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6200000006

第6章 推荐序(3)

现在也许大家该明白勒庞为什么会声称《心理操控术》并不是以法国大革命为基础的群体行为社会心理学著作了吧!因为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勒庞在书中所选取的50个事例中有30多个是在讲法国大革命之外的事件,比如拿破仑的发家史,而且大部分都是他亲眼目睹了的。

或者说,勒庞之所以要选择大革命时期的事件有两个原因,一是作为法国的一份子他没有办法摆脱大革命造成的影响,二是他要想对群体特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就必须去留意跟大革命有关的事件,当然这个原因是暗含在书中的。他为了更加隐蔽的批评现实生活中的群体禀性,不得不利用大革命时期的群体做伪装。

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在阅读勒庞的书籍时,常常会觉得他应该经历过大革命,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他的寿命只有90年,而且《心理操控术》问世时他已经55岁了。即便是这样,他对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群体的观察足以为他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当这种想法一旦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甚至可以更改圣保罗大教堂唱诗班入口处那句纪念雷恩的铭文,并向同时代的人大声疾呼:“如果你们想知道我思想的来源,就好好观察一下你的周围吧!”

事实也确实如此,过去的历史不可能成为《心理操控术》的唯一理论来源,也不会是其主要的依据。人们之所以会得出与此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他们一直对将历史用来做学术研究持有矛盾的态度。在写书的过程中,勒庞突然发现,原来所谓的历史记载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于是他发出了如此感慨:“历史完全是一派胡言”,之后,经过亨利?福特的渲染这句话被后人广为流传。

当然,和勒庞比起来,亨利?福特是在没有任何目的性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但是勒庞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去说的:“史学著作只能被当作纯粹想象的产物。它们是对一知半解的事实做出自以为是的记述,再加上一些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写这种东西无异于浪费时间。”(见第2章第2节)为了得出以上的结论,勒庞将历史的命运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如果历史没有留下文学、艺术和其他方面的传世巨作,我们根本不可能了解历史真相。而且,即使有真实的记录,但是利用文献的人都会有倾向性的选择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所以后人还是没有办法看到历史的原貌。

但是,之后他又否定了自己的看法,因为他发现完全脱离了历史,他根本没有办法探讨群体的行为特征,为此他还写了好几本著作。当他在1912年发表《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LaRévolutionfrancaiseetlapsychologiedesrévolutions)时,他又回归到了之前的看法上,即历史根本没有办法还原到真实的状况。

勒庞毕竟也是普通人,所以他没有办法摆脱普通人都有的矛盾心理,于是他提出了一种折中的理论,使他既能摆脱历史的控制,又能用历史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这个合理化的理论迷人而简单“像赫丘利(Hercules)、佛祖或穆罕默德(Mahomet)这些在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历史记录里有关他们生平的记录有一句是真的吗?完全可能一句都没有。”接着他又说,“事实上,他们的真实生平对我们来讲起不到什么用。我们关心的是这些伟人在大众神话中是以什么样的高大形象征服他们的偶像的。因为对群体心理产生影响的是神话中不朽的英雄,而非现实中一时的英雄。”(见第2章第2节)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苟同勒庞关于真实历史与大众神话之间妥协的做法,但是对于他产生这两种矛盾心情的原因却必须给予同情。他为后人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决定人们历史地位的重要原因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后人对他们的认知,所以真实性和表象之间不必存在必然的联系。

在同以上复杂的矛盾作斗争时,勒庞的观点开始接近于托马斯定律(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提出的观点),即假如某种条件被群体认为是真实的,那么其结果也往往是真实的。他的结论直到很久之后才被后人真正的理解,即人真实的形象在影响其接受群体中所起到的作用。勒庞一直在不断寻找造成他矛盾思想的根源,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出了一种值得后人探讨的见解:神话历史对社会现实历史的影响。

