自诉,也许受到过《牛诉冤》的启发和影响。

[南吕·一枝花]咏喜雨

“作者简介”

作者张养浩(略)

“原文”

用尽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得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的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的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只愿的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淹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译文”

用尽我为国为民的心,祈祷上苍降下这些像金子像美玉一般珍贵的雨。白白盼望几年,今天大地终于得到雨的滋润。雨唤醒了焦枯的庄稼,万物恢复了生机,如同春天来临一般令人喜悦。可令人不安和遗憾的,还有百姓流亡在道上,他们被旱灾逼迫抛家弃业,离乡背井。

恨不得将野草都变成豆苗和谷苗,恨不得让河中的沙子都变成黄金珠玉,使得千家万户都成为豪富,那样我也不白受朝廷的俸禄。眼看旱灾叫我无计可施,只落得我满头白发。

多谢青天扶助,老百姓再不用唉声叹气。只愿老天透透下三天,就算街道变成湖,淹了四通八达的大路,也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赏析”

《咏喜雨》是张养浩于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赴陕西赈灾期间所作,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他对久旱逢甘雨的悦喜,充分表达他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他对甘霖所作的种种比喻,都源于这场雨给饱受旱灾之苦、濒于绝境的老百姓带来了活的希望。作者虽然满怀喜悦,但他喜中有忧,为道路上尚有流离失所、抛家弃业的灾民而痛心。这一喜一忧的情绪变化,反映出作者心里装着老百姓,为百姓之喜而喜,为百姓之忧而忧。张养浩还幻想满地青草变成豆苗、谷苗,满河的沙子变成黄金珠玉,愿老百姓都成为豪富,这种质朴而天真的心理,更进一步体现出他深厚的民本意识和仁爱思想。总之《咏喜雨》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崇高的人格和精神境界。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作者简介”

睢景臣(约1275—约1320),一作舜臣,字景贤,扬州(今属江苏)人。《录鬼簿》将其入编“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之列,是钟嗣成的朋友。大德七年(1303)从扬州来杭州。心性聪明,酷嗜音律。著有杂剧三种,均佚。今存散曲套数3篇。其中《高祖还乡》影响很大。

“原文”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葫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杷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扌卒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译文”

社长挨门挨户通知:“这一回凡是派下来的公差不许推托。”这个公差可不比寻常。一边要交纳草料,一边又要派差夫,都得应付。又说是什么“车驾”,都说是什么“銮舆”,今天要回老家。王乡老拿着一个泥瓦做的台盘,赵忙郎抱着个酒葫芦。新洗过的头巾,刚浆过的绸衫,挺像假冒的大财主。

瞎王留领着一伙不三不四的男男女女,胡乱地蹦跶使劲地打鼓吹笛。忽然看见一大队人马到了庄门,迎面呼呼拉拉几面旗子:一面旗白环套着个白兔,一面旗红圈里有个三脚乌鸦,一面旗上有鸡学跳舞,一面旗画着长翅膀的狗,一面旗描着蛇缠葫芦。

那伙子人举着红漆刷的禾叉子,提着镀银的大斧子,还举着镀金的甜瓜苦瓜。还有用枪尖挑着明晃晃的马镫,那大扇子用雪白的鹅毛铺成。这几个古怪的家伙,拿着这些俺们没看过的器仗,穿着稀里古怪的衣服。

套车的都是高头大马,套顶上不见驴儿。那黄罗伞的柄是天生弯曲的。车前有八个像凶神恶煞的天宫判官,车后有许多送茶递水的脚夫。还有几个娇里娇气的女子,穿着一样的衣服,打扮成一个模样。

那个大个子下了车,大伙儿急忙给他行礼。那大个子目中无人,瞧也不瞧大伙儿一眼。各位老乡连连给他行大礼下跪磕头。那大个子这才挪动一下身躯扶一扶前头的老乡。这一刻,我猛然抬头仔细瞧,瞧了一会我把他认出来了,差一点气破我胸脯。

你应当是姓刘,你老婆应是姓吕。把你们两家从根到梢数一数:你本身做亭长,喜欢喝几杯酒,你老丈人教村学会念几卷书。你曾在俺村上住着,也给我家喂过牛铡过草,扶过锄拽过耙。

春天采了俺家的桑叶,冬天借了俺家的小米。零支的米麦,那就更算不过来了。换田契时,你强秤了三秤麻;还酒债时,你偷量了豆子好几斛。这有什么糊涂之处,明明白白标在账本上,现在还保存着证据。

少我的钱,立即在公差里头给我拨回来;欠我的粮食,私下里从粮税中扣除。我说你这个刘三,谁能把你揪住不放,你干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叫什么汉高祖!

