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3600000029

第29章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张飞要杀关羽,就因为他降了曹操。

他那样怒不可遏,是在结义弟兄这一点上不能饶他。

当时,背叛或者投降,并不是很了不起的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吕布。他一杀义父丁原,再杀也是他拜为义父的董卓,张飞与他对阵时,骂他是三姓家奴,算是责备得厉害的了。

而譬如刘备,投吕布时,对付过曹操;奔曹操后,回过头来共除吕布;在曹操旗下效力时,讨伐袁术;依托袁绍时,又与曹操为敌。不到十年期间,多次反复,这一切似乎和叛降了无关系,只不过被看做权术罢了。至于曹操属下的文臣武将,很多都是从对立阵营被曹操招降纳叛来的。如张辽原事吕布,如徐晃是杨奉部下,如庞德乃马超袍泽,如文聘曾事刘表……至于贾诩到曹操手下,已三易其主;至于许攸,则是官渡战役中背袁向曹投诚,并献计立功的。这些人,谁也没有觉得他们的行为,有什么荒谬的地方。

关羽降后,在许都,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优渥礼遇,有收买笼络之心不计在内,其余将领对关羽也是敬服的。只有一个例外,那是蔡阳,后来被关羽祭了刀。种种迹象表明,放下武器投降,或者背叛原先的主子,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在西方人观念中,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如果确实再战斗下去只有死亡一途,便缴枪投降。按《日内瓦公约》,作为战俘,要求敌方以人道主义待之,是极其正常的。按照关羽被围土山的情况,他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但中国人讲究气节,讲究到偏执的程度。若从这个角度看,关羽哪怕有一丝动摇,都属于叛变背主行为。他应该杀身成仁,马革裹尸,誓死抵抗,同归于尽。在“文革”期间,凡曾在白区工作过的,多被打成叛徒,便是这种极端偏执的结果。那当然是荒唐的,可一时间却成了十分正经的革命行动。

所以《三国演义》对关羽降曹这一节操问题,颇费周章。因为写小说的时候,中国已经到了被礼教束缚得快要窒息的地步。连妇女都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钉在贞节牌坊上了,何况反臣贼子、叛兵降将乎?于是把东汉建安年间不是太当回事的事,弄得严重化了。可下笔时踌躇了,若是痛批狠揭,声讨问罪,必有损关羽的正面形象。若是只字不提,也难说得过去。于是想出了一个降汉不降曹的似乎义正词严的借口。这当然是自欺欺人,汉即操,操即汉也。

宋、明之后,礼教窒息得人无一点思想自由,而不能自由思想的人,必失去大度,便趋向极端。于是,人与人的践踏厮杀都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引狼入室,为虎作伥,不择手段,疯狂报复,汉奸的出现是不奇怪的。

虽然这样口诛笔伐,甚至史书上辟贰臣传,绑在耻辱柱上以惩效尤,但现实生活中的汉奸却有层出不穷、越来越多之势。偏执过了头,倒是在客观上起到增加汉奸总量的作用;而汉奸多了,也希望更多的人都是汉奸。这样互为因果,便是国人无穷无尽受摧残折磨的痛苦之一源了。

