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200000029

第29章 科学实验(9)

最早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提出原子有内部结构概念的科学家是安培,他认为,化学元素的原子是由更细小的亚原子粒子组成的。他为了解释磁现象,还曾提出过有关分子环电流的假设。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纷纷提出自己的设想。德国科学家费希纳于1828年从安培的观点中得到启发,设想每个物体是由一些类似太阳系一样,尺寸很小的原子组成,每一个“太阳”原子都伴随着一些较小的“行星”原子,像天体一样由万有引力联系起来。

后来,韦伯于1874~1875年间,又在费希纳模型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他认为重的“太阳”原子和几乎没有重量的“行星”原子都是带电的,因此维系它们的力是电力。但他认为中心的重粒子带负电,围绕它旋转的轻粒子带正电。以上所说的这些模型的最大困难在于,这些组成原子的微粒都是一些假想出来的物质,没有任何实验根据。直到19世纪末,电子和天然放射现象被发现后,原子模型的构想才开始建立在经过实验发现的粒子的基础上。

正当德国物理学界沉浸于热辐射问题研究的时候,其他国家的大多数科学家都在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的鼓舞下,不仅掀起了一股研究各种射线的热潮,而且也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重新设想了各种各样的模型。

开尔芬在1867年曾经提出过“涡旋原子”的模型,他在当时科学实验所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设想出,原子可能不是一个密不可分的颗粒,而是由一些做涡旋运动的更小微粒组成的。后来,他在1901年,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均匀球体所组成,带负电的电子以独立的形式分布在原子球体内。这些电子在原子内能自由地运动,并受到一个指向原子中心的电力作用。原子球内,正负电荷相同,因此对外表现为中性。当电子离开原子时,可能会以超过光速的速度飞出,这时物体就是放射性的。开尔芬的这个原子模型是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的。当年居里夫妇从事放射性研究时,主要的依据就是这个原子模型,显然,这种模型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它毕竟还不是一个完美的理想模型,它的成功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这种模型,不能解释原子光谱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它也没有对原子的稳定性给予完备的说明,所以,根据历史的发展规律,它必将被新的更科学、更合理的原子模型所取代。

J·J·汤姆逊是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电子存在的人,他早就认为原子理论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对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解释。在1897年,他发现电子的时候就暗示了束缚在原子中的电子,可能提供了元素周期律,换句话说,元素的周期性可能是由元素的原子中的电子决定的。他的这个预见性的想法,现在已被证实了是何等的正确!

他在设想原子模型的时候,受到了迈耶尔关于磁悬浮体实验的启发,迈耶尔将一些磁针插在木塞里,然后将它们放在一碗水中,这些磁针在碗上方中央一块磁铁所形成的中心磁场的作用下,会形成整齐的稳定排列。汤姆逊把这个实验与电子在原子正电球内的排列联系起来。

于是,他着重考虑了漂浮在正电球中的电子数目和它们的排列顺序。为了维持原子的稳定性,他设想电子可能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经过一定的计算后,他认为当电子数少于4个,至少两个时,这些电子有规则地排列在与中心保持等距离的位置上;然而,当它们的数目超过4个时,它们就要分布在一些同心圆环或同心球壳上,这些环或壳上的电子数呈周期性排列,电子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J·J·汤姆逊的这个模型有一点像西方人吃的那种夹了葡萄干的面包,又像是一只红瓤黑子的西瓜,所以历史上被人们称之为“葡萄干面包”模型或西瓜模型。这个模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保持了原子的稳定性并解释了元素的周期性。这个模型在当时众多的关于原子的描述中是最科学、最成功的模型,而且长时间地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它在解释光谱现象和放射性时遇到了很大困难。

就在汤姆逊构思“葡萄干面包”模型的时候,在地球另一侧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长冈半太郎提出了另一种原子模型。

他认为原子是由许多电子围绕一个带正电的重核旋转的体系,就像土星和它的圆环一样。由于这些电子在各自的圆环上振动而发光,在不同圆环上的电子会产生不同的振动方式,具有各自不同的固定振动频率,所以就形成了分立的线光谱。但这样必须假设每个原子都要有许多电子绕核旋转,这就无法对元素的周期性给予解释。他还根据天文学上关于土星环运动稳定性的研究,得出了他的模型中环的运动方程。但他所提出的模型,远不如“葡萄干面包”模型影响大。