“赏析”

钟嗣成《录鬼簿》称:“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此套数的确是“制作新奇”的佼佼者。它的创新之处首先表现为将历史上刘邦还乡大受老乡欢迎的正剧,重新处理为极其滑稽的、被民众厌恶的闹剧,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威严扫地以尽,剥下了皇帝的假面,还了刘邦流氓无赖的面目,大大地宣泄了民众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愤恨。其次是,采用代言体的形式,通过一位乡巴佬的眼光、口吻来观察和叙述,皇家仪仗队的庄重堂皇显得极其可笑,充满诙谐调笑的喜剧情趣。第三是,通篇语言本色、通俗、流畅,一扫散曲中渐渐沾染的使事用典的习气,使散曲创作复归民间文艺的本来风格。第四是,在技法上,烘托、铺垫的手段,运用得极为成功。先用[哨遍]一曲交代刘邦还乡之前,老百姓如何承受沉重的负担,村里头面人物如何张罗,接着用[耍孩儿][五煞][四煞]三支曲子渲染车驾来到之前的气氛,村民们如何迎候的滑稽场面,仪仗队、护卫队种种可怪可笑的器仗、人物和举止;经过这一番大折腾,迟迟不见面的皇帝才走下车来,寥寥数笔勾勒其倨傲冷漠的神态,然后才大肆数落他不光彩的历史和可耻的种种行径。如果没有刘邦出场前的大力烘托、铺垫、渲染,便不能取得讽刺喜剧性质的最佳效果。总而言之,这个套数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一种突破和超越,是元散曲创作新成就的标志。因为,在遁世、玩世、闺情等等老题目面前,《高祖还乡》不仅令当世人耳目为之一新,有闻所未闻的感觉,而且可以说光芒四射,历久弥新,具有不朽的价值。

[南吕·梁州第七]射雁

“作者简介”

作者乔吉(略)

“原文”

鱼尾红残霞隐隐,鸭头绿秋水涓涓。芙蓉灿烂摇波面。见沉浮鸥伴,来往鱼船。平沙衰草,古木苍烟。江乡景堪爱堪怜!有丹青巧笔难传。揉蓝靛绿水溪头,铺腻粉白艹频岸边,抹胭脂红叶林前。将笠檐儿慢卷,迎头仰面,偷睛儿觑见碧天外雁行现,写破祥云一片笺,头直上慢慢盘旋。

[一枝花]忙拈鹊画弓,急取雕翎箭。端直了燕尾钅比,搭上虎筋弦。秋月弓圆,箭发如飞电。觑高低无侧偏,正中宾鸿,落在蒹葭不见。

[尾]转过紫荆坡白草冢黄芦堰,惊起些红脚鸭金头鹅锦背鸳,诚得这溪鸟勒鸟,儿连忙向败荷里串。血模糊翅扇,扑剌剌可怜,十二枝梢翎向地皮上剪。

“译文”

天边隐隐约约的残霞像鲂鱼尾那样红,秋水像鸭头绿那样澄澈,艳美的荷花在水面上轻轻晃动。只见结伴的鸥鸟在嬉戏,鱼船往来如织,平坦的沙滩,枯萎的草地,苍老的树林,淡淡的晨雾,江乡的风景多么可爱!即便画家的巧笔也难以描绘。那溪水像揉进了蓝靛一样湛绿,白蓣花开的岸边像铺了一层白粉,枫树林红得像反抹上了胭脂。这时有一位射雁的高手,将笠帽檐儿慢慢地卷起,他迎面仰头盯住了碧蓝天空里的一行大雁。那雁儿无忧无虑地在祥云上写字,一会排成“一”,一会儿排成“人”,一会儿直上云霄,一会儿低低盘旋。

那射手拈起画鹊的弓,急忙拿来雁翎箭,端正燕尾钅比,搭上虎筋弓玄,弓被拉得中秋月那样圆,刹那间箭飞出去像一道闪电。不高不低不偏,正射中一只大雁。那中箭的雁儿跌落在芦苇丛中,不见踪影。

