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9700000009

第9章 第九讲 阿城的文化寻根小说《棋王》

阿城,原名钟阿城,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祖籍四川。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等中外文学大师的著作。高中未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他去山西农村插队。后又转内蒙、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文革”后,经范曾推荐,被《世界图书》编辑部录用,重返北京。1979年,协助父亲钟惦棐撰写《电影美学》时,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的《美学》到中国的《易经》、儒学、道家、禅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得到启发,在与父亲的切磋研讨中,耳濡目染,博古通今,为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思潮的主体是“寻根文学”。从审美表现形态和主题意向上看,呈现相当复杂的多样性。但从他们所寻找的“根”来看,首先是传统的文化哲学观。由于长期以来种种历史原因和文革的浩劫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断裂,从而影响了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寻根文学”就是要把当代文学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自觉地“续接”起来。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寻根文学”是在对民族文化底蕴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而阿城的《棋王》等,正是代表作品。阿城从1984年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棋王》、《树王》、《孩子王》三个中篇和《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迷路》等短篇,此后还有《遍地风流》问世。而阿城的“三王系列”以它的老辣纯熟的形式面貌,独到的艺术力度,以及内底里透露的作家自觉意识的深度和全面的眼光,都使文坛震动。那么《棋王》的独特成就是什么呢?

按题材划分,《棋王》属于“知青”小说,写一个青年王一生在十年动乱中的遭遇和追求。但是,角度新颖,与众不同。在一般“知青”题材的小说中,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事件是绝对的主体,是一切人物命运、纠葛、悲欢离合的主宰力量。事件支配着人,人的变化与事件变化紧紧相随。而《棋王》的迥异之处在于:主要写人,写人生。小说四章,以“我”为叙述线索,从客观视角描述了知青群体的生活场景,同时讲述了王一生个人传奇。在故事情节的前三章中,王一生的行动还是融合于知青群体、农场劳动生活之中,个人与群体线索齐头发展,但是故事发展到高潮第四章——参加九连环车轮大战时,小说转换了结构中心,王一生上升为叙述中心——成了王一生参禅悟道的生命追求。“知青”上山下乡事件成了背景。“这篇小说突出了人是自己的主人,人不会仅仅是被历史的狂风吹来卷去的沙砾的思想,表现了一种新的强力。”

对于知青形象的塑造,也出手不凡。读者所熟悉的知青形象,或把上山上乡视作畏途,或将其看作壮举。原因在于他们大都出身城市中上层人家。而王一生则出自城市下层人家,挨过真正的饿,在城里难以解决肚子问题,而“去的是有饭吃的地方”,所以对上山下乡持知足常乐的态度。在贫困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困扰下的农场强体力劳动中,能随遇而安,旷达超脱,这可真是个特殊人物。原来他在“文革”乱世中寄情棋道,是个棋呆子,以棋排忧解愁,求得心理平衡。小说在这里既避开写知青如何进村,过生活关、劳动关,又未写恋爱、上调、悲欢离合等俗套,而突出两件大事:一是馋吃,一是迷棋。文学作品写吃者并非鲜见,如《邦斯舅舅》写馋,《美食家》写品赏美味佳肴。而《棋王》则从人生第一需要的角度写吃,写王一生对于吃的虔诚和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惨无人道。”而他的吃相则甚恶:“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了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用整个食指抹进嘴里。”如此凡人小事,置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背景上来描写,不仅寄寓“民以食为天”的哲理,而且包含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严峻思索。正如阿城在《一些话》一文中所说:“如果有什么人为什么目的,不惜以我们的衣食为代价,我和王一生是不会答应的。”小说从“吃”的方面对“文革”给予否定,便是对现行的富国为民政策的肯定。

王一生的“吃论”、“吃相”,说明他肉体饱受饥饿;王一生迷于棋,精于棋,说明他精神饥饿。这里“吃”和“棋”使小说两大平行内容互相映衬、互相生发,谱出一曲诅咒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二重奏。“何以解忧?唯有下棋。”“棋呆子”王一生不看地点、场合,逢人便求对弈。在那个“横扫一切”的年代,困于精神饥饿的又何止王一生一人?几乎《棋王》中所有的知青,都是在精神饥饿之中呻吟,他们没有娱乐,没有文化,没有理想,这是怎样贫困的社会,怎样野蛮的年代!

