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400000033

第33章 飞天梦想(3)

飞船需要再进行一次关键性的火箭点火。洛弗尔上校镇定自若,甚至在回到控制舱前他还设法睡了两个小时。18日早晨5点31分,在火箭点火改变航线之前,他向休斯敦幽默地说:“我希望你们在后方督战的家伙走对这步棋。”其实,洛弗尔上校的担心是多余了。在第三次火箭点火时,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技术专家已经搞出了一套复杂的操纵方法,以帮助“阿波罗13号”19日返回地球大气层。飞行模拟器里的“阿波罗14号”宇航员们已对这套方法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检查。

洛弗尔上校进行最后一枚23秒火箭点火后,出了故障的飞船终于被推入了重返大气层的正确位置。这时已是19日下午1点53分,遇到破坏的服务舱载有氧气箱和其他供应装置,现在它被弹弃了,露出了防热罩,这是用来保护飞船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免遭烧毁的。宇航员们这时才首次看到破坏的程度。洛弗尔上校向休斯敦控制中心报告说:“整个一侧都没有了,从底部到发动机差不多全没有了。”地球上的观众从电视里看到“阿波罗13号”被炸致残的情景,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

下午5点44分,救生登月舱也被弹弃了。洛弗尔上校最后一个离开登月舱进入指令舱。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后,指令舱闯入地球的大气层。突然,控制中心又有几分钟与它失去了联系。

不过不要紧,“阿波罗13号”正平平安安地朝地球方向飞来。下午7点07分,指令舱顺利地溅落在太平洋温暖的水域里,距离等待它的救援船“硫磺”号还不到6公里。

尽管经历了四天的磨难,遭受了将被弃于太空的威胁,洛弗尔上校最后在向控制中心报告时仍说:“我们情况良好。”

“阿波罗13号”虽然失败了,但它的返航成功说明人在太空中并不是无能为力的,靠着勇敢和智慧,人类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这也使人们明白,13这个预示不吉利的数字,在人类的勇气和智慧面前,也是无能为力的。

通往火星的艰难历程

在“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20周年纪念大会上,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曾信心十足地宣布了美国远征火星的“三部曲”:第一步,在20世纪90年代建成“自由”号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第二步,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建成可供人居留的月球基地;第三步,于2011年开始,从月球基地出发对火星进行载人飞行,并在2016年~2020年期间登上这颗红色的星球。

九大行星之中,人们选择火星作为第一个访问对象是很自然的。因为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而且与地球最为相似,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火星上有生命的迹象,但它具有足够的阳光,有冰水,有大气,显然是太阳系中环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天体。

科学家们花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在调查这颗红色星球的秘密,而且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仍在不断升级。在近20年时间里,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欧洲的所有空间机构都在不懈地努力着,竞争着,希望自己成为第一个登上火星的国家。

近20多年来,各国科学家在对火星的探测研究方面还加快了节奏。

1976年,美国“海盗号”探测器在火星一面软着陆成功,深入探测行星的时代从此开始了。

7月20日,“海盗1号”降落在地势起伏、散缀有各种大小岩石的克星里舍盆地的西坡。“海盗2号”着陆地点靠近北极极冠的边缘,距离1号约4000英里。

计划中的“海盗号”探测器,主要目的在于探索火星表面是否存在生命,因此在着陆器内装有一系列探索生命的仪器。首先是两台电视摄像机能以立体、彩色、黑色、红外方式高、低分辨率成像,用来观察宏观的生命形式或生物的运动现象。

着陆器内装有质谱仪,直接从空气中取样,可以进行灵敏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火星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氧气只占0.3%~0.4%。着陆器内还有三个生物实验室,能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分析土壤。7月28日,着陆器采样臂从火星表面采集了第一批土壤样品,随即送入生物学仪器,进行3个实验,观察火星土壤里有无微生物或者有机物质的原始生命形式。

结果是令人失望的,第一次样品中没有任何有机分子的迹象。当然,这种不存在,并不排斥火星有生命的可能性,但却增加了分析的困难。这至少使得那些鼓噪目睹过“火星人”的机构有成为江湖术士的可能,陷入了颇为尴尬的处境。

为了扩大探测地域,美国宇航局最近制定了一个名为“紫鸟”的火星探测计划。所谓“紫鸟计划”,就是把4辆无人驾驶的宇宙车送上火星表面。这种宇宙车和“海盗”号登陆器所不同的只是安装了履带式车轮,外形像个活动的大型办公室,内部装有核动力电池,车速为每天3~4公里。在一个火星年(约相当两个地球年)内,驱车数千里,它所能涉及的范围要比“海盗”号增加几万倍。

