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500000055

第55章 唱片感受与现场体验

爱乐者,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听唱片与听音乐会,这其中有一些难以捉摸但极为重要的区别。别的不说,仅仅听乐场合的氛围感觉就是完全不同的。唱片是市面上唾手可得的商品(虽然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由于囊中羞涩,CD得来并非易事),买到家中,这音乐便似乎被你私人占有。你打开音响,揿动电钮,音乐就迎面向你扑来。你可以沏杯浓茶,端坐在书桌前,随着音乐的流动陷入遐思;你也不妨邀好友相聚,乐声中海阔天空,伴随清咖飘香阵阵。当然,你如果只愿意把音乐当作为你佐餐、伴你入眠的背景,唱片更是方便易行的好帮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出席音乐会,显而易见是另一码事。现在国内和国际接轨,音乐会票价不比以往,已经和一张CD唱片价位相当,甚至更高。正因如此,听音乐会愈来愈成为一件郑重其事的消费举措。按照国际惯例,最好得穿戴整齐,衣冠楚楚。到了音乐厅,平时难得一见的熟人、同行(尤其是音乐圈内人),往往趁开场前和半场休息宝贵时间,相互点头、握手、寒暄,交换一些同道中的新闻。待乐声响起,大家一律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说话当属大忌,连悄声耳语也定遭白眼。更有甚者,闭目屏气,脑袋随着乐声轻轻摇动,大有沐浴春风身心陶醉之感。整个音乐厅,荡漾着一种严肃而神秘的仪式气氛。

于是,有了唱片录音和音乐会现场孰优孰劣的争论。支持唱片派,举出诸多理由,说明唱片绝不逊于音乐会。例如,唱片中的表演消除了音乐会现场的心理压力,音乐家的诠释往往更加周到、细致;由于唱片录制中的技术许可,唱片中的音乐演奏一般比现场更加完美、精确,等等。人们当然不会忘记,那位已于1982年过世的加拿大钢琴怪杰格伦·古尔德,以自己极端的生活-艺术方式体现了唱片录音的全部价值。他不仅拒绝举行音乐会,而且拒绝出席任何音乐会。在他眼里,唱片根本就不是音乐会的代用品,而是一种能与音乐会分庭抗礼的独立艺术类型。犹如电影和戏剧,虽然前者脱胎与后者,但一旦独立,便各有各的美学追求和艺术准则。

音乐会体制属于传统,支持者人多势众。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声音盖过了唱片支持者。与音乐会相比,唱片的缺憾和不足如此明显,很难躲过指责或攻击。这玩意儿是典型的大工业技术产品,显然缺乏现场实况那种不可言传的直接与交流;音乐会是一种特定的场合,那种特殊的气氛逼迫你必须全神贯注,这在听唱片时常常阙如;音乐一旦固定于唱片上就僵死不变,这更是违背了艺术之树理应常青的共识。

诸如此类的对照和比较可以无休无止,但双方恐怕谁也说服不了谁。古尔德预言,到2000年,音乐会将结束使命,退出历史舞台。现在,2000年已经过去,音乐会丝毫不见减退之势。如果他活至今日,不知作何感想。另一方面,唱片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当今又有谁敢宣称,他的音乐经验完全依靠音乐会提供?当今乐迷,如果有谁愿意做个统计,恐怕大多“迷”的是唱片。音乐会和唱片,看来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互相弥补。就我们个人而言,应该依据兴趣癖好,着意做出选择。

不过,在眼下国内,客观条件似乎不允许我们有多少抉择的余地。因为我们少有高质量或新鲜有趣的音乐会。为此,我自己就宁愿听唱片。与“老贝”“老柴”等音乐会上的熟面孔相比,唱片的世界更加充满新奇,有待发现。除了国内作曲家的新作之外,我几乎想不起来,有哪场音乐会,某部作品不是先在唱片(或磁带)上领教过的。其结果,到了音乐会上,听到早已在唱片上熟悉了的曲目,往往因为现场演释不比唱片上的大师风范,得到的不是启示而是遗憾。至于像1993年费城交响乐团来沪演出,由于只听见扩音喇叭的糟糕电声,更是让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如果你想听听文艺复兴大师若斯堪的弥撒曲,或者了解一下当代简约派的创作,你可别指望音乐会。如果你恰恰有点个人偏好,不是交响曲,不是协奏曲,也不是柴科夫斯基的煽情或贝多芬的英雄主义,而是勃拉姆斯悲天悯人的合唱或者海顿智趣盎然的四重奏,那么,你会暗自庆幸,世界上有了唱片这东西,真是不坏。否则,仅凭音乐会上的那点“保留曲目”,音乐的生活会多么单调乏味!

