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200000001

第1章 初现雪径月(冬季第一月)(1)

12月21日——1月20日太阳进入摩羯宫

一年12个月的阳光组诗

12月,天寒地冻。12月的地面铺上了冰板路,12月的大地被银冰封住。12月是一年的结束,也是冬季的开端。

水已经做完了它的事:往日汹涌澎湃的大江大河都被它封上了一层冰。大地和森林都裹上了厚厚的雪衣。太阳藏到了乌云的后面。白天越来越短,黑夜逐渐变长了。

有多少植物枯死了,被埋葬在积雪下面。一年生的植物按期长成,开花,结果,然后枯败,重新化为它们所依靠生长的泥土。与这些植物一样,成千上万不知冰为何物的夏虫,也随之化为灰烬。

但是,植物留下了种子,动物产了卵。到了一定的日子,太阳就像童话《白雪公主》里的那个漂亮王子一样,用自己的热吻来唤醒它们的生命。它们便从泥土里重新创造出生物体。这些多年生的动物和植物竟有能力度过北方那漫长的严冬,直至来年春天。现在冬季的威风还没完全使出来,太阳的诞辰——12月23日,却马上就要到来了!

太阳回到了人间,生命将沐浴阳光复苏。

当然,眼下,无论怎样,需要先把冬季熬过去。

冬天是本书

白雪覆盖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田野和林中空地,像一本摊开的大书的书页:平平的,没有一丝皱褶;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个字。无论人还是动物,只要从这书页上面走过,都会留下自己的印迹,仿佛写下了如下的字句:“某某到过此地。”

白天下了一天的雪,到晚上雪过天晴时,这书页重新变得洁白。第二天早晨,你会发现,这张白纸上印满了各式各样神秘的符号,条条、点点。这说明夜间有各式各样的森林居民曾经光顾过,它们或奔走,或跳跃地干着自己的事情。

那么,是哪些森林居民来过呢?它们又干了些什么事?

得赶紧分辨这些难懂的符号,读懂这些神秘的字句。否则,如果再有一场雪降临,那么就会像人把这本书翻到了下一页,眼前又会是一张干净、平展的白纸。

不同的读法

在这本冬书上,每一位林中居民都签了个字,各有各的笔迹,各有各的符号。人类往往试图用眼睛来破解这些符号。但除了眼睛之外,还有什么读法呢?动物会用鼻子来读。

比如狗,就是用鼻子来嗅这本冬季大书里的每一个“字母”。读过以后,狗就会读到“这里有狼来过”,或者“刚才一只兔子打这儿跑过”这样一些信息。

嗅觉灵敏的动物这种用鼻子读书的方法既迅速,又准确,万无一失。

不同的写法

通常情况下,动物们是用爪子来书写的。有的用5个脚趾头写,有的用4个脚趾头写,有的用蹄子写。当然,有时它们也用尾巴,用鼻子,甚至用肚子来书写。

鸟类用脚和尾巴写字,或者用它们的翅膀写字。

不同的字辨认方法不同

我们的通讯员学会了通过阅读这本森林大书里的种种字迹,来了解发生在森林里的各种奇闻轶事。他们掌握这门学问可不容易,原来林中居民并不都是规规矩矩地书写的,有的签字时喜欢耍耍花招,那就不易辨认了。

灰鼠的字迹很容易辨认,也容易记住。它们在雪地上的跳跃方式,就像儿童玩的跳背游戏。它跳的时候,短短的前脚支着地,长长的后脚向前伸出老远,而且大大地叉开。前脚爪印比较小,像两个并排的小句号;后脚爪印拖得很长,像是孩子的小手指在雪地上划出来似的。

田鼠的爪印虽然很细微,但是也很简单,容易辨认。它从雪底下爬出来的时候,往往是先兜个圈子,然后再朝它要去的地方一路跑去,或者回到自己的洞穴里。这样,雪地上就留下了一连串的冒号,一个冒号连着一个冒号,而且距离是相等的。

鸟类的笔迹也很容易辨认。比如喜鹊,它的前脚趾在雪上留下小十字,后面的第四个脚趾,留下一个短短的破折号。在这个十字印迹的两边,还会有双翅边缘的羽毛所留下的划痕,就像有人用手指划过的一样。而有些地方,它那羽尖参差不齐的长尾巴,免不了在雪上胡乱涂鸦一番。