勒庞虽然使劲浑身的解数,但是依旧败给了那些学者。他们以让人根本没有办法理解的分析否认了历史能够为人类生活中的某些一致性因素提供材料的事实。可悲的是,勒庞没能超越他的同代人和后代人,和他们一样的认为历史只是一种表象,而历史史籍所记录的事件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事实真如勒庞所言,历史不能够用一些让人觉得似是而非的语言为后人探寻人类的轨迹以及社会制度、结构的变迁中的相同因素提供充足的基础,那么勒庞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对于这种显而易见的错误观点,也只有那些得以继承先人遗产的人才能用鄙视的眼光看待它。(《心理操控术》问世后的第6年,杰出的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和文德尔班依旧在试图解释历史为什么只能描述特殊的现象,而且这种描述完全不同于物理学和生物学中发现的相同因素。不过到了后来,终于有人站出来否认在研究历史普遍规律或是概括性规律、独特或者单独现象之间的错误划分,最显著的例子是柏拉图的观点——“历史绝不会重复”与“相应的历史在某些方面总是会出现重复都是正确的”。)不过可喜的是,勒庞在之后的实践中否定了他之前给予肯定的观点。他在以往的历史中找到了具有独特性的历史事件,并从中抽象出某些重复的现象,归纳出了人类行为中假定的相同因素。

勒庞不是先知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即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勒庞所做的努力,切勿将一些他实际上没有总结出的论点归在他的名下。在读了《心理操控术》之后,大家可能会发现,勒庞并没有为了使自己的观点经受得住推敲而系统的收集证据,换句话说,他没有使用方法论的方式,二是采用观察法来选取自认为会对得出结论有重要作用的、历史上的奇闻异事来作为思想的基石,当然,他所采用的方法不仅在当时很流行,而且现在依旧很盛行。

他的方法虽然有缺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很多观点虽然很粗糙但却是正确的。不过,这些观点还有待后世的社会科学家再付出大量的艰辛努力来完善,因为这些科学家从来都不会甘心从现有的观念高峰跨到另一个观念高峰,他们总是会在跨越之前先跋涉于方法论研究的峡谷之中。

如果作者没有为思想的传播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很容易让读者陷入误区,没有办法分清楚那些观点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正确的区分错误观念和创造性观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哪些观念中的正确成分占的比例更大一些,这种方法对社会思想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适用。

就此而言,勒庞的书受到了更多的质疑,这也是他的书能够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原因所在。有时,正如弗洛伊德所暗示的那样,勒庞的观念不断遭到质疑,可是他却丝毫感觉不到,并自以为自己的书是如此的受欢迎。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勒庞的观念比社会哲学家的观念显然要受欢迎的多。如果将勒庞比喻成擅长知识竞赛的学者和社会学的先知,就会铸成新的错误,即混乱的形象化比喻和迷恋时代错置的行为。不过这个比喻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他努力的尝试给自己接触到的所有棘手问题都做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解释为他的后继者们提供了依据,从而使他们得出了比勒庞更精辟的论断。

同类推荐
  • 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人格教育

    本书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更重视儿童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学会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中获益,以寻求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具有良好人格的孩子,一定也是勇敢、自信、独立的孩子。
  • 迷因效应:谁在影响你,你在影响谁

    迷因效应:谁在影响你,你在影响谁

    作为生物圈的老大,人类已经习惯了主宰这个星球,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观点:在我们的头顶还有一个“信息圈”的存在,而且它就像幽灵一样,决定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在对待信息和技术的态度上,我们一直超级自信,就像对待圈养动物一样对它们评头论足,用冷嘲热讽的语气定义不同信息的用途,好像我们无比熟知它们的本质。可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底气确信人类是自己的主人呢?在迷因面前,我们可能只是“渺小的细菌”,就好像终于发现了显微镜的存在,开始了对造物主的试探。
  •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这本书,是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这本书,是国内首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表现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闻所未闻却又论证严谨。
  •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图书。心理策略是一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用技术,人际关系中的强者可以借助各种情绪、言行等心理策略和技巧来影响对方,以达到预设的目的。高超的心理策略能让人赢得成功的人生。洞察人性的心理弱点,利用人性的心理弱点,在人际交往中会说话、会办事,用小策略解决大问题,正是心理策略的意义所在。本书从三大方面入手,使读者可以“巧用心理策略,赢得认同和支持”“洞悉人性,掌握人际关系”“见微知著,掌握心里密码”。本书从现实出发,最终又回到现实,读者能够从本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心理策略,将人生的主动权握在手中,使人生之路越走越通畅。
  • 你,会回来吗?——心理治疗师与你对话生死

    你,会回来吗?——心理治疗师与你对话生死

    本书以对话或自述的方式记录了不同的人群对生死的不同想法和做法,分三个部分:第一篇:儿童篇:主要谈论儿童在面对父母和亲友死亡时的困惑和我们的处理方法。第二篇:青年篇:青年期是自杀的高危期。每个企图自杀的青年都有自己痛不欲生的理由。第三篇:成人篇:生死是所有人迟早会面对的事实。
热门推荐
  • 闪闪奇遇记四:土拨鼠先生·译言古登堡计划