却说关公同孙乾保二嫂向汝南进发,不想夏侯惇领三百余骑从后追来。孙乾保车仗前行,关公回身,勒马按刀问曰:“汝来赶我,有失丞相大度。”夏侯惇曰:“丞相无明文传报,汝于路杀人,又斩吾部将,无礼太甚。我特来擒你,献与丞相发落。”言讫,便拍马挺枪欲斗。只见后面一骑飞来,大叫:“不可与云长交战。”关公按辔不动。来使于怀中取出公文,谓夏侯惇曰:“丞相敬爱关将军忠义,恐于路关隘拦截,故遣某特赍公文,遍行诸处。”惇曰:“关某于路杀把关将士,丞相知否?”来使曰:“此却未知。”惇曰:“我只活捉他去见丞相,待丞相自放他。”关公怒曰:“吾岂惧汝耶?”拍马持刀,直取夏侯惇。惇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不十合,忽又一骑飞至,大叫:“二将军少歇。”惇停枪,问来使曰:“丞相叫擒关某乎?”使者曰:“非也。丞相恐守关诸将阻挡关将军,故又差某驰公文来放行。”惇曰:“丞相知其于路杀人否?”使者曰:“未知。”惇曰:“既未知其杀人,不可放去。”指挥手下军士,将关公围住。关公大怒,舞刀迎战。两个正欲交锋,阵后一人飞马而来,大叫:“云长、元让,休得争战!”众视之,乃张辽也。二人各勒住马。张辽近前言曰:“奉丞相钧旨,因闻知云长斩关杀将,恐于路有阻,特差我传谕各处关隘,任便放行。”惇曰:“秦琪是蔡阳之甥,他将秦琪托付我处,今被关某所杀,怎肯干休!”辽曰:“我见蔡将军,自有分解。既丞相大度,教放云长去,公等不可废丞相之意。”夏侯惇只得将军马约退。辽曰:“云长今欲何往?”关公曰:“闻兄长又不在袁绍处,吾今将遍天下寻之。”辽曰:“既未知玄德下落,且再回见丞相若何?”关公笑曰:“安有是理。文远回见丞相,幸为我谢罪。”说毕,与张辽拱手而别。于是张辽与夏侯惇领军自回。关公赶上车仗,与孙乾说知此事,二人并马而行。

夏侯惇虽是独眼龙,但识见不差。

作为一个统帅,发现人才,善用人才是至为关键之事。选贤与能,擢优任良,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曹操特地派张辽来,说明他确是一位“善将将者”的大军事家,大政治家。

一起三落,跌宕有致。

惺惺相惜,张辽不忘知遇之恩。此公是人情味最足的一位将军。

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遥望山岗边有一所庄院,关公引着车仗,到彼借宿。庄内一老人出迎。关公具言来意。老人曰:“某姓郭名常,世居于此,久闻大名,幸得瞻拜。”遂宰羊置酒相待,请二夫人于后堂暂歇。郭常陪关公、孙乾于草堂饮酒,一边烘焙行李,一边喂养马匹。至黄昏时候,忽见一少年,引数人人庄,径上草堂。郭常唤曰:“吾儿来拜将军。”因谓关公曰:“此愚男也。”关公问:“何来?”常曰:“射猎方回。”少年见过关公,即下堂去了。常流泪言曰:“老夫耕读传家,止生此子,不务本业,唯以游猎为事,是家门不幸也。”关公曰:“方今乱世,若武艺精熟,亦可以取功名,何云不幸?”常曰:“他若肯习武艺,便是有志之人。今专务游荡,无所不为,老夫所以忧耳。”关公亦为叹息。至更深,郭常辞出。关公与孙乾方欲就寝,忽闻后院马嘶人叫。关公急唤从人,却都不应,乃与孙乾提剑往视之,只见郭常之子倒在地上叫唤,从人正与庄客厮打。公问其故,从人曰:“此人来盗赤兔马,被马踢倒。我等闻叫唤之声,起来巡看,庄客们反来厮闹。”公怒曰:“鼠贼焉敢盗吾马!”恰待发作,郭常奔至,告曰:“不肖子为此歹事,罪合万死。奈老妻最怜爱此子,乞将军仁慈宽恕。”关公曰:“此子果然不肖,适才老翁所言,真知子莫若父也。我看翁面,且姑恕之。”遂分付从人,看好了马,喝散庄客,与孙乾回草堂歇息。次日,郭常夫妇出拜于堂前,谢曰:“犬子冒渎虎威,深感将军恩恕。”关公令将出:“我以正言教之。”常曰:“他于四更时分,又引数个无赖之徒,不知何处去了。”

这一切的铺垫,都是为站在关老爷身旁捧大刀的黑脸周仓出场作准备。至今,凡关帝庙必有红脸关公和黑脸周仓的塑像。红与黑,为中国人的色彩观,也寓涵着老百姓的期求。因为,在脸谱中,红色代表赤胆忠心、强烈壮伟,黑色代表刚毅勇猛、铁面无私。一旦世界上有了忠诚和公正,老百姓还有什么奢求呢?

