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6200000003

第3章 前言

这部作品详细描述了多种群体的特征。遗传赋予种族中个体所有的共同特征构成了种族特征。然而,当一定数量的个体为了某项行动聚集成群时,仅仅从他们群聚这一事实我们就会发现,除原有的种族特征之外会出现某些新的心理特征,有时两者差异相当大。

在各民族生活中,组织化群体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从未有如现在这般重要。当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群体无意识行为取代个体有意识行为。

我竭力通过完全科学的方法来考察群体带来的难题,这种科学的方法不受各种观点、理论和学说的影响,而是需要不断地在方法上下工夫。我相信这是发现真理的唯一方法,尤其在这个莫衷一是的问题上,情况更是如此。

决心证实某种现象的科学家是不会考虑自己证实的结果会触动到谁的利益的。著名的思想家高布利特?德阿尔维耶拉(Gobletd"Alviela)曾在最近一本著作中表示,不属于当代任何学派的他,偶尔会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各学派意见相对立。我希望自己的这部新作亦能获此评价。属于某个学派必然会拥护该派的偏见与先入为主的观点。

在这里我还是应该解释一下,读者对我的结论可能一开始无法接受的原因。例如,尽管我指出包括精英人士在内的群体心理都极端低劣之后,却仍然断定干涉他们的组织是危险的。

原因在于,对历史最仔细的观察一致表明:社会组织与所有生命体一样复杂,我们绝没有能力使它们在顷刻之间发生深刻的变化。大自然有时会用一些使其发生变化的根本的方法,但绝不是我们这一套。这说明对民族而言,最致命的弱点莫过于对重大变革的热衷,无论这些变革理论上有多么美好。当然,只有当变革能使民族特征即刻发生变化,它的这种价值才会体现出来。然而,只有时间具备这种变革性的力量。

人类受各种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的支配——这些对我们极其重要。制度与法律是我们特征的外在表现,反映我们的需求。作为种族特征的产物,制度与法律不可能改变这种特征。

社会现象的研究与产生这些现象的民族研究是分不开的。从哲学意义上讲,这些现象可能具有绝对价值,但实际上,它们却仅具有相对价值。

因此,在研究某一社会现象时,必须从两个不同的方面依次进行考虑。我们会看到纯理性学说常常与实用理性学说背道而驰,这一特征几乎在所有资料中都可发现,甚至物理学资料也不例外。从绝对真理的角度看,一个立方体或一个圆是由一定公式严格定义的不变几何图形;从印象的角度看,这些几何图形在我们眼中会呈现出各种形状;从透视的角度看,立方体可以变成锥形或正方形,圆也可变为椭圆或直线。但是,对这些虚构形状的思考远比对它们真实形状的思考更有意义。

因为正是我们看见的这些形状,也只有这些形状,能在摄像或照片中加以重现。有时候不真实的东西会比真实的东西包含的真理更丰富。如果人们按照物体确切的几何形状呈现它们,可能会歪曲其特性,从而使其变得不可认。设想一下,如果世界上的居民只能复制或翻拍物体,而无法接触它们,那么他们就很难对物体的形状形成一个准确的概念。如果有关这种物体形状的知识只被少数知识分子了解,那么它的存在也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研究社会现象的哲学家应当记住:这些现象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实践价值,而且就文明的发展而言,只有实践价值才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到这一点后,他们会更加谨慎地对待那些最初强加于他们的逻辑结论。

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促使他们保持如此谨慎的态度。社会现象如此复杂,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并预见它们相互影响产生的后果。在可见的现象背后,有时似乎还隐藏着千种暗藏的原因。可见的社会现象似乎是巨大、无意识运行机制的结果,而这一运行机制通常是我们无法掌握的,即使是那些可认知的现象也有如波浪,它们只是隐藏在海底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表象。

就群体大多数行为而言,他们会表现出一种令人无法理解的低劣心理,而在另外一些行为中,他们似乎受着某种神秘力量的支配,古人称之为命运、自然或天意,我们称之为灵魂之声。虽然我们无视它的本质,却不能忽视它的威力。在民族内心深处,似乎总是会有一种潜在的力量指引着他们。

例如,有什么能比语言更复杂、更富逻辑、更奇妙的呢?如果不是群体无意识特征的产物,这令人称赞的组织化产物又是从何而来?最有学识的专家、最具威望的语法学家也只能是指出支配语言的规律,而绝不可能创造出这种规律。甚至伟人的思想,我们能肯定那完全是他们头脑的产物吗?毫无疑问,这些思想是在独立的头脑中产生的,但是,难道不是群体特征提供了成千上万颗尘土,形成了它们生长的土壤吗?