那射手急急转过紫荆坡、白草冢、黄芦堰,惊起了红脚鸭、金头鹅、锦背鸳,吓得那些紫鸳鸯连忙往枯萎的荷叶中间窜。射手终于发现了那只扇动血淋漓翅膀、在地上扑腾的大雁。它那十二支翎梢正向泥土里钻。

“赏析”

此曲是雁的悲歌,是金秋射雁图。首先描绘金秋的美好景象,秋水澄澈,秋空碧蓝,白艹频、红叶相映成辉。以此为背景展现大雁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善良的灵性一点也没有料到它们会遭到人类的突然袭击。“写破祥云一片笺,头直上慢慢盘旋。”极其平和,极富诗意。正在此刻,射手的弓箭正向其中一只瞄准,刹那间把它射了下来,坠落芦苇丛中。射雁的人一点儿也没感觉到他在残害生灵,他急不可耐地、风风火火地去寻那只受伤的雁。作者没有描写射雁者的得意神态,但他着力描写那雁儿血肉模糊拼命挣扎的情形,则表明他对这生灵的深深同情和对射雁者无言的谴责。作者运用铺叙笔展示秋天,展示秋雁的死亡过程,展示射雁者的动作,将美与丑、生机与死亡鲜明地对照起来,激发人们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对残害生命行径的愤恨。作者善于准确生动地运用词语,去揭示射雁者的老练、迅速的弓法,如“忙拈”、“急取”、“端直”、“搭上”等动词性词组的巧用,均恰到好处。

[越调·斗鹌鹑]冬景

“作者简介”

苏彦文,生平不详。《录鬼簿》将其入编“已死才人不相知者”之列,称其“有《地冷天寒》越调,及诸乐府”。今仅存这篇套曲,即[越调·斗鹌鹑·冬景]

“原文”

地冷天寒,阴风乱刮。岁久冬深,严霜遍撒。夜永更长,寒浸卧榻。梦不成,愁转加。杳杳冥冥,潇潇洒洒。

[紫花儿序]早是我衣服破碎,铺盖单薄,冻的我手脚酸麻。冷弯做一块,听鼓打三挝。天那,几时捱的鸡儿叫更儿尽点儿煞。晓钟打罢,已到天明,刬地波查。

[秃厮儿]这天晴不得一时半霎,寒凛冽走石飞沙。阴云黯淡闭日华,布四野,满长空,天涯。

[圣药王]脚又滑,手又麻,乱纷纷瑞雪舞梨花。情绪杂,囊箧乏,若老天全不可怜咱,冻钦钦怎行踏。

[紫花儿序]这雪袁安难卧,蒙正回窑,买臣还家。退之不爱,浩然休夸,真佳。江上渔翁罢了钓槎,便休题晚来堪画。休强呵映雪读书,且免了这扫雪烹茶。

[尾声]最怕的是檐前头倒把冰锥挂,喜端午愁逢腊八。巧手匠雪狮儿一千般成,我盼的是泥牛儿四九里打。

“译文”

地冷天寒,北风呼啸,深冬季气,到处结霜。漫漫长夜里,寒气浸透我的被窝。做不成梦,我更加忧愁。天地昏暗,阴风凄凄,令人颤栗。

本来我衣服破烂,铺盖单薄,冻得我手脚酸麻,身上弯成弓一样。听三更鼓打过,天啊,几时才能熬到天亮。报晓的钟敲响,终于盼到天明了,可是,在这寒冷的白天又怎么忍受。

天晴不一会儿,立即寒风凛冽飞沙走石。阴云遮住了太阳,原野天空阴阴沉沉。

脚下打滑,手冻得麻木,乱纷纷的大雪像梨花般飘落。我心想,这雪虽说好看,可是我行囊里没有御寒的衣服,又缺钱,老天不可怜,冻得我浑身发抖,怎么上路。

这么大的雪啊,袁安在床上躺不住,吕蒙正赶不上斋饭走在回寒窑的道上,韩愈的马被阻在蓝关,寸步难行。如此可恨的雪啊,孟浩然也不会有心情赞赏,江上钓鱼的老翁撤了钓竿,谁还有心思描绘什么图画。那些映雪读书的人不敢逞强,什么扫雪烹茶的雅事,通通免了。