在以上所谈到的众多的原子模型中,我们看到了每种模型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但每种模型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它们中还没有一种模型能解释所有的原子所表现出的性质。所以,人们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寻找那个合理而又科学的原子结构。英国物理学家厄内斯特·卢瑟福,一生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最后终于发现了确凿的理论根据,建立了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合理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与他的时代

卢瑟福的祖籍是苏格兰,祖上世代为农民兼手工业者,后来迁移到新西兰。厄内斯特·卢瑟福出生在与他终生结下不解之缘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成立并动工建筑的同一年,即1871年。勤劳、奋斗和实干的家庭,使他从小就懂得从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脑和手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是人生价值的真谛。

卢瑟福童年时生活在一个多子女的大家庭里,贤慧而有教养的母亲把教师之心和母爱倾注在对12个孩子的抚养上,她教育孩子们要兄弟姊妹友爱互助,让他们朗读书籍,相互倾听、启发和纠正。有时,她像教师那样把地图挂到墙上,向孩子们讲解国内外地理和时事新闻。她有一架钢琴,而且弹得很好,优雅的琴声,孩子们的歌声,使卢瑟福经常陶醉于家庭之爱和音乐的享受中。喜欢音乐和朗读后来成了卢瑟福的爱好。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他13岁时,他的两个弟弟在佩洛鲁斯海峡的一次翻船事故中被淹死,他的父亲在岸边寻找尸体长达几个月之久。从此,家中再也听不到母亲的琴声,母亲长期处于悲痛之中,卢瑟福因此受到很大的刺激,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努力,为家族争光,以分担父母的悲伤和家庭的负担。

卢瑟福在学生时代,以数学好著称。但是,把他首先引向科学研究领域的却是实验家毕克顿教授。毕克顿教授在为他写的1851年大英博览会奖学金证书中写道:“从一开始,他就对实验科学展示出不凡的素质,并且在研究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性和能力……”并进一步介绍卢瑟福的品德说:“就个人而言,卢瑟福先生有着如此敦厚的性情和那么愿意帮助其他同学克服他们的困难,也热爱所有曾经同他接触过的人。”

卢瑟福在坝特伯雷学习的4年中,曾多次获得奖励,同时获得了几个学位,并参加了一些学术组织,在各项活动中都表现出积极、主动热情的品格,并任过负责人。在学习期间,为了贴补费用,他曾在中学任过短期代课教师,也做过家庭教师。在大学一年级的年末,他寄住在女房东赖因齐·牛顿家里,她是一个有4个女儿的寡妇,后来卢瑟福与她的长女玛丽·牛顿相爱,并私定终身。卢瑟福是一个对父母、对师长、对朋友和爱人感情始终专注、忠诚的人,他一旦与玛丽·牛顿有了感情,便忠贞不渝,从未对别的女人产生这样的感情。1895年,大英博览会奖学金考试,卢瑟福终于被录取。为了科学上锦绣前程的生涯,他不得不与未婚妻告别,去到当时著名的科研中心——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做研究生。从此,卢瑟福正式走上了神圣的科学研究道路,就是在这条艰苦而又伟大的道路上,他以α射线为武器,成功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理论,写下了科学史上不朽的篇章。

X射线并不是核现象,但它却是导致核现象的起因,所以在我们了解α射线之前,我们的故事从X射线的发现讲起。

一提起X射线,我们马上会联想到医院里的X光室。在那里,医生可以为你透视肺部,看看肺里有没有病;手脚骨折了,医生也要叫你先拍一张X光片,看看骨头坏了没有,伤在何处,然后再进行治疗。X射线除了能诊断疾病之外,在工业、科学研究等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X射线在19世纪初还没有一个人认识它。

