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400000004

第4章 国文研究法(3)

一句之中,函形容及状诸子句,或以短句为句主,为受事者,是为包孕之句。包孕之句所与合沓之句不同者,合沓一句之中有数句,每句有句主,有谓语;然义各自立,轻重差均。包孕一句之中亦函数句,每句各有句主,有谓语,与合沓同;特义相隶属,常以小句注解正句中之名字,形容正句中之谓语,以大包小,故曰包孕。合沓包孕皆为繁句,特合沓句中之小句,其对待如兄弟,如朋友;而包孕句中之小句与正句,对待如母子,如君臣也。)其他如读,如仂句,皆缕析条分,日趋精密。后世无不本此以为箸述,是以文少隐约模棱之弊,此其利也。然其失在过泥形式,文章不能活用,少生气,且其字之形体上区别,亦多无所取义。如一名字也,既有阴阳之异,复有单数多数之差。英文之分阴阳,于理尚无大背。若德、法诸国,有难以究诘者矣。以雪为阴,雷为阳;以箭为阴,剑为阳;学堂为阴,则病院为阳。诸如此类,多于义无取。德文甚至以日为阴,月为阳,此又独自标异者也。至单数多数之差,各国皆同。然其所谓多数者,乃对于一而言。凡物之数为一,皆单数,二以上皆多数,若是则字之形体变异,不过对于一数以示区别,二个以上以至千万,则不复有所区别矣。岂非以二个以上之物,再于字之本体,加以区别,则其字形,必因种种数目之不同而递变,将不胜其烦耶。然则独对于一而别异之,亦可谓至无聊矣。一代名字也,除单多数阴阳性外,又有人称主位、所有位、宾位之不同,而字之形体,因之屡变。然既已变之,宜其所有人称处同一关系之下,其变应同。兹就英文普通应用者考之:第一人称,其变体则八:I,my,me,we,our,ours,us,mine。第二人称,其变体则三:You,Your,Yours。第三人称,其变体则十:He,His,Him,They,Their,Theirs,Thems,She,Her,Hers。则是虽在同一关系之下,而其字或有变。有不变者,如第二人称之You字,无论其阴阳、单多数以及宾主之位,皆无所区别。而第三人称之He,复以阴阳、单多数以及宾主之位之不同,而易其体。非详于字学者,莫究其所以然矣。一形容字也,除阴阳、单多数外(英文形容词无阴阳之别,德、法等国则分之),则又有品量之不同,于是字之形体,又略有别异。然其所别异者,止三物相比;三以上,则又无所表见矣。余如状字、动字无不各有其变化。状字之变,同于形容字。动字之变,较他字为尤甚。如英文之Be字,英文则有八变体,法文则有三十四变体矣。此外如八字之互相为用,动字用为名字,名字用为形容字,形容字用为状字,亦多即其原字之尾而增省之;甚且文章之为传疑,为感叹,其神情亦必以符号表之,如传疑则符以“?”,感叹则符以“!”,此皆西文趋重形式之特征也。近泰西文法书,言为文之法,必始于辨字,终于造句。至于篇章,多阙而不论,即论亦不详。此盖以西文位字造句,皆有成规,而篇章多无定式,故皆略焉。中国文章则异是,所重不在形式而在精神。字之精神寄于句,句之精神寄于篇章。虽无如西文种种形式之表彰,然所谓性、数、情、位等无不可于字句前后关系及语气中求之,如人之一字,单言之,则其为阴为阳不可知,为单数为多数亦不可知,以及人称与位皆不可知,必施之于句中,然后其义乃见。如《论语》“患不知人也”一句,则知所谓人者,乃对己而称他人也,即欧美文之第三人称也。“过也人皆见之”一句,及《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有皆及千万以限之,则知人字为复数,固不必再于人字本体加符识以表示之也。又如《硕人》乃诗赋卫庄姜,即可知其人字之性为阴,其位为受呼也。(将有所与语,则呼其名而告之。谓之受呼之位,此在他国或与主位稍异,而英文则无所别,与吾国同。)