最可怕的是屋檐上挂着的冰溜子,像锥一般,令人心寒。我啊盼望暖气融融的端午节,最愁阴气充塞的腊八天。那些能工巧匠可以雕出千姿百态的雪狮子,我却盼望四九天里鞭打泥牛,迎接春天的来到。

“赏析”

这是一组寒士厌雪盼春的歌曲。作者一反文人雅士赞赏雪景的老套子,从切身体验出发,抒写寒冬和雪给穷人带来的痛苦,极为逼真深切。在描写冬雪降临之前,作者细致刻画在严寒冬夜里,衣服破碎、铺盖单薄的穷人,如何手脚麻木,如何在冰凉的榻上辗转反侧,“冷弯做一块”苦苦盼天明。接着,又着力烘托大雪前四野阴霾、飞沙走石的恐怖天象。然后,才写到纷纷大雨,联想到历史上许多落难的寒士蒙受大雪之苦,因之,表示白雪并不那么富有诗情画意,从而盼望春天早早降临人间。此曲风格质朴。虽然也用了些典故,但并不生僻。心理活动刻画与动作描写相结合,环境氛围的渲染以烘托人物的心理,也都做得比较出色,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作者简介”

作者刘时中(略)

“原文”

众生灵遭磨障,正值着时岁饥荒。谢恩光拯济皆无恙,编做本词儿唱。

[滚绣球]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旱魃生四野灾伤。谷不登,麦不长,因此万民失望。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

[倘秀才]殷实户欺心不良,停塌户满天不当,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秕屑,米内插粗糠。怎指望他儿孙久长。

[滚绣球]甑生尘老弱饥,米如珠少壮荒。有金银那里每典当,尽枵腹高卧斜阳。剥榆树餐,挑野菜尝,吃黄不老胜如熊掌,蕨根粉以代糇粮。鹅肠苦菜连根煮,荻笋芦莴带叶口庄。则留下杞柳株樟。

[倘秀才]或是捶麻柘稠调豆浆,或是煮麦麸稀和细糠。他每早合掌擎拳谢上苍。一个个黄如经纸,一个个瘦似豺狼。填街卧巷。

[滚绣球]偷宰了些阔角牛,盗斫了些大叶桑,遭时疫无棺活葬。贱卖了些家业田庄,嫡亲儿共女,等闲参与商。痛分离是何情况?乳哺儿没人要撇入长江。那里取厨中剩饭杯中酒,看了些河里孩儿岸上娘,不由我不哽咽悲伤。

[倘秀才]私牙子船湾外港,行过河中宵月朗。则发迹了些无徒米麦行。牙钱如倍解,卖面处两般装。昏钞早先除了四两。

[滚绣球]江乡相,有义仓。积年系税户掌。借贷数补答得十分停当,都侵用过将官府行唐。那近日劝粜到江乡,按户口给月粮。富户都用钱买放,无实惠尽是虚桩。充饥画饼诚堪笑,印信凭由却是谎。快活了些社长知房。

[伴读书]磨灭尽诸豪壮,断送了些闲浮浪。抱子携男扶筇杖,尪羸伛偻如虾样,一丝好气沿途创,阁泪汪汪。

[货郎]见饿莩成行街上,乞出拦门斗抢。便财主每也怀金鹄立待其亡。感谢这监司主张,似汲黯开仓。披星戴月热中肠,济与粜亲临发放。见孤孀疾病无皈向,差医煮粥分厢巷,更把赃输钱分例米多般儿区处的最优长。众饥民共仰。似枯木逢春,萌芽再长。

[叨叨令]有钱的贩米谷置田庄添生放,无钱的少过活分骨肉无承望。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小民好苦也么哥,小民好苦也么哥,便秋收鬻妻卖子家私丧。

[三煞]这相公爱民忧国无偏党,发政施仁有激昂。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扶弱摧强。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覆盆之下,同受太阳光。

[二煞]天生社稷真卿相,才称朝廷作栋梁。这相公主见宏深,秉心仁恕,治政公平,莅事慈祥。可与萧曹比并,伊傅齐肩,周召班行。紫泥宣诏,花衬马蹄忙。

[一煞]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伫看金瓯姓字香。入阙朝京,攀龙附凤,和鼎调羹,论道兴邦。受用取貂蝉济楚,衮绣峥嵘,珂佩丁当。普天下万民乐业,都知是前任绣衣郎。