关公谢别郭常,请二嫂上车,出了庄院,与孙乾并马护着车仗,取山路而行。不及三十里,只见山背后拥出百余人。为首两骑马,前面那人头裹黄巾,身穿战袍,后面乃郭常之子也。黄巾者曰:“我乃天公将军张角部将也。来者快留下赤兔马,放你过去。”关公大笑曰:“无知狂贼,汝既从张角为盗,亦知刘、关、张兄弟三人名字否?”黄巾者曰:“我只闻赤面长髯者名关云长,却未识其面。汝何人也?”公乃停刀立马,解开须囊,出长髯令视之。其人滚鞍下马,脑揪郭常之子拜献于马前。关公问其姓名,告曰:“某姓裴名元绍,自张角死后,一向无主,啸聚山林,权于此处藏伏。今早这厮来报:‘有一客人,骑一匹千里马,在我家投宿。’特邀某来劫夺此马,不想却遇将军。”郭常之子拜伏乞命。关公曰:“吾看汝父之面,饶你性命。”郭子抱头鼠窜而去。

公谓元绍曰:“汝不识吾面,何以知吾名?”元绍曰:“离此二十里有一卧牛山,上有一关西人,姓周名仓,两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虬髯,形容甚伟。原在黄巾张宝部下为将,张宝死,啸聚山林。他多曾与某说将军盛名,恨无门路相见。”关公曰:“绿林中非豪杰托足之处。公等今后可各去邪归正,勿自陷其身。”元绍拜谢。正说话间,遥望一彪人马来到。元绍曰:“此必周仓也。”关公乃立马待之,果见一人黑面长身,持枪乘马,引众而至。见了关公,惊喜曰:“此关将军也。”疾忙下马,俯伏道旁曰:“周仓参拜。”关公曰:“壮士何处曾识关某来?”仓曰:“旧随黄巾张宝时,曾识尊颜。恨失身贼党,不得相随。今日幸得拜见,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公见其意甚诚,乃谓曰:“汝若随我,汝手下人伴若何?”仓曰:“愿从则俱从,不愿从者,听之可也。”于是众人皆曰:“愿从。”关公乃下马,至车前禀问二嫂。甘夫人曰:“叔叔自离许都,于路独行至此,历过多少艰难,并未尝要军马相随。前廖化欲相投,叔既却之,今何独容周仓之众耶?我辈女流浅见,叔自斟酌。”公曰:“嫂嫂之言是也。”遂谓周仓曰:“非关某寡情,奈二夫人不从。汝等且回山中,待我寻见兄长,必来相招。”周仓顿首告曰:“仓乃一粗莽之夫,失身为盗,今遇将军,如重见天日,岂忍复错过?若以众人相随为不便,可令其尽跟裴元绍去,仓只身步行,跟随将军,虽万里不辞也。”关公再以此言告二嫂。甘夫人曰:“一二人相从,无妨于事。”公乃令周仓拨人伴随裴元绍去。元绍曰:“我亦愿随关将军。”周仓曰:“汝若去时,人伴皆散。且当权时统领,我随关将军去,但有驻扎处,便来取你。”元绍怏怏而别。周仓跟着关公,往汝南进发。

前却廖化,现留周仓,如此用干部,随意性也太大了。

大写关羽的人望所归,也可见当时并不把他降曹的事,看得多重的。

行了数日,遥见一座山城。公问土人:“此何处也?”土人曰:“此名古城。数月前有一将军,姓张名飞,引数十骑到此,将县官逐去,占住古城,招军买马,积草屯粮,今聚有三五千人马,四远无人敢敌。”关公喜曰:“吾弟自徐州失散,一向不知下落,谁想却在此。”乃命孙乾先入城通报,教来迎接二嫂。