不宁惟是,“患不知人”之人,称贤人也。与“过也人皆见之”之人称常人者有别,更以修辞学言之,人不限于第三人称。如《檀弓》“哲人其萎乎”,哲人,孔子自谓也,即欧美文所谓第一人称也。《论语》“斯人也而有斯疾”,斯人则孔子对伯牛称之也,此即欧美文之第二人称也。又欧美文形容字所表彰之品量,国文虽不加形式,亦可于句中以意会之。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即泛言贤而非比较也,欧美文谓之寻常形容字。《孟子》“吾子与子路孰贤”、“吾子与管仲孰贤”,两贤字,即欧美字所谓较胜形容字,以其为二者相较也。“宰我曰夫子贤于尧舜远矣”之贤字,即欧美文所谓尤胜形容字,以夫子一人与尧舜二人相较也。若是者无不可因文见意,固不必如欧美文变化其贤之字尾以示别异也。他如动字之时、气、情等,皆可于文中觇之。盖精神蕴于内,无需形式示于外也。是以其文章而为传疑者欤?则以乎、耶诸字煞句尾,抑不然而传信者欤?则以也、矣、焉诸字煞句尾,或为感叹之词,则冠句首或煞句尾以呜呼、噫吁嘻诸字,凡此之类皆足以传神阿堵,令读者自会于言外,无取形式之标识焉。数千年来,中国无如欧美之文法书,而欧美文法学说,则日新月异,岂非以形式可说,而精神不可说乎?夫形式之为用暂,惟精神可以常存,此西人所恒言也。是以中国文章,数千年来虽屡有变迁,然其精神尚能保持一致,故唐虞三代之文,传遣至今者,尚无不可解。若泰西则数百年前之著录,能解之者便少,此不惟因其文字为标音,以古今音讹而字形有变,亦以文章不赖精神传之,专恃形式。形式一变,则效用全失,固势有必然者也。然欧美文章家,亦有厌其束缚,不遵成例著录者,英人莎士比亚即其人也。今观莎氏文集,其造句遣词,多不循常轨,且时有与文法极相背谬者。莎氏乃于其文集外,别制一字典以自解释,然竟能为一代文豪,而为后世所诵法,亦正以其文趋重精神,不为形式所拘,有合乎人心之同然也。一时流风所被,著录渐破其常格,英国文学有趋于精神而脱离形式之势,然卒以积习难除,不久仍规复旧观。嗣后文法条例愈严,遂永保其形式文章,以为发展矣。试返之我国则何如?六朝之际,文尚格律,诗严声病,似亦渐趋于形式;然昌黎复古,举国风从,此为国人崇尚精神之证。故时至今日,仍能保持数千年旧有之文学,继继绳绳,勿使放坠,此为欧美诸国所最不可及者也。桐城姚鼐曰:“古人文章之体非一类,其瑰玮奇丽之振发,亦不可谓其尽出于无意也。然要是才力气势驱使之所必至,非勉力而为之也。文章之境,莫佳于平淡,措语遣意有若自然生成者。”阳湖恽敬论文,以为能审势,故无定形。古之作者,言无同声,章无同格,是也。而湘乡曾国藩则曰:“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悱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丰缛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寡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不改,虽韩柳锐志复古,而不能革举世骈俪之风,此皆习于情韵者类也。宋兴既久,欧阳、曾、王之徒,崇奉韩公以为不迁之宗,适会其时,大儒迭起,相与上探邹鲁,研讨微言,群士慕效,类皆法韩氏之气体以阐明性道。自元明至我清康雍之间,风会略同,非是,不足与于文斯之末,此皆习于义理者类也。夫曰势曰理曰情,要皆出之自然,故曰文无定法,惟其是耳。”是者,自然之谓也。自然二字,实为我国文章之神髓焉。然我国文章非无法也,姚鼐述歙程吏部历城周编修语曰:“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而桐城刘大櫆则以为文章到极妙处,便一字不可移易,所谓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也。故曰:“文成法立。”特所谓法,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而用法者贵能得法外意耳。俟下章详论之。

国文研究法

治古

学为文者,要以宣情达意,能抒所见,而箸之篇章为归。然必自治古人文入手。而治古人文,有看,有读。看者览之于目而已,而读则不仅览之于目,且讽之于口者也。湘乡曾国藩尝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与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然(博)则以为所能不能无忘,则日知之所亡必非真知。何者?以其随得随忘,譬之无底之桶,注水随泄,终无盛满之日也。宋黄庭坚曰:“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馀力,乃能纵横。”又曰:“古人有言:并敌一向,千里杀将。要须心地收汗马之功,读书乃有味。弃书册而游息时,书味犹在心中,久之乃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尽心一两书,其馀如破竹,数节皆迎刃解也。”而朱子则以为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安溪李光地曰:“读书要有记性,记性难强。某谓要练记性,须用精熟一部书之法,不拘大书小书,能将这部烂熟,字字解得道理透明,诸家说俱能辨其是非高下。此一部便是根,可以触悟他书。如领兵十万,一样看待,便不得一兵之力;如交朋友,全无亲疏厚薄,便不得一友之助。领兵必有几百亲兵死士,交友必有一二意气肝胆,此外皆可得用。何也?我所亲者又有所亲,因类相感,无不通彻。”此言看书功夫,不可不植根于熟读,用意甚精,则且先与论读。

