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9100000050

第50章 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1982年10月,又一位拉丁美洲作家登上了瑞典皇家学院的领奖台,来领取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哥伦比亚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他虽然不是拉丁美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作家,但可以肯定地说,他是最有趣味的拉美作家,他的《百年孤独》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拉丁美洲小说,20世纪拉美文学的中流砥柱“魔幻现实主义”派,也因有了《百年孤独》而更放异彩。那么马尔克斯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诺贝尔文学奖奖台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追本溯源来看一下他走过的路。

马尔克斯于1928年3月6日出生于哥伦比亚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镇--阿拉卡塔卡镇。他的父亲加夫列宁·埃利希奥·加西亚小的时候也曾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学习成绩名列班级之首,但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亲友中没有一个有多余的财力接济他,所以只好中途辍学。后来,他东奔西走,不辞劳苦,终于在傍海的热闹小镇阿拉卡塔卡邮电所谋到了当电报报务员的差事。

他的母亲路易莎·圣地亚哥·马尔克斯·伊瓜兰,出身名门。

其父是遐迩闻名的尼古拉斯·马尔克斯·伊瓜兰上校,他是哥伦比亚历史上有名的自由派将领拉法埃尔·乌里维·乌里维的亲密战友。他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赫赫战功荣升上校军衔,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英雄度过了一生。

加夫列尔·埃利希奥·加西亚夫妇几经迁居,最后终于在加勒比海边的古城卡塔赫纳定居下来。

这对夫妇虽不富裕,人丁却很兴旺。他们一共生了12个孩子: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长子,下面有六个弟弟和五个妹妹。

由于小时候父母居无定所,所以马尔克斯的童年是在他的外祖父家中度过的。这位老上校的家里常常高朋满座,高谈阔论,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马尔克斯增长了不少见识。哥伦比亚大西洋沿岸历时四分之一个世纪之久的“香蕉热”、1928年在西埃纳加火车站发生的3000香蕉工人大罢工及其惨遭政府军大屠杀的悲剧,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听说的。这些故事对他以后的创作起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外祖母是一位讲故事能手,对他讲了许多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她相信人死以后灵魂还将继续存在,为了不让亡灵们感到孤独,她特地为他们安排了两间空房,经常与他们谈话。马尔克斯的姨妈也笃信鬼神,有一天,她感到自己将要死亡,便坦然地躲进自己的房间,成天在里面织尸衣。寿衣缝完后果然躺在床上死了。

这一切的一切,给童年时代的马尔克斯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后来他常常回忆那时的生活,那幢他住过的大房子,那个梦幻般的世界:“那幢大房子每个角落都死过人,都有难忘的往事。

每天下午六点钟后,人们就不能在院子里走动了。那真是一个既恐怖又神奇的世界,常常可以听到莫名其妙的喃喃声。”“那幢房子里有一个空房间,佩德拉姨妈就死在里头。还有一个空房间,拉萨罗舅舅在那里咽了气。那时候,一到夜幕降临,就没有人敢到院子里去了。因为这时死鬼比活人还要多。一到下午六点,大人就让我坐在一个旮旯里,对我说:‘你别乱走乱动,不然的话,佩德拉姨妈或拉萨罗舅舅的鬼魂就会从他们的屋间里走到这儿来。’所以我那时总是乖乖地坐着……”

在后来的岁月里,那幢房子一直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神魂牵绕的一种梦境。古老的大房子、外祖母的故事、夜晚恐惧的心情,像恶梦一般永远留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记忆里。但是,这一切,特别是外祖母讲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都使他得益匪浅。从某种程度上说,为他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源泉,奠定了基础。孤独而带有神秘色彩的阿拉卡塔卡给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独有的审美情趣。

12岁时,马尔克斯来到首都波哥大教会学校读书。

18岁时,他进入了哥伦比亚国立大学攻读法律,他虽然只在大学学习了一年,但是这一年对他来说是难以忘怀的,因为正是这一年他的名字第一次和哥伦比亚文学发生了联系:《观察家报》文学版主编、小说家爱德华多·萨拉梅亚·博尔达(1907-1963)在报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第三次无奈》。

正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初露头角,决计在文学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时,一桩使他震惊不已的事件发生了。