却说张飞在硭砀山中住了月余,因出外探听玄德消息,偶过古城,入县借粮。县官不肯,飞怒,因就逐去县官,夺了县印,占住城池,权且安身。当日孙乾领关公命,入城见飞,施礼毕,具言:“玄德离了袁绍处,投汝南去了。今云长直从许都送二位夫人至此,请将军出迎。”张飞听罢,更不回言,随即披挂,持矛上马,引一千余人径出北门。孙乾惊讶,又不敢问,只得随出城来。关公望见张飞到来,喜不自胜,付刀与周仓接了,下马来迎。只见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望关公便搠。关公大惊,连忙闪过,便叫:“贤弟何故如此?岂忘了桃园结义耶?”飞喝曰:“你既无义,有何面目来与我相见?”关公曰:“我如何无义?”飞曰:“你背了兄长,降了曹操,封侯赐爵,今又来赚我。我今与你拼个你死我活。”关公曰:“你原来不知,我也难说。现放着二位嫂嫂在此,贤弟请自问。”二夫人听得,揭帘呼曰:“三叔何故如此?”飞曰:“嫂嫂住着,且看我杀了负义的人,然后请嫂嫂入城。”甘夫人曰:“二叔因不知你等下落,故暂时栖身曹氏。今知你哥哥在汝南,特不避险阻,送我们到此,三叔休错见了。”麋夫人曰:“二叔向在许都,原出于无奈。”飞曰:“嫂嫂休要被他瞒过了。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关公曰:“贤弟休屈了我。”孙乾曰:“云长特来寻将军。”飞喝曰:“如何你也胡说!他那里有好心,必是来捉我。”关公曰:“我若捉你,须带军马来。”飞把手指曰:“兀的不是军马来也?”关公回顾,果见尘埃起处,一彪人马来到,风吹旗号,正是曹军。张飞大怒曰:“今还敢支吾么?”挺丈八蛇矛便搠将来。关公急止之曰:“贤弟且住。你看我斩此来将,以表我真心。”飞曰:“你果有真心,我这里三通鼓罢,便要你斩来将。”关公应诺。须臾曹军至,为首一将乃是蔡阳,挺刀纵马大喝曰:“你杀吾外甥秦琪,却原来逃在此。吾奉丞相命,特来拿你。”关公便不打话,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众军士俱走。关公活捉执认旗的小卒过来,问取来由。小卒告说:“蔡阳闻将军杀了他外甥,十分忿怒,要来河北与将军交战。丞相不肯,因差他往汝南攻刘辟,不想在这里遇着将军。”关公闻言,教去张飞前告说其事。飞将关公在许都时事细问。小卒从头至尾,说了一遍,飞方才信。

这就是不问情由的偏执了!司马迁为被围而降匈奴的李陵向汉武帝反映贰师将军救援不力、不得不败的真话,结果受了宫刑,关进蚕室。从此,谁也不敢为这些败而不以一死来殉国的人多说一句。

某关帝庙的对联,这样写道:“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君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绝大多数关帝庙,都是颂其武艺功勋,赞其操行德守,褒其忠贞刚烈,敬其义薄云天,还少见如此两分法的持平之论。关羽投降曹操的污点,和成为天神的光辉,是令文学家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有一出京剧,叫《古城会》,就表演的这段故事。在芒砀山落草的张飞,因其降曹,大加责难,一时间产生出要杀掉他的念头。他也为无法辩白而苦恼,怎么讲,他是真正投降了的。正好,蔡阳追来,为关云长洗清自己,献上了一颗头颅,一刀下去,兄弟尽释前嫌。

正说间,忽城中军士来报:“城南门外有十数骑来的甚紧,不知是甚人。”张飞心中疑虑,便转出南门看时,果见十数骑轻弓短箭而来,见了张飞,滚鞍下马,视之,乃麋竺、麋芳也。飞亦下马相见。竺曰:“自徐州失散,我兄弟二人逃难回乡,使人远近打听,知云长降了曹操,主公在于河北,又闻简雍亦投河北去了,只不知将军在此。昨于路上遇见一伙客人,说有一姓张的将军,如此模样,今据古城。我兄弟度量,必是将军,故来寻访,幸得相见。”飞曰:“云长兄与孙乾送二嫂方到,已知哥哥下落。”二麋大喜,同来见关公,并参拜二夫人。飞遂迎请二嫂入城,至衙中坐定。二夫人诉说关公历过之事,张飞方才大哭,参拜云长。二麋亦俱伤感。张飞亦自诉别后之事,一面设宴贺喜。