上述这些字迹还算是老老实实的,没有花招。

我们毫不费力就可以看出:松鼠曾从这棵树上下来,在雪地上跳了一阵子,然后又爬到树上去了;一只老鼠从雪底下钻出来,跑了一阵,兜了几个圈子,又钻回雪底下去了;喜鹊落到了雪地上,它在坚硬的雪壳上跳了一会儿,尾巴在积雪上扑打几下,抖抖翅膀,然后就飞走了。

可是,你再试着辨认一下狐狸和狼的字迹。你要是没看惯,那准会被它搞得糊里糊涂。

小狗与狐狸,大狗与狼

狐狸的脚印和小狗的脚印差不多。区别在于:狐狸是紧紧地把爪子抱成一团,而小狗的爪子是张开的,所留下的足迹也松散,显得轻巧些。

狼的脚印就像大狗的脚印。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狼的脚掌两边往里缩拢,

因此狼脚印比大狗脚印显得修长;而狼爪与爪子上的肉垫在雪地上陷得也会更深一些。狼脚掌印的前爪印和后爪印之间的距离,比大狗脚掌印的大一些。狼的前爪留在雪地上的印迹往往是并合在一起的,大狗仅仅是脚趾上的小肉疙瘩留下的印迹有并合之处,这一点与狼不同(右图的三种脚印:狐狸脚印、狗脚印和狼脚印请比较一下)。

上面我们所讲的仅仅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一行行的狼脚印,其实很难辨认,因为狼喜欢耍花招,把自己的脚印搞乱。狐狸也是这样。

狼的花招

当你在雪地上发现这样的足迹时,你可千万要注意:狼一步步往前走,或者小跑的时候,它的右后脚总是整整齐齐地踩在左前脚的脚印里,左后脚总是整整齐齐地踩在右前脚的脚印里。因此,仿佛形成了一条直线,像是一条绳,又像是一把尺。

你看了这样一行脚印,可能会认为:有一条健壮的狼从这里跑过去了。

但这是错误的判断,应该这样读才对:“有5只狼从这里走过去了。”走在头里的是一只聪明的母狼,后面跟着一只老公狼,再后面是3只小狼。

它们走的时候,后面一只狼的脚,总是踩在前面那只狼的脚印上,而且非常准确整齐,叫你看了绝对也想不到这儿有5只狼走过。可千万要擦亮眼睛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雪地上的好猎手。猎人们通常把雪地上的足迹称之为“银砌兽径”。

森林如何过冬

树木会不会因严寒而被冻死?当然会。

如果一棵树整个冻透了,连心儿都冻成了冰,那就冻死了。尤其是在苏联那寒冷无比的严冬季节,会有很多树木被冻死,其中大部分是小树。幸亏树木都有防寒妙策,它们有办法使寒气不深入到自己身体内部去,不然的话,所有的树木都得被冻死。

吸收阳光雨露、长成枝繁叶茂、结籽落地,所有这些,大树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同时还会大量耗损自己体内的温度。树木若在一个夏天里,积蓄起充足的能量,到冬天,就不再吸收营养,不再生长发育,不再把能量消耗在繁殖后代上了。它们开始变得收敛深藏,进入冬眠状态。

叶子会把积蓄在体内的温度大量地排出去,因此,冬天里树木不需要树叶!树木抛掉树叶,摒弃树叶,就是为了把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热量,保藏在自己身体里面。同时,落在地上的叶子会逐渐腐烂,腐烂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又会保护树木柔弱的根部,让它们免受严寒之苦。

这还不算,每一棵树都有一副“甲胄”,保护植物活的“皮肉”不受寒气的侵袭。每年夏天,树木都会在自己树干的表皮以内不断积蓄疏松的软木层,即所谓“不活跃的中间层”。软木层不透水,也不透空气。空气停滞在它的气孔中,阻挡住树木活机体中的热量向外散发。树龄越大,皮下的软木层就越厚。这就是那些粗壮的老树比那些枝干细嫩的小树更加耐寒的缘故。

树木不仅有木栓“甲胄”,如果严寒竟然把这层甲胄也穿过的话,那么在树身内部还会有一种更加可靠的保护剂——化学保护剂来抵御严寒。在冬季来临之前,树木在树液里积蓄起各种盐类和最终转变为糖的淀粉,这些含有盐分和糖的溶液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

不过,抵御严寒最好的工具还是柔软的雪被。大家都知道,细心的园丁们故意把怕冷的小果树弯到地上,用雪把它们埋起来,这样它就暖和了。在多雪的冬季,松软的雪被盖住了森林,那时,不管天气怎样冷,树木也不害怕了。

是的,无论严寒有多么冷酷无情,也冻不死我们北方的森林!