在19世纪末,许多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雷电研究时,发现了阴极射线这种物质,当时世界各国的各大实验室都在致力于研究这种射线。在这个世界范围内研究阴极射线的热潮中,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校长伦琴也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伦琴是位治学严谨、造诣很深的实验物理学家。1895年11月8日傍晚,伦琴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操作着阴极射线管,他先把阴极射线管用墨黑的厚纸包严,不让一丝光线进入,实验室里漆黑一片,他打开开关。突然,不超过1米远的小桌上有一块亚铂氰化钡做成的荧光屏上一闪一闪地发出光来,细心的伦琴没有忽略这一奇异的现象,他想把荧光屏移远一点继续试验,当他拿起荧光屏的时候,不由得毛骨悚然:一个完整的手骨的影子出现在荧光屏上,吓得他浑身冒出了冷汗。当时他还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究竟是在做实验还是中了邪魔,当他定神之后,手骨的影子也消失了。伦琴决定反复试验。于是他打开了灯,再仔细检查一下阴极射线管是否包裹好,当一切准备妥当,他又重复做了刚才的实验。啊!奇妙的光线又出现了,手骨影子又出现在荧光屏上,再一次试验成功,说明所发生的现象并非出于偶然,而是确确实实的实验事实。伦琴认识到这光线肯定不是阴极射线,因为阴极射线射程短,现在这射线能穿透过玻璃、黑纸、手,说不定是一种人类未认识的新射线。他越想越兴奋,越想要探索这新射线究竟是什么。

一连几天实验做下来,伦琴感到很累,他真想好好地休息休息,但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精神倍增,他又继续做起实验来了。他拿了好多东西,如木头、铁块、橡胶等一一放在阴极射线管和荧光屏之间,结果那种神奇的射线都把它们穿透了。后来他放上一块铅,又换了一块铂,终于挡住了这种射线。

伦琴的妻子一般不来实验室,但近一时期伦瑟好久没回家,为了弄清楚他究竟在干什么,她决定来探望他。一天夜里,她轻手轻脚地推开了实验室的大门,一看,自己的丈夫正伏在桌子上睡着了,她随手拿了件衣服给他披上,谁知这一披,惊醒了他,他马上站起来拉着妻子的手说:“来,给你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妻子的手放到一平台上,打开阴极射线管的电源开关,荧光屏上立即显示出一只手骨的图像,妻子惊奇万分,问:“是什么射线有那么大的魔力?”伦琴答道:“我也不知道,兴许是一种无名的射线吧!”这时妻子脱口说道:“还是个X!”伦琴听后,心头顿时一亮,连声说:“说得好,就叫它X射线吧!”从此这被伦琴发现的射线,就一直叫“X射线”,有时人们为了纪念它的发现者伦琴,也叫它“伦琴射线”。

X射线的发现轰动了整个世界,当时人们还仅仅把它当做一种游戏工具,后来医学家首先用它来帮助诊断病情,造福于全人类。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人们对X射线的研究,促使发现了天然放射线,揭开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奥秘,从而打破了物理学的旧观念,激起了人们探索新事物的热情。

伦琴发现了X射线,并广泛应用到医疗诊断上,这件事大大激励了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他是研究荧光和磷光的专家。他觉得X射线和荧光也许属于同一机理,都是从阴极对面的那一部分管壁发出的。于是,贝克勒尔想试试看,看看荧光物质发荧光的同时,会不会产生穿透力很强的X射线。

1896年2月的一天,贝克勒尔开始了他的实验。他取来一瓶荧光物质——黄绿色的硫酸双氧铀钾,这种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荧光,贝克勒尔想知道它们是否会同时发出X射线。

他仿照伦琴检验X射线的方法,把一张底片用黑纸包得严严实实,再把一匙荧光粉倒在纸包上,然后拿到阳光下去晒一会儿。贝克勒尔将荧光粉再倒回到瓶里去,然后拿着一张底片的黑纸包进了暗房,冲洗后发觉底片感光了,它的上面是那匙荧光粉的几何影子。贝克勒尔知道,太阳光和荧光都不能穿透黑纸使底片感光。现在底片已经感光了,这说明荧光粉经太阳照射后确实能发出X射线。为了验证这个结果,贝克勒尔准备再做一次实验。可是天公不作美,从2月26日开始,连续几天阴雨。他只好扫兴地把荧光粉和用黑纸包得严严的照相底片一起放进写字台的抽屉里,等待天晴。关抽屉时他顺手把一串钥匙压在黑纸包上,边上就放着那瓶荧光物质。