次日,张飞欲与关公同赴汝南见玄德。关公曰:“贤弟可保护二嫂,暂驻此城,待我与孙乾先去,探听兄长消息。”飞允诺。关公与孙乾引数骑奔汝南来。刘辟、龚都接着,关公便问:“皇叔何在?”刘辟曰:“皇叔到此住了数日,为见军少,复往河北袁本初处商议去了。”关公怏怏不乐。孙乾曰:“不必忧虑,再苦一番驱驰,仍往河北去报知皇叔,同至古城便了。”关公依言,辞了刘辟、龚都,回至古城,与张飞说知此事。张飞便欲同至河北。关公曰:“有此一城,便是我等安身之处,未可轻弃。我还与孙乾同往袁绍处,寻见兄长,来此相会。贤弟坚守此城。”飞曰:“兄斩他颜良、文丑,如何去得?”关公曰:“不妨。我到彼,当见机而变。”遂唤周仓问曰:“卧牛山裴元绍处,共有多少人马?”仓曰:“约计四五百。”关公曰:“我今抄近路去寻兄长,汝可往卧牛山招此一枝人马,从大路上接来。”仓领命而去。

兄弟隔散,妻子分离;部属亡去;兵穷粮尽,天下之大,竟无刘备立足之地,也真是混得够惨的。

关公与孙乾只随二十余骑,投河北来。将至界首,乾曰:“将军未可轻入,只在此间暂歇,待某先入见皇叔,别作商议。”关公依言,先打发孙乾去了。遥望前村有一所庄院,便与从人到彼投宿。庄内一老翁携杖而出,与关公施礼。公具以实告,老翁曰:“某亦姓关,名定,久闻大名,幸得瞻谒。”遂命二子出见,款留关公,并从人俱留于庄内。

其实,“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关羽甚至与曹操有夺美之隙,关羽后来也有自己的子女,孙权还想同他联姻,但到了《三国演义》里来写关羽,倒是给样板戏立下了样板,凡正面人物,均不食人间烟火。妻儿子女,淡化到似有似无;声色情欲,则更是讳莫如深。于是,关羽只好作为神被人敬,而不被人近了。

且说孙乾匹马入冀州,见玄德,具言前事。玄德曰:“简雍亦在此间,可暗请来同议。”少顷简雍至,与孙乾相见毕,共议脱身之计。雍曰:“主公明日见袁绍,只说要往荆州说刘表,共破曹操,便可乘机而去。”玄德曰:“此计大妙。但公能随我去否?”雍曰:“某亦自有脱身之计。”商议已定。次日,玄德入见袁绍,告曰:“刘景升镇守荆襄九郡,兵精粮足,宜与相约,共攻曹操。”绍曰:“吾尝遣使约之,奈彼未肯相从。”玄德曰:“此人是备同宗,备往说之,必无推阻。”绍曰:“若得刘表,胜刘辟多矣。”遂命玄德行。绍又曰:“近闻关云长已离了曹操,欲来河北,吾当杀之,以雪颜良、文丑之恨。”玄德曰:“明公前欲用之,吾故召之;今何又欲杀之耶?且颜良、文丑,比之二鹿耳,云长乃一虎也,失二鹿而得一虎,何恨之有?”绍笑曰:“吾固爱之,故戏言耳。公可再使人召之,令其速来。”玄德曰:“即遣孙乾往召之可也。”绍大喜,从之。玄德出,简雍进曰:“玄德此去,必不回矣。某愿与偕往,一则同说刘表,二则监住玄德。”绍然其言,便命简雍与玄德同行。郭图谏绍曰:“刘备前去说刘辟,未见成事;今又使与简雍同往荆州,必不返矣。”绍曰:“汝勿多疑,简雍自有见识。”郭图嗟呀而出。

一个人要是轻信到这种程度,不败才怪!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袁绍时,说他“短于从善”,这是他的致命伤。他的一些谋士,其实是很有真知卓识的。“明珠暗投”,一点办法也没有的,看着垮台,而无能为力,或随之殉葬,或弃之求生,便是自己的选择了。

却说玄德先命孙乾出城,回报关公,一面与简雍辞了袁绍,上马出城。行至界首,孙乾接着,同往关定庄上。关公迎门接拜,执手啼哭不止。关定领二子拜于草堂之前。玄德问其姓名,关公曰:“此人与弟同姓,有二子,长子关宁学文,次子关平学武。”关定曰:“今愚意欲遣次子跟随关将军,未识肯容纳否?”玄德曰:“年几何矣?”定曰:“十八岁矣。”玄德曰:“既蒙长者厚意,吾弟尚未有子,今即以贤郎为子若何?”关定大喜,便命关平拜关公为父,呼玄德为伯父。玄德恐袁绍追之,急收拾起行。关平随着关公一齐起身。关定送了一程自回。