[尾声]相门出相前人奖,官上加官后代昌。活被生灵恩不忘,粒我烝民德怎偿。父老儿童细较量,樵叟渔夫曹论讲。共说东湖柳岸旁,那里清幽更舒畅,靠着云卿苏圃场,与徐孺子流芳挹清况。盖一座祠堂人供养,立一统碑碣字数行,将德政因由都载上,使万万代官民见时节想。

“译文”

老百姓遭魔鬼设下的灾难了,竟遇到这么大的饥荒。为感谢高监司拯救百姓脱离死亡边缘的恩典,我编了这段唱词来歌颂他。

去年刚插秧,天气就反常了。怎么等也等不到及时雨,旱魃横行,田野大旱。稻子没有收成,麦子也不能生长,老百姓都咳声叹气。物价一天天上涨,用纸钞买东西要加收三成的钞,买一斗粗粮要扣去四升,真凄凉啊。

那些有粮食的财主丧尽天良,那些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的粮商瞒天过海,大发灾难财,他们有毒蛇吞象的歹心,使尽了坑害灾民的手段。稻谷里面掺着秕子和杂物,米里面兑上粗糠。这帮坏蛋怎能指望儿孙兴旺?

蒸饭的甑落满尘土,老弱饥饿,米如珍珠一样珍贵,少壮劳力也无法填饱肚子。即使家中有金银,也无处典当。许多都饿着肚子,僵卧在夕阳之下。人们剥榆树皮吃,挖野菜尝,能吃上黄檗比吃熊掌还香甜。蕨根粉代替干粮。鹅肠草苦菜连根一起煮,荻草的根芦苇的芽连叶子一起大口地吞食,就只剩下杞柳和樟树没有人吃了。

有的人捣碎了麻子柘果调和豆浆,有的人煮麦麸子再添上细糠。他们合掌把拳祈祷苍天,一个个面黄得像写佛经的纸,一个个瘦得像饿狼,满街满巷都是这样的人。

铤而走险的,偷宰别人的水牛,盗砍大叶桑树。那些遭瘟疫死了的人没有棺木,只好白身埋入土中。有的人家贱卖了家业田产,亲骨漂流四方,就像参星和商星一样,永远无法再相见。那种骨肉分离的惨状真不忍心看,哺乳的婴儿,没有人肯收养,母亲将其活活抛入长江。那里能弄到一点残羹剩饭来救他们呢,眼看着河中挣扎的孩子、岸上哭得死去活来的娘,我禁不住悲伤哽咽。

走私的粮贩子把船停在码头外面,等到深更半夜才开始交易,那些没有德行的粮店发了大财。经纪人从中加倍收取手续费,粮店就把这份钱转嫁到买粮的人身上,想法克扣饥民,稍有污损的钱钞要打四折才能使用。

乡间本来设有义仓,以备荒救灾。但长期被财主们把持,他们将出入账目打理得滴水不漏,丝毫无破绽。所以大胆侵吞粮食,也能蒙骗政府。近日上级来“劝粜”,从义仓放粮,说百姓按户口供应月粮。富裕户有钱买,穷人只有干瞪眼,一点实惠得不到。所谓“劝粜”,尽是谎话。画饼充饥,实在太可笑。把持义仓的头头们,他们的印章凭证全是伪造的,社长和他们的亲信快活得很,中饱私囊。

那些强壮的人都饿得将死,那些出门在外的浪子更是断送了生命,勉强活着的人拄着竹棍扶着儿童,曲背弯腰像虾一般,剩有一口气,逃荒在路上,个个眼泪汪汪。

饿得快死的人成行地在街上行乞,甚至拦门抢吃的东西。即便小财主也奄奄一息,怀里揣着金钱无处买粮,站在街上等死。感谢高监司做出决策,像西汉清官汲黯那样开仓赈灾。他披星戴月热心肠,亲临发放救济粮和卖粮的现场。发现那孤儿寡妇患病的无人照顾,他就派医生煮粥在街巷里发放。尤其是将没收来的赃款和百姓的分例口粮,处理得公平恰当。饥民们都十分爱戴他,景仰他。饥民们就像枯木逢春。旱死的苗儿再长一般。

