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400000031

第31章 飞天梦想(1)

人类月球探险记

每当晴朗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问:月亮上面是什么样子?那里有生命吗?人能飞到月宫去吗?……千百年来,无人能亲自到月宫去旅行,只能充满憧憬和幻想,由此产生许多传说和神话。

多少科学家、探险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知疲倦地在寻找通往月球的现实途径。这个愿望终于在1969年7月20日变成现实,这一天,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首创纪录,乘阿波罗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

奔向月球的道路

登月,首先想到直接着陆法。那是把宇宙飞船直接射上月球而直接着陆。这对单程旅行来说也许是个好办法,但宇航员要回到地球上来,这就要有巨大的机械装置使飞船从月球上往回发射。把这类装置送上月球行得通吗?它能在月球上把飞船发射回来吗?这样做的困难太大,科学家们放弃了这个想法。在众多的方案中,最后拟定了“阿波罗”计划。

该计划技术上复杂,但总的设想很简单:3名宇航员在一艘由3个可分离的部分组成的飞船中飞行。三部分是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宇航员们将在指令舱中飞行,服务舱用于装载燃料和火箭发动机;登月舱用于在月球上着陆,它包括一套单独的火箭系统,以使登月舱从月球上升空,取代发射机械装置。

着陆过程是这样的:当飞船接近月球时,它进入轨道——停泊轨道。这时,一名宇航员留在飞船中继续绕月飞行,另两人进入登月舱,把它与主体拆开,平稳地降落到月球上。当它准备离开月球时,就点燃一支火箭,于是登月舱靠反冲力升空,并在停泊轨道上指定的会合地点与飞船主体会合衔接,登月舱内的两人爬回指令舱,与那位孤独的伙伴相会。

为便于返回地球,减轻飞船重量,在太空中丢掉登月舱。在接近地球大气层时,点燃一支反推火箭,降低飞船速度,再丢掉服务舱,只乘坐指令舱回到地球上来。

这就是美国国家航天局拟定的“阿波罗”计划,美国总统于1961年5月25日正式批准,决定在1970年前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

这是项十分困难的工作,因科学家无法直接在空间做实验。据计算,它要像火车头那么大,设计时必须思考:“它在空间将表现得怎么样?”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

科学家们将一些模型放在模拟器中进行试验,模拟装置叫“气枪”。让一个模型以每小时约3200千米的高速穿过气枪的管子,同时管子的另一端有一股高温的气流冲过模型,以模拟飞船重返地球大气层时所承受的压力等可能发生的危急情况,取得足够数据后开始制造飞船。

成千上万个不同的零件,将由几百个不同的工厂制造,由有专长的工程技术人员组装。

据计算,发射“阿波罗”飞船,要造一枚有足球场那么长、推力十分大的火箭,称“土星”五号,同样是十分困难的。它最大直径10米,高约85米,总推力3400多吨,制造它,也要大量的试验。如科学家们设计好一支火箭后,要把它竖直在高大专用的支架上,用机械装置振动支架,产生强大的空气压,以模拟火箭升空时所受的压力。

此外,科学家还要研制千百种科学仪器,装置在飞船、火箭、指挥中心和跟踪站上。有些产品无法找到现成材料,科学家们要开始试验并制造新材料,等等。为此,美国航天局雇用了约420000人,来自两千多个企业和150余所大学,耗资250亿美元。

挑选和培训宇航员

在人登月之前,必须有更多的月面了解和相关的太空知识。如月面是否结实?能承受住登月舱的重量吗?人在太空能活多久?人能适应登月旅行并安全返回吗?失重条件下能走动和工作吗?能完成计划中的那些复杂项目吗?这些疑问只有在宇航员试飞中寻找答案。而太空试飞,必须先选拔和培训宇航员。

宇航员的身体健康状况是极其重要的。宇航局挑选了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人,每个人都受到了医生的严格检查。

学几门学科知识,如研究星星和月亮;研究地质学——石头的科学,以寻找月球上的石头;帮科学家了解月球的年龄;还有野外实习,地质学家向他们展示可能存在于月球上的石头等。

他们学太空飞行的理论,如飞船的发射、实际飞行和着陆的理论;还学习有关的飞船和火箭的工艺知识,访问飞船、火箭的设计者和制造者,研究每个部件及复杂仪器的工作情况,和地面控制系统的各个细节。