同类推荐
  •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这本书介绍了成为真正油画大师的步骤和策略,而且这些步骤和策略都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参照本书秘籍,加之你在绘画、油画以及艺术方面的天赋,创作出如大师级般的惊艳画面和肖像指日可待。
  • 画出来的生命:走进影视动画艺术的殿堂

    画出来的生命:走进影视动画艺术的殿堂

    本书主要从历史与社会、人文与生态方面对动画作品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动画的组成元素进行理论分析,挖掘其蕴藏的艺术内涵。让读者逐步跟随作者的脚步进入动画的神圣殿堂,去探索这种独特文化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动画艺术之美。其次,在动画影片的实践研究中,讲述动画艺术的人文与生态,评述在动画作品中存在的生态伦理观,从而让艺术作品体现深切的社会意识和高度的人文关怀。在本书的最后,对当前动画技术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画家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一个缩影。这个影子,向森林、河流、山川以及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投射一束能照见的光。这束光,面对那些画家的跌宕经历与坎坷人生,面对生与死、爱情与孤独。这束光,一位优秀的诗人、小说家,以他的敏感之心捕捉到了。
  • 美术历史与现状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术历史与现状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本书选收他近三十年间美术历史与评论文章,其中有关20世纪中国画发展、西方绘画的引进、油画的本土化、画家的历史命运与历史评价等文章,具有突出的个性色彩,曾引起美术界广泛关注。将画家的艺术活动置于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观察,是作者思考的特点。对绘画作品不作纯理论分析,而是与艺术家社会生活和思想境界相联系;对当前艺术潮流与风格观念的评说,总是与中西文化艺术的整体历史相映照。这种个人情感和历史余晖的相互渗透,使他有关现代中国美术的思考有别于一般专业理论著述。
  • 中国艺术经典2

    中国艺术经典2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成女神农

    穿越成女神农

    智商一百八的女硕士秦妙,遇难后醒来看到的居然是家徒四壁,破板凳,烂棉袄……一家五口人只有几亩薄田,顿顿只吃苦菜粗糠直饿得面黄肌瘦,夜难眠,心里好生,好在万能空间在手,培育优质良种,种植神奇果树,酿造绝世美酒,晕染华美布匹,出产美味,贫家小农女要发迹,这一世定要活得个悠闲自在,神仙见了也眼馋!
  • 小蚂蚁漂流记

    小蚂蚁漂流记

    我是一只平凡的蚂蚁,但是我有很大的脑洞和无限的幻想,有一天兔子爷爷向我鞠了一躬,我来到了奇妙的世界。
  • 我成了别人的召唤兽

    我成了别人的召唤兽

    苍蓝界,清北大学,温玲玲在众目睽睽之下,召唤出了蔺九凤,成为全学校的笑柄。但这个人形召唤兽却是整个宇宙最顶峰的大高手。蔺九凤本来想用强大的实力解决宿主一切的麻烦,在重新追寻新的希望,可他慢慢发现,自己能发挥多少实力,取决于宿主有多强大的实力。而温玲玲修行五年还是下等学徒一枚,蔺九凤眯起眼睛,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提升宿主的实力。
  • 偶像的烦恼

    偶像的烦恼

    江北辰的梦想是当一名演员。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以偶像剧出道,又以偶像剧成名。剧组里跑龙套的日子可不太好过,为了争取一个成名的机会,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于是,成名后,各种麻烦接踵而至,严重挑战着他现在的地位。可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原来自己不经意间已经打开了开挂的魔盒,属于他的开挂人生,才刚刚开始。“偶像剧出身怎么了,老子照样要拿影帝。”“没背景怎么了,老子照样各种资源不断。”“长得帅怎么了,老子…就是长得帅啊。”(注:本书穿插灵气复苏,阅读前请做好心理准备)
  • 我的主城在哪里

    我的主城在哪里

    林岚醒来后变成了一只骷髅怪,分封到生灵区域的小城镇中成为了一名亡灵领主。内部有黑暗生物的觊觎,外部受到生灵帝国的威胁,一只小小的骷髅怪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种田之路布满荆棘……
  • 哪难忘哪呆会儿

    哪难忘哪呆会儿

    是姐弟?是兄妹?是情侣?是心头割舍不去的岁月与爱恋。我们在慢慢地长大,眼前终究会变为身后,再相逢唯有彼此眼中的温暖依旧。
  • 出了名的狠人

    出了名的狠人

    死亡是神灵对生灵的约束,生死轮回便产生秩序当李渊机缘巧合下解开了这约束,也就对这天上地下没了敬畏。“二十多大汉,他就这么莽上去了?不愧是他,看,李渊拔刀了,李渊没了”。
  • 只为守护最重要的你

    只为守护最重要的你

    逝去的十年,成为了最大的执念。浑噩的死亡,却开始了新的章程。本想好孤影阑珊也如画的自己,却再次遇见最为珍贵的那个她。
  • 西方子明堂灸经

    西方子明堂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