在这场旱灾中,有钱人借机贩运粮食赚了大钱,于是置买田产、用来放债;无钱的人骨肉分离没有生的希望。有钱的借机纳爱妾买奴婢,家业兴旺;无钱的受饥挨饿死在沟壑,遭尽磨难。小民们真苦啊,小民们真苦啊。即便秋天有收成,老婆孩子也卖给人家了,家产也卖光了,还有啥奔头呢。

这位相公爱民忧国,办事公道,处理政务实行仁义,一身正气。他关心老人怜惜贫苦,把百姓看作自己的子女;他起死回生,扶持弱者,打击逞凶作恶的暴徒。成千上万的人感念他的恩德,刻骨铭心,恨不得来生做牛做马报答他。感谢他让覆盆之下的人,重新受到太阳的照耀。

老天赐与国家这样优秀的卿相人材,他称得是朝廷的栋梁。这位相公见解深刻,以仁恕待人,公平行政,待人慈祥,可以与汉初名臣萧何、曹参相比,与商朝伊尹傅说齐肩,与周朝周公召公同班。不久皇帝便会下诏书,提拔他到朝廷任职,那时定马蹄忙碌,奔驰在道路上。

祝愿他早早站在英才济济的大臣行列,他的英名定会传遍神州大地。到京城里,成为帝王的辅佐,身处相位,发表兴国定邦的主张。他头戴整齐美观的貂蝉帽,身穿华贵的朝服,佩带叮当作响的玉饰,极其威风。那时普天下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都知道他是从前派到江西赈灾的官员。

宰相人家又出了宰相,人人嘉奖;官职上加新官职,后代昌盛。被他救活的人不会忘恩,但使百姓吃上饭的大德怎能报答得了。父老儿童都在议论,樵夫渔翁们都在讲谈。都说在东湖的柳岸旁边,那里风景清幽,靠着宋朝隐士苏云卿的菜园,让他像东汉高士徐孺子那样地享受此处风光,盖一座祠堂把他的名字供奉,立一块碑石题上字,将他的德政都记在上面,让世世代代的官吏和百姓都怀念他。

“赏析”

《上高监司》是元散曲中的鸿篇巨制,它真实细致地描写元文宗初年江西道旱灾所造成的惨状以及社会混乱的种种现象,是一卷元代社会生活的图画,具有重大的历史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套曲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它展示了旱灾造成百姓流离失所、饿死、病死,或者卖儿卖女,甚至无法养活子女,母亲将哺乳婴儿抛入长江等种种惨剧。二、它揭露了经济秩序严重混乱和贫富之间极端悬殊的社会问题,如货币大贬值,不法商贩乘机大发横财,掺杂使假,坑害灾民;大财主、社长及亲信把持义仓贪赃枉法却得不到查处等等。三、表彰关心百姓疾苦亲临救灾现场的高监司,反映民众对清官廉吏的热切期待。看来作者耳闻目睹了这场灾难,他对百姓的痛苦极为同情,饥民们饥饿的面孔和目光写来如在眼前;对种种借旱灾发不义之财的行径,他义愤填膺,予以强烈的抨击和揭露;对高监司则给予热情歌颂。这表明刘时中有深厚的民本思想。正因为这样,他突破散曲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的艺术格局,将这种自娱娱人的艺术形式变为反映时政、表达下层民众喜怒哀乐的艺术手段。这在元散曲题材上是一个突破,在散曲史上也是一项贡献。

[仙吕·点绛唇]中秋月

“作者简介”

朱庭玉,生平不详。今存散曲小令3首,套数26篇。

“原文”

可爱中秋,雨余天净。西风送,晚云归洞,凉露沾衣重。

[混江龙]庾楼高望,桂华初上海涯东,秋光宇宙,夜色帘栊。谁使银蟾吞暮霞,放教玉兔步晴空。人多在,管弦声里,诗酒乡中。

[六么遍]烂银盘涌,冰轮动。辗玻璃万顷,无辙无踪。今宵最好,来夜怎同。留恋孀娥相陪奉。天公,莫教清影转梧桐。

[后庭花]直须胜赏,想人生如转蓬。此夕休虚废,幽欢不易逢。快吟胸,虹吞鲸吸,长川流不供。

[赚煞]听江楼,笛三弄,一曲悠然未终。裂石凌空声喨,似波心夜吼苍龙。唱道醉里诗成,谁为击金陵半夜钟。我今欲从嫦娥归去,盼青鸾飞上广寒宫。

“译文”