王一生心醉神迷于棋道,不谙世事,不近流俗,似乎派仗冲突、大串联、离愁别绪,蹉跎岁月,都不能搅乱他内心的平静。他“呆在棋里”,“呆在那楚河汉界的厮杀里”,这样他“心里舒服”,可以忘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扰。寄情棋道,以此排扰遣愁,正是他不愿意随波逐流、合污鼓噪的一种变相抗争。在王一生学棋经历中,他宁肯拜一位捡破烂的老头儿为师,却不屑以一个国内象棋名手为师。那对“气”和“势”的了悟,使王一生的棋艺日精。而王一生身处穷境、逆境、困境而精神不颓、志气不衰的人生道路与品格,在那不正常的年代,不也颇具以不变应万变,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意味?

王一生虽然嗜棋如命,但是同学脚印用一副家传名贵象棋从地区文教书记那儿换来的参加地区大赛的机会,他却拒绝了。他处处卫护中华棋道的纯洁与尊严。显示着王一生既谦卑,又傲骨棱棱;既痴呆,又聪慧过人;旷达中有悲慨,通脱中有执著,外柔内刚,坚韧沉着。他在同时与九位象棋高手下盲棋“连环大战”中,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作了辉煌的一搏,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在取得胜利后激动得泪流满面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可见王一生有骨气、有操守,终于成为“棋王”,展现出一个被肉体与精神双重饥饿所折磨而仍然不肯低头、不甘沉沦的灵魂。这与始终奋发向前的中华国魂相通,也与至今还在同贫困愚昧作不懈斗争的人类精神相通。

《棋王》的不同凡响还表现在它的语言运用方面。首先,作品语言平实简约,无藻饰,不铺张。小说注重平实的叙述,摒弃繁缛华丽的描写,句型短小紧凑,主干突出,干净利落。例如棋呆子挤地头下棋一段:

“初时大家看他其貌不扬,不与他下。他执意要杀,于是就杀。几步下来,对方出了小汗,嘴却不软。呆子也不说话,只是出手极快,像是连想都不想。待到对方终于闭了嘴……这时呆子倒成了棋主,连问可有谁还要杀?”这平实俗白的叙述语言风格,它简捷干脆而又内涵丰富,言简意赅而饶有韵味。这是作品语言在形态方面的特征。

其次,作品语言在功用方面的特征更为难得。它取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之长以补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之短,写物图貌,造势型形,追求空间结构感和直观视觉效果。例如写王一生与九人“连环大战”一段,是这样为棋王塑像的: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这简直是一幅形神兼备的水墨画,又似一尊生气逼人的雕像,情态毕现,尽传精神。

这篇小说采用白描手法和平实简约而带幽默意味的叙述笔调,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这是阿城专意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尤其是《儒林外史》一类吸取营养,自成一格。王蒙说:“我久没见过见这样的文学、这样的文体、这样的叙述风格了”。“口语化而不流俗,古典美而不迂腐,民族化而不过‘土’,嘎嘣利落但仍然细密有致,刻画入微却又惜墨如金。”对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给予了恰当的概括。

参考书(篇)目:

1.王蒙:且说《棋王》,《文艺报》1984年第4期。

2.曾镇南:《异彩与深味——读阿城的中篇小说〈棋王〉》,《上海文学》1984年第4期。

3.郭银星:《阿城小说初论》,《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心路历程:李利民散文选

    心路历程:李利民散文选

    李利民,笔名木禾,1958年生,四川巴中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家、主治医师。主业医学而业余从事文艺创作。已在人民网、《青年诗人》《中国书画》等百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书画500多篇、幅,文艺作品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30多次,并多次选送出国展览。现是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已出版有个人文学作品集三部和美术作品集四部。
  •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陌生人是尚未认识的朋友