1948年4月9日,在野的自由党领袖豪尔赫·埃利埃塞尔·加伊坦在首都波哥大市中区遇刺,使波哥大和哥伦比亚全国经历了20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时刻。

加伊坦被害,震撼了全国。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一切目睹国家和人民遭难的人一样,心中燃起了义愤的火焰。他和同学们参加了游行,国立大学校园和全城一样掀起了抗议浪潮。因而校门被当局封闭。马尔克斯不得不离开首都,不久进报界工作。

1948年5月20日,《宇宙报》编辑部主任克莱门特·曼努埃尔·萨巴拉在该报上刊登了一篇他亲自写的《欢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章,同时预言他“将不会保持沉默,他将在报纸的栏目上发表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件在他那不平静的脑海里引起的一切见解。”

果不其然,从1948年5月到1949年10月,仅专栏文章他就发表了38篇,不失为一位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新闻工作者。

他在卡塔赫纳工作学习了两年,直到195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的生活发生了一次新的重要变化,他辞掉了《宇宙报》的工作,彻底放弃了法律专业的学习。

情况是这样的。有一次他去巴兰基利亚办事,结识了一位老人和几个青年。他们跟马尔克斯一见如故,就把当时在他们手中传阅的乔伊斯、威廉·福克纳、维吉尼娅·伍尔芙和海明威等著名作家的小说借给他,这些小说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等令马尔克斯感到新奇不已,所以马尔克斯立刻就觉得自己将成为这个小小的文学圈子里的一个成员。在交往过程中,他感到,他们对世界上的小说无所不知,他们的文学修养十分渊博。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一种冒险,文学更是应该怀着对生活的热情来品尝的美味佳肴。马尔克斯经常同他们聚会,高谈阔论文学,并不时聆听博学的导师拉蒙·宾耶斯的教诲和讲座,往往通宵达旦。

这个时期的生活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给他留下难忘的记忆。

在巴兰基利亚,他开了一家书店,专售西班牙、意大利、英国、法国等欧洲诸国的优秀文学作品,为传播西方文学到拉美做了大量工作,是一位广为人知的文化名人。

1954年,他任《观察家报》记者兼电影专栏负责人。1955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枯枝败叶》在波哥大出版,被认为是“哥伦比亚的一桩重要事件”,“他以引人入胜、生动有力的风格如此迅速赢得广泛的声誉。”

但是这部作品从写作到出版是非常艰难的。马尔克斯17岁时就想写一部这样的作品,后因种种原因拖了下来。22岁时又重整旗鼓。当时他住在巴兰基利亚一家妓女出入的旅馆里,房费虽低廉,但他的收入极其微薄,他要是交不出房租,就得把书稿抵押给看门人。他深夜躲在编辑部里拼命工作。虽然头上有扇吹风,房间仍然热似蒸笼。当他疲劳地从打字机前站起来时,天色已近破跷。

从1955年7月开始,马尔克斯羁旅欧洲,他曾经到过意大利、法国、英国、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在游历的岁月当中,他广泛地吸收欧洲文学的营养,学习各种创作技巧。这些都为他的创作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在羁旅巴黎期间,有一件事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就是他见到了崇拜已久的美国作家海明威。

1957年春天的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马尔克斯在巴黎街头游荡。在圣来歇尔大街,他忽然看见海明威和他的妻子玛丽·威尔希正在向卢森堡公园走去。当时海明威已58岁,但是依然步履稳健。看到这位文学大师,他竟惑然不知所措。因为他那时只不过是一个新闻记者,虽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得过一次大奖,但知名度有限。所以,他只是站在远处,把双手凑成一个喇叭放在嘴上,对着海明威大声喊:“艺--术--大--师!”听见这声叫喊,海明威转过身来,举起手用西班牙语回答:“再见了,朋友!”