执行这一计划的科学家们满怀信心地说:通过“紫鸟”计划,火星将像月球那样,赤裸裸地向地球人暴露自己的秘密。他们相信,在火星上,很可能找到地球型或与之相仿的低等生物,或者与地球上完全不同的“火星型”的低等生物。如果幸运的话,说不定还能找到高等生物的遗物或遗迹。

美国的“火星观察者”是这一计划的先锋。这颗价值9.8亿美元的宇宙飞船以每圈118分钟的速度开始对这一星球进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详细的、时间长达2~6年的测绘工作。

水对于了解火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只要有水就意味着可能存在过生命形式。

美国“火星观察者”号小组的宇宙地质学家迈克尔·卡尔说:“我们发现了许多水蚀的现象。”在火星具有30亿年历史的南半球曾拍下一些分岔河的照片,它们与地球上干涸的河床十分相似。卡尔说:“几乎可以肯定当这些河道形成时,火星上的气候要更为温暖,大气层也稠密得多。”一些科学家推测,在火星上甚至可能曾经有过海洋。

除了那些较小的分岔河道外,还有一些迹象表明,在火星的许多地区曾发生过洪水肆虐的情况。卡尔说,这些猛兽般的洪水似乎是在两三个星期的时间里就冲出了宽达90英里的巨大河谷。

这些大洪水在火星的历史上似乎时有发生,其原因不明。但卡尔推测,这些水可能一直由于巨大的压力而被禁锢在冰冻的地壳下面,一旦出现裂纹或遭受巨大陨石的撞击,这些水就会在高压下喷涌而出。

如果火星上曾经有过流水,那么它们现在在哪儿呢?一些科学家估计,水很可能被刮离了星球,但多数科学家却和卡尔一样认为它们还在星球上,被禁锢在地表的冰层下或粘土层中。

“观察者”号及其后继飞行的一项任务就是找到水,以重现火星的历史真面目。

尽管人们可能梦想过有朝一日去访问火星甚至在火星上居住,但就地球的标准来看,那里却是一个人类的禁区。在夏季,赤道地区中午的温度倒是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华氏68度,可是由于火星二氧化碳大气层非常稀薄,一到夜间,温度就会急骤下降200多度。在火星的两极,冬季的平均温度为华氏零下220度左右。研究人员们希望,通过“火星观察者”号及以后的飞行计划,他们能够对火星的恶劣气候有进一步的了解,甚至或许还可掌握预测其天气的方法。

登上火星比登上月球还难吗?当然,而且不是难一点儿,是困难得多。月球离我们平均不过38万公里,火星同我们的平均距离却有228亿公里之遥,离我们最近时也有5500万到1亿多公里。火星上的重力几乎是月球上重力的3倍,从火星上起飞的航天器必须要比月球上起飞的航天器的功率大得多。飞往火星的载人飞船得有几百、上千吨重,飞行一次将持续1.5~3年,为此必须给飞船机组人员储备比考察月球多得多的食品、空气、水等。为了把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送往太空,需要利用航天飞机先把在地面上预制好的零部件分成好多批送到空间站上,在那里组装成飞船后再启动火箭把它送往火星或月球。

这还仅仅是诸多困难中的一小部分。至于要在火星建立基地,建造人工“生物圈”,开展火星旅行业务,改造火星的大气、土壤和气候,直到实现火星移民,使人类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另一个星球上,那恐怕就需要经过几代人乃至几个世纪的努力才能办到。

据估计,光是为了完成布什总统提出来的进军火星的三项任务,大约就需要耗资5000亿美元,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但是,如果世界继续沿着和平、发展的轨道前进,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那么,人类向火星进军的步伐就一定要快得多,前景也一定会变得更加乐观。

大气层探险

地球的周围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裹着,通常将这层空气叫大气层。由于大气层中发生着种种壮观有趣的自然现象,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浓厚的兴趣。为了探索大气层里的奥秘,不知涌现出多少勇敢的探险家,试图登上蓝天,揭开大气层内部的层层面纱,留下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惊险曲折的真实故事。