可爱的中秋之夜,雨过天晴,西风吹过,晚云无踪影,露水沾衣,秋衣似乎略显沉重。

我登上庾信楼,眺望远处,月亮升起在东方。天地一片月白,月色透过窗棂。是谁让月亮吞掉了晚霞,放出玉兔在晴空游戏。此刻,人们沉醉在音乐和诗酒之中。

圆月如银盘喷涌,如冰轮转动在碧蓝的夜空。像辗碎万顷玻璃,竟找不到车辙的踪迹。今宵美妙,来晚不能与它相比。人们依恋着白衣嫦娥,祈求上苍不要让梧桐影子遮住月宫。

如此良宵,应当尽情玩赏。人生如风中飘荡的蓬草花。千万休要荒废此刻光阴。如此皓洁的月夜,人生难得几回逢。赶快吟诵诗章,放开量地饮酒,像虹一般吸、鲸一般吞,酒啊,像河水一样源源提供。

听江楼上有人吹响了横笛,一会儿嘹亮高亢似穿裂岩石直上晴空,一会儿低沉呜咽像苍龙怒吼在波心。人们高叫醉中诗成,此时金陵城已响彻午夜的钟声。我想随嫦娥一道飞去,盼着青鸾驮着我飞上月宫。

“赏析”

《中秋月》抒写作者登上庾楼观赏中秋月色的美好感受。作者运用极富色彩的比喻,形容中秋月的圆和亮,形容天空的澄澈;同时叙述在此良宵,如何地纵情饮酒赋诗,及时行乐,并且用美妙的笛声点缀月色,使得月夜更具诗意;最后表示要随嫦娥飞去,进入幻想中的月宫。整个曲子语言华美,充满浪漫的情调,可惜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仅停留在对自然景物表象描绘这个层面上。

[般涉调·哨遍]莲船

“作者简介”

沙正卿生平不详。仅存套曲2篇。

“原文”

炽日人皆可畏,火云削出奇峰样。梅雨凌晨乍晴时,堪游水国江乡。挈艳妆,轻摇彩棹,缓拨兰舟,稳载清波漾。正是蕖花开也,荷张翠盖,莲竖红幢。系兰舟聊复舣沙汀,停彩棹须臾歇横塘。低奏笙篁,浅酌芳醪,姿情共赏。

[么]媚景芳年,莫教两事成虚妄。赏玩兴无穷,只疑身在潇湘。向晚来,残霞散绮,落日沉金,迤逦银蟾上。莫放酒空金榼,玉山低偃,又且何妨。朱唇齐唱采莲歌,惊起双双宿鸳鸯,难道是断我愁肠。

[随煞]归去也,夜未央。棹行时拨散浮萍浪,船过处冲开菡萏香。

“译文”

骄阳炙人,空中火云如奇峰突兀,人们都希望寻处阴凉。早晨梅雨刚停,便升起这轮骄阳。此刻,水乡泽国,最值玩赏。我携着美丽的姑娘,轻轻摇动画桨,兰舟缓缓移动,荡漾在无风无浪的湖上。正是荷花盛开,荷叶张开翠伞,莲花竖起红色的旗帜。我们暂且将船停靠在水中沙洲,歇息在横塘。低低吹奏竹笛,浅浅地斟上美酒,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光。

趁着这美好的光景和年华,不要让赏心乐事成为一句空话。我们沉醉在快乐中,兴味无穷,似乎身在潇湘画图中。傍晚来临,残霞如美丽锦缎,落日如黄金在销熔。不一会功夫,月亮升起来了。不要让酒杯空着,直喝得东倒西斜,这又何妨。女孩子启动红唇,齐唱采莲歌,惊起双双夜宿的鸳鸯。看到这情景,刺痛我的心,令我惆怅。

我们乘兴归去,夜尚未深沉。桨拨动浮萍,船过处冲起一阵荷花清香。

“赏析”

《莲船》描述年轻的公子美女在盛夏白昼荡舟荷花湖,尽情玩赏自然美景、享用美酒和音乐,直至夜半方归的情致。与《秋千》一样,此曲也采用铺叙笔法,展示梅雨放晴骄阳似火,荷花盛开的夏日风光,以及游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情怀。语言华美、流畅,显示出作者文采斐然,情趣高雅。