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海明威。因为在4年后,海明威自杀身亡。

这次会见,在马尔克斯的脑海里激起了一阵阵波澜。

1959年,马尔克斯回国,担任古巴“拉丁社”驻哥伦比亚办事处的负责人。他对古巴革命表示坚决支持和拥护,并且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他支持古巴的诺言。

1961年他任该社驻联合国记者,后来迁居墨西哥,至1976年才返回哥伦比亚。为了抗议军人政权,他曾于是年举行“文学罢工”。

在这期间他写了长篇小说《恶时辰》,获美国埃索石油公司在波哥大举办的埃索文学奖。

同年,他发表了自认为是写得最好的小说--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其中上校的形象融入了他外祖父的经历和作家自己在《观察家报》被封后生活艰难时的切身体验。因而这一形象塑造得极为成功。作家用幽默诙谐的笔法来写他忧郁沉重的心情,使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1967年,马尔克斯发表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达到了他创作的辉煌时期,而且也奠定了他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地位。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它的问世在拉丁美洲引发了“一场文学地震”。作品主要描写了生活在马孔多的布恩蒂亚家族六代人的历史。

“百年”与“孤独”就是小说的主要内容。“百年”是时间的概念,历史的概念,马孔多从创建到消亡正好是百年,实际上它浓缩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沧桑。

“孤独”是精神状态,是小说的基本色调,是小说的主题,是造成拉美不幸的根本原因。

《百年孤独》具有非凡奇特的艺术魅力。小说按照拉美人民的传统观念去反映现实,形成浓郁的魔幻氛围。作家基于拉美人民传统的时间轮回观念,采用了环形结构方式。布恩蒂亚家族几代人的名字、性格、动作在不断地重复,他们的精神历程都是一个圆形的轨迹:孤独--行动--更沉重的孤独。

马尔克斯既扎根于民族的沃土中,又能积极吸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精华。他打破时空,有意地把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混合在一起使用,起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小说还极具象征性。如俏姑娘升天,象征着爱与美的消失;集体健忘症暗指人们忘记了自己的根,不知道总结历史教训,以谋求变革。黄色是不吉祥的象征,黄花、黄蝴蝶、黄色火车、黄色水果--香蕉、黄色的小金鱼、黄色的衣服、黄色的头发,都与衰败、死亡、灾难相连。总之,作者以神奇的手法绝妙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神奇的现实,不愧是一部伟大的传世之作。

70年代以后,马尔克斯的创作虽然没有离开魔幻现实主义的轨道,然而现实主义成分显著增强。

1975年发表的《家长的没落》是他用8年的时间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1976年就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当年世界十大优秀作品之一。

1976年9月11日,马尔克斯作出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只要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不倒台,他就不再出版一本小说。他说,他作这一决定的目的是想把他的读者变成那个名叫皮诺切特的刽子手的反对者。

后来,在认识到“文学罢工”的消极效果后,他于1981年出版了一部纪实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1981年,受军政府迫害的马尔克斯流亡墨西哥。1982年,哥伦比亚新政府成立,他得以返回故土,从事文学创作,当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他担任法国一西班牙国家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

作为一名文坛巨擘,马尔克斯对我国的文学事业也有极为重大的影响,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苏童、莫言等都受到他的作品启发。

作家们曾说,读了马尔克斯,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

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词为:“由于其长短篇小说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同类推荐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拳台杀手

    拳台杀手

    二十一岁那年,当了三年朝奉的春日先生次离开纽城,奉老板之命到费壹城去会一位四川来的客商。在此之前,春日先生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一直是在纽城万盛烟行的账房里进进出出。万盛烟行,是纽城中一家小小的烟行。当年也就不过是一爿铺面,几间作坊。门,是杉木做的;墙,是杉木做的;就连上头的瓦片,有许多地方也是用杉树皮做的。整个烟行看上去斑斑驳驳,老态龙钟,一副其貌不扬的样子。但是,这却是一家历史悠久而且名声蜚然的百年老店。纽城,地处赣北平原。城外肥畴沃壤,地旷人稠,自古以来,一直是一方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此地除了出产上等的稻米之外,还出烟叶。饶州的烟叶,历来就名声在外,所以饶州黄烟就远近闻名。特别是其中的那种“皮丝烟”,更是饶州黄烟中的珍品。皮丝烟,不仅色泽黄润,味道醇厚,更主要的是它的丝缕既细又长,而且柔韧不绝,所以被称之为“皮丝”。历来被行家和那些“瘾君子”们视为黄烟中的上等货色。据说晚清年间,这种皮丝烟还是专门孝敬“老佛爷”的奴才李莲英的“贡品”。万盛烟行虽然是一家小小和烟行,但这家出产的皮丝烟却是珍品中的珍品。其原因就是这家烟行有一位刨烟高手。因为这种烟质地的好歹贵贱,除了清尘、打捆、上油、添水、压刨等基本工序要到位之外,其关键的功夫全在刨烟师傅的手上。不同的师傅就能刨出不同的品质来。万盛烟行的这位刨烟高手,历来都是春日先生的先人。先是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然后就是他的父亲。所以,他们家祖传的这种绝招是独行独艺,在纽城代代相传几十年。因此他们祖上几代人,一直深受老板的器重。
  • 历史上的那些人