我们的“森林王子”,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霜雨雪,都永远巍然屹立。

雪底下的草场

周围一片白色,积雪很深。面对这种景象,会引起你的忧思。你可能认为什么也没有了,花儿早已凋谢,草儿也已干枯了。人们通常就是这样想的,而且还自己安慰自己: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关于大自然,其实我们知道得还非常少!

今天是一个晴朗温暖的日子,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享受大自然的机会:蹬上滑雪板,滑到我的小牧场上,清除这块小试验场上的积雪。

等积雪清除完了,阳光照亮了满场的花草。这时我才惊奇地发现,这严寒的1月的草场,仍然有它独特的植被:有紧贴在冻土上的、仍然呈现绿色的一簇簇小叶子,有冲破干燥的土层刚露尖角的绿芽,也有被积雪压倒在地下的各种小绿草茎。

我在这些植物当中,找到我的一棵毛茛。冬天到来之前,它还繁花似锦,直到现在,在雪下,毛茛的花朵和花蕾都还保存完好,静候着春季的到来,连花瓣都没有散落!

你可知道我这小试验场上有多少种植物吗?一共有62种呢!其中有36种直到现在还呈现着绿色,有5种上面还存留着花朵!

你还能说正月里我们草场上没有花,也没有草吗?

尼·巴布罗娃

森林记事

发生在这里的几件林中大事,是我们的森林通讯员在森林里的“雪径”上有幸遇到的几件奇闻轶事。

自作自受的小狐狸

一只小狐狸在一块林中空地上发现了田鼠留下的细小足迹。

“哈哈!”它心想,“就要有东西吃啦!”

它并没有认真地用鼻子“读一读”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只瞧了几眼,就作出结论:噢,脚印子通到那儿去了,一直通到那个灌木丛下。

“哦!”小狐狸明白了,“原来你躲在树丛下面啊!”

于是,小狐狸悄悄地朝树丛逼近。

它看见雪地里有个小东西在蠕动,一身灰不溜秋的毛皮,一根短短的尾巴。它一把抓住小东西,上去就是一口。

呸!呸!呸!臭玩意儿,恶心死啦!它连忙吐出小兽,飞快地跑开了。“赶紧吃一口雪吧,哪怕用雪漱漱口也好,这个味儿,实在太难闻了!”小狐狸想。

就这样,小狐狸的早饭算没吃成。倒白白地咬死了一只小兽。

原来,这个小东西既不是田鼠,也不是普通老鼠,是鼩鼱(qújīng)。

鼩鼱只是远远看上去有点像田鼠,只要走近一看,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鼩鼱的嘴比田鼠伸得要长,而且脊背是弯的。它是食虫兽,跟田鼠、刺猬是近族。任何一个稍有常识的动物是绝对不会去碰它的,因为它有一股非常厉害的气味,就像麝香一样。

小狐狸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吃了大亏。

獾的脚印

森林通讯员在几棵树的下面发现了这样的足迹:爪印长长的,看了简直叫人害怕。脚印本身倒不大,跟狐狸脚印差不多,可是爪印又长又直,像钉子似的。这样的爪,足以划开任何动物的肚子,再把里面的肠子拽出来,甩到一旁。

通讯员小心翼翼地顺着脚印走去,终于找到了一个挺大的洞穴。洞穴外面,能看到这种动物的毛横七竖八地散落在雪地上。森林通讯员仔细研究发现,细毛是直的,挺硬,有弹力;有的颜色是白的,尖儿是黑的。用这种动物的毛制作中国毛笔大概再合适不过了。

森林通讯员马上明白了:住在洞里的是獾。

獾是个阴沉的家伙,但是并不凶恶。看来它是趁这暖和的化雪天,出洞来溜达一阵子。

雪原下面

初冬时节,雪下得还不多,这时候,无论是生活在田野里的野兽,还是生活在森林里的野兽,都是最难熬的。光秃秃的田野被冻得越来越深,即使躲在洞里,也同样会觉得寒冷难忍。连鼹(yǎn)鼠都要受罪了,冻土硬得像石头,它那当铁锹用的脚爪,挖起土来费劲极了。那么,老鼠、田鼠、黄鼬(yòu)、银貂的命运又会好到哪儿去呢?