关公教取路往卧牛山来。正行间,忽见周仓引数十人带伤而来。关公引他见了玄德,问其何故受伤。仓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玄德曰:“此人怎生模样,姓甚名谁?”仓曰:“极其雄壮,不知姓名。”于是关公纵马当先,玄德在后,径投卧牛山来。周仓在山下叫骂。只见那将全副披挂,持枪骤马,引众下山。玄德早挥鞭出马,大叫曰:“来者莫非子龙否?”那将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伏道旁,原来果然是赵子龙。玄德、关公俱下马相见,问其何由至此。云曰:“云自别使君,不想公孙瓒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自焚。袁绍屡次招云,云想绍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后欲至徐州投使君,又闻徐州失守,云长已归曹操,使君又在袁绍处。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近闻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实。今幸得遇使君。”玄德大喜,诉说从前之事。关公亦诉前事。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云曰:“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当日就烧毁山寨,率领人众,尽随玄德前赴古城。

在三国时,这种合则留,不合则去的行为是很正常的,无可厚非。发展到后来,就搞绝对的人身依附、从属关系了,一朝是主,终身侍奉,甚至子而孙、孙而子地画地为牢,不得逾越。选择,是人的基本权利。人,只有一种选择,而且还是别人强加的,那么他不过是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笼子里的动物罢了。极权专制的封建统治者,就害怕人们的自由选择会动摇其黑暗统治,所以拼命鼓吹不事二主、甘心做永远的奴隶。《三国演义》在进行这种“不食周粟”的宣传方面,是颇得后世统治者重视的。所以,无论《红楼梦》、《水浒传》,都有命运不济,被查,被封,被毁版,被取缔的时候,独《三国演义》却始终看好,正因为这些地方符合了统治需要。

张飞、麋竺、麋芳迎接入城,各相拜诉。二夫人具言云长之事,玄德感叹不已。于是杀牛宰马,先拜谢天地,然后遍劳诸军。玄德见兄弟重聚,将佐无缺,又新得了赵云,关公又得了关平、周仓二人,欢喜无限,连饮数日。后人有诗赞之曰: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

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时玄德、关、张、赵云、孙乾、简雍、麋竺、麋芳、关平、周仓统领马步军校共四五千人。玄德欲弃了古城,去守汝南,恰好刘辟、龚都差人来请,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军买马,徐图征进,不在话下。

且说袁绍见玄德不回,大怒,欲起兵伐之。郭图曰:“刘备不足虑,曹操乃勍敌也,不可不除。刘表虽据荆州,不足为强。江东孙伯符威镇三江,地连六郡,谋臣武士极多,可使人结之,共攻曹操。”绍从其言,即修书遣陈震为使,来会孙策。正是:

只因河北英雄去,引出江东豪杰来。

未知其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据《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裴注引《献帝传》:“奉宜禄为吕布使指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

虽然关羽未能如愿抱得美人归,但这说明他也是人,也是如曹操一样的好色之徒,不过是说书人讳莫如深地替他遮掩罢了。

同类推荐
  • 焚书·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焚书·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焚书》又称《李氏焚书》,共六卷,为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所著。收录了书答、杂述、读史等文章及诗作,体现了李贽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在该书中,李贽对儒家经典和假道学家进行了猛烈批评,表现出反封建压迫、反传统思想的斗争精神。其中也有一些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写出的谈佛论道之文,表现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该书出版后,历遭封建统治者的查禁焚毁。但禁者自禁,传者自传,《焚书》仍有多种版本传世。此次出版的《焚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一种,是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普及版本。注释精准,译文简明。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原作者是明代万历时著名学者萧良有。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全书通用四言。虽是短句,但上下对偶,以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为主,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全书故事包罗万象,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热门推荐
  • 电竞男神是女生:墨神,不要逃