每个宇航员都要进行有规律的飞行、降落等训练。有时,在一些假想的模拟器中进行“月面飞行”和“月面行走”训练等。失重的适应性训练是必要的,地球的引力,使物体产生了重量。在地面上,人的体重最大,而在太空,人的体重微乎其微,甚至完全消失。失重状态下,人的四肢似乎不是长在自己身上的,无法自由支配,只能漂移。在飞船里,物品必须固定住,否则四处漂动。人从杯子里喝不到水,必须用塑料管把水吸到嘴里。失重的训练是通过起重机把他们吊起来,使他们似乎有了失重的感觉,觉得腿不那么听使唤了,帮他们对月面的困难环境获得一些经验。在其他模拟器中,他们还学习怎样飞离月球,与指令舱定点会合衔接。

当飞船返回地球时可能落入错误的地点,这时人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胁,那么在获救之前,宇航员必须要设法生存。专门的训练是将他们带到偏僻的沙漠、密林和大海等相当困难的环境生活几星期。在那里,他们学怎样做掩体,怎样用降落伞做衣服,怎样用蒸发法获饮水,怎样打猎、屠宰和烹调等。

每天还有必要的体能训练和体力检查,许多检查项目是令人不舒服的。如在一个狭窄的桌上快速地跳上跳下;要站在一盆接近冰点的水里量血压;要用一种不自然、不舒服的姿势躺在特别的桌子上来观测心脏的反应;要蒙上眼睛,坐在一张快速旋转的震动椅上,用操纵杆使椅子保持平稳;要在一个闷热的小房间里烤上两小时;要在一个黑暗的隔音室里独自呆上几个钟头;等等。

训练全面而艰苦,每人在首次飞行前必经这严格的18个月的磨练。

登月旅行的预备飞行

从1961~1969年间,美国宇航员为登月探险进行了22次试验性飞行。

小型的“水星”号飞船约3米长,只带一人。约翰·格伦乘它绕地飞行3圈,在最后一层轨道飞行时,自动控制系统失灵,他用手操纵飞船,平安地返回地球。这表明了宇航员要有娴熟的技术控制水平和灵活机敏的反映能力,以应付意外的变化。戈登·库柏在最后一次“水星”号飞行中,绕地22圈,完成了一些太空项目试验。在睡一觉后,又检查了人在太空的视力情况,他清楚地看到了地球上的闪光信号源,并在地图上精确地标出了它的位置。

“水星”号的试飞表明:人可在太空中生存很多小时,太空环境对人的健康和精神没有损害。若自动控制系统失灵,宇宙飞船可由人来操纵。这些成果是鼓舞人心的。

“双子星座”号是比“水星”号大两倍,可载二人,并试验和实践阿波罗计划中的各种技术的飞船。由于到达月球的“阿波罗”飞船要能改变轨道,所以,1965年,“双子星座”号第一次试飞,两名宇航员绕地一周后,爬上了更高的轨道。第二次试飞,宇航员爱德华·怀特作了约20分钟的空间行走。那是用一根长绳把自己拴在飞船上在空间飘荡,他感到趣味无穷,同伴不得不唤他回去。这表明人不但可离开飞船,还能完全返回飞船。

下次试飞回答了另一重要问题:人在空间能生存多久?两名宇航员作了为期8天的飞行。4个月后,另两名宇航员干得更出色,在太空中生活了近两星期。而科学家们预计,月球之行大约需一星期。

此后,“双子星座”号实现了定点会合。继而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试图完成飞船与火箭的太空衔接,遗憾的是没有完全成功,而能逃脱这场灾难就算够幸运的了。原来,飞船与火箭绕地球走6圈后,飞船的电子系统突然失灵,与火箭拴在一块儿,并猛烈地旋转着。他俩拼命地挣脱,总算分开了,否则就会丧生,于是他们赶紧返回地球。这项工作由约翰·扬和迈克尔·科林斯的飞行完成了,他俩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困难的衔接工作,还从容地离开飞船,对火箭进行了一番检查,并首次收集一些“太空灰尘”后返回飞船。最后,奥尔德林在试飞中离开飞船长达5个半小时,发现失重状态没有给他造成什么严重的问题,表明了人可在月球上工作。