第一项读

读亦多术矣!湘乡曾国藩谓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蜜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其言诚然。然所谓读者,非即此足尽能事也。此外正大有事在,则且就(博)所见及者与同人一商榷之。

(甲)读书宜识字。此非(博)一人之私言,诸老先生之言也。字有形,形不一:一古文(黄帝史仓颉造),二籀文(周宣王太史籕造,别称大篆),三小篆(秦丞相李斯、中车府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所造),四八分(秦羽人上谷王次仲作《八分篆势》,故名),五隶书(秦下鄞人程邈作),六真书(在汉建中初,有王次仲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即正书也。降及三国钟繇,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相与递变。字有声,有三代之音,有汉魏之音,有六朝至唐之音。字有义,有本义,有引申义,有假借义。大率字类定于形,字义定于声,故形声为识字之本。如何而后能识字?曰:无难也。汉许慎著《说文》一书,所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而统于五百四十部首,形声皆略尽。于是能读五百四十部首,即能尽知文字之音义。义有差者,亦必本于六书(六书:一象形,二指事,三形声,四会意,五转注,六假借)之定例。(如引伸其义、反训其义、假借其义之类。)

音有差者,亦不外于发音之自然(如双声、轻重音之属),而五百四十部首之中又有重形可省(如艹茻、百皕、毛毳之属),中人读之,帀月可以周知。至于发音之道,则分析至密者,不逾于二百六韵,大纲则止于十七部。(第一部:平声七之十六咍,上声六止十五海,去声七志十九代,入声二十四职二十五德;第二部:平声三萧四宵五肴六豪,上声二十九三十小三十一巧三十二皓,去声三十四啸三十五笑三十六效三十七号;第三部:平声十八尤二十幽,上声四十四有四十六黝,去声四十九宥五十一幼,入声一屋二沃三烛四觉;第四部:平声十九侯,上声四十五厚,去声五十候;第五部:平声九鱼十虞十一模,上声八语九麌十姥,去声九御十遇十一暮,入声十八药十九铎;第六部:平声十六蒸十七登,上声四十二拯四十三等,去声四十七证四十八嶝;第七部:平声二十一侵二十四盐二十五添,上声四十七寑五十琰五十一忝,去声五十二沁五十五艳五十六,入声二十六缉二十九叶三十怗;第八部:平声二十二覃二十三谈二十六咸二十七衔二八严二十九凡,上声四十八感四十九敢五十二豏五十三槛五十四俨五十五范,去声五十三勘五十四阚五十七陷五十八鉴五十九酽六十梵,入声二十七合二十八盖三十一洽三十二狎三十三业三十四乏;第九部:平声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上声一董二肿三讲,去声一送二宋三用四绛;第十部:平声十阳十一唐,上声三十六养三十七荡,去声四十一漾四十二宕;第十一部:平声十二庚十三耕十四清十五青,上声三十八梗三十九耿四十静四十一回,去声四十三映四十四诤四十五劲四十六径;第十二部:平声十七真十九臻一先,上声十六轸二十七铣,去声二十一震三十二霰,入声五质七栉十六屑;第十三部:平声十八谆二十文二十一欣二十三魂二十四痕,上声十七准十八吻十九隐二十一混二十二很,去声二十二二十三问二十四焮二十六慁二十七恨;第十四部:平声二十二元二十五寒二十六桓二十七删二十八山二仙,上声二十阮二十三旱二十四缓二十五潜二十六产二十八狝,去声二十五愿二十八翰二十九换三十谏三十一三十三线;第十五部:平声六脂八微十二齐十四皆十五灰,上声五旨七尾十一荠十三骇十四贿,去声六至八未十二霁十三祭十四泰十六怪十七央十八队二十废,入声六术八物九迄十月十一没十二曷十三末十四黠十五镫十七薛;第十六部:平声五支十三佳,上声四纸十二蟹,去声五真十五卦,入声二十陌二十一麦二十二□二十三锡;第十七部:平声七歌八戈九麻,上声三十三哿三十四果三十五马,去声三十八个三十九过四十祃。)

三代音韵之旧,不可得闻。然以三十六母(三十六母分为喉、舌、唇、齿、腭、半舌、半齿七音,腭音见溪群疑,舌头音端透定泥,舌上音知彻澄娘,重唇音帮滂并明,轻唇音非敷奉微,齿头音精清从心邪正,齿音照穿状审禅,浅喉音晓匣,深喉音影喻,半舌音〔舌稍击腭〕来〔泥之馀〕,半齿音〔齿上轻微〕日〔禅之馀〕)与十七部韵首相配,可尽得五百四十部首之音。字母与韵首虽不尽部首之字,然皆可取部首之字以相代。则先识五十三字母韵首,即可尽得文字之音;继识五百四十部首,即可尽得文字之义。故识一物而众物明(若知水字,则江湖河海皆为水类;知木字,则橘柚橙梅皆为木属),通一声而众声会。形声相配,无不可望文生义,以此读古人书,便少许多扞格,此探本之术也。(友人恽铁樵教余治英文,先以英人《纳氏文法》四号最后数页之腊丁希腊字根八百字,朝夕研诵烂熟之后,再读他书,五年可以大成。正与治国文先读《说文》部首,同一用意。)如必以日力不给,无暇事此,而为读书时临渴掘井之计,便不得不翻检字典矣。