欲与天公试比高古时候,人们面对着绚丽多彩的广阔天空,向往着飞往蓝天探索它的奥秘。在他们的想象中,天空只不过是一顶坚固的棚盖——天穹,宝石般闪闪发光的天体就镶在上面。天上有无数层的宫殿,宫殿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神仙和玉皇大帝,由此引出许多神话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在中国,早已流传百世的“嫦娥奔月”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神话故事,便是人们对于天界的理解和“飞上天宫”幻想的寄托。古希腊人在神话时期,也有让天支托在擎天神的肩上的传说,他们也并不觉得滑稽,因为他们毫不在乎地认为,天空比山高不了几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天的高度就是大气层的高度。通常说来,大气层大约有2000~3000千米高,也就是说天有2000~3000千米高。大气层之外就是黑洞洞的宇宙深处了。又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整个大气层的质量的9/10都集中在16千米以下的大气层里,而到了260千米以上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就只有地面大气密度的百亿分之一,超过500千米以上的高空,空气就极其稀薄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上的空气密度,也只有海平面空气密度的二点六分之一。因此,科学探险家们又根据各高度上大气的不同特征,将大气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最下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距地面高度在12千米范围内,集中着大气全部质量的3/4。这层空气有强烈的上下对流,雷、雨、风、电等自然现象均发生在这层里,其突出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第二层为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以上,顶端离地面约50千米高。在这层里的空气质量约占大气全部质量的1/4,空气只有水平方向的流动,没有雷、雨以及上升气流的干扰,是飞机飞行的好地方。平流层的下半部离地面约20~30千米处,有一个臭氧层,它的存在,恰似在大气中张起一张网形的巨大网筛,它筛掉了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灼伤而死亡。

从平流层往上到约85千米的地方,称为中间层,这层空气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密度已大大降低了。从85千米往上,温度又回升了,至120千米以内,上升较缓慢,超过120千米以后,温度迅速增加,在距地面400千米的高空,温度竟达3000~4000摄氏度,所以称之为热层。热层以上就是大气的外层了,上限约3000千米,为地球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非常稀薄的高速气体分子拼命摆脱地球的束缚,逃逸到宇宙太空中去,所以又称之为“散逸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中的空气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三千分之一左右,热层以上的外层空间是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行器航行的地方。

根据围绕地球的这层大气在不同高度上的种种特征,现代意义上所说的大气层的含义通常是指距地面100或120千米的高度之内的大气,而120千米以上的高空则视为外层空间了。

大气的变化造成了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所以很早以来,人们就想尽办法飞上天空,以其探索大气的奥秘,征服空间。人类在步入大气层范围之内的探索,走过了借助风筝、气球、飞机、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升空器具和高空飞行器的冒险性尝试的道路,给人们留下许多惊险曲折的难忘的故事。

昙花一现的风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是人们摆脱地球束缚、研究大气变化的最原始的办法。直到18世纪末期,人们所能接触到的高层大气,还从未超过高山的山顶。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科学研究中心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峰是瑞士的勃朗峰。科学探险家们就是克服一系列登山过程中的困难,登上这大约5千米高的高山山顶,来研究高层大气的自然状况及其变化的规律。18世纪中叶以后,一种代替登山技术的飞天工具的尝试性研究开展起来,而最原始的飞天工具莫过于风筝了。

风筝是一种重于空气的飞行工具,它是靠风的作用获得举力的。1749年,苏格兰天文学家威尔逊进行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他把气温计安放在风筝上,希望这样能测到高空大气的温度。这种尝度的成功激发了许多科学家不畏困难与危险,试图去寻找大气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的本质性的答案。3年后的1752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就进行了科学探险史上有名的,也是极其危险的探测雷电本质的实验。他把风筝放入雷雨之中,证明了闪电与摩擦所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幸运的是,他没有被风筝牵线传导过来的雷电而击伤。由此,风筝便走上了大气探测的舞台。

风筝的最大优点在于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借助于风力上升,不需要人工能源。只是它的致命弱点是,风力小的时候飞不起来,风力大的时候牵线易折断,常常妨碍交通;有时碰到电线还容易引起危险。风筝飞行的高度也有限,充其量不过2~3千米;载重量也小。这一系列的弱点极大地限制了风筝的发展与使用范围的扩大,除了19世纪高空大气探测初期表现为探测用风筝的黄金时代外,很快风筝便为其他的飞行工具所取代,成为昙花一现的历史陈列品。

席卷世界的气球热

气球是一种轻于空气的飞行工具,密封在球皮内的气体(热空气、氢气或氦气),因它比排开同样体积的空气轻,而获得上升的浮力。

同类推荐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n个哲理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n个哲理故事

    主宰成功命运的卓越智慧书,铸就杰出人生的优秀羊皮卷,N个故事讲述N个智慧,使你体会N个人生哲理。
  • 大芦荡

    大芦荡

    锅巴滩常有土匪出没无法耕种,“我”的父亲自风云庵的老和尚处租来庵田,苦耕为生。可老和尚为了修庙处处克扣,父亲劳作一年,到手的粮食仍然难以为继。而北方不断涌来的难民更带来消息:中国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我”家就连外婆最后的愿望——一口棺材,都被二鬼子抢走,大芦荡里怨声载道,民不聊生。风云变幻,父亲把“我”打发去扬州的和尚叔那里以求安身之处。然而兵荒马乱之中,和尚叔也收留不了“我”,但是靠着他的资助,“我”终于走进了学堂——一个孩子的命运随着大时代的风潮翻卷着,正如同大芦荡中的一枝芦苇……
  • 水孩子