    电竞男神是女生:墨神,不要逃

    她身上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而保护她的人……苏沫沫就此变为电竞界男神。一个不小心,在学校遇见的学长居然成了自己的队长!然后,墨某人就以师兄和队长的身份成了新一任守护者……在某天,墨神:沫沫。苏沫沫:嗯?墨神:咱爸妈呢?苏沫沫:我爸妈还在海南拍戏呢,等等,我爸妈什么时候成咱爸妈了?墨神:这是迟早的事,怕什么?苏沫沫:……(这个人是谁,脸皮好厚,我不认识他!)
  • 深夜出租屋

    深夜出租屋

    网上说:这个国家现有2亿人在租房,在出租屋里闹鬼的杀人的离家出走的谈恋爱的……什么什么的……说不清,道不尽……三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男生,共同租住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在他们的出租屋里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可是他们说:躺着都中枪,因为他们三个都不是现实社会里的正常人。诊断:十六乙,幻想思考型;万宝路,异能智慧型;卜太白,疑惑预测型。
  • 不是红颜的祸水

    不是红颜的祸水

    “为什么要向左?”“因为向右走有摩托车!”“为什么还向左?”“......”“将军,右边的山上有伏兵!”“你为什么总是向左?”“因为向左,遇到了你!”.......“你好美,却把自己包裹的那么丑!”“就是要找个不以貌取人的老公!”“闭上眼睛,你们那么先进的地方,不懂这个情调吗?”“哈,就这?我们的比这还暧昧还过火还深入还动人心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爱我为什么不见我?”“将军,如果我嫁,你敢娶吗?”舒晴微笑着,心碎着!“现在我想娶你,跟我走吧!”“好,等流星砸到你的头上,我就嫁给你!”啊~不带这样的~“哼,不嫁给我,你试试!”
  • 梦想开始了,就别停下来

    梦想开始了,就别停下来

    9个故事,一起走过喜悦与悲伤。或许是那个和爷爷一起住在不成调的民谣里的十七岁姑娘,爷孙一直坚持着,在彼此的生命里唱歌;或许是坚守一事,永远热泪盈眶;或许是爱折腾、尽管一而再的失败;亦或是在夜晚仰望星辰的未眠人……有人陪我们走过漫漫长夜,有人赋予我们勇气,让我们成为奋力翱翔的飞鸟。跌倒是生命的常态,爬起来才是生命的馈赠。这不是意在鼓励你我的壮志豪言,也不是安抚你我的心灵鸡汤,十年的青春陪伴,一起做梦想的同路人。10张轻盈奇妙的别致插画28个温暖故事21篇感性随笔筑一个丰盈坚定的梦想。
  • 渡灵天书

    渡灵天书

    一本传说中的《渡灵天书》,可以收鬼降魔,可以逆天改命,却落在一个外卖小子的手里。镜中鬼,九窍玉,人骨珠,各种邪灵鬼物纷至沓来。苗家蛊女,渡灵高手,阴物熟女,无脸鬼人,是敌是友?北邙大墓,南疆蛊毒,江南阴屋,天南地北大开眼界。“为了你,就是天塌下来,我也要闯过去!”
  • 探索人类之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探索人类之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探索奥秘的历史,就是一部锲而不舍地将一个个“未解之谜”变为科学常识的历史。在远古时代,连雷鸣电闪都令我们的祖先困惑不解,这雷鸣电闪,便是远古时代的“奥秘”。至于“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人是由猿进化而来而不是上帝创造的”这些普通的科学常识,在几百年前也还是未解的“奥秘”呢。而为了探索这奥秘,解开这世界之谜,不少科学家甚至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然而奧秘是层出不穷的。旧的谜解了,新的谜又涌现出来。奥秘之门一重重开启,奥秘永远存在,奥秘永远年轻!
  • 乱世王者500区史记

    乱世王者500区史记

    十万年前,天界大乱,天界之主至尊武帝被害,陨落人间。十万年后,他破除封印,誓要重登天界王座,看他如何逆天改命,再度成为三界之主!
  • 这个保镖来自古代

    这个保镖来自古代

    她以为自己遇见鬼了,没想到捡到一个武功高强的帅哥,她以为他失忆忘记了所有就会乖乖呆在自己身边当保镖,没想到他竟然和那个杨氏下一代继承人长得一模一样的。他本是现代含着金勺出生的少爷,却阴差阳错的在古代做了一代官爷的大公子,再回现代已失去所有的记忆,成了霸道多变的大小姐的保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