    陌生人是尚未认识的朋友

    陈晓辉主编的散文集《陌生人是尚未认识的朋友》挑选能与你产生共鸣的文字,和你分享,打造经典阅读典范!这些文字都由《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的超人气当红作家倾情奉献。
热门推荐
  • 最美年华嫁给你

    最美年华嫁给你

    【已完结】某宝在拍卖网上拍卖妈咪,一张性感的妈咪穿睡衣图,附上文字:不需9999!不需999!只需9块9!你要就抱走!然后发送链接到他老子的邮箱,坐等爹地的付款!某宝把妈咪打包,发货。某总裁上门收货,直接打横抱走,“女人,把我的种子藏了这么多年,这笔账怎么算?我已经买下你了,付款9块9……”某女气炸天:“你这个兔崽子!你竟然卖你妈!才卖9块9!怎么也得10块吧!”坐在地上数着钞票的某宝汗颜……(清新脱俗的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推荐新文《总裁老公,顶级宠!》】
  • 我有一个狩神系统

    我有一个狩神系统

    陆易因车祸而瘫痪,却因祸得福,获得狩神系统,从此一路高歌猛进。“什么,你要和我比试体术?我刚好狩猎了蛇神娜迦!”“你说你雷电法术了得?等等,那边好像有雷神的踪迹。”“你说你杀人无数,要给我尝尝死亡的滋味?正好,死神昨天来找我,说要把死神之位传给我,来来来,咱们比比!”手握系统捕天神,科技炼宝真神人。奇虫落世吞天地,此书真的很奇艺!我陆易捕尽天地牛鬼蛇神,抓尽神宠魔兽,技能升级,进化进化!
  • 夙安

    夙安

    黎夙:若她死了,等我找到她尸身我便去陪她;若她未死,掘地三尺我也要找到她。但不论她死或活我都要娶她。霍安:一次假失意,身心俱疲;一次真失意,天大地大任我逍遥。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王俊凯之始知相忆
  • 元素创造世界

    元素创造世界

    在元素使大行其道的世界,另辟蹊径以元素术式创造世界,成为创世神衍生万法,自身即族群。(前期在铺垫,一百章后正式创造世界,开始一路高歌。)
  • 精灵宝可梦之目标星辰大海

    精灵宝可梦之目标星辰大海

    如果说松下是一把刀,那么这把刀无疑是裹了蜜。他说着最动人的话,却做着最残忍的事。披着美人皮,行着魔鬼事。重生异世界,如果想要活下去只能比别人更不择手段,更心狠手辣。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会了活着。世界繁华盛大,他将送你一场永眠。(无女主、不屌丝,没有无脑神兽,一本披着岁月静好皮的腹黑文,pve主打团队冒险遗迹探索,pvp各种大赛,个人赛与团队赛,画狗开局)
  • 快穿系统说好的攻略呢

    快穿系统说好的攻略呢

    季欣玥被系统拐去攻略男主战子寒,反被男主攻略。季欣玥:“系统怎么回事?说好的我攻略的呢?”战子寒:“媳妇儿,我怎么舍得你累呢。”系统:“宿主,我是听你男人的”
  • 办公室战争

    办公室战争

    很多人抱着“青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心态看待办公室工作,以为只要能独善其身就可以远离是非,然而事实上,办公室里没有真正可以明哲保身的人,只要身在办公室,便是处在风暴圈,没有所谓的,“台风眼”可容藏身。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绝对不是鼓吹上班族在办公室里兴风作浪,但你必须保持头脑机警,消息灵通,随机应变。无论是职场老手还是新手,在上阵之前,你都要知道自己的办公室功夫练到了何种火候!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分清敌友,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稳固自己的地位,如何与上司建立和保持牢固的关系,如何防范办公室内的陷阱,如何找到办公室的同盟军……掌握了这些技巧,会使你在处理办公室人际关系时得心应手,攻防自如,游刃有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