3月1日天气放晴,贝克勒尔准备着手进行新的实验。细心的他在实验前特地抽出两张底片检查一下,看看是否会漏光。抽查的结果使贝克勒尔大为震惊:两张底片都已曝光,其中一张上还有那把钥匙的影子!这是怎么回事?底片是用黑纸包好后放在抽屉里的,又是连续几天阴雨,根本照不到太阳,那瓶荧光物质也不射出荧光,为什么底片会感光呢?

经过仔细的分析,贝克勒尔猜想,可能硫酸双氧铀钾本身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也像X射线一样,能穿透黑纸使底片感光。在3月2日的科学院例会上,贝克勒尔激动地宣布了这个新发现,并声称原先他的推论是不合理的。其实,在日光照射后硫酸双氧铀钾射出的荧光中,并不含有X射线。贝克勒尔最初在阳光下做的实验,实际上也是放射性射线使底片感的光,只不过他误以为是X射线罢了。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流畅的笔触生动地将世界文学知识汇总成为100个小小节点,阅读中感悟文学,体悟经典。
  • 安徒生童话(中)

    安徒生童话(中)

    关于我所写的童话,我也想说几句我自己的心里话。首先从已经出版成集的《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说起,这是我的第一部童话作品集。这部童话作品集出版后,对于它的评价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到现在还很尊重这些声音,虽然不乏批评之声。我很珍惜他们对我所写童话作品的批评,我知道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 倾斜的天空

    倾斜的天空

    一个人没有妈妈可不可能?不可能,除非这个妈妈不要你。一个人没有爸爸可不可能?不可能,除非这个爸爸不要你。一个人过年可不可能?不可能,除非这个日子能从日历中撕掉。可是,如果妈妈不要你,爸爸不要你,地球也不能因为你的原因把这一天跳过去不算,你将如何度过这一天?我已决定做我想做的任何事,从这个春节开始……
  • 残狼灰满

    残狼灰满

    人们大概只知道动物的天性无非是强者为王、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和异类相残等等,却不大知道动物世界里也有智慧和情感,也有“伦理关系 ”和“道德情操”。这并不是小说家的杜撰。请看这本《残狼灰满》,那只已经断了两条右腿的残狼,如何仍然主宰着一群健狼;那只被猎人发现了老窝的公狐,如何保护自己的家族;那只由红奶羊奶大的狼崽,如何与同类反目;那只为保护后代安全的老狼,如何与金雕在蓝天拼搏…… 《残狼灰满》所收作品中有多篇获得全国奖。
  •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热门推荐
  • 话痨王爷爱芷柔肠

    话痨王爷爱芷柔肠

    与他的相遇本就是一场意外,但却陷入情网无可自拔,等到心伤之时独自离去之,才发现早己刻骨铭心……但当一切重来,又有怎样的结局……是重蹈覆辙,还是相守一生……
  • 穿越不当妃:皇帝缠上了厨娘

    穿越不当妃:皇帝缠上了厨娘

    这年头,穿越是时尚,她这个打小就爹娘不爱的胖妞终于也时尚了一把,可是她除了会吃就只会做,穿越必备二十一技一样都不会,她要怎么样在这古代混得风声水起啊?这个男人是皇帝咩?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就先吊住他的胃口,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偏这个小正太还真等着被她抓,说是身心实贱会更能体会真理……
  • 弃的故事

    弃的故事

    本书是台湾小说家骆以军1995年自费出版的同名诗集修订版。在前半部分中,作者以“弃”这个意象为核心,将大量富含想象力的故事凝缩为幽微曲折的抒情诗,虚幻意象与真实情节重叠跳跃,描绘末世时空、荒凉情境、宿命悲愁及人我疏离之感,提出其惊世骇俗的“遗弃美学”,反向试探存在的意义和爱的可能。而在本书的后半部分,“爱”仍旧是贯穿其中的主题;然而,跨过二十余年,作者已是“疲惫但或更宽容些,朝暮年余生蹒跚前行,无有奇想”的中年大叔,笔下文字更显温情洞彻。年轻时的虚无惶惶一一沉淀,重返遗弃之前,世界那该有的尊严和美丽形貌。
  • 一往情深几许时