同类推荐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梅贻琦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梅贻琦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从梅贻琦先生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其教育思想或记录时代变迁的34篇文章。因梅贻琦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故文章也多围绕清华校园、清华学生、清华学制建设而展开,反映了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清华学校的教育思想。梅贻琦(1889—1962),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服务于清华。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梦在数学里

    梦在数学里

    本书收录了多篇关于数学课教学研究的文章,分为五辑,内容包括:课标解读、有效教学、教学探索、教学设计、高考频道
热门推荐
  • 头铁的时候我也撞冰山

    头铁的时候我也撞冰山

    【子跃大魔王】:傅沁,一决胜负吧!父子局!【傅沁】:如你所愿。十分钟后。【傅沁】:父子局?【子跃大魔王】:对,『傅子局』,傅沁和子跃大魔王的战局。PS:不,是傅沁和儿子的局。1v1,无耻憨批耍贱讨打高双商男主vs务实腹黑冷吐槽眼神杀人清冷女主【标签】日常耍宝无敌中二对话+婉转傲娇关心默不作声轻松日常校园文+番剧风+有点轻小说倾向+治愈系青春校园,现实向,小甜文。
  • 我的名字叫如花

    我的名字叫如花

    我妈妈给我取的名字叫6毛,因为我排行第六。可我人家是个女孩子,不想要这么难听的名字,所以我给自己改了名字。我觉得世界上最好看的就是花儿,所以我希望我如花朵一般美丽。然后我就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做。‘如花’看到这里,我必须隆重的介绍一下。我的鼠妈妈,一共生了7个孩子。大的叫大毛,依次2毛,3毛,4毛,5毛,6毛,7毛。
  • 曼曼归来兮

    曼曼归来兮

    重生回归,如何复仇?和仇人的哥哥谈恋爱?…柳曼书虽然对一些人恨之入骨,但重活一世,还是想以自己轻松快乐为先。当然,该惩罚的也不能就酱紫放过。话说,白莲的弱点在哪里?…在敏锐威严唯能恭敬的亲哥哥那里。渣男的弱点在哪里?在翻云覆雨势力超强的劲敌那里。一朝回到大人物上学时,柳曼书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可能成为敌方阵营顶级boss的人变成自己人(枕边人)!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恋爱。这是有野心亦有真心的一场攻略。 攻略进行时,看boss反撩……(甜宠×爽文×现代×古风×都市豪门×非典型穿越)恋爱与脑洞,等你来探~
  • 乡村修仙小农民

    乡村修仙小农民

    一专科院校大学生叶辰在毕业之际遭遇了人生两大打击,失业外加被女朋友踹了,幸得修仙功法,从此走上修仙小农民之旅,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撕天

    撕天

    神通与法宝的碰撞,各种世所罕见的天才汇集。神族,天魔族,远古大能,共同在荒古大世界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争战史诗。一个充满热血激情的爽文,希望大家会喜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拯救精灵

    快穿之拯救精灵

    秦卿为了拯救精灵们,在不同的小世界穿梭,却不小心惹了一个大boss,好阔怕。她想躲,却不想每一个界面都与他纠缠不清,还把一颗心遗漏了。沉默寡言的他,无比傲娇的他,戾气冲天的他,都让秦卿难以割舍。黑化boss“卿卿,我等了你好久……”秦卿看着那张似熟悉似陌生的脸……
  • 九阴诀

    九阴诀

    九阴诀乃上古神书,传说能改天逆命,故而引多方势力竞相争夺,一个个鲜活且个性十足的人物由此展开了爱恨情仇的画卷。
  • 部族

    部族

    作为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阿拉伯裔家族“巴特亚当”的子孙,巴尼还不能理解家族与外界的文化差异。他的枕头下放着《古兰经》,喜欢玩乐高,卧室门外挂着猫王的挂毯。七岁的巴尼懵懂地观察“亚当之家”里三代人错综复杂的关系;九岁的巴尼担心叔叔婚礼上来自远亲的威胁;十一岁的巴尼悲伤却欣慰地目送祖母的去世。部族中发生的事情让巴尼逐渐明白,他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人,他应该在探寻本民族的独特性,在追怀家族历史变迁中找寻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