“双子星座”号试飞的结果实践了所有登月航行的复杂技术,回答了科学家和医生们感到烦恼的许多问题。

“阿波罗”飞船试飞实验开始了。1967年1月27日下午,3名宇航员身着航天装,躺着绑在“阿波罗”一号飞船的靠椅上,格伦在左,怀特在中、查菲在右。飞船在“土星一号B”火箭顶端,加在一起高达68.32米,周围是94.55米的工作塔,这是最后一次逼真的排演。座舱里注满了纯氧,但由于火箭没装燃料,大家不认为是一次危险的试验,有点满不在乎。舱门关上了,密封了。“10分钟准备,5分钟准备……”,突然,最后倒数可怕地中断了。原来在注满纯氧的座舱里,一星电火花,使整个座舱里充满了火焰和浓烟。从里面和外面都没有办法迅速打开舱门,3名宇航员全部被烧死在里面。

发射台惨案发生后,牺牲的勇士形象时常萦绕在飞船设计者们的脑际。他们记忆最深的是格伦的话:“要是我们死亡,我们要大家把它当作寻常事。我们做的是一种冒险事业,我们希望,万一我们发生意外,不要耽误计划的进行。征服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

好事多磨。人们只把这“万一发生”的意外看作是登月付出的代价。他们用近一年的时间对飞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改进,增加了迅速打开舱门等许多安全弹射设备。1968年10月,推迟近两年的试飞又开始了,3名宇航员在太空中度过了10天,绕地飞行163圈,没出现什么问题。两个月后,另3名宇航员乘“阿波罗”8号作了首次绕月飞行。他们成功地绕月飞行10圈,然后返回地球。“阿波罗”9号试飞,宇航员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练习了定点会合和衔接技术。而“阿波罗”10号的最后一次试飞,宇航员们又在月球轨道上练习了定点会合和衔接技术。当“阿波罗”绕月飞行时,宇航员们试验了着陆系统登月舱。他们把它从飞船上解下来,其中约翰·扬留在指令舱中,塞尔南和斯塔福到登月舱内,降到离月面15千米的地方,然后又爬回来,与飞船重新会合对接。

在这段期间,无人探测器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月面的资料,科学家们据此拟定了最安全的着陆点——靠近静海附近。人们已有充分的信心,开始登月探险。

与月球零距离接触现在,谁都想知道哪3位宇航员成为这次伟大探险的英雄。虽然52名受训者中大多数渴望成为登月第一批人,但幸运的是,航天局选定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并任命阿姆斯特朗为指令长。这三个人的年龄都差不多,38或39岁,都是资历很深的飞机驾驶员,6、7年的宇航员,都乘“双子星座”号飞船做过太空试飞。另外,航天局还选定两名预备队员,以免3人中谁在航行前病倒了,就去替代他。

飞船长约25米,重45吨,指令舱在上部,服务舱在中间,登月舱在底部,装在“土星”号火箭上。这是个三极火箭,长约85米,重约2700吨,有200万个工作零件,一个火箭自动导航系统和11个功率强大的发动机。航员们坐在指令舱内,舱内有三把靠椅,控制飞船的各种仪器都在靠椅上方,以便他们躺下时也能操作飞船,是最安全的位置。大部分航程身着松软舒适的“飞行工作服”,只是在发射、会合、衔接、登月着陆和重返地球大气层时,或进行复杂和危险的工作时,才必须穿上太空服。

航程中的食物都是经干燥和凝固的,储在墙上的食橱里,吃的时候,把干粮放在塑料袋中,加水搅在一起。也许这些食物吃起来不可口,却能使宇航员身体健康。

服务舱为登月旅行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务项目。登月舱分两节,上节为供两名宇航员用的航员舱,下节为着陆机械装置,从月球升空时,作发射台,然后丢弃在月球上。

登月航行的日期为1969年7月16日。那天早上9点半钟,3位宇航员躺在靠椅上待命起飞。从指挥中心传来了平板单调的声音:“10—9—8—7—6—5—4—3—2—1,升空!”

随着一声轰鸣,月球飞船开始上升,这声音比雷声还大,几乎震聋了人们的耳朵,连建筑物都跟着颤动起来。千百万个为了这一刻而等了一夜的人们高兴地喊到:“上去了,上去了,万事如意!一路平安!”