    历史上的那些人

    勾践(?——公元前465年),又称菼执,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时期后一个霸主。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

    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

    历来,至高无上的皇位都是男人专有。可是,吕雉、武则天、慈禧,这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三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却能把国家大事和男人们控制在股掌之间。她们究竟是怎样的女人?究竟是什么让这三个女人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屹立不倒?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揭开蒙在这三个神秘女人脸上的面纱!
热门推荐
  • 仙梦归途

    仙梦归途

    “孟婆婆,师傅说你一直一直都在奈何桥,你怎么不去其他地方看看?”“其他地方,我也想着去其他地方看看,可是……这十万年来我每次想去外面看看,你师父都让我喝一碗孟婆汤才答应我。”“婆婆真傻,喝了你是不是忘了自己想去其他地方看看这事。”“火染丫头真聪明,不过,你出了十八炼狱,马上要入世了”孟婆抬手唤出一朵彼岸花“这花就在你左肩,如有性命之忧,用婆婆教你的彼岸咒,婆婆说不定真的去世上走一走,去吧”
  • 奇闻异录

    奇闻异录

    不知你可曾听过,老人们一遍又一遍讲述着的,那一个个关于妖魔鬼怪们的,凄凄惨惨戚戚的故事,你只当这是故事,可你不知,这些,就在你身边。
  • 剩女相亲记

    剩女相亲记

    一个大龄剩女相亲的故事
  • 我要吃唐僧肉

    我要吃唐僧肉

    走唐僧的路,让唐僧无路可走!(温馨提示:前方高能,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万物皆可吃

    重生之万物皆可吃

    眼见为食万物皆可吃吃出人生~~吃出大道~~吃出未来
  • 足坛大炮

    足坛大炮

    特种兵重生98年,变成了球员杨成,看他如何成为铁血球员,彻底改变世界足坛对中国足球的看法......
  • 天境神王

    天境神王

    前世的女人?哥让她爱上自己;冷美人?哥把她捂热了。有时候要江山也要美人,有时候不是英雄也救世。能量分九等,这里有精彩纷呈的术,天术是术的最高境界,一次天术的运用便会毁灭掉星球的一半。神秘的天术和扮猪吃虎的主角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
  • 巅峰地球:地球之最大观(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巅峰地球:地球之最大观(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巅峰地球(地球之 观)》将带你走进地球上那些你未曾踏人的世界,为你讲述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奇特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巅峰地球(地球之 观)》内容涉及海洋、自然、动物、生命、科学、建筑、历史、艺术、文化等诸多领域,向读者展现了地理之最、海洋之最、旅游之最。本书由钟哲平编著。
  • 戏精萌妻有点甜

    戏精萌妻有点甜

    本文又名《你是我的情窦初开》,现实温馨小甜文。“众星捧月”的施哲然是家世出众、成绩出众、相貌出众……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样样出众的受家长们称赞、男生们羡慕、女生们倾慕的对象。“文静乖乖女”栗梽从未想过自己会在生日当天、桐花盛开之际遇到如斯“骄子”。一衫,一伞,一男,一女,黛瓦,红墙……故事或将由此开始。那时,她原以为与他只不过是一次同城里陌生人与陌生人的交集……却不料后来——天桥,石阶,人行道……栗梽总是混在放学后繁杂的学生群里悄悄跟在施哲然的后面,却有意无意与之保持着五米开外的距离。一步,两步,三四步……施哲然总会时不时的放慢自己的脚步,只为确保自己始终在后面那个顶着蘑菇头的小短腿的视线以内。栗梽:“如诗般的青春美如画,我庆幸能在暖暖的时光里对你说一句——你好呀,施施然。”施哲然:“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自此,你是我的小荔枝,我是你的施施然。这里有【甜甜的初恋】;这里有【萌萌的身高差】;这里有【备战高考挥汗如雨那些年】;这里有【舅姑姨婶轮番轰炸那些事】关于成长,关于青春,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