    水孩子

    那个洁白的小姑娘从床上惊跳起来。她一看到汤姆那样子,便像孔雀一样尖声喊叫。一个胖胖的老保姆立刻从隔壁房间冲进来,她看见汤姆,便以为他是盗贼,是来杀人放火的。这时汤姆还躺在壁炉的垫圈上,被她冲过来一把抓住了短上衣。但是他并没有被逮住。汤姆曾经好多次被警察抓住,又从警察手里逃脱。如果这一回笨得落在一个老妇人手里,他以后怎么有脸去见他的老朋友?他来回使劲儿,从那位善良女士的胳膊下挣脱,冲过房间,一眨眼工夫便从窗户里出去了。
  • 格林童话选

    格林童话选

    去孩子们的幻想世界进行一次奇幻旅行吧,去寻找公主、女巫、说话的青蛙以及真爱。在这些配以丰富精美插图的经典故事中,一群难以置信的永恒形象又一次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面前!从渴望得到公主亲吻的青蛙王子,到汉赛尔与格莱特智斗邪恶女巫,魔力与冒险在每一页都等待着你。从格林童话中精选的这些故事会永远扎根在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里和脑海中。这些令人着迷的故事包括《青蛙王子》《汉赛尔与格莱特》《莴苣姑娘》《森林中的老妇人》和《睡美人》等。《格林童话选》这本书将可作为收藏,一代一代传下去。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翻开书页,你就能瞬间进入幻想和有趣的世界!
  • 猫侠传说

    猫侠传说

    这本《猫侠传说》收录了十四篇少儿武侠故事。每篇故事的主角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弱小和卑微,但他们却用他们的侠骨豪情、机智勇敢和赤子之心,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耐人回味的故事!写少儿武侠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能像钟锐的少儿武侠这样,每篇都贴上“幽默”、“快乐”的标签。幽默是一种智慧,快乐是一种力量。这本图书所选篇章都在全国各大报刊公开发表过。不少篇章获奖、被转载,入选过多种选集。徜徉在“眼镜叔叔”钟锐老师构筑的少儿武侠世界里,绝对能收获到不一样的智慧和力量!
热门推荐
  • 武侠世界的书生

    武侠世界的书生

    这个江湖很大,容得下数不尽的江湖人,但是这个江湖也很小,容不下一个书生。
  • 御魂旅

    御魂旅

    朝御发现世上真有鬼……并因此……啥都没改变。发现鬼后接委托,见世面。前世的他,是怎样的?作者拖延症,小心入坑……
  • 鲜甜小惹妻:凉殿,好凶萌

    鲜甜小惹妻:凉殿,好凶萌

    “呵,我强睡了你?”他低笑:“不认账算了,别想骗我再睡一次。”她盯着他颈间渗血的咬痕,默默递给他一瓶遮瑕霜。【作死傲娇米虫女和变态软萌首席的日常。】一不小心得罪了快穿界总部的那位王者,她开始了每天不精分就是作死的书穿生活。快穿界同人小说系统也给她穿小鞋,她没有原主的记忆,跟高仿的同人却几乎都有真实记忆,偏偏要把至亲当反派,还要把渣男当挚爱,混乱的剧情搞得她精分了。 “小说里没有,你别乱给我加戏!”某同人小说系统无视了她……【同人小说娱乐圈文,真人系统骨灰级埋坑!】
  • 超神学院之星耀幻神

    超神学院之星耀幻神

    加百列,天使文明的审判级天使长老,号称战神。加百列经历无数次战争,用战刀与热血,捍卫天使文明的每一寸疆土。
  • 顶级演员

    顶级演员

    “我们这个行业,现在出现了一些乱象,我们不要把目光只集中在对他们的评判上,而忘记了榜样的力量。”演员,就该敬业。PS:顶级演员:726990339
  •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面向中小企业人才培养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立足于中小企业,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详细阐述了会计制度设计的理论、方法、程序和要求。全书分为五个模块:第一模块通过会计制度设计概述,介绍了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制度设计的概念、意义、对象、原则、程序和方法;第二模块详细阐述了会计组织系统的设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设计和会计工作交接制度的设计等。
  • 佛说月光菩萨经

    佛说月光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云叟住禅师语录

    云叟住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分册(统考版)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分册(统考版)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12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