好不容易大雪纷飞,下呀,下呀,下个不停。地面上的积雪也越来越厚,而且整个冬天里都不会融化。大地一片银白,如干燥的雪海,人站在这雪海里,雪没到膝盖。而对那些鸟类来讲,诸如松鸡、琴鸡乃至大雷鸟等等,这雪原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了。老鼠、田鼠、鼩鼱等等,所有不冬眠的穴居小野兽,都从自己的地下住宅里钻了出来,在雪海底下跑来跑去。

鼬鼠是一种以鸟类为食的小型食肉动物,它们不知疲倦地在这雪地上钻来钻去,活像一只极小的小海豹。有时候,它们把头钻出雪面,往四周环顾,看有没有松鸡等鸟类露出头来,以便捕食。它们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雪下钻到猎物跟前去。

雪原底下比雪层表面更暖和一些,因为严冬的寒气难以抵达这里。这厚厚的一层雪,挡住严寒,不让严寒接近地面。很多田鼠这时就在雪原下面的土地上为自己掘洞,好像要到冬季别墅里来避寒似的。

还有一件很神奇的事:有一对短尾巴田鼠,用细草和毛做了一个巢,这个巢就筑在被雪埋住的一丛灌木的枝条上,巢里还微微冒着热气。就在这个筑在积雪深处的温暖的巢里,有几只小田鼠刚刚出生,身上光溜溜没有毛,眼睛也还没睁开呢。外面的温度冷得实在可怕,那可是零下20摄氏度哩!

发生雪爆,鹿脱险境

森林通讯员在雪地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动物足迹,好像记载着一个谜一般的故事:这些足迹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森林通讯员好久也猜不透。

开头是又小又窄的兽蹄印,步子走得安安稳稳。森林通讯员对此不难解读:是一只鹿在缓步前行,似乎并没有感到某种威胁正在悄悄地逼近它。突然,这些蹄印的旁边,出现了许多大脚爪印,于是鹿的足迹也就变成奔跑跳跃式的了。

实际情形是这样的:鹿发现有一只狼从树丛中钻出来了,向它身上横扑过来。鹿飞快地从狼身旁逃走。

再往前去,狼脚印离鹿脚印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追上了。在一棵倒在地上的大树旁边,这两只动物的足迹已经完全混合在一起了。

看来,在千钧一发之际,鹿一下子蹿过了大树干,狼紧跟在它后面也蹿了过去。

通讯员们又发现,在这粗大树干的另一边,有一个很深的坑,坑里的积雪,给搅得乱七八糟,抛得四下里全是,活像这雪底下,有个大炸弹爆炸了似的。

接下来再看,狼的足迹与鹿的足迹就背道而驰了。更让通讯员们感到奇怪的是,当中不知从哪儿出现一种很大的脚印,挺像人光脚的脚印,只是前面歪歪斜斜地长着一些可怕的利爪。

雪里埋着的是一颗什么样的炸弹?这个新发现的足迹究竟是什么动物留下来的?狼和鹿为什么要分道扬镳?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们的通讯员们为这些问题绞尽了脑汁。后来,他们好不容易才搞明白,这些带脚爪的大脚印是谁的,这样一来,一切就水落石出了。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奥秘,本书所介绍的,正是世界上不分国家、不分肤色、不分男女老少的人们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知识,同时还讲述了有趣的生命现象,揭示了世界上未解的生物之谜,可谓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
  • 大嘴巴 小气鬼(绿绿的小蚂蚱)

    大嘴巴 小气鬼(绿绿的小蚂蚱)

    绿绿老师出了个谜语给小蚂蚱猜——“小蚂蚱加苗老师,打一部电影的名字。”小蚂蚱说是《绝代双骄》,可绿绿老师却大笑道,是《花样年华》。现在你知道绿绿老师和小蚂蚱的关系有多铁了吧?他们一起表演情景剧:《螳螂的爱情故事》,小蚂蚱演雄螳螂,绿绿老师演雌螳螂,小蚂蚱冲着绿绿老师亲爱的亲爱的乱叫,绿绿老师忸忸怩怩地做可爱状,全班同学都笑疯了。小蚂蚱鼓励绿绿老师去相亲,说你去相亲了,就会有老婆,就会有一个像我这么聪明又伟大的儿子-好臭美的小蚂蚱哦!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化常识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化常识