飞船在升空,喷射出黄烟和蒸气云。开始时他们感到很不舒服,两分钟后,舱内压力下降,他们感到轻松些了。随速度增加,火箭冲出地球大气层,把飞船带到绕地轨道。阿姆斯特朗用无线电话机向指挥中心汇报:“一切正常!”

这时,他们借助星星来确定奔月之路是否正确。这是一项非常复杂、要求精确的数学问题,稍有偏差,就可能永远到不了月球。由于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所以飞船不能正对着月球飞行。他们离月球50万千米,需3天才能到达那里。因此,宇航员必须使飞船对准月球3天后将到达的位置飞行,不能有半点马虎。

宇航员们检查了所有仪器和电子系统,没发现任何漏洞。这时,指挥中心指示:“向月球前进!”最后一级火箭在绝对正确的时刻重新起动,飞船像箭一样从绕地轨道上“射”了出去,开始了奔向月球的3昼夜飞行。这段时间,宇航员们一直与指挥中心保持着联系。科林斯描述了从飞船上看到的景色:“地球看起来真是美极了,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很多国家,太美了!”一名指挥员回答说:“我们都有些嫉妒你们了。”他们之间也开些顽皮的玩笑,一次,科林斯喊道:“喂,指挥员,能不能把地球转一下,别让我们总看到水。”指挥员答道:

“那可办不到,只能请你们受点委屈,看看水啦,哈哈哈……”奥尔德林还谈到了他在飞船上干的“家务活”:“我刚才很忙,整个早晨都在烧饭和打扫卫生,还没干完呢!”听上去他似乎不太快活。

第三天下午,7月19日,宇航员们又穿上太空服,准备进入绕月轨道。千百万守在电视机旁的人们,对宇航员们泰然自若的风度称赞不已。巨大的危险就在前头,可他们毫无惧色。“阿波罗”一进入月球背面,和指挥中心的联系立刻中断。因月球绕地球旋转时,永远都以同一半球(正面)对着地球,另一半球(背面)永远背着地球。在地球的“视线之外”是无法通讯联系的。

同类推荐
  •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本书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昆虫记:昆虫的几何学(第8卷)

    昆虫记:昆虫的几何学(第8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八:昆虫的几何学在本卷中作者主要针对昆虫的筑巢习性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计算达到了何等符合几何学的精准度!此外,法布尔也研究了香树蚜虫、蜂蚜蝇、彩带圆网蛛、纳博讷狼蛛等昆虫的习性。
  • 快乐心灵的名人故事

    快乐心灵的名人故事

    本书从世界范围内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政治领袖、军事统帅、思想宗师、科学英杰、发明大家、文学泰斗、艺坛巨擘、名家名流,讲述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让青少年朋友在阅读中体验他们在政治活动中的宏韬伟略,战争环境下的雄风与智谋,哲学伦理中的深邃与博大,科学技术中的严谨与神奇,文学艺术中的激情与创造……期望青少年朋友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提高素质,树立远大的志向。
  • 真相藏在黑暗里:惊险刺激的50个侦探故事

    真相藏在黑暗里:惊险刺激的50个侦探故事

    1870年,英国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发表了侦探小说《艾德鲁·特鲁德案件》,在杂志上连载了六期。遗憾的是,作者尚未完成这部作品就搁笔长逝了,书中的疑案也成了千古悬案。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作家爱伦·坡发表了著名的《毛格街血案》,出色地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的密室杀人案件,也第—次出现了杜宾这—侦探形象。侦探小说,逐渐成为—个专门的领域,这里有最聪明的侦探,也有最隐晦的罪犯,这里只欢迎最出色的作家,也只给最聪明的读者带来乐趣。本书《真相藏在黑暗里》收录惊险刺激的侦探故事50个。
  • 兽王·恶魔之土