    一往情深几许时

    宋兮兮:“一觉醒来,穿越就算了,卧槽,这男人还捆着我!塞“抹布”闹洞房?“唔…唔…房开唔,糊蛋”某男瞥了一眼(满头黑线的丢开布)(这里是小白一只,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欢迎指导,不喜勿喷)甜文1v1墨深没有胆子敢多娶,因为自己家祖宗要供着,自己娶的老婆,当然要放在心尖尖上。
  • 词解人生:成语中的生命智慧

    词解人生:成语中的生命智慧

    寥寥数言浓缩千年世事沧桑,短短百字演绎历史精彩瞬间,拈提古今开启过往经典之门,古为今用照亮人生智慧视野。成语,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本书精选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成语典故,对其进行全新的智慧解读,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在历史与当下间探寻智慧足音,为在繁忙生活中仍渴望提升自我修养的当代人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迪。
  •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时文选粹)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时文选粹)

    浪漫,好美妙的一个词语。在我们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年时,想当然地将浪漫理解为男女间相互吸引、相互愉悦的纯洁情感。而只有当我们逐渐长大后,才明白浪漫不止于男女之情,其实它更是一种宽广、博大的人生情怀。
  • 古美山迷案

    古美山迷案

    堂兄堂弟,都是古美村的能人好汉,却为了一块山地,争出一场情仇恩怨的来龙去脉,揭开了一桩隐藏了六年之久的命案,演译出一段凶险诡诈的人间悲剧……今天是莫绍奎最高兴的日子,因为洽谈了近两个月的合作项目——古美山锑矿冶炼厂终于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说起来,这纯属一种巧合,两个月前,古美山的矿老板莫绍奎无意间听一位来拉矿石的驾驶员说,省城一家大公司的老板,很看好锑材的行情,准备投资到矿上,与矿主联合办一家锑矿冶炼厂。对于这个商业信息,莫绍奎当然不肯错过。
  • 帝姬风华鉴

    帝姬风华鉴

    真·“简”介当假帝姬遇上真皇子,是何时风华绝代的惊鸿一瞥,造就今生的缘?“海棠,这根红线,你剪不断。”正剧版:《越史·景帝册》载:景帝四年九月,帝迎先皇后幼女回宫,册含光帝姬,擢一品,入越宫玉碟。一道诏书,揭开大越帝宫黑白水墨画卷。她踏入大越这道不可窥测的深渊,一脚,是接过帝旨亲封的无双华贵,名冠八方,权极一国,再一脚,是走近名动天下的天子近臣,金冠博带,潋滟风光。她一路游江湖,挑朝堂,覆名剑,再将蛊毒灌入咽喉,含笑脱身。是在月老庙前祈求红线缠缘,将另一端系在他手腕的旖旎,还是在乾坤盘上将刀刃刺入他的胸膛,退的决绝而明艳?而六合之间,唯他眉眼坚定,一袭白衣从未蒙尘。有青鸟裁裾,赴清都一宴,海棠惊春,容色华姣。天下之宴,我只愿赴你一人之怀。恶搞版:半夜跑出去放了个火,回来偷听了一场调情戏,似乎一不小心,就被卷入了权力的漩涡?好,我逃。前有美人投怀送抱,后有纨绔热情奉刀——接不接?越海棠:我怕过谁?一掌惊风云,震碎霸王轿。越海棠:这霸王我来当。大约是她端着帝姬的名头,干着霸王的事,还不忘操着天下的心。和越:这心我来操。总之——有甜有虐,结局he。
  • 最佳影后攻略

    最佳影后攻略

    一觉醒来,苏越发现世界变了,糟糕的是她正被公司封杀雪藏,郁闷的是原主居然女扮男装混进了网络主播行列……偶像: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被追求、被崇拜的对象。系统:百万信仰力完美get√!苏越:来百本演绎技能书!【系统拿来流,自带避雷针,杜绝人参攻击撕逼扒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