    文化一词,常挂在我们的嘴边,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再如文化素质、文化品位、文化遗产,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呢?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资源异常庞杂丰富,博大精深。为弘扬民族文化,激起广大青少年对中国文化了解甚至探究的兴趣,《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化常识》力求选取中国文化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内容。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本书讲述了旅途、食物、海上、灾难、救援等方面的生存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小王子

    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个忧伤的童话故事,一则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一段失去爱又重新找回爱的旅程。小王子来自遥远的B612星球,他的星球很小,上面只有两座死火山和一朵玫瑰花。一次他和玫瑰闹了别扭,负气离开,他先是前往附近的星球去旅行,一路上他遇到了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最后到达地球。在地球上他遇到一只狐狸,狐狸告诉他:“我们应该为我们驯养过的一切负责到底。”他想起了他的玫瑰,很想立刻回到她的身旁……
热门推荐
  • 修个科技真

    修个科技真

    一位名叫白若言的科技者踏入了一个传送阵从此……“擦?御剑飞行?等等,我开个飞行器再跟你跑!”“法术?看看我身后的炮口再讲话!”“想围殴我?看我的机械大军!”新人作品,不好的话请多多谅解,我会虚心接受批评的,谢谢。——胖叔
  • 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本书结合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给出了一些科学严谨的饮食建议。饮食决定健康,吃出的来健康,喝出来的美丽。食物是最好的药,药补不如食补;好水是最佳的营养品,补水胜于补药。好水如好药,坏水似毒。营养专家:最适全自己的食物就是最有营养的食物。食物是你最好的健康之药。
  • 海国闻见录

    海国闻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当我们还没有翻开自己生命的帘子,血液就注定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将全部交给罪恶,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时那一分那一秒。我们都渴望着,世界就在足下。而面对后天的后天,经岁月浇筑成的版图,才是痕迹的回音。一代人,活在梦里,不知时日如何飞走。一代人,活在昨天,不知是谁告诉他们可以离开自己的肉体。一代人,活在今天,不知过去留给了历史无数的遗憾。一代人,活在明天,不知期望其实就是捉弄自己的双手。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系统,积分能兑钱吗?”“不能。”“那我要你何用!”“本系统能让你当上学霸,你还要钱干啥?”——(起点书友群~学霸1群:792432993(已满) 学霸2群:857106765学霸v群:811131437(加群需要全订阅截图~))本书又名《我要当学霸》
  • 仙尘遗事

    仙尘遗事

    天地者,日月之逆旅!百代者,光阴之过客!有人说,苍生万物,不过岁月长河的一滴水珠,不过是亘古匆匆的一粒芥子,再璀璨的光芒,也敌不过时间的洗礼。终将冥灭而亡。只是,万物苍生,幸好有那么一些不甘沉寂的生命,逆流而上,逆势而为,寻求长生之术,不死之方,欲求打个破命运的牢笼,证道长生,逍遥不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临风等你来

    临风等你来

    陆临风是这个世界上最擅长伪装的人,他总是在林沐面前做些孩子气的举动,他的眼神里总是盛满孩子气的倔强他明明还是年少时那个性格张扬的陆临风,可是当他身上的秘密一件件暴露在眼前时,林沐甚至搞不清楚,到底是她从未了解过他,还是他变了他可以在她面前笑得一脸天真坦荡,转眼却嗜血杀人眼睛都不眨一下她本来要说服自己和他在一起了......
  • 了庵清欲禅师语录

    了庵清欲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魂只能独行

    灵魂只能独行

    幸福是灵魂的事,现代人却如此不安。当人们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周国平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圣经的解读、对中国人精神性的阐述、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从人生与精神、生与死、苦难与信仰、真理与理想、意志与情感等多个方面,探索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普遍困境,对于爱与恨、失败与成功、才能与人品、平庸与伪善、怀念与追求给出独到的解读。哲学不止是慰藉,它是精神生活的支点,带给我们一种开阔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不致沉沦于平庸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