    兽王·恶魔之土

    倒霉的墨菲特因为被困在虫巢中,只能向兰虎立下誓言,以获得兰虎的救援。当他恢复健康后,为履行誓言而带着兰虎前往一颗充满恶魔的巨大星球,寻找传说中的生生之土。生生之土又名恶魔之土,诅咒之土。这种土壤一小点就蕴含着大量纯粹的土系能量,是炼制守护碑的绝佳材料,因此兰虎毫不犹豫地与墨菲特一起穿越空间,来到了这个主人是恶魔的星球……这颗星球到处是火焰、高温和熔浆,这里的生物大多性格凶悍,战争对它们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随时发生。穿越空间来到这里的兰虎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伪装成恶魔,加入了一个恶魔首领的军队……
热门推荐
  • 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本书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俞世伟教授的《大学论》系列丛书之一。为此套丛书的撰写,我们和众多专家学者一起合作研讨,在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智慧,在实践反思中提升思想。最后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之后,决定把原生态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思考之后形成的理性认识整合汇聚成著作出版。
  • 像雪一样温暖

    像雪一样温暖

    本书包含著名作家王大进的短篇小说作品十二篇。其或以从容的笔墨揭示各种社会矛盾,或以冷酷讽刺的笔调呈现人性的阴暗与扭曲……世俗男女在一幕幕凛冽的人间短剧中出演了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人性弱点无时不在精确透视之下,人际关系被一次次地冷冷剖析,耐人寻味。通过此书,可充分地窥探作家的内心世界。
  • 如果·爱

    如果·爱

    小娆这样一个女孩子,也许就是我们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那一个。纯净美好的容颜下,隐藏着一颗沟壑纵横的心。物质时代巨大的挤压与欺凌,令小娆们备尝艰辛,同时也如鱼得水。这是小娆们的时代。一些坚固的东西崩毁了,这废墟上,却盛开出令人惊艳的花朵。她们在生命的春天信马由缰,在城市的幽暗处,把锦绣年华挥霍,夜夜笙歌。或许,这不是小娆们的错。至少,不全是。
  • 我的熊猫城主

    我的熊猫城主

    云喜喜一脚踏空发现神秘宝藏,穷了这么多年,一下子变身富婆好不习惯!谁知宝贝还没捂热就被抓了!被抓竟然不是为了劫财,竟是为了履行婚约!抓她来到墨城的城主墨白总是穿一身黑白装,像只大熊猫!一天到晚冷冰冰,但是居然戳中了兔爷的萌点!喜当爹的墨白带着喜喜和兔爷进皇宫、闯江湖,不解风情的熊猫城主能否成功俘获未婚妻芳心?
  • 美漫之灵魂主宰

    美漫之灵魂主宰

    一名对平凡生活失望透顶,麻木活着的普通人,被轮回者战斗波及死亡,重生在漫威世界宇宙,茫然的王羽发现自己竟然可以穿梭于不同位面世界。从此王羽走在变态,不,是变强的道路上一去不返......PS:想去的世界有:超能英雄、成龙历险记、邪恶力量、守望者、超体、超人钢铁之躯、闪电侠第一季、星球大战、强殖装甲凯普、生化危机、七龙珠、特种部队之眼镜蛇的崛起、铁血战士、星河舰队、极乐空间、地下城与勇士、红色警戒、辐射3......等等还有许多不同的世界。书友群:419128099
  • 18岁走来的我们

    18岁走来的我们

    我们曾用11年的时间去追寻所谓的爱情,到最后才发现真正的爱情却近在咫尺……
  • 法师真解

    法师真解

    “所谓禁咒,只不过是伤害高点的技能。”“所谓血脉,只不过是不同生物的模板。”“所谓神灵,只不过是属性强大的BOSS。”“所谓法神,不过是众多高伤害技能堆积起来的人罢了。”……骨灰级玩家莫林带着数据芯片穿越异界,从一小小的法师学徒开始,解析法术,掌控禁咒,转化神灵模板,走上灭神屠魔,纵横异界的法神之路。(读者群:586751215)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与彬齐眉

    与彬齐眉

    凤冠霞帔在身上,十里红妆人未还,而今再见爹娘时,物是人非新郎换,若得两情长久时,朝朝暮暮把家还。主人公柳眉儿穿越到了古代,被人阴谋算计被换了身份代替入宫,从此展开了一段风浪滔天的一生,朝中波澜壮阔的权谋争斗,宫中隐忍蛰伏的算计,还有宫外亲人爱人的翘首以盼,这一切不成功便成仁的道路,让她只能最后走上那一个最高峰。
  • 从男尊到女尊

    从男尊到女尊

    苏云隐一觉醒来,就碰到一妖孽,还一脸娇羞的抛了个媚眼。苏云隐嘴角抽了抽,一定是她醒来的方式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