无疑,群体总是无意识的,但或许正是这种无意识是使他们拥有巨大力量的秘密之一。自然界中完全受本能支配的动物做出的一些行为,其神奇的复杂性常常令我们目瞪口呆。理性是较为晚近的人类才具有的属性,而且尚未达到可以揭示无意识规律的完美程度,要想达到这种程度仍需更多时日。无意识往往能够支配我们的行为,而理性却不能。无意识作为一种鲜为人知的力量将继续对我的行为起着作用。

如果愿意,我们可以一直待在狭小而安全的范围内,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科学获得知识,不必徘徊在模糊猜想与无用假设之间,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是留心观察我们接触到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做出思考。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都是不成熟的,因为在这些我们清楚看到的现象背后,有一些是我们只能隐约看见的现象,而在隐约看到的现象背后还有一些是我们根本无法看见的现象。

同类推荐
  • 亲密关系的重建

    亲密关系的重建

    亲密关系心理学是心理学流派中的一个分支,生活中,建立亲密关系需要信任、有效的沟通和理解,而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向另一个人表现亲密与坦诚,有助于人重新认识自己、克服物化的倾向。本书指出恋人、夫妻及家庭都属于亲密关系,亲密关系需要我们的呵护和经营,因此我们应该对此有更深的认识:文化与性格对亲密关系有何影响,如何表达自我与控制情绪,如何处理自身的焦虑感与不安全感,如何面对情感中的挫折、如何解决亲密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和谐的亲密关系将激发真我的成长,并将给你一个圆融美满的人生!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本书是心理学知识普及读本。本书结合大量生动、贴切的案例,系统讲解了怎样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了解其思维的实用方法,告诉读者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怎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等,做到思想和行为的高效统一。
  • 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每个人都能够学会的心理学知识读本,心理学是一门人人都需要了解的学科,,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它的影子,如果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我们的生活将会冈此而变得与众不同。
热门推荐
  • 悬案歧途

    悬案歧途

    少女时期,就是个噩梦,因为保护受家庭暴力的表姐,姚淑儿遭受了表姐夫张和的报复,表姐去世之后,姚淑儿意外地找到了表姐的日记本,她从日记本里发现表姐之死另有蹊跷,多番调查之后,她发现,表姐之死与张和相关。一场精密的算计,姚淑儿将张和送进了监狱,那几年,姚淑儿的生活很平静,本以为可以一直这样平静下去,但张和仍不放过她,出狱后的他更加可怕,疯子变成了恶魔。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姚淑儿受不了,她决定与这个疯子同归于尽……在那一段煎熬的岁月里,姚淑儿的身边一直有这么叫作李明泽的明朗少年,默默的守护她,看着她哭,看着她笑,这样的情谊太过珍贵,姚淑儿根本不敢接受,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涉世女孩(密码测试)

    涉世女孩(密码测试)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毕业后,应聘成为求职的重要方法。许多少女在面试之前对简历的设计、面试时相遇到的问题都会进行充分的准备,但往往容易忽略面试时的着装。现在告诉你面试着装的4大原则,让你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 重生八零大好钱程

    重生八零大好钱程

    身怀高超医术雨夜出诊的贾明芳遭遇流氓纠缠不幸从桥上跌落,意外重生到上世纪八零年一个乡下地主家闺女柳明芳身上。睁眼就是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背负着狐狸精名声,挖野菜路遇饿晕的小鲜肉,以为不过与之擦肩小插曲,岂料却是一波三折恋情的伊始。赤手空拳的她从香酥麻雀、麻辣野兔起步,冶炼,铸造,机械,叫你瞧瞧什么是事业风生水起,一路碾压心机女,坑人爹,掀开一幕幕人生精彩演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 回乡女儿情

    回乡女儿情

    通过回族女孩的工作情感经历反映少数民族女性的生活困境,探索前进的方向。
  • 再见只是陌生人

    再见只是陌生人

    三年前,在他生日那天,她牵着一个男人的手把他甩了。三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夏依彤,你是我所见过的女人中最差的,这么缺男人,是因为我当初满足不了你吗?”三年来的寻找与思念,换来的就是就是这样的结果!那一刻,她终于决定放下这段感情离开这里。然而他又怎么可能会让她离去?从此以后,每天都活在他的欺辱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离梦想有多远

    你离梦想有多远

    威廉·莎士比亚说:“世界只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只不过是一些演员。”我喜欢这句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演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是在扮演一个自己内心中所渴望的角色?还是在扮演一个虚伪的迎合他人的角色?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在扮演后者。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劝告那些少数人放弃扮演真实的自己。那么,何为真实的自己?
  • 首席少东不好惹

    首席少东不好惹

    岳憬初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借着窗外的月色,模模糊糊地能够看清,时钟的指针往前跳了一个小格。十二点了,他还没有回来,又在见客户?亦或者正在跟哪个女人风流快活?这些年,她的心中总有些小小的不安,却也只能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体会。岳憬初明白,这隐隐的惴惴与慌乱,完全是因为他——江浩然。江浩然二十九岁,是一家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岳憬初非常喜欢他这个职业,因为日本人把这……
  • 大营救:抗战时期营救美军飞虎队大行动

    大营救:抗战时期营救美军飞虎队大行动

    本书是作者在过去十多年从事军史编纂工作中,跑遍皖南、淮北等地,采写的当年新四军、抗日游击队以及人民群众营救美军5起飞机失事、救出20名美军遇难飞行员的纪实。作者细腻描写了每一次营救,以及参与营救的新四军战士、游击队员、人民群众的英勇无畏。全书充满传奇色彩。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在喜剧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乐观主义是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的基调。在他的喜剧中,蕴含着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理想,以及对人类光明前途的展望。本书收选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莎翁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