    闪闪奇遇记四:土拨鼠先生·译言古登堡计划

    因为一个普通的捕鼠夹,闪闪在睡梦中邂逅了土拨鼠先生,重新认识了土拨鼠的世界,当人类闪闪被土拨鼠法官残忍地定了罪,她也开始认识到人类曾经的残忍。
  • 大脑的神奇·下

    大脑的神奇·下

    本套《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丛书,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破解的天书》、《真实的梦幻》、《复活的古城》、《古老的密码》、《出土的谜团》、《灾祸的降临》、《科学的黑屋》、《大脑的神奇》、《人类的奥秘》、《生命的密码》、《身体的透视》、《长寿的钥匙》。它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到震颤。
  • 第七墓场

    第七墓场

    繁华一生,有幸相遇。共度千载,余生可泣?为他?为它?为她?为了回到原来的地方,他拼尽了一生,呵,到头来,连自己的世界都回不去了。苍天,你到底想怎样?
  • 一个癫痫女孩的自述

    一个癫痫女孩的自述

    六月二十八,癫痫病人关爱日,而我,就是一个癫痫女孩。很不幸,在我九个月学走路时候,由于摔伤,导致颅内出血,多处神经受损得了脑瘫。幸运的是,原本无救的我,像正常人一般,活到了现在。自己的故事,最真实的故事,当然还有我家人的故事,以及对我有影响的人,他们的故事。
  • 3,05米

    3,05米

    这是一个关于长大的故事,只是想让我学生时代的遗憾能在这里完成。如果大家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样我会感到由衷的开心。
  • 10亿美元10句话:美国10亿身价俱乐部成员约翰·丹佛的商业理念

    10亿美元10句话:美国10亿身价俱乐部成员约翰·丹佛的商业理念

    一次,艾森豪威尔正在打高尔夫球,白宫送来急件要他批示。总统助理事先已经拟定了“赞成”与“否定”两个批示,只待他挑出其中一个签名即可。谁知艾森豪威尔只是简单地看了一下后,就在两个批示后各签了个名,说:“请狄克(即当时的副总统尼克松)帮我批吧。”然后,就又若无其事地打球去了。但就是这样一位“懒”总统,却领导美国取得了历史上最为和平安定的时期,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空前的繁荣,直到现在,人民还在怀想着过去的那段好时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就是要上镇

    我就是要上镇

    当然不敢走大路,大路怕碰到熟人。天快断黑的时间,吃过夜饭的乡党们到门口摊场上洒洒凉水,摆好竹床靠椅,拿把蒲扇。有羽毛一样的火烧云在天空铺排着越变越黑,乡道上基本上没有人影。两个后生做贼一样猫腰避开村庄,绕过堤坝、钻进草丛、趟过湖岔,一路专拣没有人烟的羊肠小路飞跑。跑离那个叫湖乡坡的鬼地方。跑得越快越好,越远越好。关键的问题是,一个人肩上挎着一个包袱过于打眼。戏班子走了,于家坊又恢复了以往的死沉与无聊。他们两个躲过祠堂时看到,几个闲得发愁的人跟没有脑筋的狗一样还想看戏。
  • 重生之血狱女王

    重生之血狱女王

    这是一苦大深仇懦弱女配重生变强加复仇的故事。前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却还是死于非命;重回十岁,红衣妖娆,明媚如火,她只求逆天改命,傲立于世人仰望之顶峰,让那害她之人得到千倍万倍的痛苦!……原以为冷心冷情,不会再信任任何人,然而前世记忆入梦来,那一双深蓝色的眼睛,唤醒心底最深沉的眷恋。“小狼,跟我走好不好?”好!鲜血染红的大地,是绝望的深渊,她从地狱深处走来,无数的生命自她手中逝去,无数的生命因她而活!“众人欺我、恨我、害我、咒我,逼我入此血狱绝境,我偏不服,定要让血狱绝境成为人人求而不得的仙灵之境!”红衣妖娆的少女怒极而笑,如同盛放在血色地狱中最绝美的血莲,危险却引入沉迷。银发的少年右手搭上她的肩,深蓝色的眼睛里只有她一人的存在:“你想做什么都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