同类推荐
  • 枣树里的阳光

    枣树里的阳光

    该书是著名军旅作家徐贵祥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作者不同时期的散文多篇。有《让孩子像孩子那样欢笑》《枣树里的阳光》《让艺术的光芒照亮历史》《穷人树》等。该散文集记录作者亲身经历中的所思所感,活灵活现展现在读者面前,感情真挚动人,文笔流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散文作品。
  • 野狐禅

    野狐禅

    《野狐禅》所收文章非“正禅”说教文字,作者漫谈历史旧事,畅论读书见解,娓娓叙述中频出真知灼见,常以旁敲侧击的方式翻旧案、立新论,对诸多文化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介多让人拍案叫绝、耳目一新。
  • 狱中书简

    狱中书简

    这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的结集。由于监狱严格的通信检查,作者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即使谈的是小事和片感,还是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格的光辉。作者在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的景色。
  •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 南街村见闻

    南街村见闻

    1984年,南街村重新走向集体化之路。经历十余年的发展,这个拥有八百余户,三千余人的行政村成为一个集体资产雄厚且具有很高凝聚力的真正集体或说真正的共同体,一个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并依靠市场竞争而发展壮大的村民集体。一个行政村,何以能形成一个真正的集体,并以集体法人的资格参与市场竞争呢?这一现象,一直引起我的高度兴趣与关注。因为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直接关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可能的重大问题。为了深入地分析南街村现象,让我们先来谈一点理论问题。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斩之帝

    绝斩之帝

    世人皆想成神,却不知成神之路几多艰辛,许多人在一开始便已了无希望。绝代天骄风雪黾为救女友甘愿放弃成神之资并重新开始修炼。风雪黾凭借着逆天的资质终于强势崛起。自此以后,其在成神之路上越走越远,不知觉间已是几百年过去。
  • 廉少专宠:情陷迷糊小甜妻

    廉少专宠:情陷迷糊小甜妻

    情窦初开时,廉敬修就反复做一个梦,梦里,她笑起来灿烂如花,哭起来梨花带雨,活脱脱的小仙女。十年后重逢,才发现,这哪是什么仙女,分明就是蠢萌小逗比。不过,有什么关系,种下情蛊,这辈子非她不娶。
  •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生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生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 第三圣者

    第三圣者

    原本生命的起源之地,若干年后成为孕育死灵的绝地,魔幻的世界中,战争的主旋律伴随着的是每个人心中被力量无限放大的贪欲。
  • 创世嚣魔

    创世嚣魔

    平衡世界穿梭寻找自己的轮回,轮回中应证悟道,平凡中走出奇迹。番禺国的小可怜,天才的禁区,爱并着痛。恨并着愧疚。万年大劫,谁成就了谁。苍天大帝那个都成为了历史。只有前进才会有希望
  • 都市超品天尊

    都市超品天尊

    不败天尊轮回九世,九世觉醒,走上嚣张的天尊之路!
  • 玉机微义

    玉机微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余生所及皆为你

    余生所及皆为你

    “余笙,余笙,你喜欢我吗?”“不喜欢。”“我喜欢你怎么办?”“不知道。”“那你也喜欢我吧。”“不好。”“好事成双,为什么不好?”“……”“不试试怎么知道?”“随便你。”“好呀好呀。”———“林路漫,我明天要去Z国了……”“啊……这是好事啊……”“你希望我去吗?”“去Z国留学总归对你是好的,你想去,便去吧……”反正你也不喜欢我……打脸现场———“听着,林路漫,我喜欢你!”
  • 你会来,我会等

    你会来,我会等

    金融带教人VS创投圈的天才少女,凶险资本圈中的唯美爱情!向梓沫的公司被仲晟集团收购,她陪同老板兼好友陆炜尧参加签约酒会。却意外的遇见了五年前,让她离开仲晟的沐仲阳。向梓沫曾是品学兼优、连跳数级的天才少女,未毕业就成了仲晟集团的实习生。她乐观开朗的个性,感染了上司仲沐阳。两人秘密交往。可她却意外得知,他只当她是消遣的对象。向梓沫非常失望,两人因此决裂,辞职后,她带着他毫无保留的启发,参加创业真人秀,一战成名。仲沐阳误会她利用他获得转正机会,窃取了他的商业思考,把自己包装成“天才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